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的免疫治疗进展
2022-11-25冯耀锦
冯耀锦
天等县人民医院 广西 崇左 532800
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主要指经过鼻内镜手术治疗、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及鼻腔护理、术后连续进行3个月的系统化药物治疗及随访6个月以上仍存在鼻塞、流涕、面部不适、头痛等症状,反复发作且迁延不愈的慢性鼻-鼻窦炎,针对此类患者采用慢性鼻-鼻窦炎的常见治疗措施已无法获得有效治疗效果,因此临床治疗难度较大[1]。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在我国患有慢性鼻-鼻窦炎的患者中,其中80%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及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后可治愈或病情得到控制,而20%的患者可发展为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由于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可表现为鼻塞、流黏性或黏脓性鼻涕,同时还可伴有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等症状,因此对患者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均可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3]。免疫治疗是近几年临床逐渐广泛应用的治疗方式,主要应用于肿瘤疾病治疗中,通过人为方式增强或抑制机体免疫功能,针对低下或亢进的免疫状态产生作用,从而通过改善患者免疫系统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文现针对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的免疫治疗进展进行分析,主要综述内容如下。
1.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发病机制
临床针对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发病机制存在较大争议性,有学者认为引起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4]:①慢性鼻-鼻窦炎术后针对黏膜慢性炎症反应处理不当,手术不合理或术中造成鼻腔、鼻窦黏膜或黏骨膜损伤。②以Th2炎性反应为主导的高嗜酸粒细胞炎症为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主要特征,与慢性鼻-鼻窦炎复发之间存在密切联系。③当部分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表现为高中性粒细胞时,采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时受到中性粒细胞浸润影响,可导致治疗效果降低,从而引发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④细菌超抗原、细菌生物膜的存在可导致慢性鼻-鼻窦炎预后较差,迁延不愈,从而演变为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⑤纤毛功能障碍疾病或继发纤毛功能障碍疾病、囊性纤维化可合并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并造成病情反复发作。⑥存在变异型免疫缺陷、X染色体相关丙种球蛋白、IgG及其亚型缺陷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器官移植或肿瘤患者易合并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⑦长期接受胃食管营养支持的患者出现胃食管反流后易引起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部分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咽部pH值监测显示阳性,若鼻腔灌洗液汇总可检测出胃蛋白酶。
2.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的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主要应用于存在免疫缺陷的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临床治疗中,针对此类患者常见的治疗措施为抗生素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及免疫替代疗法[5]。
2.1 抗生素治疗
2.1.1 全身抗生素治疗
目前临床在采用全身抗生素治疗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时最常见的抗生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种快速抑菌剂,主要一个阻断50s核糖体重肽酰转移酶活性来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从而起到良好的抗菌、抑菌效果[6-8]。根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9],将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应用于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治疗中,可有效改善鼻分泌动力学,促进鼻分泌物排出,从而减少鼻窦分泌物中白介素-8及嗜中性粒细胞数量,从而有效治疗疾病。目前临床常见的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包括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及交沙霉素等,其中以红霉素、罗红霉素及克拉霉素治疗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效果较为显著。同时有临床学者认为[10],罗红霉素虽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治疗后鼻腔灌洗液中的白介素-8含量并无改变,且药效持续时间较短,停药3个月后炎症抑制效果消失,需重新用药。
2.1.2 局部抗生素治疗
局部抗生素治疗多见于鼻内镜术后患者,因此临床可将其应用于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起到良好的预防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发生的效果[11]。但需注意在采用局部抗生素治疗前需现通过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其结果选择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避免发生滥用抗生素现象,导致临床耐药性增高[12-14]。根据相关研究显示[15],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及头孢他啶在局部抗生素治疗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2.2 特异性免疫治疗
特异性免疫治疗主要指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目前已在变应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治疗中获得了显著效果,通过脱敏治疗的方式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主要治疗方式为采用标准化的变应原浸润进行阶梯性剂量皮下注射,在经过标化的治疗周期内逐渐增大剂量,从而达到脱敏状态,具有诱导特异性CD4+T细胞的无反应,调节Th1/Th2平衡,造成免疫偏离,使变应原提呈细胞发生“递呈偏离”,有效阻断IgG抗体产生影响,帮助效应细胞脱离敏感等作用[16-18]。
2.3 免疫替代疗法
免疫替代疗法主要指通过向患者体内输入缺乏的免疫活性物质,起到维持免疫功能的效果,是目前临床肿瘤疾病患者产检治疗措施,且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系统功能,维持正常的免疫机制,从而延缓疾病发展,减轻相关症状[19-20]。但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的免疫替代疗法正处于研究阶段,其治疗机制并不完善,同时受到免疫球蛋白价格及相关副作用等问题影响,并未在临床广泛应用,多见于抗生素治疗及特异性免疫治疗无效的患者。
3.小结
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多见于药物治疗及鼻内镜手术治疗无效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其临床发病机制较为广泛,因此治疗难度较高,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进展及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目前临床逐渐将免疫治疗应用于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治疗中,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及免疫替代治疗。其中以抗生素治疗及特异性免疫治疗较为常见,免疫替代治疗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治疗局限性较高。在三种治疗措施中,以抗生素治疗应用最为广泛,且治疗效果最佳,适合大部分患者,其中局部抗生素治疗还可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目前临床针对免疫治疗的相关性研究较少,但其在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治疗中具有良好前景,可获得显著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