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让出一片天地
2022-11-25庞亚龙
庞亚龙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中心小学 江苏扬州 225211)
“让学与生”强调的是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应将课堂时间让给学生,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只有学生成为课堂主人,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才能得到提升,才能真正走进课本。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较大的缺陷,教师不能只顾着讲课,不注重学生的思维和感受。当学生在学习上成为被动者时,他们的学习兴趣会大幅度衰减。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感受到了乐趣,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于生”实施策略
(一)运用游戏教学法强化学生对单词的记忆
生活化教学的首要特征是课堂内容。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以学习单词为主,只有学生掌握了足够的单词,他们才能进行造句,才能认识语法的魅力。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运用死记硬背的方法督促学生学习单词。这种学习方法过程枯燥,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再加上重复背诵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记忆效果反而会大打折扣。所以建议教师通过游戏教学法,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这种教学方法符合了小学生天性活泼的特征,游戏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述和人体器官相关的单词时,教师就可以让小学生按照单词的意思来指自己的五官:说到单词“Mouth”,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指向自己的嘴巴;说到单词“Eye”,教师就可带领学生指向自己的眼睛。
(二)采用比较法开展教学活动
在学习英语单词时,经常会遇到两对反义词,反义词的意思是相对立的,教师可以结合起来教学,方便学生比较。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为比较法。例如,在学习“Big”和“Small”“Long”和“Short”“Fat”和“Thin”时,教师要用实际例子来让学生记住单词之间的差距。因为这一些词语从教师的角度来理解会非常简单,但对于刚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这一些单词的难度很大。除了实际例子之外,教师还要在课堂上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学习完一组反义词之后,教师可以通过黑板画两条长短不一的线,然后让学生去标注英语单词。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了单词的含义,他们标注的速度会非常快。
(三)在教学过程之中导入生活化内容
生活化教学讲究情境设计。情景教学是保障生活化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过去,教师也会进行课堂情景设计。但在设计时,教师是掌握着主导地位的,而学生大多数都是被动参与。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效率比较低下,很难完成教学目标。因为学生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参与,无法感受不到英语的价值,难以带入情景。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抵触感,他们不愿意空洞地叙述课本上的语句,不愿意深究语句背后的语法。所以教师设计的课堂情境不应该以课本为主,而应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主,源于生活的教学才是生活化教学。
教师营造的英语课堂一定要和语文课堂相区分,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在上英语课。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课堂生活化的细节,可以用一些简单的英语对话,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也是在学习英语。最简单的生活化带入,就是教师用英语短语代替“上下课”的指令。如,教师用“Class begins.”提示学生开始上英语课;课代表听到老师的指令后,用“Stand up.”提醒学生起立向老师问好;师生问候结束之后,教师还要发出“Sit down,please.”的指令。完整的流程走下来,学生就会有心理暗示,知道自己在上英语课,逐渐进入英语学习氛围中。但这种生活教学已经流传了很久,学生已经麻木了。为此,教师还应创新生活化教学情境,尝试用英语和学生进行短暂对话。
(四)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
生活化教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其实是对生活化教学具体性质的阐述。教师在课堂中不应占据主体地位,应该把课堂上给学生,也就是说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之前,教师“占山为王”,学生在课堂中找不到落脚的位置,对教师产生了畏惧感。学生在学习中找不到自由。因此,在现代的英语课堂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让课堂还给学生。
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教学评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以好的评价带动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以往的课堂中,教师为了赶进度,疯狂向学生输出课本内容,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这种做法既浪费了教师的精力,又消耗了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极其低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不能过多注重教学进度,一定要观察学生上课的状态。
在课堂中,表现比较积极的学生,教师应夸奖他们。奖励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学生在争先恐后回答问题时,会形成良性竞争。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最佳的学习状态。但教师也要注意提醒学生他们学习能力不足的地方,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避免学生走弯路,浪费学习时间。当然,教师在指出不足时,要尊重学生的思考。有些学生只是思维能力出现了错误,他们的学习态度没问题,教师不应过多苛责,以免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英语毕竟不是母语,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可能会出现问题。教师一定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能把所有的错误都归结到学生的学习态度上。
(五)要以体态语言的运用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实施。
无论是小学语文教学,还是小学英语教学,体态语言是通用的,教师一定要抓住其他语言的优势,将其辅助教学。体态语言运用有一定的规则,教师要注意动作的夸张程度。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意思,会放大动作。殊不知,这样的体态语言因过于夸张,学生反而难以接受。再加上过于夸张的体态语言还会分走学生的注意力,并不利于学生学习知识。这一点教师一定要反思,如果要运用体态语言教学,最好提前设计。有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个动作,每个表情,都会对学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要高度重视口语教学的作用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改变学生的认知思维,拉近学生和英语之间的距离。之前在学习英语时,教师教学的主要内容放在语法和单词上,忽略了情境教学。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能够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情境环境,学生会有开口讲英语的勇气。当今,学生学英语的主要弊端不在于语法知识,而在于口语。他们很难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真正用在生活中,很难去用英语交流。他们的学习只局限在课堂上,忽略了现实中交流的价值。
小学英语教学中,口语表达是教学任务中最关键的部分。因为在此阶段,小学生刚接触英语,正是他们口语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小学阶段的语法知识并没有初中复杂。英语教师应抓住学生学习特点,强化口语教学。另外,小学口语教学不需要展现复杂的语法理论,学生只要用短句来表达简单的意思就行。也就是说,此阶段的教学关键点就在于学生愿意开口说英语,能培养基础的口语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思维敏捷,他们对世俗没有明确的认知,能够勇敢张口说话。教师一定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利用他们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由于小学生的接收能力不强,教师在做示范时,口语速度不能过快,发音要清晰。这样做就能便于小学生模仿,练习多了之后,他们就能掌握单词发音。并且,小学阶段的学生记忆力很强,教师的口语发音习惯会对小学生产生较大影响。
(七)利用英语课外活动带动学生学习
英语课堂为小学生提供了学习平台,但英语课堂并不能局限于学校,不能局限于课本,教师应利用课外活动来带动学生学习。读万里书不如行万里路,实践的意义远大于书本知识。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观看英语动画短片,让学生跟着短片来锻炼口语。此教学过程可以转换学生学习的环境,避免单一化教学。另外,不同年级的小学生有不同的特点,课外活动的开展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所有的年级都开展一样的课外教学活动,这并不符合学生发展的特质,反而会限制学生的进步。所以课外活动的类型一定要多种多样,教师不能重复开展某一项课外活动。当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课外活动反而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改善小学英语课堂中“让学于生”的具体措施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问题情境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各种情境,从而促使学生通过自学去质疑问题、并且探索解决问题。英语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亦能达到为学生营造良好自学氛围的目的,从而不断引导学生自学,最终有利于学生思考。比如说在教学“The Olympic Games”这节课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学习,在“Reading”部分就可以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从而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并且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自学。如教师对问题情境并不陌生,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方法,也是为学生创造英语情境的重要措施。当教师抛出问题后,学生会形成自发思考,他们会去想问题的答案。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从课本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比如,在教学“The Olympic Games.”这篇文章时,教师在短文部分,可以围绕文章的主旨来设置问题。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就能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在教师的指引下,顺利完成自学任务。教师可提问的问题如下:“When did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start?”“What's your favorite events?”“Who was China first gold medal winner?”。这些问题大多数是和文章内容有关的,学生只要抓住内容的关键点,就能培养良好的阅读思维。
(二)搭建自学平台,提高学生的自学效果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教学应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不过教师虽然不再是课堂的主体人物,但教师一定要把控课堂,发挥辅助作用。“让学与生”意味着教师角色的改变,意味着教师要辅助学生学习。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年龄不成熟,教师不能完全放任学生自由,必须要以辅助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建筑自学平台。通过自学平台,学生会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增强自己的自学能力。例如,在学习“Women of achievement”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不展开课文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习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重点词汇的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重点词汇,然后让学生进行汇总。如果学生没有发现重点词汇,教师可以再进行补充。第二,重点句子的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然后让学生自主分析句子,找出句子的主体躯干。如果句子确实比较长,学生理解不了,那么老师再去重点讲解句子,讲述重点语法。
另外,教师在讲课时,不应该从头讲到尾,应该要留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个自主学习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5 分钟,时间太短,学生很难进入学习氛围。时间太长,教师的教学计划难以完成。自学时,教师需要四处走动,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为学生解答问题。
(三)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课堂的大纲。为了保证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每节课的教学大纲不应雷同。如果教师老师反复地开展某一教学活动,这会给学生带来枯燥的感受。所以教学活动应该是灵活的,不能固守成规。比如在学习“Life in the future”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顺应文章的主旨,以“What do you think the change of life in the future?”为主题,开展演讲活动。这个演讲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思考。在口语表达时,教师一定要认真聆听,对演讲的同学给予相关评价。这样的教学活动既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又完成了口语教学任务。
(四)借助图像化静为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像,增添课堂趣味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单词语义。但教师在利用图像时,不能让教学活动变得“静态”,不能光用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书本上也有相关图片。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图片动起来,让图片成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一张菜单的图片,让学生用英语去指明图片的意思,用对话激活图片:“Guys,Let's observe the foods.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ood? Which one is the cake? Which one is the cola? Do you like cola?Why do you like cola?”这些问题就可以辅助课堂教学,学生结合图片回答问题后,就能对图片中的事物印象深刻。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并不复杂,其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和引导者。为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点关注师生之间的交流,重点关注教学过程,而不是教学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