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乡村振兴规划

2022-11-25黄利娟

科学与信息化 2022年11期
关键词:空间规划村庄规划

黄利娟

三和数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甘肃 天水 741000

引言

我国是一个民主制国家,在乡村振兴规划中非常注重民众的主体地位。在现行乡村经济发展的相关规范指导下,国土空间规划部门要有针对性地调整相关措施,明确不同类别的划分标准,做好全面规划,加强编制机构和规划企业管理,不断提升整体水平。在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明确目标,及时找出问题,制定规范化的执行标准,不断提升现有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1]。带动当地国土规划工作的深入发展,大力推进地区经济,带动地方产业,为农民创造更大的经济收益,共同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

1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乡村振兴的规划原则

1.1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要求乡村振兴的规划策略应具有空间上的可改造性和时间上的可持续性。乡村振兴工作者应结合乡村环境的现实特点和乡村振兴工作的现实需要,积极主动地发现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针对不同乡村的特点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振兴规划建议和意见,确保乡村振兴规划办法满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要求的同时,更符合乡村振兴规划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1.2 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

在以人为本发展原则的约束下,乡村振兴规划工作者应将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人口流动以及技术引进等问题与乡村群众的现实诉求结合起来,将环境保护落实到千家万户,将技术应用落实到具体个体,将人口流动链接于乡村发展的现实需求,将人的作用切实发掘和发挥出来[2]。在农业发展方面,乡村振兴规划工作更应积极调查乡村群众的诉求,将此诉求作为乡村农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遵循乡村振兴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满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一般要求,并符合以人为本的乡村振兴规划原则。

2 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职能

2.1 为乡村振兴指明路径

乡村地区的空间规划应以乡镇空间的总体规划为指导,从区域角度区分村庄的主导功能,明确村庄的各种发展目标。村庄应保持可持续发展以及各种差异化的发展方式,为科学地振兴农村地区提供技术支持。

2.2 强化对乡村空间的治理

首先,乡村空间规划是政府主导的。应优先考虑系统和政策,作为管理乡村土地和空间的开发、保护和使用的基础。其次,应优先研究乡村规划许可证和土地使用许可证的结合,恢复乡村库存资产,确保新兴产业和新业务形式的土地需求。农村空间规划应体现权威,并在概念和方法上加强创新,以实现蓝图。

2.3 对自然资源行使监管

长期以来,农村缺乏村庄规划,导致农村土地大量乱用,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乡村空间规划,作为城市发展范围之外的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应优化村庄聚落的形式,并加强对生态土地和基本农业用地的保护,对整个地区的“山、水、森、田、湖、草”生活社区实施最严格的使用控制。

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乡村振兴规划存在的问题

3.1 城镇化推进,人口外流,多数农村持续衰败

从现阶段的整体形势来看,当前国土规划机制下,新城镇建设给乡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城镇化经济的推进,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乡村劳动力明显不足,无法推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3.2 规划缺乏全域视角,内容聚焦于建设空间

从现阶段的乡村振兴规划发展方向来看,可从整体发展和基础建设两方面来进行分析。其中整体发展主要分为实施位置、分布点以及整体规模和最终目标等。要确保基础设施的完备,水电供给系统要满足需求。村庄基础建设则包括居民生活的基础住宅以及公用设施等分布状况,土地使用规划,相关性能指标等。村庄规划的主要工作为建设区域内的空间规划,从全局角度出发,合理布局。而对其他非建设用地的管理力度严重不足,工作局限性较大,导致一部分土地资源被浪费。

3.3 编制单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成果质量难以保障

从国家针对国土规划的现有政策来看,其中也明确提到公民参与的重要性。但是具体内容较为笼统,对于资质管控力度不足,一部分经验和技术能力不足的企业也盲目投入现阶段的工作中,导致规划水平差异化严重,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4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乡村振兴规划的策略

4.1 加强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4.1.1 开展村庄土地整理。以用地集约高效为目标,对建设、农用地、生态用地进行整理,减少村庄零碎建设、非建设用地,提升建设、农业、生态连片规模,提升地块效益,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生态环境,促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村庄经济建设[3]。一是建设用地整理。要按照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的要求,建设规模适度、设施完善、生活便利、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管理有序的新型农村社区,合理引导农民居住向集镇、中心村集中,优化用地结构布局,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在规划城镇建设范围内,鼓励农民有偿腾退宅基地,实施农村居民点社区化建设,稳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通过村庄建设用地调整优化,形成功能结构协调有序、空间布局合理的农村居民点体系,全面改善农村整体面貌;二是农用地整理。结合永久基本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农田水利建设、坡改梯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等进行,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明确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地块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治项目,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整备区。并制定措施,对永久基本农田整备区内零星分散的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实施整治,引导区内建设用地等其他土地逐步退出,建成具有良好水利和水土保持设施、集中连片的耕地集中分布区域。三是生态用地整治。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实施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大力建设生态国土。

4.1.2 连片村庄一体化发展。目前我国的乡村振兴规划,大多强调以“行政村”为单元编制,而实际上以自然聚落为基础形成的连片村庄之间还彼此存在着纽带关系,这就需要我们从一体化发展的视角去引导村庄整合发展,以最大限度发挥其连片发展效益;其次,单个行政村的资源利用难以实现其最大化效益,提出连片村庄一体化发展的策略是必然趋势。一是资源整合,产业联动。通过区域一体、资源整合,探索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和村庄发展的造血功能,实现资源、产业、空间的有效共享和调配。通过策划共同产业发展的主题,各村至少承担一个产业职能,在协同主题下差异化发展一、二、三产联动,传统农业升级转型,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二是设施统筹,共享共建[4]。一方面,设施分级分类施策,空间布局表现为小集中大分散,将片区级别的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局在乡村群中心,通过便捷的交通连接各个行政村增加可达性,将村庄级别公共服务设施分散到各个自然村,提高村民的使用便利性。另一方面,提升设施能级,原来一个村只能建多个厕所、小卖部作为旅游设施,乡村群连片发展后可建设景点服务站等大型设施,提升乡村群的吸引力。

4.2 注重生态、农业的保护与利用

在保护生态资源与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开发利用,保障村庄经济收益。一是通过对村庄的农用地和生态用地进行梳理,形成连片的非建设用地,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对其整体开发,提升土地的产出效益,提升村庄的农产品收入;二是结合村庄区别于城市的乡村田园风光,打造田园综合体、共享农庄,发展城郊亲子旅游业;三是通过挖掘村庄特色农产品和自然要素,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和自然要素的活化利用,如海洋、水果干货、自然山泉水等,利用好生态反馈给我们的生态经济。

4.3 从单一的村庄规划到多方位的空间规划转变

在新的社会经济体制下,农村产业经济发展速度也有明显提升。如果乡村经济不及时优化和创新,终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在整体规划环节,要及时发现现存结构中不合规的问题,做出积极正向的调整,确保现有生产经营模式符合现阶段的社会发展需求,提升乡村经济的竞争实力。因此,整个布局要注重全面和细节等多项内容的综合考评,本着城乡经济稳步发展的原则,要对乡村经济振兴予以足够的重视,同时确定最佳的实施方案。对于空间构建中的层次规划要注重方案的切实可行性,合理利用现有空间,做好科学划分。同时要注重公用以及庭院等空间的用途等,强化分析空间的量化性能,确保具体实施方案符合当地民众的实际居住需求。打好扎实的基础,打造现代化新型城镇,完善基础设施,做好维护工作,提升管理效率,乡村发展要本着持续发展的态度做好全面规划。

4.4 因地制宜进行村庄规划编制

新时代经济创新和发展要全面做好空间规划工作,带动本土经济的稳步发展。及时找出经济振兴中的各种弊端,在上位规划的指导下,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及时规避现有矛盾,明确发展方向,建立科学规范的编制体系,为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指明正确的道路。可以选择一些基础条件相对优质的乡村作为经营试点,深入剖析其经济发展现状,在现有政策引导下,做好全面规划,在试点地区展开民意调查,及时找出潜在问题[5]。明确发展目标,在最终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做好全局掌控,提升产业经济,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地方文化,维持乡村本土风貌。在不破坏现有耕地和林地的基础上,维护地区基础设备,做好相关防范措施,为地区经济建设奠定牢固的基础。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环保道路,不断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带动乡村本土经济的振兴,为今后的乡村经济振兴建立一套完善标准的规范体系。

4.5 培育吸收信息技术人才

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技术型人才的培育与引进迫在眉睫。在运用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仅仅依靠乡村内部人才的能力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政府部门向乡村派遣或培育相关的专业型人才。例如有关部门与当地或其他地区的高校加强合作,同高校制定相关人才培养计划,合理吸纳相关人才,根据当地乡村的不同需求和当地数字乡村建设的规划,有针对性地向乡村派遣人才。而对于人才的引进,则需要各个乡村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规划,自主引进相关的技术人才。同时乡村内部也可以培育本土信息化专业型人才,可以在乡村中选出素质较高,对数字乡村建设有较高积极性的村民,接受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培养;也可以鼓励外出发展、学习的本土人才回到乡村中,建设数字乡村。

4.6 促进信息技术优化乡村产业

在数字乡村的建设过程中,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丰富乡村产业、促进乡村的产业融合是扩展乡村居民收入渠道,提升乡村居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因此丰富和强化乡村产业,促进乡村产业融合是建设数字乡村的重要任务。对于乡村产业来说,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运用信息化技术武装加工,从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也可以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发展一村一品,提升村域内部产品的知名度。

5 结束语

乡村振兴规划工作者应将乡村振兴规划精细化、精准化,将乡村群众的实际诉求与乡村振兴规划的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土地治理工作、资源整合工作、单一乡村振兴精细化工作和多乡村联合规划治理工作。

猜你喜欢

空间规划村庄规划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银河空间规划委员会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思考与展望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关于河南省空间规划试点的几点思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