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2022-11-25伍婷

今日健康 2022年1期
关键词:抗结核肺结核水肿

伍婷

(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甘肃定西,743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一种常见的疾病,多在老年人中发病。因常年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免疫力降低,比较容易被结核杆菌感染,往往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某些临床症状掩盖了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导致不能及时对患有肺结核患者确诊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发生时,其危害性显著增加,必须加强对患者的有效治疗。为了探究抗结核治疗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本院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104 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并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治疗与抗结核治疗,结果显示抗结核治疗的治疗效果更明显,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于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选取本院104 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全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没有继发性或原发性痴呆疾病患者;并将伴随肝肾功能损伤、本研究药物过敏者以及精神疾病患者等充分排除。并按照双盲法分为2 组,对比组52 例患者中,有男28 例,所占比例53.85%,女24 例,所占比例46.15%;年龄在62~85 岁,平均年龄(74.23±12.32)岁;病程在4~16年,平均病程(10.23±6.35)年。实验组52 例患者中,有男29 例,所占比例55.77%,女23 例,所占比例44.23%;年龄在63~84 岁,平均年龄(74.36±12.45)岁;病程在5~17年,平均病程(10.46±6.58)年。两组在病程等资料的分析上无显著差异(P>0.05)。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X 线检查、抗感染、解痉、平喘、营养支持、免疫调节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抗结核治疗。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2 粒/次,2 次/d;口服吡嗪酰胺片,1 片/次,3 次/d;口服利福喷汀,3 粒/次,2 次/周;口服异烟肼,3 片/次,1 次/d。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临床指标及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无效:水肿、咳嗽等临床症状和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善;一般:水肿、咳嗽等临床症状和各指标明显改善;有效:水肿、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各指标恢复正常。总有效率=(一般+有效)/总例数×100%。

1.3 指标观察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同治疗方式后,患者的临床表现(水肿、咳嗽等)未有任何好转迹象,且有加重趋向为无效;不同治疗方式后,患者的临床表现(水肿、咳嗽等)明显缓解,且其肺部功能经检查亦明显好转为有效;不同治疗方式后,患者的临床表现(水肿、咳嗽等)基本消失,且其肺部功能经检查显示为2 级为显效。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采用百分数“x±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x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组的总有效率80.77%,和实验组的96.15%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2 分析相关指标实验组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深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水平比对比组高(P<0.05);实验组患者残气量与肺总量水平比对比组低(P<0.05)。

2.3 分析双肺阴影消失率、胸片空洞好转率与痰菌转阴率对比组患者双肺阴影消失率、胸片空洞好转率与痰菌转阴率分别为42.31%(22/52)、69.23%(36/52)、55.77%(29/52);低于实验组患者的73.08%(38/52)、92.31%(48/52)、76.92%(40/52)(X12=10.0848,P1=0.0015;X22=8.9143,P2=0.0028;X32=5.2108,P3=0.0224)。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发生几率较高的疾病,在临床中属于呼吸道相关性疾病。在对其发病的原因分析中,并没有研究显示较为确切的致病因素,其中大部分的研究结果中认为致病原因主要有外在环境因素以及患者机体内在因素两方面。其中,外在环境因素主要是包括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以及有害颗粒对患者呼吸道的伤害。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包括吸烟、粉尘以及化学物质等。机体内在因素,最主要的为患者的个体遗传因素,还有一部分是由于患者肺部生长发育不完全而导致的。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人群分析中发病几率较高的为老年患者。肺结核一般因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引起,有一定的传染性,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痰、咳嗽、胸痛、咯血、盗汗、乏力,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较为类似。所以,在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过程中,需采用见效速度快与应用药物剂量少的治疗方法。按照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抗生素的应用剂量,并于患者应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病情平稳后,选择口服药物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基础治疗与并发症处理,确保患者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的前提下,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尽可能的升高,进而使患者的病死率有效降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比组的总有效率80.77%,低于实验组的96.15%;实验组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深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水平比对比组高;实验组患者残气量与肺总量水平比对比组低;对比组患者双肺阴影消失率、胸片空洞好转率与痰菌转阴率分别为42.31%、69.23%、55.77%;低于实验组患者的73.08%、92.31%、76.92%,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总而言之,抗结核治疗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治疗中应用,可使患者的肺功能显著改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抗结核肺结核水肿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孕晚期胎儿水肿宫内干预及预后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