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纳教育理念下学前融合教育的实施

2022-11-2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全纳融合儿童

陈 华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中心幼儿园 江苏无锡 214187)

引言

全纳教育理念强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全纳教育理念下,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的特殊需要,他们都应得到平等的尊重和接纳。学前融合教育,是指让有特殊需要的学前幼儿进入普通幼儿园,与普通幼儿共同接受保育和教育的教育形式。幼儿园推进融合教育工作,就是让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最大限度地融入普通幼儿园,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具体而言,幼儿园及一线教育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开展。

一、全纳教育理念下学前融合教育的实施意义

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的变动和特殊儿童成长需求发生变化,有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家长希望孩子能够进入普通幼儿园随班就读,并希望自己的孩子掌握更多的实用技能,而逐渐融合到主流社会群体中。在此背景下,“全纳教育”新思想逐渐流行开来,更带给了诸多幼儿园和一线教育者以启示。融合教育也已经成了幼儿园发展的必然趋势。

全纳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平等公正,既是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的平等,也是幼儿是与教师的平等,其基本要求是满足广大幼儿被接纳、被认同的实际需求,要带给更多幼儿能够健康成长的环境,全面发展的教育平台。这既是学前阶段开展融合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学前阶段开展融合教育的基本方向和实施准则。首先,是学校方面,应当满足所有学龄前儿童的就学需求,即每一所普通幼儿园都应当接纳服务区内所有儿童入学,并在幼儿园教育中创设一种全新的、全纳的人文环境,以确保更多的儿童受到公平对待,从而能够获得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机会。其次,是教师方面,应当尊重和理解每一位儿童,不仅要承担起照顾和保护他们安全的责任,还要做每一位儿童的指导者或引路人,陪伴他们成长的同时,教会其更多地适应社会发展,培养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实践的能力。当然,平等公正并不代表要抹杀掉不同孩子的个性,我们反而要促进不同幼儿个性化、全面化发展。一方面,我们要强调全纳思想,即满足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的成长需求;另一方面,我们要强调尊重和理解每一位幼儿,教会他们做人道理和锻炼提高其关键能力的同时,充分考虑并包容他们的个性化思想,助力其个性化成长和全面化发展。

基于全纳教育基本理念,在学前阶段开展融合教育,笔者认为普通儿童要做特殊儿童的榜样,同时普通儿童更是特殊儿童交往的对象。这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特殊儿童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同时教会普通儿童平等待人和宽以待人。对于特殊儿童来说,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能够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而对于普通儿童来说,其也能够看到更多不同,从而能够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进一步提升自我和发展自我。可见,全纳教育理念引领的学前融合教育,不仅对特殊儿童有益,也能够惠及更多的普通儿童,因此也是今后学前教育的发展必然趋势,值得诸多幼儿园与一线教育者继续实践探索[1]。

二、全纳教育理念下学前融合教育的实施困境

随着全纳教育的传播和广泛应用,学前融合教育已经成了一种必然趋势,但现有条件下还存在诸多问题尚未解决,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特殊儿童家长的观念保守

部分特殊儿童家长限于自身能力和现实无法带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一方面,特殊儿童家庭普遍贫困,而缺乏对孩子专业化的指导和教育,使得更多孩子最终无法适应社会环境取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特殊儿童家长对孩子本身存在抵触情绪,普遍缺乏对孩子的陪伴和指导,使得部分特殊儿童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而缺乏健康心理和独立人格,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还有一部分特殊儿童家长观念保守,限于社会世俗眼光不愿意孩子入园,或者说接受更好地教育,更导致特殊儿童无法健康成长和将来适应社会。当然,特殊儿童家长中也不乏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者,但他们普遍缺乏干预意识和专业能力,有些特殊儿童的早期症状实际上是可以通过干预治疗甚至是治愈的,但如果缺乏了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更导致孩子的问题愈发严重和不可挽回。对此,笔者认为特殊儿童有着特殊需要,面对这些有“问题”的孩子,我们的态度一定是尽力照顾和帮助其健康成长,全纳教育接纳的是所有特殊儿童,更对特殊儿童家长有着启示作用。

2.学前教育办学和师资受限

在特殊教育方面,我国幼儿园普遍缺乏专业的教师,或者说,普教教师并没有相关知识背景和知识储备。而特殊儿童参与教育活动又需要更多的关注,一旦教师精力有限,而无法关注到特殊儿童,势必会造成部分儿童的不适应和不习惯,甚至是长期无法融入集体中,更无法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这显然不利于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就笔者多年教育经验总结,学龄前儿童大多喜爱模仿他人的言行,如果特殊儿童被模仿却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很可能会造成他们巨大的心理阴影,甚至是影响到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可见,专业的师资队伍必不可少,这也是全纳教育理念引领下学前融合教育全面化发展的重要基础[2]。

在缺乏专业师资的基础上,普通幼儿园在办学条件方面也存在极大的参差。有的幼儿园缺乏信息化设施设备,有的幼儿园缺乏特殊教育管理经验,有的幼儿园缺乏专门针对特殊儿童的心理辅导室等,都限制着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而这一问题是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的,更有待幼儿园和一线教育者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或通过申请政府支持等方式,以此构建完整的特殊教育体系,供特殊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可见,全纳教育理念下的学前融合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殊儿童跟随普通班就读还需要幼儿园、全体教育者、社会各界等的支持和帮助,才有可能建设出利于特殊儿童独立思考和自主实践的成长空间,助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3.社会层面缺乏认同和认可

虽然近年来全纳教育理念已经被不断传播和广泛应用了,但从整个社会角度出发,仍然存在认识不清、认识较浅的问题。当更多的人真正遇到具有特殊需求的儿童时,仍然无法避免“异样眼光”和“区别对待”,这与全纳教育的推广和建设背道而驰,更不是现代化教育倡导的内容。特别是部分落后或贫困地区,这一现象会更加严重,不利于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对于特殊儿童最好的教育并不是“敬而远之”,而是一种接纳和认可的态度,是一种平等对待、正常相处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带给特殊儿童更多温暖,让他们有力量成长在阳光下,行走在大地上。

三、全纳教育理念下学前融合教育的实施策略

1.全纳教育:充实提升办园思路

全纳教育是1994年6月10日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或者可以称为教育过程。它主张容纳所有学生、包容所有学生,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同时积极合作探究和共同实践,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这也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能够有效充实提升办园思路,为学前教育创新提供更多全新的发展思路。笔者认为,今后的学前教育实践中,应当多考察和融合新的教育理念,以支撑学前教育创新不断前行,为实现更高效、高质量的教育提供发展助力[3]。

依据全纳教育新思想,学前教育者应当在理解、吸收、借鉴全纳教育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国家特殊教育政策和规划落实新战略、新方针,以完善自身办园理念,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并最终构建出完整的办园新思路,助推学前教育专业化、全面化发展。也只有这样,我国学前教育实践中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全纳教育文化氛围,以适应不同幼儿的基础条件、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注重激发幼儿内心的活力和热情,以弘扬其个性,挖掘其潜能,力求为广大幼儿构建出互动自主、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总之,全纳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融入有助于关注幼儿本身的能力和素质条件,配合幼儿个性特点与成长规律开展教育活动,从而能够丰富多元教学模式,让更多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成长的快乐。

2.全纳思想:充实探索办园实践

为进一步加快提升教师融合教育专业能力,首先,全体教师参加融合教育的集体培训,对融合教育工作有初步认识和了解;其次,通过整合多种途径,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培训学习,促进担任特殊教育工作资源教师尽快成长,保障幼儿园融合教育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最后,通过参加助残日、自闭症关注日等公益活动,促进专业素养和内涵的发展。

当然,不仅要对现有师资进行培养,我们还应当将眼光放长远,注重吸纳专业性、负责任的人才,积极建设一支既懂普教又懂特教的师资队伍。一方面,带给本校教师以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优化和完善学前教育模式,带给广大幼儿更好的、更完整的教育。首先,我们可以从外部吸纳人才组织开展讲座、评课等活动,以深入了解本园区育人实践的同时,提供改进意见,着手对现有的教育资源、教学模式、园区环境等进行改造和升级。其次,我们要优化和完善奖励制度,提高学前教育者的实际待遇,以鼓励更多专业人才进入学前教育体系贡献力量,以此不仅能够鼓励本院教师积极改进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还能够吸引到更多人才支持幼儿园教育创新。

3.全纳模式:充实优化教育过程

(1)用正确的儿童观指导实践

实际上,全纳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态度,积极的态度加上恰当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才能够成功地实施全纳教育,并带给更多幼儿以耳目一新的学习和成长体验。邓猛教授就曾说过,如果普教教师不愿意承担特殊教育责任,残疾儿童即使在普通教室内也会被隔离。笔者十分认同这样的思想和态度,并认可普教教师也要学习怎样组织好特殊教育,怎样使特殊儿童融入幼儿园氛围中。因此,这也是学前教育今后工作的一大重点,需要幼儿园与一线教育者联合起来,共同构筑全新的学前教育实践氛围[4]。

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影响着融合教育的顺利开展。根据“普校主体、普特融合”的特殊教育发展原则,建立符合实际的、规范的、科学的及可操作的工作管理网络和工作制度尤为重要。将融合教育工作纳入工作计划,成立融合教育专项研究教研组,每学期定期召开融合教育专题工作会议。及时邀请有关专家来园进行培训和现场指导,推进融合教育工作的开展,树立人人都需要融合教育,人人都是资源教师,处处都是融合教育资源的教育理念。

遵循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即关注每一个个体。幼儿园在“普特共融,快乐成长”的整体发展理念引领下,以“让儿童成为快乐的生活者”为育人目标,努力打造“尊重、关爱、全纳、融合、促进”的良好氛围,通过“悦课程”实施,精心打造嵌入式的融合教育,让幼儿园成为促进每一个儿童成长的重要阵地。不仅如此,今后的重点工作还要围绕争取教育主管部门支持、创新家教指导方式等展开,一方面制定有效的教师评价体系,引导教师从内心真诚地接纳所有学生,并用平等的、积极的方式帮助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另一方面指导家长更好地落实家庭教育,通过家长的言行来影响孩子,让孩子积极参与到集体学习活动中,以此带给特殊教育儿童更好的教育。只有这样,幼儿园才能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支持所有孩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并有完整的制度体系支持正常运作下去。

(2)将康复融入日常保教活动

幼儿园需要为特殊需要孩子营造温暖、接纳的环境。幼儿园的融合教育资源专用室可以设置不同区域,每一块区域都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并根据园内幼儿障碍类别选择性配置设备,为发育迟缓的幼儿配备波波池、感统训练大龙球、平行杠,为听觉障碍的幼儿配备了早期行为干预卡片、智能型辅助沟通认知训练材料,有针对性进行康复和训练。

幼儿园的融合教育资源中心不仅仅局限于资源专用教室,根据教育和康复的需求,阅览室、美工室、科学发现室、小厨房、建构室、木工坊等各类功能教室和户外室内活动场所都整合多元使用。在安排和环境布置时坚持安全第一,充分考虑实用性、教育性、活动性、游戏性等因素,区域合理、功能突出、方便使用,为幼儿创设现代化、艺术化、游戏化、生活化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氛围。所有的资源教室是特殊需要孩子的教室也是普通孩子活动的教室。每周安排普通孩子轮流到融合教育资源中心,与特殊孩子一起参与学习游戏,达到“融合”。

例如,发育迟缓的幼儿认识各种水果的活动,老师除了利用图片引导幼儿认识以外,还可以安排小厨房资源教室的游戏活动,提供真实的水果,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了解认识各种水果的名称及外形特征,还在小厨房通过制作水果拼盘、榨果汁、品尝水果等活动,帮助幼儿建立完整的学习经验,加深对水果的认识。

(3)探索游戏化嵌入式教学方式

在依法开展教育评估认定之前,向幼儿监护人提供针对孩子个别化教育方案的服务清单。通过家长问卷调查和家长访谈,深入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不同障碍类别的幼儿的特点。根据具体障碍情况,为每位特殊需要的孩子建立个人档案,包括医学诊断报告、筛查和诊断资料、访谈和观察记录、个别化教育记录、阶段评估等。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个别化训练有所侧重和针对性,为每个幼儿制定个别化训练方案,做到“一人一案”。适当采用开放式教学,在较自然的生活、活动情景中,将学习、康复目标嵌入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主题环境之中,给幼儿提供康复学习的机会。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老师积极探索生活化、游戏化的嵌入式教学方式,将教育和康复内容融入亲身体验、动手实践、问题解决活动中,紧密的结合主题的活动内容给幼儿提供语言的信息,帮助理解其意义,提供更广泛的空间。

(4)以多元项目活动促进整体发展

项目活动是指围绕一个主题为中心内容,打破班级界限,将各种学习游戏内容聚焦一个中心,有机连接起来,让特殊需要的幼儿与普通幼儿一起通过该项目的活动,更好地释放潜能,获得有益的经验。让幼儿在项目活动中,感受与同伴交流合作,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如园本体育特色活动、与节日相结合的迎新年、庆六一等项目活动。

例如,在“世界残疾人日关爱”活动中,幼儿通过残疾人体验活动、制作爱心宣传单、我想帮助你等系列活动,让特殊需要的幼儿感受到温暖和关爱,萌发幼儿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情感。在“快乐的运动者”活动中,小中大各年龄班采用混班、混龄的形式,通过“普带特”“大带小”参与体育游戏运动。孩子在探索各运动区域玩法的基础上,打破班级的界限,自主选择区域。游戏前,幼儿自由结伴,与同伴制订计划书,计划“和谁玩”“玩什么怎么玩”,明确游戏伙伴、游戏内容、游戏玩法。游戏时,幼儿们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布置场地,创设游戏情境,合作游戏。通过给予幼儿时间、机会、困难,在与运动器械的互动中,在与同伴的合作交往中,普通幼儿和特殊需要的幼儿的运动兴趣都得到了激发,提升游戏运动的能力,促进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通过不同项目活动的开展,促进特殊需要幼儿从被动为主动,在有形变无形的环境中,小融合变大融合,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

(5)形成家校协同共育新机制

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融合教育工作引领,统筹安排特殊教育需要幼儿的幼儿园与家庭生活,将康复与教育的发展目标融入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力争做到在幼儿园教师即家长,在家庭家长即教师,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形成家园合力。

探索家长助教是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的一项举措。幼儿园邀请家长到幼儿园当“老师”,设计组织活动,使家长教育资源犹如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例如:在“爸爸妈妈来上课”“爸爸运动周”“亲子运动会”活动中,特殊需要的孩子们在游戏中探索、合作、学习、发展。家长们在观摩和参与幼儿的集体活动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增加了对幼儿园工作的认识,增添了对幼儿园的一份关注,拉近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鼓励家长参与融合教育,加深普特家长对融合教育的理解与认识,推进普特孩子的融合互动。与此同时,幼儿园还积极延伸家庭教育,非常注重对家长进行指导,提醒家长避免包办代替,鼓励家长在家可以选择家庭中常见的物品作为游戏材料,对孩子进行康复和训练,提高家长在家科学指导孩子的能力,促使幼儿更好地发展,通过家园合作,更好地推动幼儿园融合教育的氛围。

结语

一个幼儿园的成长发展、和谐程度、温暖尺度、精神厚度,不仅是看其有多大的办学格局,也不仅是底蕴有多深厚,还要看这里的老师对待特殊需要儿童的心态和举措,要看到这里的特殊需要儿童是否得到尊重,是否体会到眷顾,是否感受到平等,是否有机会参与,是否能够共享。

在融合的教育氛围中,幼儿园将关注每一位幼儿的成长特点,给特殊需要儿童更多的关怀和发展支持,继续把融合教育理念落实于行动,从实践中生长出经验,将融合教育工作做实做好,让融合教育在幼儿园落地生根,枝繁叶茂,进而推动幼儿园向有品质、有品性、有品位的精致教育发展。

猜你喜欢

全纳融合儿童
全纳教育视角下提高教学秘书管理水平的研究
审核评估背景下提升聋生全纳教育教学管理有效性研究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公平高效:冰岛全纳教育模式及启示
全纳教育视野下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缺失及提升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