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推进三教改革的路径探索*

2022-11-25杨环焕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证书教材

杨环焕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济源 459000)

现阶段,新课程目标改革日益深入。与此同时,教育部门也从国家发展形势出发,对职业教育实施改革。与职业教育改革相关的实施方案指出,虽然职业与普通教育的教育类型不同,但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同等。相关理念内涵的界定,从国家层面上对职业教育类型加以完善,也从政策角度上,为现代职教体系的发展提供了相应依据。就职业教育的属性来说,其不仅具有职业性,也具有教育性。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行业或是产业培养针对性的技能人才。在职业教育改革中,为有效适应“1+X”证书工作,推进三教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对教材、教法与教师的改革,可提高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灵活性。从此种角度来看,本次研究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

一、“1+X”证书在三教改革中的作用

(一)可推进育人理念的转变及教学内容的重构

在三教改革中,“1+X”证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1+X”证书可推进育人理念的转变[1]。通过对“1+X”证书制度的分析,可明确该证书制度是将国家职业标准作为依托,将国际、国内先进标准作为参考,形成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该证书中,吸纳了新规范和新技术,重点突出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人才的岗位能力。在“1+X”证书制度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习者为主体,重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将行业岗位需求作为依据,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通过此种方式,转变育人理念,解决既往职业教育中学习主体地位无法得到保障的问题[2]。另一方面,“1+X”证书可推进教学内容的重构。“1+X”证书制度在设计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职业技能水平,使学习者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将新技术、新规范等补充到学习内容中,可有效实现对学生职业领域和能力的拓展。在该目标下,对人才实施培养教育时,要从“1+X”证书制度出发,重构教学内容,增加各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三教改革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可推进教学模式的改进与课堂生态的变革

通过对“1+X”证书制度的分析,发现该证书制度不仅可转变育人理念、重构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进教学模式,推进课堂生态的变革。其一,改进教学模式[3]。教学模式,是在特定教学理念下形成的课堂教学活动框架、程序。在教学中实施“1+X”证书制度,是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作为基本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完成与企业岗位能力相匹配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也要在学习期间关注职业情感与合作能力。为满足如上教学要求,就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对行动导向教学的利用,促进教学方式、模式等的改革。其二,推进课堂生态的变革[4]。在“1+X”证书制度下,基于教学内容、目标和方法等,提出了对职业教育的系统变革要求。该制度下的育人理念发生转变,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要重视对学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协同能力的培养。为满足职业教育要求,就需要构建以共生关系为主的学习共同体。由此来看,“1+X”证书制度能够实现对课堂生态的变革。

二、三教改革在职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分析

(一)教材问题分析

在职业人才培养中,三教改革中的教材存在些许问题。其一,教材滞后。就工业机器人技术来说,该技术在我国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技术尚不是十分成熟,新工艺和新技术正不断创新,没有颁布统一的课程教学标准,导致相关教材滞后。其二,教材编写与实际脱节[5]。在编写教材时,并未融入工业机器人应用情况,课程模块的设置与工业机器人企业的技术标准、工艺规范,都存在脱节的现象。其三,教材内容单一。现有教材多选择某特定品牌的操作手册,而市场上的品牌较多,学生通过教材学习到的内容比较单一,并不能够与市场相适应。其四,教材更新速度缓慢。处于不断创新中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并不能够及时地体现到教材中,导致学生学到的内容缺乏新颖性。

(二)教法问题分析

在职业人才培养中,三教改革中的教法存在些许问题。首先,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现阶段职业人才教育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多以单纯的讲授为主。因试验设备相对较昂贵,院校并未采购足够数量的实验设备[6]。此种现象,导致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实验比较少,理论宣讲要多于实验教学。理论知识点具有一定的枯燥和乏味特点,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其次,调查不足。对学生展开教学时,并未加强对学生综合情况的调研,没有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未对学生展开因材施教和因人而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生的技能。最后,缺乏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期间很少会创设教学情境,信息化的教学平台资源有限,行业、企业支持度偏低,导致人才无法与企业所需人才相匹配。

(三)教师问题分析

在职业人才培养中,三教改革中的教师存在些许问题。首先,专业教师配备不足。在成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后,依然有部分职业院校未结合所成立的新专业,配备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师[7]。专业内现有教师多毕业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等。此种现象,导致教师在教学中的专业能力并不强,教学经验不够丰富。从整体上来看,教师队伍专业能力不高,缺乏知识储备量。其次,教学团队构成缺乏合理性。通过对现有教师团队的分析,年纪大的教师数量较多,中青年教师较少,高级职称教授不多,尤其是中青年且具有高级职称教授的教师更少。最后,教师来源单一。绝大多数教师从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到职业院校任教,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和经验不是十分充足,情境化模块教学的开发能力不强。

三、“1+X”证书推进三教改革的路径研究

(一)以课证融合促进教材开发

基于“1+X”证书,可通过课证融合的方式促进教材开发。开发教材过程中,要从专业教学标准出发,将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融入到教材编制中,实现对学生学历、职业能力的双重培养。首先,确定证书职业名称。依据教材开发的目标,首选、备选证书[8]。在此基础上,首选证书可选择工业机器人运行与维护职业证书,机器人应用维护证书可作为备选证书。其次,合理编写教材内容。在编写教材内容时,要结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相关要求,明确课证融合的课程内容。通常情况下,职业教育课程可划分为两类课程,第一类课程是专业技能课程;第二类课程是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设置中,以职业等级证书为主。课证融合课程为5 门,依据“1+X”证书下的X 证书要求,确定培训的课时。在学习理论课程后,都会设有实训课程和技能训练。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效融合所学知识和技能,需要依据职业技能等级考试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对能力标准加以确定。在编写实训教材过程中,要将新技术和新工艺及时加入到教材中,确保教材的新颖性。最后,重视课证融合教材的测评。对教材进行测评时,要选择课程开发专家、企业专家等,沟通参与到教材的测评中。而且,教材要方便学生能够随时查看,以短视频的方式,归纳专业知识的难点、重点,满足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需求。

(二)以学融于教促进教法创新

通过对“1+X”证书制度的分析,在推进三教改革时可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从某种角度来说,“1+X”证书制度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措施。复合型人才,是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9]。在1 个专业证书的基础上,同时拥有X 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复合型人才在培养期间,离不开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在“1+X”证书制度下,可按照技能要求对职业等级证书进行分解,将其划分为具体的任务和模式,将其应用于不同的岗位场景中。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有效理解理论知识,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于此,可围绕“1+X”证书制度,培养目标、技术岗位需求具有一致性的人才。在课堂教学中,由学代替教,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从学融于教的教学理念出发,为学生构建产教融合的情境教学环境,将多媒体教学客户端作为数据载体,于教学环境中推行情境化教学模式。同时,打造机器人技术专业线上的平台,突出智能化特征,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融合,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除此之外,教师在专业教学后也要设置课后问题。问题的设置,并非是知识的简单重复学习,而是学生要经过思考、讨论后,对故障问题的解决,能够为专业学习情境的建构,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实现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

(三)以竞赛激励促进教师发展

在“1+X”证书制度下,可通过以竞赛激励促进教师发展的方式,推进三教改革。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期间,教师的专业指导、帮扶会对学生技能产生影响。因而职业院校的教师在教学期间,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10]。具体来说,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岗位技能培训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获取最先进的专业知识。首先,深入企业顶岗锻炼。利用“1+X”证书下的X 职业证书考评工作,学校可积极与知名企业合作。以假期顶岗形式、挂职形式,组织教师前往知名企业进行岗位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使教师通过企业工程项目的参与,积累大量专业生产案例,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使教师在教学期间能够直接引入行业新技术和新工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而且,教师可在教学实践中贯穿企业操作规程,使学生的岗位操作更加规范,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水平。其次,承担科研项目。通过开展“1+X”证书试点工作,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与教学技能比赛,搭建超前的学习交流平台,对专业教师进行鼓励,引导教师参与到科研项目中,通过相互交流的方式钻研出新的教学模式。定期举办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创新创业大赛,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参与项目,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实现对学生科技视野的拓宽。最后,创新激励机制。通过实施“1+X”证书试点工作,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在职称晋级考核指标中,优先以参赛的教师为主。同时,将教师纳入年度科研职称评定标准中,实现对教师队伍的培养。

结语

现代社会发展中,“1+X”证书制度逐渐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在职业类型教育中,“1+X”证书属于评价制度,在职教改革中作为新工程,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利用“1+X”证书推进三教改革期间,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教什么、怎么教和谁来教的问题。在职业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作为重点和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转变既往以教授为主的课堂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创新教学模式,从课证融合角度编写新教材,利用“1+X”证书制度促进校企融合,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实现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期望在本次相关内容的探讨下,能够为日后提高“1+X”证书下的三教改革水平,提供建议。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证书教材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收录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