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人才培养机制中的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
2022-11-25陈月辉
陈月辉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199)
目前我国戏曲表演专业在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方面存在偏差,这一偏差表现在教育内容与表演工作之间的偏差上,且二者差距相对较大,整体看来戏曲人才的培养机制建设相对艰难,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传统戏曲文化产业的发展传承。而现如今,采用现代学徒制这一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对于改造戏曲人才培养机制中的传统师徒传承机制是非常有利的,它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直接上岗就业问题,更能从根本上转变专业教育观念,更多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形成一套完整的戏曲人才培养机制,将我国戏曲艺术文化发扬光大[1]。
一、传统戏曲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的现存问题
在我国,戏曲表演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职业,它在技艺传承方面向来注重口传心授,主要通过师徒关系传授表演风格技法,这也是千百年来比较常规化的戏曲人才培养机制模式。而在现如今,传统戏曲人才培养机制也继承了这一小班或大班授课模式,虽然说通过集体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育成本,但却十分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以及戏曲角色表演能力提升,更对学生深度接触行业传统文化、发展形成职业道德素养十分不利,许多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也因此大大受阻,总体来看这对于传统戏曲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的良性发展建设有害无益。为此,当前在国内戏曲专业院校中专门尝试引进了更为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方案,即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在充分分析人才差异化过程中希望进一步培养理想化人才,提出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国内院校在戏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方面存在缺失,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够丰富,具体就体现在以下三点[2]。
(一)对于培养人才与使用人才二者关系的严重剥离
传统戏曲表演专业在培养人才与使用人才方面存在关系模糊不清情况,二者关系之间甚至存在严重的剥离现象。就改善传统学徒制中专业学生与专业演员这两大角色位置的关系方面,目前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完全脱节的,它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演出之间的关联关系也有所割裂,导致专业学生在毕业后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戏曲表演单位方面会认为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在实际演出表演方面不够到位,距离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相去甚远。目前许多戏曲表演单位对于毕业生人才的岗前培训与考核非常重视,如此一来专业学生的实际学制就要增加一年,这无形中延长了专业学生的学习时间与教育成本。而如果学生在戏曲表演单位考核过程中落选还要面临无法就业危机,再加之戏曲表演专业本身就在职业就业层面上相对狭窄,毕业学生的就业风险是相当之大的,这导致许多学生从一开始就不愿意选择戏曲表演专业。因此说在传统人才教育培养模式下,专业院校与戏曲表演单位二者之间在培养人才与使用人才方面是存在严重剥离的,基本无法实现人才一体化培养教育模式[3]。
(二)对于戏曲教育知识本位与能力本位二者关系的模糊认知
目前许多戏曲表演专业院校无法厘清戏曲表演教育中的知识本位与能力本位关系,在教育目标与功能认知上相对模糊,无法体现职业教育的应有特色。首先谈课程设置方面,教师特别注重知识传播与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构建,但却严重忽视了对于学生能够完成戏曲表演专业岗位的“过程性”知识培养,特别是在职业素养培养方面更是不够到位。就戏曲表演专业而言,它是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文化培育的,在为学生掌握戏曲表演技巧基础上提升戏曲表演能力这一方面,学校教师也做得不够到位,这让许多专业学生无法实现从学生到演员位置的转变,它也导致某些毕业生无法在毕业后登台演出,从某种程度来讲,课程科目中的分门别类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不同表演技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导致学生仅仅知道基本功练习,而严重忽略戏曲表演实践操作,更不懂何为“戏曲艺术”。实际上,这种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违背了戏曲表演艺术本身的,在对于学生人才的实践性知识与认知规律培养上也相当不利。当然,在戏曲表演的某些理论教学如乐理教学、中国戏曲史教学方面,其知识内容也相对深奥枯燥,教学手段严重缺乏实践性,这导致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受打击[4]。
(三)其他问题
戏曲表演专业学生无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在戏曲剧团实习,他们与教师、与专业人士的学徒身份都相对模糊,这导致学生在专业学习与表演过程中自我定位不准,教师与剧团教师也难以落实教学计划,在核心知识传授方面深受影响。为此,许多学生也因此而无法掌握戏曲表演能力,无法正常登上舞台表演演出[5]。
二、现代学徒制中的人才培养机制概述
在当前的职业教育院校中,针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往往采用传统培养模式,这不利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而在引入现代学徒制后,职业教育改革基础工作就已经全面夯实,它在为人才培养过程提供理论基础上,也希望实现从教育制度、教育模式到教育方法上的全面转变,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并输送到社会各个行业领域中。
就现代学徒制而言,它主要针对新人才培养解决方案培养人才,其中现代学徒制即作为一种岗位工作导向,配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创建教育教学基础,围绕学生核心、课程纽带创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相互深度合作机制。而在这里,现代学徒制所构建的教育平台还希望满足4 点要求:第一,首先指引学生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资格考核鉴定相关标准,获得专业职业资格;第二,提出围绕工作任务的“全面解决方案”,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第三,在相对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帮助学生获得实践知识;第四,全面促进中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保证现代学徒制能够突破传统职业院校教育模式实施思想,避免出现专业知识与学生能力割裂现象,做好教学工作环境分离,明确定位学生自身身份位置,通过现代学徒制追求实现对于当前职业院校专业教育的重大改革突破。
就本文所讨论的戏曲表演专业而言,它对于戏曲人才的培养应该从传统科班制向学徒制方向转变,但实际上目前国内戏曲表演专业院校在采用学徒制教育模式方面依然存在一定局限性,还未能形成专业教育的主流模式,其中更存在诸多现实问题。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国内职业教育院校对于现代学徒制的制度以及内容研究不够深入,难以满足专业中不同戏曲艺术表演流派与行业独特文化内容的有效传授,同时也不能做到对学生行当表演风格的有效培养与塑造,难以克服专业戏曲团体企业对于特殊化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难题。所以说,目前国内戏曲人才培养机制中的现代学徒制发展还是任重而道远的[6]。
三、戏曲人才培养机制中的现代学徒制实践应用要点
在戏曲表演专业院校中,针对戏曲人才培养机制采用现代学徒制是必要的,它能够为专业认为未来发展、职业岗位工作提供明确导向,保证做到师生、师徒的面对面教育模式有效优化,集中体现师生、师徒之间的相互充分了解甚至理解过程,这也是非常符合因材施教基本原则的。在本文看来,戏曲人才培养机制中渗透使用现代学徒制对于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观能动性调动是非常有利的,它也能做到快速且稳定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知识水平,为学生尽早接触、适应职业工作岗位创造有利条件。因此,下文也就围绕戏曲人才培养机制中的现代学徒制实践应用展开全面分析[7]:
(一)构建戏曲表演专业中现代学徒制的基本教学框架
首先,需要在戏曲表演专业中构建专业现代学徒制基本教学框架,它希望在原有教育教学经验基础上展开一系列探索性教育工作,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客观规律,大量汲取戏曲教育历史经验,保证循序渐进开展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戏曲表演教学工作,创建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就应该包括了培养目标、内容、方式以及质量评价四大方面内容,在采用现代学徒制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追求针对专业学生进行合作教育、培养学生合作就业与发展的能力,为此吸引社会上的戏曲表演剧团与学校共同签订“校企合作”项目协议,主要以订单形式定向培养专业人才,为他们未来在专业剧团成功就业奠定良好基础。实际上,这就是在职业院校戏曲表演专业内部全程开展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学改革过程与人才培养过程,全面深化现代学徒制的具体人才培养目标、方案、课程体系以及职业考核标准[8]。
(二)明确戏曲表演专业中现代学徒制的基本教学目标
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戏曲表演专业要培养复合技能型高素质人才,体现他们相对良好的职业素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理论,夯实知识基础。如此才能确保学生人才的专业技能扎实,能够满足专业戏曲表演团体单位的人才需求,成为中国戏曲事业未来发展的合格接班人。
(三)丰富戏曲表演专业中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内容与方式
在现代学徒制指引下,教师应该丰富专业学生的戏曲表演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首先是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将课程体系一分为二,其中就包括了专业理论课程与文化熏陶。主要根据现代学徒制的工作流程来设置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专业课程,保证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互结合,展开交叉实训课程。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也希望打破学科固有门类划分壁垒,在追求学科理论系统性教学基础上也希望按照扮演角色需要来设置学习项目,保证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下,为学生所安排的教学时间并不固定,主要是根据戏曲表演团体单位的演出时间来决定,如此对于协调校企合作项目帮助较大。
在文化熏陶教学过程中,戏曲表演专业院校应该围绕校园专业文化与剧团行业文化来熏陶培养专业学生,特别是利用剧团单位行业文化配合传统历史渊源来培养学生,指导他们理解某些约定俗成的职业道德内容、行业规则以及人际关系,这也是戏曲表演行业发展延续的关键职业基因所在。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相对真实的行业环境中,结合现代学徒制学习戏曲知识,如此对于提高学生的戏曲表演工作认同感、传承中国传统戏曲文化都是非常有好处的[9]。
(四)创建戏曲表演专业中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最后就要基于工作导向、配合现代学徒制为戏曲表演专业学生创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为此,教师需要考评学生主体,组成由教师、外部戏曲表演剧团单位专业人士的考评专家组,共同商定考核内容、时间以及考核方式标准,主要对学生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学习质量进行考核评估,确保从传统的结果性评价转化为过程性评价,最终形成一种综合性考核模式。在考核内容上,也要根据外部戏曲表演剧团单位的职业岗位要求而提出,确保学生根据专业岗位考评机制进行考评,以达到良好考评效果[10]。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培养优秀戏曲表演专业人才方面希望采用到现代学徒制,在保护并传承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复兴伟大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方面创建良好教育教学机制,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保障。就目前看,现代学徒制是能够满足专业单位人才需求导向以及学校人才教育机制要求的,因此其未来发展形势也是一片大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