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进展

2022-11-25雷丽

今日健康 2022年1期
关键词:类药物药学依从性

雷丽

(那坡县人民医院,广西百色,533900)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升高为体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人体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引起,2 型糖尿病是期中最常见的类型。患者长期出现的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代谢紊乱会引起多系统出现损害,进而导致肾、眼、血管、神经等组织器官出现慢性病变[1]。因此需要严格的控制患者血糖、血胆固醇、血压值,进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为了积极控制血糖和多系统并发症发生,2 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并且用药实践普遍很长,患者对于自身病情、具体用药方法、药物不良反应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特别是患者服药依从性,会直接影响疾病预后,因此在患者服药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合理的药物干预[2]。基于此,本文对2 型糖尿病采取合理药学干预产生的影响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内容如下。

1 2 型糖尿病药物治疗

2 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从最开始的口服降糖药,发展到胰岛素生物治疗,近几年又开始出现靶向治疗和分子治疗等新型的药物治疗方法,从而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3]。

1.1 化学药物双胍类药物:双胍类药物临床应用最多的是盐酸二甲双胍,该药也是控制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稳定的一线药物,是联合用药中的基础药物。有研究得出,二甲双胍应用于肥胖2 型糖尿病患者中不仅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还有助于减轻患者体重,能够有效降低各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4]。磺脲类药物:磺脲类药物是胰岛素促泌剂,临床常用的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格列本脲等,该类药物应用后能够对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产生促进作用,进而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5]。a-糖苷酶抑制剂:该类药物主要能够对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中的吸收产生抑制作用,进而有效降低患者的餐后血糖水平,代表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等。有研究得出,初诊断的2 型糖尿病患者采取300mg/d 的阿卡波糖治疗疗效与1500mg/d 的二甲双胍治疗疗效相当[6]。格列奈类药物:该类药物是一种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代表药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等,该类药物能够单独使用,也能够联合其他降糖药物使用。有研究得出,格列奈类药物单独使用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糖化血红蛋值,但是低血糖发生率比较高,因此临床通常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7]。胰岛素增敏剂:该类药物能够有效提高肝、脂肪、肌肉中的胰岛素米敏感性,从而增强外周组织中糖的利用率,从而抑制肝糖生成,进而发挥出降低血糖的作用,主要代表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8]。有研究得出,胰岛素增敏剂使用过后能够发挥明显的降低胰岛素用量和降糖效果,但是存在增加体质量、增加骨折和水肿发生风险的缺点[9]。

1.2 生物药物生物药物主要指的是胰岛素,类型包括短效、中效、长效胰岛素等。其中短效胰岛素的起效时间比较短,局部吸收也更快,能够在40 分钟达到药物作用高峰,作用时间能够维持3-5 小时[10]。中效胰岛素起效时间在使用后的1.5 小时作用,6-10 小时达到作用高峰,作用时间能够维持18-24 小时。长效胰岛素的药物吸收比较稳定,在使用后的3-4 小时起效,10-16 小时后达到作用高峰,作用时间能够持续28-36 小时[11]。

1.3 靶向治疗羟类固醇脱氢酶能够对糖原的合成和代谢、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起调节作用,但是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还暂时处于研究阶段,不过靶向治疗中的抑制药物已经成为研究的靶点降糖药物的重点[12]。

1.4 分子治疗分子治疗是目前最新的2 型糖尿病治疗方法,常见的药物有小分子活性肽,该类药物直接作用于β细胞中,从而诱导细胞再生、促进细胞增殖和组织细胞凋亡,能够动态的调节β细胞的数量,并且还不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13]。

2 合理药学干预的实施

首先制定药学干预路径,在2 型糖尿病患者入院第1-2 天给予入院药学评估,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和病史,评价初始的药疗方案,再为其制定药学监护计划。入院后实施药学教育,包括各种基础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用法用量、常见不良反应、相关注意事项、禁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等[14]。在患者住院期间要为其实施药学监护,包括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具体该药方法,另外还要结合药物动力学特点对特殊体质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监护、结合药剂学特点关注药物的使用等[15]。还要随时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服务,解答患者提出的一切疑问。另外当治疗方案出现变化时,也要对用药变更进行监护和评价。在患者出院前给予相关药学教育,给予药学教育卡片,卡片内容包括具体用药方法、监测指标、生活方式注意事项等,详细告知患者出院带药注意事项[16]。对于需要随访的患者为其制定药学随访方案,包括电话、家庭随访等形式,随访的内容包括询问患者目前所应用药物的具体用法用量,与出院医嘱详对照, 改正其用药错误的地方;监护用药不良反应,仔细询问患者在用药期间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若有要评价其性质并及时上报,给予相关用药不良反应的药学教育;监测用药期间的各项指标,询问患者是否按照出院要求按时监测相关指标,还要对用药期间应监测指标进行相关教育;关注患者所应用的药物中是否有药物与药物之间、药物与烟酒之间、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若是存在要详细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定期评价药物治疗效果,要了解患者与药物治疗效果有关的指标,包括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等,并告知其要定期进行复查;了解患者生活方式,纠正其不良生活方式,适当给予饮食、运动指导[17]。

3 合理药学干预对2 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有研究[18]为研讨合理药学干预对2 型糖尿病的影响,将90例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给予合理药学干预,结果得出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用药依从性显著较对照组高。有研究[19]对2 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观察发现,接受药学干预的患者用药依从性高达95.00%,显著高于未接受药学干预的患者用药依从性的85.60%。还有研究[20]选择出院后的7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中35 例合理药学干预,设为观察组,剩下35 例实施常规出院用药指导,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出院后定期以电话、授课、上门等形式随访,结果半年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为94.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90%,并且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更显著,血糖水平控制更加稳定,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80%。

4 结语

当前随着临床对2 型糖尿病的不断深入研究,大多数患者的血糖水平都能够通过合理的药学干预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仍然需要注意缓解甚至消除胰岛素抵抗,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相信随着日后药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能够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2 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类药物药学依从性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