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瘫儿童的喂养方式研究进展

2022-11-25贺新玉

今日健康 2022年1期
关键词:口唇唾液脑瘫

贺新玉

(桂林市社会福利院,广西桂林,541001)

临床中绝大多数脑瘫患儿普遍存在喂养问题,其中约有30%-80%患儿存在喂养困难。脑瘫患儿日常喂养问题在临床中难以获得人们重视,即便得到重视,极易被误认为是与患儿自身疾病引起的生长发育延迟[1]。患儿喂养问题可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迟缓,进一步加重脑瘫症状,由于患儿精力及体力不足,极易降低其康复能力,对患儿康复效果形成严重影响。脑瘫患儿日常喂养其中常见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父母缺乏重视和日常喂养技巧、食物结构、口腔运动功能障碍、言语和交流障碍、智力障碍、癫痫发作状态[2-3]。临床评估脑瘫患儿喂养指标主要包括父母喂养和患儿行为观察的相关调查;人体测量学指标(臂围、胸围、头围);脂肪厚度;年龄相关的运动及体重、身高发育[4]。相关研究表明[5-6],脑瘫患儿因闭口及流涎障碍,给日常喂养带来一定困难,对患儿发育及存活造成直接影响。鉴于此,本文特围绕临床目前对脑瘫患儿所实施的喂养方式研究进展进行逐一综述,以期为脑瘫患儿提供最优质的喂养服务,确保其能够生长发育顺利,为后期病情康复提供帮助。

1 流涎主要因素

人体唾液主要来自于舌下腺、下颌下腺以及腮腺三大唾液腺[7-8]。脑瘫患儿流涎一般是由于未能及时清除口腔唾液而非产生过多的唾液,在患儿吞咽时无法协调面部和软腭及舌头肌肉,进而增加唾液,导致流涎发生,而吸吮衣服或手指或保持头部向下的位置均是能够引起患儿发生流涎的因素之一[9]。除此之外,流涎与脑瘫类型存在一定关联。流涎较为严重的是混合型脑瘫、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痉挛四肢瘫脑瘫,痉挛型偏瘫患儿仅在极少数情况下发生流涎,而流涎程度较轻的是共济失调型脑瘫患儿和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10]。

2 流涎机制

流延不仅能够丢失体内过多水分,且极易流失水分中所含有的消化酶类(如淀粉酶)等激活物质,对食物的正常消化造成影响[11-12]。临床对此应当重视对较大患儿的流涎矫治。一个月至四个月的婴幼儿在临床及生理期中正处于舌饮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舌呈前后运动,只有吸流体或吸奶的功能,在此阶段无法进行闭合口唇等运动[13]。故此该阶段的婴幼儿流涎较多,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当婴幼儿在七个月至八个月时已进入舌食期,舌能够进行上下运动,半糊状及糊状食物在进入口腔后,婴幼儿能够口唇闭合,舌体可以正常上下运动挤压食物,通过唾液分泌稀释后,将食物咽下[14]。故此,七个月至八个月的婴幼儿口唇闭合能力明显增强,流涎症状明显减少。八个月至一岁的婴儿因齿龈期逐渐向齿食期过渡,当饼干等固体食物进入口腔后,舌体能够进行正常的上下左右运动,逐渐形成咀嚼功能,此阶段的婴儿已停止流涎现象。但绝大多数脑瘫患儿可由于咬肌、舌肌功能或口轮匝肌障碍,如痉挛型、手足徐动型患儿的张口吐舌等情况,均是引起流涎的重要因素之一[15]。对于脑瘫患儿出现此类流涎采取治疗训练可有效帮助患儿改善流涎恶化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3 喂养方式

3.1 食管置管注食法患儿在首次接受插管前,应当由医护人员使用电子荧光镜对导管放置位置进行检查。后期插管时便可直接在病房内进行操作[16]。插入导管前,需使用润滑剂充分润滑导管,以此减少摩擦,协助患儿取坐位,若无法取坐位者便将其床头尽量抬高,嘱其头稍向前倾且做张口动作,将导管沿咽部缓慢置入口腔内,直至导管末端置于下食管,随口将导管头端置于口角边缘,使用胶布固定在脸颊处[17]。因患儿存在不同程度地吞咽障碍,故插管过程较为困难。研究表明,使用口咽通气管患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置管效率。插管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面部表情,观察其有无呛咳指征,避免管道误入气管,若误入气管时应当及时将导管拔出。

3.2 咀嚼肌训练临床大多数脑瘫患儿因咀嚼肌障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咬合反射,导致张口困难,无法正常进食,同时由于患儿口轮匝肌长时间处于松弛状态,故极易发生流涎[18]。临床对其简单治疗方式便是在喂饭前,采用手法按摩或热敷患儿面部两侧咬肌,以此松弛咀嚼肌,便于进食。

3.3 吹气训练研究表明,对于脑瘫患儿可采用将塑料袋、布条以及纸条等纸状物品挂起的当时,或在台面、桌面上置一乒乓球,引导患儿吹动[19]。该方法能够训练患儿口唇闭合功能,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儿肺活量,加强其呼吸系统抗病毒能力。

3.4 饮水患儿在生长发育至七个月到八个月后,临床便不建议其使用奶瓶喂水,应当由家长引导其学会自主饮水,帮助其训练,学会用水杯饮水[20]。对三岁患儿应当训练其自主端杯饮水能力,以此增加及锻炼患儿手指及肘部功能。此外,可使用吸管饮水,临床实践发现,对脑瘫患儿应用较为细长的吸管饮水,能够有效提升患儿口唇闭合能力,是锻炼患儿口轮匝肌功能的最佳方式之一[21-22]。当患儿在齿食期完成咀嚼功能后,可训练患儿咀嚼磨牙饼和磨牙棒,以此增加患儿咀嚼能力。

4 喂养护理

对于脑瘫患儿平卧时,避免喂食或饮水,需要喂食时建议将患儿头部抬高,与躯干保持15°-20°,若需要对患儿进行抱姿喂饭,可让患儿躯干略微向前倾[23-24]。在患儿能稳坐进食时,尽量稳固坐位或在患儿腰骶部添加一固定带,引导患儿自主使用筷子或勺进食。在使用抱姿喂奶或喂饭时,应当一手托住患儿臀部,上臂轻微前倾患儿头部,一手稍压其胸部,便于其咽奶,对肌张力较低患儿,由于其无法进行闭口吞咽,可使用双手将患儿下颌捏住,向前向上拉按,对其适当增强闭合训练,便于患儿闭唇咽奶[25]。

临床对于脑瘫患儿采取适宜的喂养方式,能够为存在吞咽障碍或流涎患儿提供充分的营养,帮助其改善吞咽功能,提高其治疗期间的舒适度,对其远期生长发育提供帮助。与此同时,国内外目前对于不恰当的相关不良反应的研究较少,临床需在以后研究中扩大样本量,对脑瘫患儿应用喂养方式的后期效果进行长期随访与跟踪,以此发现患者在喂养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为临床后期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口唇唾液脑瘫
基于“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探讨唾液与缺血性中风痰湿证的关系
艾滋病唾液检测靠谱不
皮肤镜在鉴别口唇静脉湖和口唇黑子中的应用
艾滋病唾液检测靠谱不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我们一辈子能产生多少口水
中国美貌汉族女性口唇特征的测量
二十一个学生娃与脑瘫姐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