APP下载

受助学生后期培育模式实践与研究

2022-11-25黄陆良肖华业

今日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资助育人教育

黄陆良 肖华业

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1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事关教育公平、乡村振兴、教育现代化。各高校在对贫困生进行精准认定,按一定程序进行奖助学金评定后,应加强受助学生的管理、教育、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资助育人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2]。因此,高校要制定资助育人可持续发展工作机制,强化受助学生的后期培养,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

1 高校学生受助现状

我国高度重视资助育人工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工作中教育振兴的“最后一公里”。各高校长期以来对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探索,逐步形成有效的完整的资助体系,形成了由国家助学金、地方政府助学贷款、学校资助、企业和个人捐款、学生家庭个人自助等五位一体的资助育人模式,完善有效的资助体系,可以减轻家庭经济困难负担,使贫困学子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2 当今受助学生存在的问题

国家加大扶贫力度,高校受助学生的比例也大部分增加,由于铺开的面越来越广后,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出现了。一是部分受资助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自卑、依赖、不良的个性倾向、对社会冷漠等。二是缺乏感恩意识:缺乏对家人、学校、社会的感恩。三是缺乏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担当意识等。四是职业技能函待加强。部分受助学生不聚焦主业,没有好好珍惜大好的青春年华,不专注于学习,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其它方面上,以致于学业不精、技能不强,缺乏社会求职竞争力。

3 高校应建立受助学生可持续育人体系

3.1 精准识别,动态管理

加强资助奖助源头管理,按照文件条款结合实际,精准识别困难学生,公平公正评定奖助学金,建立数据平台管理,推动“能进能出”管理模式。根据学生家庭以及个人实际情况,比如,家庭是否遭遇突发事件、学生平时生活习惯等,结合大数据时代,通过数据比对分析,采取有效跟踪管理模式,综合评定,及时发现,动态管理,适时调整受助学生名单,确保资助贴合学生实际、落到实处。

3.2 构建“德、智、体、美、劳”育人体系

3.2.1.构建完善的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开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中国梦激发学生的斗争精神,感化学生,涵养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思想,凝聚他们的共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实施高校受助学生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四大教育工程。一是加强诚信教育。诚信乃立足之本。邀请银行、金融行业等专业人员到校开展诚信教育,让受助学生明白不还生源地贷款,会进入不良征信系统,进入“黑名单”,影响个人以后购房、购车、就业创业等事项贷款。二是加强感恩教育。国家、地方政府、爱心团体以及企业个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注了大量心血,纷纷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践行了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的春风化雨般的爱心精神,使贫困学子得到资助,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升生活质量,专注于学习,完成学业。高校应重视受助学生感恩意识教育,通过主题班会、讲座、LED屏、宣传板报等,多渠道进行感化教育,教会他们学会感恩,感恩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爱心团体以及企业人士等。这也是高校育人的基本要求,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在学会做人的基础上才学会求知。三是强化励志教育。扶贫必扶志,重视榜样的力量,邀请专家名人、老师、同辈开展讲座,讲好他们成长的故事,引导学生自立自强,由“输血”向“造血”转变,激发内生动力。四是开展社会责任教育。利用好理论课堂以及社会实践课堂,组织受助学生开展党史教育,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行等重大问题,使受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自身使命,培养责任担当,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3.2.2 构建智育体系。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高校应扎实开展学风建设,学风是高等学校办学思想、人才培养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思想品质、学习态度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受助学生除了获得物质的资助外,要引导他们聚焦主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高校应完善学风机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考勤制度等,鼓励先进,激发学生潜能。通过开展晨读晚自习、学习交流会、技能大比拼等,引导受助学生认真学习,把受助学生打造成学业精、技能强的当代大学生,做祖国合格的接班人。

3.2.3 开展第二课堂文体活动。第二课堂是理论课堂的有效补充。毛主席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高校应多开展文体活动,比如,球类比赛、拔河比赛、文艺晚会等,让受助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增强他们体魄,磨炼他们意志,彼此间多沟通交流,让阳光照进他们心里,使他们心里快乐、阳光,消除心理障碍。

3.2.4 打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美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来涵养学生,加强《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以及各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学习,弘扬社会主旋律,让受助学生有正确的审美观,心灵美、行为美、举止美,不追求低俗的社会非主流文化。

3.2.5 开展必要的劳动实践。高校应聚力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加强劳育课程建设,丰富劳育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工作注重融入时节、融入课堂、融入日常,充分发挥劳动实践育人功能。培养受助学生的劳动观念,铸造他们直面困难,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3]。使受助学生更加懂得付出劳动创造价值的经历更值得回味,珍惜他人和社会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4 构建“三全育人”体系

高校应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要想创新当前的高职院校育人模式,就必须牢牢把握“三全育人”理念,形成新时代的育人理念[4]。构建“三全育人”实施方案,推动学校多部门联动、全员参与、全过程育人的机制,坚持校内外相结合,依托实习就业单位,企业文化育人,形成多方努力、共同发力、形成合力的良好育人局面。

5 结语

综上所述,受助学生的后期培养是一项较大工程,高校需要了解受助学生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开展工作。实施有效可行的“三全育人”方案,构建可持续的受助学生育人体系,校内外共同发力,才能做好受助学生后期的培育,使学生明大德、懂感恩、身体强、心健康、学业精、技能强。

猜你喜欢

资助育人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题解教育『三问』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