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烧伤创面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2022-11-25陆锡韬

今日健康 2022年1期
关键词:真皮自体生长因子

陆锡韬

(宾阳县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400)

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屏障,烧伤可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增加病原体入侵的机会,继而引起感染;同时皮肤的保护、代谢、调节体温等作用均减弱甚至消失,引起严重的炎性反应,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1]。因此,加强烧伤创面的治疗尤为重要。在既往的治疗中,临床上多注重抢救患者的生命,预防感染;但随着医学的进步,目前认为在治疗中除需挽救患者的生命外,还强调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对皮肤外形及功能的修复。目前针对烧伤创面的治疗,主要可分为局部用药/敷料、手术治疗两大类,前者适用于烧伤程度较轻的患者,后者应用于大面积烧伤及深度烧伤。本文就烧伤创面的修复技术展开综述,汇报如下。

1 非手术治疗

针对烧伤程度较低的创面,可采取非手术治疗。郑永青[2]等将磺胺嘧啶银锌霜调匀后与1 支莫匹罗星软膏相混,制作成5cm×5cm 的单层纱布敷于烧伤残余创面,外用单层凡士林纱布覆盖,最后使用无菌包扎,结果显示该组治疗后10d、16d、22d创面回缩率均高于单纯聚维酮碘纱布组,且能够缩短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提升细菌清除率及肉芽改善率,提示磺胺嘧啶银锌霜联合莫匹罗星软膏在促进创面愈合的同时还能有效控制感染。该研究中指出,磺胺嘧啶银锌具有促上皮生长、抗感染的功效,能够保持创面湿润,保护局部组织,而莫匹罗星软膏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前者能够有效预防细菌感染,避免脓性分泌物中的氨苯甲酸对药物的抗菌作用产生影响,从而充分发挥后者的药效。漆晓琼[3]发现,与磺胺嘧啶银霜相比,美宝湿润烧伤膏能够提升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瘢痕发生率及手术率、减少补液量、增加休克期尿量,在大面积烧伤中的治疗效果更佳。该研究中指出,磺胺嘧啶银霜在用药过程中,可与细菌内DNA 结合而发挥抑菌效果,但同时也能与上皮细胞DNA 结合而对上皮细胞再生产生抑制作用,并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增生而形成瘢痕;美宝湿润烧伤膏的主要成分包括黄芩、黄连、黄柏、地龙、罂粟壳,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生肌的功效,其亲脂性强,可保护和隔离创面,不仅可降低细菌的侵袭力,还能引流细菌、毒素和代谢产物,符合外科预防感染的原则,促进创面的快速愈合,减少瘢痕形成。刘薇[4]等将亲水性银离子敷料应用于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结果显示能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提升用药3 周创面愈合率、降低患者白细胞计数水平,提示该种敷料应用于创面愈合中的疗效。该研究中指出,亲水性银离子敷料中的银离子能够与银纤维结合,维持银离子浓度的稳定性,使得抗菌作用更为持久。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烧伤创面瘀滞带组织的发展方向基本决定烧伤局部的损伤程度,若瘀滞带加重并向外围扩展,则会引起全层皮肤坏死,促使创面愈合不佳[5]。对于此,临床上主要以局部使用溶血栓剂、神经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EGF)等药物促进创面的愈合。左飞[6]在术后烧伤创面局部注射属神经生长因子,结果发现能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创面感染率及创面出血率,并改善局部的神经传导速度、感觉功能及运动功能。该研究中指出,鼠神经生长因子可维持创面微环境的神经生长因子浓度,促进创面神经修复;并促进神经生长因子抵达对应的神经元胞体,经代谢后可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局部给药能够提升局部的药物浓度,取得更加的治疗效果。华若岳[7]使用重组EGF 喷雾均匀喷洒创面,结果显示显示该组促进创面愈合、预防瘢痕形成、提升有效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提示重组EGF 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及安全性。该研究中指出,通过外源性补充EGF 浓度,可促进创面愈合;同时还能降低胶原蛋白的降解,增加皮肤表面弹性,有效预防瘢痕形成;并可促进内源性EGF 的表达,在创面形成保护膜,有效预防感染,从而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刘名龙[8]等在重组EGF 凝胶及纳米银敷料治疗基础上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结果发现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创面愈合、预防感染及二次植皮,还能减轻创面疼痛(VAS)评分,提示VSD 技术能够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疼痛。该研究中指出,VSD 技术通过持续负压吸引,能够快速吸出创面分泌物,有效缓解水肿,利于肉芽组织的生长;同时封闭的环境可隔绝外界病原体的侵袭,显著降低感染风险;还能及时清除坏死组织、细菌及渗出液等,抑制细菌生长,加快创面愈合,并减轻相关致痛因子的生成,减轻疼痛。

2 手术治疗

2.1 皮肤混合移植法该手术方法主要是将自体皮与异体皮混合移植到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黄晓栋[9]等发现在烧伤所致功能部位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可解决自体皮源不够的问题,但在特大面积深度烧伤中效果不理想。

2.2 微粒皮移植该手术方法主要是采取自体微粒皮与异体皮混合移植的手段,其优势可解决大面积烧伤时早期覆盖的问题,张广侠[10]发现该术式能够及时有效覆盖创面,抑制高代谢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在预防感染的同时还能避免创面出现进行性加深,但对于功能区的远期效果尚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2.3 保留变性真皮该手术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面、颈、手等功能区创面修复的问题,变性真皮主要是指细胞功能降低、细胞新陈代谢障碍但其功能可得到改善的真皮,未发生真正坏死,保留下来并在表面覆盖自体皮,能够恢复创面的外形及功能。在相关研究中,覃秋海[11]等认为削痂保留部分变性真皮手术后使用异种皮生物敷料或自体皮覆盖,可减少术中出血,提升术后2 周、4 周的创面愈合率,降低瘢痕生成率,改善创面愈合质量。该研究中指出真皮缺失或损伤时瘢痕形成的主要原因,而真皮越厚,挛缩程度越轻,故保留变性真皮能够减少瘢痕增生,减轻挛缩程度。但目前临床上尚未对保留真皮的厚度进行统一,同时对变性真皮中修复细胞的活动机制也不明确,故在今后的工作中尚需做大量的试验。

2.4 皮瓣移植术该手术方法目前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可用于伴有深部组织损伤的烧伤的修复,可避免患者截肢,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烧伤部位的功能。单琦[12]等认为,上肢深度烧伤应尽快清除或直接切除创面,修复血管、神经、肌腱等坏死的组织,采取皮瓣移植术能够取得较高的手术成功率,避免截肢的不良结局,实现功能重建,显著降低患者的身心负担。李雪峰[13]等发现皮瓣移植术能够彻底清除周围坏死组织及炎性肉芽组织,提升四肢骨外露的缺损皮瓣的存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减轻疼痛;同时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可减少换药次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临床安全性,应用于四肢难愈性感染创面中安全可靠。但该研究中还指出,在处理受损组织时,需考虑烧伤深部组织的功能,实施皮瓣移植术之前需考虑供区与受区的情况,严格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最大程度确保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最好从烧伤邻近部位选取皮瓣以避免对多局部区域进行整形,从而避免多次手术。

3 干细胞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干细胞治疗逐渐应用于烧伤创面的应用中,常见的方法包括表皮干细胞移植、胚胎干细胞移植以及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等,但目前尚处于完善阶段,还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提升该疗法的安全性。

针对烧伤创面的非手术治疗,局部使用药物或敷料能够有效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使用神经生长因子、EGF 等药物能够控制瘀滞带加重并向外围扩展的问题,改善瘢痕形成;针对烧伤创面的手术治疗,其手术方式呈多样化,其中皮肤混合移植法能够解决自体皮源不够的问题,但在特大面积深度烧伤中效果不理想;微粒皮移植能够解决大面积烧伤时早期覆盖的问题,但对于功能区的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保留变性真皮异种皮生物敷料/自体皮移植能够改善术后瘢痕形成的问题,改善挛缩程度,在促进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显著;皮瓣移植术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干细胞治疗技术尚在进行不断的研究,在烧伤创面的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真皮自体生长因子
烧伤变形脱细胞真皮基质用于烧伤创面修复的可行性研究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低损伤自体脂肪移植技术与应用
急诊使用人工真皮覆盖修复指(趾)末节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自体骨髓移植联合外固定治疗骨折不愈合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观察
生态环保让真皮标志产品更美丽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断掌再植术的影响
徽章样真皮树突细胞错构瘤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