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生与共享:美好生活的自由本质

2022-11-25解保军

关键词:共生美的生活

徐 磊,解保军

(1.四川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1130;2.哈尔滨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01)

对个体而言,美好生活是其处于周遭环境所作出的肯定性评价,而这种肯定性评价的产生需要个体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为了满足个体的需求,人们不断突破限制,自我超越,几乎将“自由”视为无所顾忌,和美好生活的评价标准等同。 美好生活对自由的追逐本身没有什么过错,但是,问题在于将自由彻底和放纵等同,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将个体需求的欲望肆意宣泄,个体凌驾于自然环境乃至社会环境之上。 长此以往,美好生活也就变成可怕生活。 因为当自由变成绝对时,人们就不会去顾忌其他,自然也好,人际交往也罢,都会失去本然面貌。 当今社会,生态危机、人际隔阂、伦理缺失等不良现象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这种自由的弊端或者说后果。 新型冠状病毒暴发期间,由于中西方社会对生活所隐含的自由特质理解的不同,对病毒治理产生的不同态度和结果,就是最好的例证。 王雅林教授指出,生活概念内含对自然生命的保存以及社会整体发展的意义,是融合了人、自然和社会的综合性概念。 所以,生活“是由个体承载的人的特有生命形态的存在、展开和实现形式,它是构成人世间一切事物的本源和本体。”[1]可以说,生活是否美好涉及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方方面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进入新时代,如何实现美好生活,或者说定义美好生活的评价标准,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一、美好生活的自由意蕴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自古有之。 梳理历史的脉络,便可清晰看到这一发展的主旨。 如古希腊哲人强调幸福①幸福意味着好的、优雅的和完善的,所以,它和美好拥有统一性。 正因为如此,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概念在翻译上曾一度陷入争议,如沃尔夫就反对将其理解为“幸福”,应该译为好的生活。 本文将幸福与美好置于同等意义上使用。在于至善,必须抛弃肉体享受的虚无,走向理性的精神,才能不被自然感官所遮蔽。 中世纪,人们将幸福美好的生活寄托在上帝的信仰中,希望天官赐福。 近代以后,边沁、密尔等功利主义者推崇“最大幸福主义”,认为真正的幸福在于绝大多数人所能获得的物质利益。 即便是进入现代社会,对于什么是美好生活,见解也层出不穷。 如德波指出,现代社会将人之幸福美好看作一种虚荣的享受,在各种广告和信息指引下,进行各种宣泄欲望的消费。 波德里亚将这种景观解读为“符号”,在“符号”的指引下,人的幸福生活指向市场。 所以,德尼·古莱的总结颇具概括性:“虽然发展可以作为经济的、政治的、技术的或社会的现象来进行有效研究,但其最终目标则是存在本身:为全人类提供充实美好的人类生活的机会。”[2]

不难看出,追求幸福美好是生活的本意,而这植根于人之为人的特性之中。 诚然,人拥有两种特性:一种是自然性,另一种是精神性。 “人双重地存在着:从主体上说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从客体上说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3]前者意味着人生活于现实,拥有肉体,代表自然所赋予的一切。 后者则进一步,凸显人不仅是肉体的自然存在,它还拥有精神特质,可以对现有的自然条件进行反思和筹谋,从而改变现实,超脱自然。 正如黑格尔所言:“精神一般说来就是思维,人之异于动物就因为他有思维。”[4]在黑格尔看来,人是精神的存在,可以进行自我否定,超脱现实,不断进步,不同于其他存在物。 所以,马克思指出,人不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还高于自然的其他产物。 因为人拥有创造性和能动性,能够按照其他物种的尺度和自我的内在尺度来衡量对象,并且以“美的规律来构造”[5]163整个世界。在马克思看来,“美的规律”不仅是对自然的反思,更是对超越现实之上更为完美境界的预设,并以此来反观现实。 正如雅思贝尔斯所强调的,人的“理性一方面以现实的生命为界,另一方面以现实的生存为界;现实的生命对于理性来说是异己的,现实的生存则需要理性充分启发”[6]。 因此,人不断批判和否定现存的世界,指引自身从目前的生活走向更为美好的生活。

而对现存世界的不断超越,恰恰是人之自由的展现。 自由意味着突破束缚。 人生存在世,无时无刻不处于束缚之中。 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源、供以能量的食物都来自自然,人们依附自然而生存。 甚至于人类本身所创造的各种社会关系也束缚和限定着自身。 这些限制和束缚构成了每个人现存的生活世界。 当人超越现存世界,走向更为美好生活的时候,就是在突破这些束缚和限制,追寻自由。 传统神话中诸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人定胜天的故事,以及在现代,卫星上天、深海勘探等一系列开发自然的科技应用,无不彰显着人类走出束缚、冲破限制、谋求自由的精神。 康德指出,人类束缚于自然,被自然的机械律所统治,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追求自由。 因为有理性者可以通过对欲望的控制,排除外在的纷繁干扰,走出现存世界的束缚,在道德世界中获得自由。 虽然杜威不同意康德在自然之外设立一个道德的自由世界,认为自由应该在现实中寻找,“我们需要的是在实际事件之中和实际事件之间的自由,而不是在实际事件之外的自由”[7]184,但是杜威对自由是突破现存世界束缚的观点给予了肯定。 杜威认为,自由就是通过对必然性的认识,预测未来发生的各种可能,从而对现在的活动进行导向。 而“当我们运用规律去预测后果并思考如何可以避免或获得这些后果时,自由就出现了”[7]189。 可见,在杜威这里,自由展现在反思必然性来超越当下的这个过程中。

如果从人的审美角度来审视,美好生活与自由之间的内在关联就显得直观易见。 何为美好?美即是指优雅、善、好或者说幸福的,它在《新华字典》中被诠释为好和善[8]。 美与好拥有同一性。 美好本身就是美的和善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好”与西方语境中的幸福或者善的是同一个意思,都是对美的描绘。 “千百年来,人类更多地用‘幸福’这个词来指称生活的完善性和美好性。”[9]美好生活就是一种美的生活,或者说审美的生活。 而从深层次上讲,美本身就包含自由。追求美的生活,就是对自由的渴求。 康德指出,美与人的存在紧密关联,是人自由特性的展现。 当人进行审美活动的时候,也就是凸显美本身所包含自由特质的时候。 康德认为,人存在于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信仰和追求自由,对美的感受或者说审视就是对这种自由本性的开启。 在席勒处,美和人的自由生活是摆置在一起的。 他指出,美不是外在于人的一种刺激,它本身就是人生活的一种状态,审美就是为了通达自由所进行的活动。著名美学大师高尔泰曾总结:美就是自由的象征。在高尔泰这里,自由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前提,任何生命的存在就是为了获得自由。 与此同时,美的感触不断地去蔽这种自由。 在审美中,人的自由被展现和确证。 可见,美好生活就是自由的生活,因为它意味着美的生活,在对美的审视中敞开了自由的视域。

二、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

美好生活的期待意味着人欲超越现存世界,那是对自由的体现。 因此,海德格尔将人称之为“能在”。 作为区别于动物的特殊存在者,它拥有超越一切存在者的特质,在生活中不断塑造自身,所以,人是拥有无限可能的存在。 布洛赫将“存在”解读为一种“尚未”。 在他看来,人在世界中生存生活是谋求自我发展的过程。 因此,人是自由的,充满无限可能。 不过,自由并不等于放纵,美好生活对自由的展现绝不是毫无要求,这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处理上。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生活”是一切历史的起点,是人之为人第一性。 从广义上看,生活就是人为了自身的生命持存所进行的一切活动的总和。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5]531所以马克思认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5]525可以看到,生活是历史的摇篮,人们通过物质生产,从自然中攫取资源进行生活发展。 恩格斯对此表示赞同。 他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0]在恩格斯看来,人的一切基本活动都是建立在和自然进行物质生产的过程中,从而展开之后的各种上层建构。 那么,生活首要处理的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然而,现代社会将征服自然看作人之自由的彰显、生活的主旨,人与自然关系变得紧张。 现代社会主张人的解放,认为人拥有理性,是万物的主宰。 人们凭借科技理性的发展,不断认知自然规律,克服自然的盲目性,对自然进行征服,赢得了在自然面前最为广泛的自由。 威廉·莱斯指出,通过科学技术对自然进行征服是17 世纪以后不证自明的东西。 人们为了彰显自我的优越,在“控制自然”观念的指导下,对自然进行支配和控制。 如启蒙思想家培根在《新大西岛》强调自然界是上帝提供给人的盛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拿起刀叉去尽情享受。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将培根所推崇的“知识就是力量”解释为人类向自然发起进攻的号角。 “知识”就是解构自然以后所获得的数据和知识;“力量”是说人在自然面前的权利、支配力。 所以,“知识就是力量”所隐含的意思就是:当人掌握了自然的知识,自然也就不再拥有神秘,失去了高高在上的地位。 人们可以利用科学知识去征服自然、支配自然,这是人自身所拥有的权利。 康德在《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中呼吁,人要善于用理性去对自然进行探究。 在《纯粹理性批判》里,康德明确提出,人类应该一手拿着理性的工具,另一手拿着依据理性原理所设计的实验和方法,对杂乱无章的自然进行拷问。 在康德看来,自然本身并无规律,只能产生杂乱无章的现象。 而人则不同,拥有理性的范畴,可以对自然进行加工整理。 于是,自然变成人之仆从,征服自然变成生活主旨、自由的展现,这最终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生态危机爆发。

与此同时,生活的另一方面,即人与人的关系,也变得对立,自由就成了一种虚妄。 生活的开始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发生了关系,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将这个关系维系下去,人与人之间也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认为,通过生产实践,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相互影响制约。恩格斯甚至指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结节往往决定了人对自然进行生产劳动的成效如何。 而在启蒙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为了谋求独立,走出封建专治,彰显人权,认为自由就是获得更多的物质资源,从而进行享乐。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人们想方设法拥有更多的资源,彼此之间进行着竞争乃至欺压。 尼采曾极具诗意地为这种自由进行辩护。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矛盾并不是什么坏事,相反,这是一种“优胜劣汰”法则的展现。 他认为,人的本质就是权力意志,这种意志拥有创造特性,渴望统治、渴望权力。 因此,人的存在绝不是在上帝的视域下唯唯诺诺,而是不断扩张自己、表现自己,努力成为自己的超人。 不夸张地说,尼采的权力意志和超人理想强调弱肉强食,描绘了一幅人与人之间斗争的自然画卷。 正如霍布斯所指出的,当人回归自然状态,就是一种人对人的狼性状态,为了宣泄欲望和权力,彼此都在战争。 可见,自由在尼采看来就是对他人的征服和剥削。 默里·布克金的论证更具权威性。 他指出,现代社会就是一个等级制的社会,彼此间充满斗争。 在古代社会,人们生活在彼此依赖之中,相互间扶持共生。 而进入近代之后,这种有机的社会关系被打破,人与人之间开始有了落差,如男人对女人的支配、精英阶层对普通大众的管制等,彼此间形成了等级。 在等级制中,人与人之间充满矛盾,自由难以实现。 特别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将这种等级制关系推到了无以加复的地步。 萨卡强调,不管是工人还是资本家都只是资本主义市场运转中的一个元素。 资本主义是以利润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体。 在这个市场中,一切运转按照利润率的逻辑运行,要求在资本投入有限偿还时间内收回成本。 所以,生活在这个时期,人们按照资本掌握的多少来划分等级,自由的实现只是为了自我的利益而与他人发生矛盾乃至对立的过程。

自由是一种自主权利,意味着人能够自我筹划、自由选择、自我决断,走出动物的盲从性。 每个人的生活之所以值得过,让人感受到美好,也正是因为每个人自主权利的无可替代。 但是这并不是说,人没有需要担负起的责任,或者说将自由等同于毫无限制。 从这个角度来看,自由是一种“权限”,它意味着拥有权利的同时,也划定了权利使用的界限。 恩格斯认为,自由并不是彻底摆脱束缚、尤其是自然的规律,那是种幻想。 在他看来,真正的自由应该是认识自然的规律,从而对自然有计划地进行实践。 倘若为了人的主体地位的彰显,在自然面前无所限制,肆意自由发挥,人与自然关系就会对立紧张,最终导致生态危机的爆发。 而由于人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社会关系中,所以,为了彼此的利益去进行支配的自由,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矛盾重重。 那么,如何去看待自由,或者说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就成了生活能否美好的关键。

三、美好生活的新地坪

马克思指出,历史总归是辩证地发展着,它在扬弃各种否定中前行。 “美好生活”更是如此。经过千百年的发展,美好生活也在不断变化更新。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针对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难以和谐平等所造成的一系列恶果,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人与人平等共享”的发展战略,对美好生活进行了新的解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美好生活的首要需求。 和谐是一种秩序,标榜彼此之间拥有统一的特性。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和谐是一切事物的内在道理和秩序,它充斥着整个世界。所以,和谐代表着美丽和善良、和平与快乐,本身就是一种美德。 共生则是对和谐的具体展现,意味着万物共同存在。 怀特海用“合生”来形容这种状态。 他提出,合生就是物种之间彼此依赖、发展,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所以,和谐共生就是指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保持一种可持续状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这种彼此依赖的有机关系描绘为一种对象性的互构。 马克思指出,自然相对于人,拥有基础性。 它为人提供了生存发展的一切前提,没有自然,人难以存活。而人也并不只是单向度地攫取自然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人不单是自然的展现,更是推动自然进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马克思看来,排除人为影响的自然界没有太多意义。 在《资本论》里,马克思将这种关系诠释为“物质变换”。 人与自然之间通过劳动形成了对象性关系,即人从自然界里汲取营养,并将排泄物返还给自然界,而自然界在提供自然资源的同时不断地反馈给人类,使得人在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中保持一种平衡。 可以说,生活的本质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发生,而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统一是美好生活能否实现的必然要求。

正因为如此,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方略,追求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活方式。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的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1]美好生活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对人民物质需求的满足,它还要求更多方面。 特别是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反映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本质。 西方大生产大消费的发展模式已经渐进疲态,人与自然彼此矛盾,为了生产发展而无视自然,破坏环境的恶果也开始不断爆发出来。 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看到了维护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性,吸取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发展而导致环境破坏的教训。 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引导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2]即是说,发展不能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不能放弃可持续性。 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发展中观照自然,合理构造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是对生态境遇的描绘,它还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作为发展的方略而存在。

针对现代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必须以“共享”来引导发展。 工业时代所主推的生产方式间接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 这种对立推动了物质资本的积累,但同时也导致了部分人的一无所有。 显然,处于这种境域下的生活,人难以“美好”。 这不仅包括没有资源和只占有少部分资源的那些人,他们食不果腹,衣难蔽体,劳动带来的东西只能保证基本生存,对于未来的畅想,都只是一种奢侈;即便是拥有大量资源的占有者也处于惶恐之中,他们时刻担心自己被其他人所替代,必须“未雨绸缪”,进行无休止的生产,以保证所拥有的一切。 尽管在当今时代,西方社会以各种高福利和相关优惠政策来补偿失去平等机会的那部分群体,但是,与此同时,资本逻辑的不间断运转对他们的攫取从未懈怠,仿佛如一只巨大的“利维坦”吞噬着每个成员生存发展的希望。 可以说,彼此不共享导致美好生活难以实现。 共享是指利益的平均分配和共同持有,它作为发展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人的社会属性,人作为社会体系中一员的基本权利。 马克思认为,共享就是让“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5]689。列宁指出:“共同劳动的成果不应该归一小撮富人享受,应该归全体劳动者享受。”[13]当共享理念成为发展重心的时候,也就意味着社会对每个成员承诺了共同享受发展成果。 所以,共享理念引导发展是对人与人之间对立关系的一种扬弃,它意味着彼此之间的平等,并且是以一种权利的形式表现的社会规则。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共享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提出,并且强调,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都是为了全体人民共享。 “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就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4]136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领导中国社会建设发展的基本原则。 所以,共享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内容,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着力点。 对此,习近平将共享发展的理念划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全民共享。 人人享有,各得其所。 第二,全面共享。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建设成果共享。 第三,共建共享。 共同建设,共同享受。 第四,渐进共享。 发展有快慢,也有先后,共享发展成果也必然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 这四个方面互相渗透、彼此作用,是凝聚人民力量的重要途径,推动共享发展战略的实施。 同时,为了吸取西方资本逻辑的教训,摒弃两极分化的弊端,保证共享发展的可持续,习近平提出“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4]136。 这从制度层面保证了共享发展的可实施性。

“共生”与“共享”的发展方略合理处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将人的自由进行了解放,使得美好生活逐步走向可能。 自由的载体是人,没有人的存在,自由本身就不会有太多意义。 所以,自由的第一性就是人的存在与发展。 这就必定要求人在生产实践中对自然予以尊重和守护,因为只有人与自然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人类社会才能持久永恒地发展。 奥康纳不止一次强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早已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 如果无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社会以及相关的一切都将难以持存。 可见,自由在这个维度就是一种谋求生态的自由,意味着人在自然所应允的范围和规律下进行的自我展现。 而共享是对权利的分有,指人与人之间拥有同等权利。 以往的自由往往将权利局限于个体之中,并对他人的合法权利进行剥夺。 如古代的祭祀群体以与“天”通的特殊技能来获取对民众的掌控;近代之后个别阶级占有大多数社会资源而剥削其他弱势阶级。 他们在保障自身的各种权益、宣泄各种欲望的同时,破坏了他人的自由。 显然,这种自由拥有狭隘性。 “共享”秉持平等理念,将每个人的自由进行了指引,使得个体在保障自身合理权利的同时不影响他人。 以共享引导发展是指在发展的过程中将一切成果与人民共享,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正义,也促进了社会整体发展的和谐可持续。 所以,“共生”和“共享”妥善处理了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揭示了生态自由和平等自由。 美好生活本身是对自由的追逐,自由的不合理导致了美好生活的难以实现,那么,当自由得到合理体现,美好生活也就被合理对待并且得到了真正展现。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致力于建构一种合理合法的“美好生活”,意图走出人对自然的征伐,抚平人与人之间的沟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公平正义的生活。 自由在这里得到了真正体现。

猜你喜欢

共生美的生活
打破平衡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生活感悟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