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与护理研究进展

2022-11-25唐翠英

今日健康 2022年1期
关键词:机体患儿疾病

唐翠英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柳州,545000)

反复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指在一年时间内发生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因患儿机体免疫功能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免疫功能不健全,极易反复出现感染情况。疾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并且在年龄增长的同时,患病率会逐渐下降[1]。若未能及时开展有效干预措施,极易出现肾炎、心肌炎以及哮喘等并发症,同时病程较长,会对患儿机体生长发育以及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本文在参阅临床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现就研究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1.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预防措施

1.1 胎儿期有效预防当前临床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还未提出显著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对疾病进行预防尤为重要。由于疾病同部分先天性因素存在关联,例如出生体重过低、早产等。在茆俭等[2]人的研究中,其通过分析发现家庭成员吸烟、早产、营养不良等是导致患儿出现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因此,其认为在掌握疾病发病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患病风险,减少疾病发病率。对于早产儿而言,其在出生后机体各种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存在免疫功能不足情况。在妊娠期间,若孕妇患有肺部疾病,病原体极易感染胎儿,对其正常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孕妇吸烟或被动吸烟同样也会影响胎儿机体健康。由于一氧化氮以及尼古丁刺激,导致胎盘发生收缩情况,进而出现血液供应下降,使得胎儿呼吸频率显著降低,影响肺功能发育。故而,针对上述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可通过对孕妇开展健康宣教,培养其孕期保健意识,尽可能避免接触危险因素,维护胎儿机体健康。

1.2 改善生活环境脏乱、拥挤的生活环境极易使室内空气受到污染,降低呼吸道防御功能,使得病原体大量繁殖、生长,增加呼吸道反复感染风险。另外,城市人口密度大,环境污染以及空气污染情况相对较严重,当有害气体进入呼吸道后,会对呼吸道黏膜造成损害,使患儿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增加患病机率。故而,改善生活环境对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在李静等[4]人的研究中,其发现生活环境是影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因此,其认为对儿童居住环境进行改善,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疾病发病率。

1.3 提升儿童机体免疫功能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异常者约占20.00%至36.00%,当受到病毒以及细菌感染时,则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障碍[3]。反复大量病毒抗原刺激则会导致患儿出现免疫疲惫,同反复呼吸道感染形成感染-免疫疲惫-免疫紊乱-感染的恶性循环。在刘艳杰等[5]人的研究中,其发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机体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相较于正常儿童有明显下降,并且还发现维生素A 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免疫功能指标均呈正相关。因此,其认为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会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钙、铁、锌、硒、维生素D 可调节机体免疫状态,提升抗炎活性以及抗氧化。当时机体缺乏上述微量元素时,则会降低防御功能。例如铁元素缺乏则会影响T 细胞活性,抑制B 淋巴细胞成熟,减少功能性细胞因子和抗体形成,发生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情况。锌可提升吞噬细胞功能,发挥抑制病毒和杀菌效果,当其同超氧化物歧化酶结合后,能够使吞噬细胞内自由基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并且锌能够参与免疫功能相关酶活性。通过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免疫功能,减少呼吸道感染情况的发生。

2.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护理措施

2.1 用药护理急性期用药干预:在疾病发作期通常需要进行抗炎治疗,若抗生素滥用则会导致菌群失调,使细菌出现耐药性,发生感染迁延不愈情况。故而防止患儿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减少疾病发生次数,需要重视对微量元素水平的监测,提供充足营养,对生活环境进行改善,避免滥用激素和抗生素药物。在应用抗生素药物时,需告知家长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使用剂量或停药,避免细菌出现耐药性。免疫增强剂用药干预:当前临床通常选择细菌溶解产物进行干预,其主要是由草绿色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冻干溶解物制成。口服细菌溶解物后,当其进入血液后,能够提升上呼吸道感染患儿T 淋巴细胞反应性和抗病毒干扰素活性,促进免疫T 细胞增殖和分化,进而刺激黏膜分泌型免疫蛋白生成,提升血清内免疫球蛋白水平,刺激巨噬细胞,提升其对病原的吞噬功能,进而增强黏膜局部抗感染功能,提高黏膜免疫功能。在姚联珠等[6]人的研究中,其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免疫增强剂干预,用药后总有效率是92.86%,机体免疫球蛋白水平有明显升高。因此其认为使用免疫增强剂能够改善患儿机体免疫功能,获得良好干预效果。免疫增强剂能够调节机体免疫状态,促使低下的免疫功能趋向正常。其能够促使T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纠正T 细胞亚群比例失调情况,刺激白细胞介素-2 形成,对免疫活性细胞增殖、分化功能造成影响。由于机体无法有效将呼吸道内细菌以及病毒等病原体消灭,而病原体感染则会进一步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导致患儿出现呼吸道反复感染。故而,在积极抗感染的同时,还需使用免疫增强剂,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中医中药用药干预: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治疗方面,我国传统医学有一定研究。其中黄芪精口服液能够扶正固本,其通过实皮毛以及补肺气达到干预效果,当皮毛密实以及肺气旺盛时,外邪不易入侵机体,可一定程度上提升辅助性T 细胞功能和数量,促进淋巴细胞转化,进而对机体干扰素系统产生刺激,阻碍组织内病毒复制。在胡爱娟[7]的研究中,其对反复呼吸道患儿开展黄芪精口服液以及锌硒宝用药干预,在用药后,治疗效果为95.54%,同时患儿机体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也有明显改善。因此其认为开展中医中药干预,能够提升患儿机体免疫功能,获得良好的干预效果。

2.2 生活护理对于患儿而言,其全部护理工作并非均由护理人员开展,家长同样需要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对患儿进行生活护理。指导家长在季节转变或寒冷季节,需及时为患儿增减衣物,出汗时及时擦干,避免受凉感冒。可适当开展体育锻炼,强化体质,其中婴幼儿需要适当进行日光浴,避免发生佝偻病,对脾胃功能造成损伤,诱发疾病。居室内不可放置鲜花等极易导致过敏情况发生的物品,避免患儿吸入刺激性气体或与花粉接触,积极预防呼吸道过敏反应。避免带儿童前往人员密集的地方,防止出现感染情况或是增加病情严重程度。

2.3 饮食护理患儿通常存在脾胃虚寒情况,因此在日常饮食中需合理控制摄入量,纠正其错误的饮食习惯。及时为其添加辅食,保障营养均衡。在杜侃等[8]人的研究中,其发现经常饮用煲汤、喜甜食以及未及时添加辅食是导致儿童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因此其认为不良饮食习惯同疾病发生密切相关,需要对患儿饮食结构实施合理调整,促进疾病恢复。由于患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因此在饮食中需要增加蛋白质含量,同时提升矿物质以及维生素摄入量,多予以其新鲜蔬菜、水果,确保食物软烂,帮助其消化。由于患儿受到疾病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食欲下降情况,护理人员需指导其增加饮水量,通过适当饮水将机体内毒素去除,同时还可降低体温,改善其高渗性脱水情况,有利于机体恢复。

3.开展中医护理

我国传统医学在提升机体免疫功能方面可发挥良好效果,其中常用的护理技术包含中药离子透入、针灸、耳穴贴压、捏脊以及穴位按摩等。通过实施上述护理技术,能够增强体质,提升机体免疫功能。在宋琛虹等[9]人的研究中,其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开展推拿以及三伏贴穴位贴敷干预。在干预后效果为90.00%,并且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其认为开展中医护理能够获得良好效果。中医推拿主要选择脊柱穴、足三里穴、膻中穴、脾俞穴、肺俞穴、内八卦和三关等,利用食指和中指指面直推三关200 次,再利用拇指指腹分别直推补脾经以及补肾经200 次,顺运内八卦200 次,之后利用中指指端揉按膻中穴50 次,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揉按足三里、脾俞以及肺俞各50 次,最后以捏脊8 次结束。三伏贴则是将白芥子、细辛、肉桂、防风以及黄芪研磨成粉后,使用生姜汁调和成膏状,选择3g 放置在敷料上,穴位主要有肾俞、膏盲俞、肺俞、中府、大椎、膻中以及天突。指导患儿呈坐位,使用生姜将相应穴位周围皮肤轻擦至微红,之后将敷料贴在相应穴位处,保留6 小时至24 小时。分别在初伏、中伏以及末伏首日进行穴位贴敷干预。开展三伏贴,符合中医“天人相应”思想,达到“冬病夏治”目的;推拿能够扩张外周血管,提升血流速度,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还可调节神经体液,提升血液内白细胞数量,进而提高吞噬细胞功能,强化患儿机体防御功能。

4.小结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程长,会给患儿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会给家长造成较大困扰。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患儿机体出现菌群失调情况,因此在积极开展治疗的同时,还需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中医护理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操作方式简便,费用相对较低,并且不会对患儿机体内部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今后还需对中医护理技术进行广泛研究,将越来越多的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在疾病干预中,提升疾病干预效果。

猜你喜欢

机体患儿疾病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