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动教育浸润在生活中
2022-11-25何玉福
□何玉福
想要让劳动教育切实融入到孩子的成长中,家长就要让劳动浸润在平时的生活中,让孩子通过芳动,学习并掌握劳动技能,收获劳动成果。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教育部提出,劳动素养将成为评优评先的标准之一。基于此,劳动教育成为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老师和家长逐渐开始关注劳动教育开展的方式方法。劳动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深远的影响与重大的意义,不应只是成为孩子竞争的考核标准之一,劳动教育应深入到孩子的实际生活,为孩子的成长带来积极的有利影响。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什么生活便受到什么教育。”因此,想要让劳动教育切实融入到孩子的成长中,家长就要让劳动浸润在平时的生活中,让孩子通过劳动,学习并掌握劳动技能,收获劳动成果。
劳动教育要蕴含在日常生活之中
家庭劳动教育不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实际上,家庭劳动教育的内容越具体细致、越贴近生活便越成功。因此,生活中需要的技能就是家庭劳动课程所包含的内容。例如,每一个家庭都需要保持整洁卫生,这就需要家庭成员每天扫地拖地、清理垃圾、整理房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家长可以在平时生活中指导孩子学会清洁卫生和整理房间,并督促孩子在整洁的家庭环境中养成良好的清洁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民以食为天。每一顿饭从采购食材到制作看似简单,但离不开生活经验的支持,有些孩子已经是中学生了,却对做饭一窍不通,如果家人不准备饭菜,便只能依靠点外卖来完成一日三餐。
吃什么、怎么吃是一门学问,也是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当孩子能够把一日三餐安排得营养且均衡时,就说明他具备了一定的统筹生活能力。许多青少年都存在挑食的问题,如果他们能学习做饭、自己动手实践,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挑食的毛病,在劳动中体会烹饪一顿可口饭菜的不易,从而珍惜粮食,享受食物。同时,一手好厨艺也是未来生活的必备技能。
劳动教育就在每日琐碎的家庭生活中,虽然学校是开设劳动课程的主要场所,但是家庭却是劳动教育主要的践行地,家长要配合学校,让劳动教育切实地发生在生活中,让孩子在劳动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品德。
开展家庭劳动教育要注意什么
在家庭生活中开展劳动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有些家长可能会问:我们该如何进行劳动教育?怎么教育?有什么注意事项呢?就这些问题,笔者给家长提供几个劳动教育的小建议。
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劳动教育不是作秀,也不应是家长的“一时兴起”,家长应遵循劳动教育的长期性与日常性的特点,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有些家长在劳动教育时没有计划性,通常是想到什么就让孩子干什么,这种做法不利于孩子培养劳动习惯。当孩子被要求劳动时,可能会想:为什么要我做?我凭什么要做?从而产生叛逆情绪。想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家长应先帮助孩子建立起“劳动是我的一种责任”的意识。家长可以对家务劳动进行分工,让孩子每天完成自己的劳动任务。例如,整理房间、收拾床铺、打扫地面等。长期的劳动会让孩子养成习惯,将家务劳动当成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
劳动教育应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在家长给孩子安排家务劳动时,一定要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与身体发育情况,切记不要想当然。有些家长理所应当地认为,只有让孩子多进行体力劳动,才能将劳动教育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因而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让孩子干重活儿。例如,让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提着沉重的水桶去洗车、让连炒勺都拿不起来的孩子学炒菜……这种家务劳动虽然会让孩子累得满头大汗,却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且背离了劳动教育的初衷。劳动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掌握生活的必要技能,并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而不是一味地让孩子在劳动中吃苦。家长应当给孩子安排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家务。例如:让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扫地擦地,让三四年级的孩子学会做凉拌菜等。劳动教育不仅要让孩子在劳动中能出力,而且要让孩子在劳动中会动脑,比如,让孩子做一些整理和归纳工作,能促进孩子身体机能的协同发展。
不要将劳动教育变成惩罚。想要让孩子爱上劳动,就要让劳动在孩子心中树立起正面形象。有一些家长习惯将劳动教育变成惩罚措施,认为这种方式一举两得,既实施了惩罚,又完成了劳动教育,而这种方式百害而无一利。当劳动与惩罚挂钩时,孩子心中自然会对劳动产生憎恶心理,把劳动归结为负面事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怎么能让孩子发自内心地热爱劳动呢?劳动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让孩子干体力活儿,更要让孩子在劳动中获得教育与成长。孩子需要理解,劳动不是奖励,更不是惩罚,而是一种责任。当一个人身处家庭生活中时,他理应为自己的家庭贡献一份力量,这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义务和责任。
多鼓励少批评。循序渐进、熟能生巧是每个人学习、掌握一项技能所必需的过程,掌握劳动技能也不例外。孩子还处于学习劳动技能的阶段,家长不应用成年人的标准验收孩子的劳动成果,比起结果,更要关注孩子的进步。一年级的小男孩因为常常听妈妈抱怨擦地很累,所以有一天放学后,他主动帮妈妈擦完了地,然后满心欢喜地等待妈妈下班回家后的表扬。结果妈妈看到后,只是象征性地表扬了一句,就又拿起墩布拖了一遍,还小声地叹气说:“唉,墩布都没有甩干,整个地板都湿漉漉的,还要我再返工。”小男孩听完这话很失落,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主动帮妈妈拖过地。
很多孩子刚开始干活儿时都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这时家长即使觉得孩子干得不好,也应当给予鼓励与表扬。上述那位妈妈生硬的态度打击了孩子干活儿的积极性,如果她能换种措辞相信能收获截然不同的结果,比如:“谢谢你宝贝,你第一次拖地就这么棒,你为妈妈减轻了负担,妈妈真高兴!下一次如果墩布能更干一点,我相信你一定会把地板擦得更好。”这样的说法,表扬为主,建议为辅,将建议包裹在表扬中,孩子会更容易树立信心,接受意见。
劳动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家长应当身体力行,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学会劳动、爱上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