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江森工集团新经济产业投资趋势研究

2022-11-25

林业科技情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森工亚布力龙江

徐 强

(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 150080)

新经济的概念第1次出现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方面指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以及智能制造等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另一方面也包含了传统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的融合、新模式的创新。龙江森工集团正处于重塑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分析集团现有产业基础和当前经济运行情况,推动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新经济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培育塑造新动能,构建龙江森工“1+5+N”产业布局,将成为龙江森工集团“十四五”期间发展的重要课题。

该文主要从龙江森工集团五大产业发展战略出发,寻找集团现有产业与数字经济、流量经济和智能经济等为主体的新经济形态的融合节点,并就如何实现产业融合、模式创新提出建议。

1 龙江森工集团五大产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龙江森工集团以“千亿产业、万亿生态”为目标,着力构建营林碳汇产业、森林旅游康养产业、森林食品产业、森林农业产业和林产业工业五大产业体系,打造国内生态产业龙头企业。集团所辖国有重点林区的资源优势和已经出具规模的产业体系,为集团新经济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1.1 森林食品产业

龙江森工所辖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总面积658.57万hm2,森林蓄积6.74亿m3,森林覆盖率84.68%。“十三五”期末,龙江森工森林湿地资源资产价值总存量达到2.7万亿元,其中森林资源资产2.61万亿元。

目前,集团已建立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基地7个,面积37.5万亩。建立省级有机原料基地4个,面积15.28万亩,绥阳、清河、亚布力局公司被评为全国有机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桦南局公司被评为全国绿色食品(紫苏)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黑森”品牌产品已发展12大类100多个品种,以蜂蜜、食用菌、坚果和浆果为主品类的拳头产品逐步形成体系[1-3]。

1.2 森林旅游产业

黑龙江生态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森工林区,拥有大森林、大冰雪、大湿地、大界江景观,2A级以上景区22家,其中4A级13家,3A 级8家,2A级1家;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13个、森林(湿地)自然公园26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

冬季冰雪旅游的重要名片中国雪乡,中国滑雪旅游的发祥地亚布力,被誉为龙江旅游“大观园”、哈尔滨“后花园”的山河屯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全国最大的半野生放养式鹿场平山皇家鹿苑,全国白头鹤之乡大沾河湿地,高山堰塞湖东京城镜泊湖,全国最大的抗联遗址兴隆鸡冠山等均在森工施业区。2018年、2019年全年接待游客260万、277万人次。

1.3 森林农业产业

农业播种面积543万亩,预计粮食年总产量125万吨。2019年以来,累计投资2.5亿元,建设20.9万亩高标准农田。中药材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中药材种植累计在田面积36.04万亩,建设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基地28个、种苗繁育基地10个,成立种植合作社27家。

1.4 营林碳汇产业

2020年,红松及“三大硬阔”等珍贵树种营造比例达到95%以上;良种使用率达到85%以上,混交林比例达到38%。据国家林草局林业碳计量汇监数据,森工碳汇总储量3.38亿t,以2005年为起始年计算现有造林营林碳汇储量,森工集团未来每年可产生碳汇量约570万t。

1.5 林产业工业

抓住国家开展森林经营试点机遇,探索建立森工不同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新模式和新机制,推进现有林产工业企业技术人才储备工作,为重振林产工业雄风打造可持续资源要素支撑。

2 2021年前3季度营收结构分析

2021年前3季度龙江森工集团预计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全年预计实现80亿元,较去年同期实现稳步增长。但从营收结构来看,通过对23个林业局中的通北、兴隆和亚布力林业局进行调研发现:一是天保收入占比较高,该部分成本费用率高,对集团整体利润贡献较小;二是未来国家可能在森林抚育、营造林等业务上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国家政策变动给天保收入带来不确定性,且该部分收入增长潜力不大;三是经营性收入主要来自产业链低端,未能充分释放资源潜力,创新商业经营模式、寻找新的投资增长点迫在眉睫[4-6]。

3 新经济产业投资的路径分析

通过借鉴国内新经济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的成都、杭州、深圳等地的发展经验,新经济主要分类为数字经济、流量经济、绿色经济和创意经济等几种形态,结合新经济发展趋势和集团发展战略,提出如下投资路径。

3.1 数字经济产业投资分析

国内数字经济产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布局,传统产业数字化流程再造和数据资产化几个方面。从集团的现有业务结构和对于森林防火、抚育国家政策的预测来看,一是未来可能面临护林员人数持续下降,对从业人员职业技能要求逐步提高,可能无法满足人工抚育和防火的需要,二是现阶段承接国家造林护林任务的工作成果无法精细化计量,难以准确体现资源资产价值,缺少证券化变现渠道;三是森工辖区内生态资源、产品产值、物流贸易数据、景区流量等数据量巨大,但目前集团缺少对相关数据的准确掌握,无法提供产业投资依据。

综上分析,集团数字经济产业投资路径应主要集中在数字化流程再造和数据资源资产化上。建议一是与哈工大、在哈遥感测绘科研院所合作设立混改企业或并购一家具备成熟技术、应用场景的成长期企业,建立基于森工地理信息、产业信息和业务信息的大数据系统,实现以森工辖区为基础,实时同步农业、北药、旅游产业数据,通过移动端上传抚育、防火、造林操作信息的多维数据平台。二是与国内大数据、云计算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深挖数据价值,拓展数据应用场景,为森林旅游康养产业项目投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建立景区游客消费轮廓,提升旅游产品附加值[7-9]。

3.2 流量经济产业投资分析

目前集团辖区内流量主要集中在景区游客流量,景区收入主要来自门票收入,流量转化消费比率低。

流量经济产业投资路径应集中在流量引入、分流和转化上。建议在康养产业方面,以现有景区流量和当地老年人为目标群体,盘活城市院墙企业、林业局、山上林场所闲置的资产,以25家森工医院、13家林区养老院,4所森工高中职院校为服务支撑,发挥森工康养设施辐射广,医疗和高护人才服务距离近的特点,依托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景观优势,打造“冬赏雪、夏康养”的森林生态康养品牌,抢占县市级康养市场,将流量转化为消费力[10-12]。

在冰雪旅游方面,建议盘活亚布力及周边滑雪旅游存量资产,向东整合青云名镇、向西扩张苇河林业局兴安林场、南向深度开发大秃顶子山,提档升级森工现有滑雪资源,重点开发滑雪发烧友、国际滑雪运动员、滑雪商界领导、滑雪运动管理人士市场,利用系列滑雪赛事、亚布力企业家论坛和亚布力冰雪产业高峰论坛等活动,提升亚布力在滑雪运动、滑雪度假、滑雪产业的国际知名度,打造泛亚布力滑雪旅游核心区,构建哈尔滨市—凤凰山—亚布力—中国雪乡—平山—哈尔滨中国精品冰雪旅游路线,积极拓展景区流量。

3.3 绿色经济产业投资分析

森工辖区内农业、经济林和北药产业产值大,具备“寒地黑土”“绿色有机”“非转基因”3张优势牌,但由于历史上多采取将耕地、红松果林承包给职工种植和转包的形式,产品质量无法标准化,营收无法纳入集团。探索集约化经营新模式,增强集团对辖区内资源的管控力,打造寒地中药材、森林食品全产业链,会成为集团新经济产业发展的破局之题。

建议在土地集约化经营方面,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设立专门化的托管、农机农药、销售等农业服务企业,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自营,托管、合作、共享等多种方式,对高标准农田及集中连片土地开展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试点,力争到2025年底将160万亩种植作物纳入集团产业体系,通过订单生产、统一收购、集中深度加工和包装上市形式,有效提高产品品质、市场影响力和企业收益。

在寒地中药材方面,建议一是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开展道地药材提纯复壮、良种繁育和优良品种展示示范,依托清河、方正、穆棱和兴隆等林业局现有寒地龙药产业基础优势,从优质种源抓起,重点开发刺五加、五味子、人参等3个品种,建设一批引领行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共享基地。二是加强采收、净选、切制、干燥、分级、保鲜和包装等设施建设,引导合作社、专业化公司发展初加工,研发低温冷冻干燥、节能干燥、无硫处理、气调贮藏等新技术,提升药材保鲜能力,延长储存周期。三是按照药品级、食品级、工业级对中药材进行产业化加工,就地加工转化,扩大生产规模。聚焦“龙九味”,重点围绕刺五加、五味子、人参等优势道地药材品种,准确把握寒地龙药产业向上游集聚的机会,以资源优势招大引强,以混改为纽带参股、并购下游企业,引入国药、片仔癀和同仁堂等品牌药企进行战略合作,引进饮片企业、制药企业、大健康企业等下游企业落户森工,建设森工寒地龙药产业园,打造资源资本合作型的高端产业集群[13-14]。

在森林食品方面,建议通过混改招商、资产盘活和厂区升级等方式整合森工现有加工基础,重点打造食用菌、坚果浆果、山野菜和森林矿泉水四大森林食品系列,开发红松籽、大榛子和山核桃等高附加值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的坚果产业链条;引进蓝靛果、树莓和沙棘等浆果提取、浓缩、冻干等生产线,开发浆果产业链;引进和培育加工生产切割净菜、脱水菜、腌酱菜和野菜粉等产品的大企业,开发山野菜即食、干燥、冻干和速冻等系列产品。进一步推进集加工仓储、冷藏保鲜为一体的仓储冷藏中心建设。依托林区天然矿泉水资源与发展基础,形成大众类、特色成分类和精深加工类等品种丰富、特色突出的系列森林水产品,加大森林矿泉水推广营销力度,扩大市场占有率。[15-16]

4 结语

新经济产业投资领域涵盖了大数据、区块链和云计算等数字经济领域,旅游、康养、物流和贸易等流量经济领域,以及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流量经济几种业态的相互融合。建议在产业布局和项目谋划的过程中,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场景应用为支撑,模式创新为突破,重大投资项目为抓手,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丰富数字化应用场景,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商业模式创新,全面推进龙江森工集团数字化再造,加快构建新经济产业体系,实现打造“国内一流生态产业航母”的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森工亚布力龙江
亚布力企业家论坛永久会址:雪山中的洁白丝绸
龙江少年爱冰
致敬亚布力20年
吉林森工受大股东拖累业绩巨亏联营公司恐成业绩“拖油瓶”
龙江青年: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图读龙江经济
亚布力狂想曲
龙江大美湿地组画——罗恒
黑龙江亚布力的冬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