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课外阅读兴趣策略研究

2022-11-25王立荣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教学内容

王立荣

(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希望小学 吉林长春 130301)

对于小学语文来讲,阅读教学始终是教学计划中的重点内容。小学语文为了能够让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以及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其在编写教材时对各种因素进行衡量,并希望以此能够尽量多地展示不同文化内容。但是,由于经典文学作品众多,且教材篇幅有限,使得阅读教学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小学语文急需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教学,弥补常规阅读教学中的不足,并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和对语文知识的认识。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

(一)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

在很长的一段教学时期内,各阶段各学科的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严重影响,使得学校和家长的注意力都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从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和知识积累的质量。当然,小学语文也没有幸免,应试教育理念对其产生的不良影响是使其在教学中只注重对拼音、汉字、古诗词以及作文等考试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的教学,而对于类似阅读教学和朗读教学等语文考试中涉及较少知识内容的教学往往会匆匆带过,从而导致学生的阅读量严重不足。在小学语文现阶段的教学中,连常规的阅读数量都无法得以保证,就更不要说课外阅读数量了[1]。同时,由于大部分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使得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期望过高,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承受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学生忙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使得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能够进行课外阅读,从而导致课外阅读数量少之又少,因此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课文阅读教学的开展。

(二)课外读物选择不合理

现阶段,受到全面教学改革的影响,对各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得老师在教学中承受了巨大的教学压力。并且,加上学校对老师的各种考核项目,使得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还要准备各种考核所需的材料,从而让老师的日常工作也变得烦琐和庞杂。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的一线任教老师并没有多余的时间能够对课外读物进行科学的选择,使得课外阅读教学中阅读内容并不符合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预期,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课外读物的兴趣。同时,大部分老师对课外阅读教学没有端正的教学态度,使得课外阅读教学的开展不是为了应对学校的考核,就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要求,从而使得老师在选择课外阅读内容时具有极强的应付心理,课外阅读教学始终得不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课外阅读方法不恰当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且心智和认知都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比较薄弱。因此,当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一旦遇到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或者自己理解不了的内容时,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查阅字典和资料等具有工具性的学习辅助资料。而这些都归结于老师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并没有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以及辅助阅读的方法,才导致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具有一定的难度,从而严重影响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老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时,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对课外阅读方法的传授,也使得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没有正确的方法做支撑,从而导致学生极其容易对课外阅读教学产生抗拒心理和厌烦心理,因此并没有为课外阅读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四)课外阅读资源不利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上的阅读资源逐渐弥补了传统阅读素材的不足,因此让课外阅读资源也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导致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课外阅读资源时,极其容易出现注意力被其他内容所吸引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了课外阅读顺利有序进行。同时,由于学生人生经历较少,且正处于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的阶段,使得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外阅读时,不能够对网络信息和资料进行筛选,从而导致学生容易受到不良网络资源的影响。也是综合以上原因,使得大部分老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时,并不会将网络资源作为对阅读内容进行拓展的首要选择,从而导致网络上的优质的课外阅读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五)课外阅读评价不及时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已经逐渐形成,使得学生在教学中想要表达自我想法和见解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中,老师常常将自己设置为教学主体,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学中尽情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逐渐减少。同时,老师为了能够维持课堂教学纪律,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言论和行为受到了极大的限制[2]。以上因素综合导致,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教学评价不能及时进行,使得老师对实际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并没充分掌握,从而也就无法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专注力和耐心

阅读是一个需要学生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的行为,从而对学生的专注力的要求较高[3]。由于小学生的专注力并没有在学前教育阶段进行系统的训练,使得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读一会儿书就将其扔到一边的现象。因此,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教学,能够利用课外阅读内容的趣味性和新颖性,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阅读内容上,让学生为了能够了解更多课外读物中的故事内容,充分调动自身的专注力和耐心,以此对阅读内容进行仔细阅读和品味,从而实现课外读物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如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是值得每一个老师认真思考的优质课题。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学生能够充分感受文字的魅力则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实现。通过让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和赏析不同历史时代的文学经典,让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进行了解,从而借助历史文化的力量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甚至对学生阅读行为的顺利进行产生影响时,学生就会在内心产生想要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理解能力的愿望,以此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内容的动力。

(三)有利于积累写作素材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各个教学模块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且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得课外阅读教学成为学生能够积累写作素材和资料的主要途径。同时,由于学生在对课外阅读内容进行选择时都是选取当下比较先进的阅读资料,从而使得学生从阅读内容中所积累的素材也具有实效性的特点,以此让学生的作文作品也能够更加优质和新颖。

(四)有利于形成良好思想品质

课文阅读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其中不乏拥有一些极具教育意义的优质内容,从而使得课外阅读教学成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载体。同时,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对阅读内容中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进行深入理解,让其可以真正进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

三、小学语文提高课外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一)创建阅读情境,激发兴趣

在全面教学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大批可以提高学习兴趣的新型教学方式,其中情境教学以其呈现效果多样化的绝对优势,在众多的新型教学方式中脱颖而出。情境教学是通过创建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真实体验教学内容,并且与教学内容产生情感共鸣,以此激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浓厚兴趣。

例如,针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老师可以在课外阅读的教学中利用故事情节创建阅读情境,以此让阅读内容中的故事情节真实发生在课外阅读教学的课堂中,从而帮助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理解。成语是小学语文教学计划中需要学生掌握的主要知识内容,因此老师对“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故事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角色扮演将故事情节在课堂中重现,从而让学生能够从故事中狐狸和老虎的角度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入理解,以此必定能够得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合理选择内容,助力发展

为了保证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能够得到长远发展,老师就要合理地选择阅读内容,以此避免不健康的阅读内容对学生产生恶劣的影响。因此,老师要抓住任何一个可以对自身专业进行深造的机会,从而让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能够得到补充,以及自身的专业技能能够得到发展,以此为老师能够筛选出符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优质阅读内容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持。同时,老师在选择阅读内容时也可以将其在同一类型的作品中进行拓展,使得逐渐形成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以此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同一类型的作品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同时也能够促进课外阅读教学的实时性发展。

例如,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经典的故事桥段,教材中《草船借箭》就是其中比较经典的故事之一。因此,老师在完成了常规教学任务之后,可以将《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故事作为拓展内容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三顾茅庐》等,以此让学生对《三国演义》的整体故事结构有全方位的了解。并且,通过《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和人物关系的错综复杂,让学生对经典名著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为其他名著的阅读奠定基础。

(三)注重方法传授,提高质量

如果想将学生在课外阅读教学中通过情境教学被激发的阅读兴趣得以保持,就要利用正确的阅读方法作为支撑。因此,老师要在教学中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从而让学生在阅读时能够轻松解决各种困难,以及轻松应对各种情况,以此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同时也能够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

例如,老师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阅读流程。首先,基于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前先根据前情提要列出提纲,以此可以梳理阅读的思路和构建阅读框架。然后,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传授学生阅读摘抄的利用方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优美的语句时,可以将其摘抄下来作为写作素材。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语句时,能够将其摘抄下来方便老师日后的综合讲解。最后,老师可以结合读后感的写作,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和质量进行检验,并且让学生拥有可以表达自己对阅读内容的独到见解的平台。同时,还能够利用读后感的创作,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实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促写。

(四)组织阅读活动,延伸效果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生活泼好动,且表达欲望和表现欲望异常强烈,使得小学成为整个教学生涯中最难管理的阶段。并且,由于小学生天性的释放和潜力的启发对教学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使得小学语文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已势在必行。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大部分的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内进行的,其目的在于能够既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同时也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学生在如此沉闷的学习氛围中,阅读的思维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老师可以在学校支持下,合作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将课堂教学的效果延伸到活动中,从而让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众多的实践活动中,组织各种比赛是比较常见的活动方式,其中以朗读比赛对阅读的促进作用最大。当学生想要在朗读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就要求学生要在阅读时对阅读内容的深层意义进行理解,以及对其中抒发出来的情感进行充分领悟,从而才能够让学生在朗读时,运用正确的情感准确表达阅读内容中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五)完善评价体系,反思过程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为了能够达到全面教学改革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小学语文为了促进自身教学发展而采取的全新的尝试。因此,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让老师能够有依据地对课外阅读策略进行调整,对课外阅读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并且,对课外阅读教学的评价过程也是老师对课外阅读教学实施进行反思的过程,以此可以让老师能够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对其进行解决和补充。同时,学生可以利用学生间评价以及师生间评价等评价方式,尽情表达自己对课外阅读教学的真实感受,能够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受到了尊重,从而让学生对课外阅读教学更加认可,以此极大程度提高了学生对课外阅读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老师从专业视角对课外阅读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在实际的课外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基于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作用,老师可以通过创建阅读情境、合理选择内容、注重方法传授、组织阅读活动以及完善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提高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的实施,让课外阅读教学能够取得显著的教学成果。同时,老师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让课外阅读教学效果令人耳目一新,从而让学生对课外阅读教学有所改观,以此不仅可以促进课外阅读教学的长远发展,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得到较为全面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阅读教学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主要内容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