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融合
2022-11-25刘宝刚
刘宝刚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宝凤学区 甘肃定西 748100)
在当今信息时代,互联网上的优质初中美术教学资源和初中美术教学视频应有尽有,信息技术转变了传统初中美术课堂中单一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使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教学方法上也更加灵活多样。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和媒介,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发掘自身的兴趣爱好,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当中获得了良好的情绪情感体验,从心底产生对美术教学的认同感。从而能够更进一步对美术进行深入和探究性的学习。初中美术教学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还应当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操作实践的参与。通过对美术学习可以学会欣赏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美,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用美术的方式进行艺术的创作和表达。
一、通过信息技术教学进行系统知识的学习
在初中美术教学课堂中需要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下,网络上具有丰富多样的初中美术学习资料和初中美术学习内容。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学生可以通过独立的信息搜索进行课程的预习,在预习过程中了解初中美术课堂的知识并学会欣赏这门课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收集信息的同时也能够学到其他的知识,扩展思维方式。初中美术教师应当打破传统美术教学方式的弊端,不要采取一味灌输式的学习方式,要鼓励学生进行初中美术知识的探索性和主动学习,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初中美术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与此同时,在初中美术课程设计环节中要给学生充足的绘画时间与练习时间,教师发挥好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的任务,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踊跃展示搜集和整理好的学习内容。例如在初中美术素描的课程学习中,使学生在互联网上以及书籍上搜集素描的定义、分类、工具与材料、基本技法、特殊技法、握笔方法等基础性的资料,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和综合,根据其中的重点内容明暗结构进行小组内部的分析和讨论。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和参与小组内部探究性的学习模式,在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能够对初中美术相关的知识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素描的物体的绘画过程中会产生对素描更深一步的理解,在掌握初中美术的基础知识前提之下能够进行难度较高的人物画素描课程的学习。通过这种自主主动搜集信息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内化以及知识的实际应用。
二、创设优质的学习环境,发掘学生的美术学习潜力
初中美术课程的设计和组织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身心发展特征,在课程设计过程当中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作为初中美术课程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同时要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的设置。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轻松、自由、愉快的学习环境,运用趣味性和灵活性较强的教学方法,不要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应当注意理论知识要与教学实践进行高效结合,教师要充分规划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时间和作业练习时间,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绘画练习。把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多媒体进行视频的播放、图片的选择,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初中美术课程的魅力,加深学生的印象。除此之外,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当中也会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例如在初中美术教学色彩的课堂教学中,在学习基本的配色知识和冷暖色调的搭配之后,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的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运用了哪种不同的颜色和色彩的搭配,并提问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穿的衣服主要有哪些颜色?如果你也要画同样一幅画,你会选择哪些色彩来进行配色呢?在教师的提问和引导之下学生能够对色彩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以及来源之后能够更加理性地学习初中美术知识。教师在课堂中所举的例子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美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作用于生活的道理,使学生明白在生活当中要具备一颗发现美的心,并能够运用所学美术知识进行美术创作与设计。
三、通过微课来扩展学生的思维
微课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在教育领域中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在备课当中把自身的课堂教学计划与微课相结合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于其他耗时长、内容宽泛的教学手段,微课通过视频的播放进行信息的传播,具有精练、耗时短的特征。除此之外,微课根据某个章节的知识或模块进行详细的讲解,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和重点,微课的制作需要教师付出足够的耐心和精力,并根据自身的美术专业知识对课本中的重难点进行剖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教授美术知识。在如今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微课不但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且还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后进行及时的查漏补缺。美术注重对细节的刻画,在学习过程当中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微课对知识点的剖析较为深入,注重知识的深度理解,除了理论知识之外还包括具体的案例以及知识的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对视频的观看来解答疑惑,同时对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复习和巩固。对于教材当中文字的抽象表达能够通过视频的方式直接被学生所接受,便于学生的理解。此外,微课针对某一具体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讲解,对于美术基础较差以及知识掌握不全面和不充分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四、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教学融合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多媒体也进入了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使得教学更加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借助于多媒体音频中的声音以及视频当中人物丰富的面部表情以及色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互联网上有着大量的资料信息与课程教学资源,教师在课件的制作过程当中能够进行互联网上的信息搜集来丰富教学内容,把课本上的知识进行一个动态的呈现,使一些难度较高的知识能够直观形象地得到呈现。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中教师进行知识点的讲授,课堂中的剩余时间就由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教师常用的方法为示范法和讲述法。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初中美术课程的学习产生消极的情绪,以及单一化的刻板印象,不利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及与初中美术课堂的融合极大地改善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弊端,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系统,提升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集中精力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初中美术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即艺术来源于生活。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作和实践
不同教学科目之间有着各自的教学语言,同样对于初中美术课程来说也要使用美术语言进行学习,如色彩、空间是美术的特定用语。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美术创作之前首先要选择所用的工具和材料,其次要在头脑当中进行相关的设计和构思,要在自身的经历之中选择所应用到的素材。在信息技术时代之下教师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减少干预,适时地加以引导和指导,使学生在美术知识的学习与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例如在初中美术课程脸谱的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视频使学生对脸谱的来源进行初步的了解,其次对脸谱中的不同颜色所表达的不同含义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调动原有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并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进行脸谱的设计与绘画,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注重过程的学习,而不是单一的注重结果。把美术教学的关注点从关注教材转向关注学生,从关注结果忽视过程转移到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上来。除此之外,教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以及实践中去寻找素材,能够把自身的情感体验融入美术创作过程当中,让学生意识到美术来源于生活,生活的丰富多彩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在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学生要拥有自身独特且新颖的观点,要主动地去深入思考并注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切忌照搬照抄。
五、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教学融合过程中所要遵循的教学原则
(一)遵循自主性的教学原则
自主即学生能够独立地安排学习计划,在自我监督的同时也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要为自己制定详细的目标和规划,对自己要充满信心并坚定自己的信念,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对自己的时间进行自主的规划和安排,不要过分地依赖于教师的讲授,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进行主动学习,在此过程中也要对自我进行监督,注重学习教育的提升并减少不必要时间的浪费。对于教师而言,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不要一味地局限于框架式和灌输式的教学,应当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体会到美术的魅力,让学生在美术创作当中不断地进行素材的积累,在完成内容的创作之后首先要对自我进行评价,其次在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虚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发现自己在美术学习当中的不足从而弥补缺陷提升自身的创作水平。此过程中教师也要发挥其引导的作用,并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性的思维模式来进行美术学习,要突破传统框架的限制。
(二)遵循探究性的教学原则
初中美术教学要想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及优质的反馈,离不开教师认真授课和教导,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更需要教师运用专业的态度和专业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教学和指导。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并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与学生的课堂教学互动过程中要站在平等的角度去对待学生,教师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美术学习过程中的指路者和朋友。教师和学生共同去探究知识背后的含义,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身的意见和看法,允许不同观念和观点的存在,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念和矛盾的观念去看待并分析事物。秉承百花齐放的教育理念,思维的碰撞往往会激发出新的观点。美术的学习与创作不能够因循守旧,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进行内容的改变和创新。
(三)遵循创新性的教学原则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生在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创新的意义和重要性,拥有自身独到的见解,能够从整体上去进行文章的写作和创作,把握好主观和客观两个重要的因素。探究形式的作文教学不是对学生的完全放任,需要教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指出错误之处并进行知识和引导,探究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探究出的最终结果还需要教师以专业化的态度和客观的立场进行批评和指导,对结果做出客观的评价并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探究的目的是能够帮助学生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以及框架的束缚,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他们拥有更加开阔的世界观。在信息技术时代教授学生电脑绘画的方法,包括所用的工具和颜料的选择。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发挥想象进行绘画与创作。电脑的绘画方式相对于纸质的绘画方式来说较为灵活,通过初中美术课堂中书籍装帧艺术的学习学会利用基本的图形进行绘画和艺术的自由创作,随意变动方向和大小,进行色彩的配置和选择。在此过程当中学生的构思和创新思维也可以得到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虽然为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提供了多种便利,但是也要遵循适度的原则,信息技术只能作为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而不能超越课堂教学的主体。信息技术的存在也具有两面性的特征,教师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使信息技术能够真正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并提升初中美术教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的设计过程中也要考虑学生的基础水平以及学习能力,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在此过程当中也要遵循自主性、探究性、创新性的教学原则,鼓励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美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