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
2022-11-25乔学男
乔学男
(黑龙江工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2021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1]。“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而生成这种文化自信是因为我们的民族以全新面貌继续融入世界,国家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人民生活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的继续前进产生了更为强烈的希冀和憧憬。这种文化自信,根植于中华民族古老深邃的文化传统、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可期于拥有美好发展前景的中国未来。中国文化不是一捅即破、捉襟见肘、岌岌可危般脆弱的文化,而是能够与世界平等对话交流,既具有中国特色又不排斥外来有益影响的文化。中国文化自信,既体现为上善若水般的自信,也表现为积极主动的精神力量。
一、“溯”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源流
在历史长河中,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逐渐形成了内涵不同、特质各异、色彩斑斓的文化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是其中一枝绚烂的奇花。“纵观历史,中华文明具有独特文化基因和自身发展历程,植根于中华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与时代共进步,有着旺盛生命力。”[2]
我们的祖国,位列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孕育了上下五千多年不曾中断且具有连续性的中华文明,诞生了胸怀天下、不惧风险、敢于斗争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往来成古今的中华文化,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过程中留下了独属于中国的印痕。虽然近代以来的中国被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入,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割地、强制赔款、攫取特权;加之清政府封建统治腐败使国家蒙受侮辱、人民遭遇苦难、文明蒙上尘埃,中华民族史无前例地遭受了巨大的浩劫。诚如龚自珍所言:“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中华文明在这样的历史命运面前依旧历尽沧桑,始终传承不绝。只因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沉淀了中华民族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赋予了中华儿女更为强大且主动的精神力量,更加坚定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因而,新时代要想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必须自觉承担起传承与传播的历史责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直到今天,依旧是值得细心呵护、珍重收藏的精神财富。回望过去是为了映照现实,在即将召开的北京冬奥会上我们可以捕捉到大量的中华文化元素,比如以书法“冬”字形式展现的冬奥会徽“冬梦”,依山而建恰似如意形状的S型赛道“雪如意”,以国宝大熊猫为设计原型的吉祥物“冰墩墩”等,这些文化符号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特有标识的同时,还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成为我们国家、民族继续奋勇突破的有力精神土壤,构成了新时代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之深厚基础。
回顾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历史,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和一直以来的坚持实践,持续对其进行提炼升华,产生了振奋人心的革命文化和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中伟大建党精神、大别山精神、塞罕坝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丝路精神等,这些都生动体现着党和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成为鞭策中华民族继续主动激流勇进的精神力量,是新时代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之强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持到底,毫不松懈,在党和人民同心协力、共同努力之下,我国在经济、科技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各方面实力与综合国力迈进世界前列,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使中华民族以崭新面貌屹立于世界之东,以现实基础支撑了新时代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正是因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中国近代特殊的历史命运、中国当下未变的基本国情,才注定了我们必然要坚定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由此也赋予了我们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目前世界上有七种或八种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的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3]。虽然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仍有待商榷,但其所划分的八种文明形态恰恰说明作为八种文明形态之一的中华文明,成为了新时代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之源流指引。
二、“汇”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洪流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先驱们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4]。在中华优秀文化源流指引之下,中国共产党人在积极实践中汇就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洪流。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明确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现实,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文化和实践相结合,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大众化,同时在此过程中也催生了一系列新的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集中表现为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谱系。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纵观百年党史,作为凝结党百年历史革命精神的清源与根本、内核与灵魂,伟大建党精神以己为炬,照亮百年大党的前进方向,汇集百年大党的奋进力量,燃起百年大党在伟大征途上闪闪发光的精神火炬,党的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在不懈奋斗的100年里,党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坚定团结人民,坚持以民为本,缔造一系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铸就一批批伟大的精神洪流。这些精神洪流既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产生的苏区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产生的抗美援朝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产生的载人航天精神等,也包涵蕴育产生于黑龙江地区的东北抗联精神,黑龙江垦区的北大荒精神,黑龙江大庆地区的大庆精神和以王进喜为代表的铁人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自我革命、开拓创新,铸就了“三牛”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等。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5]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汇聚的革命精神洪流,因其各自产生的历史环境和时期不同,在各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每一种革命精神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基本内涵,表现也因条件、地点和时间的变换移动而各具特色,但革命精神本质上都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力量。寻根觅源,这些革命精神洪流都可以追溯至精神谱系之源——伟大建党精神,从不同时期、地域、领域、人群中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4]的基本内涵,既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及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又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的伟大品格,为党在建设伟大事业过程中提供了丰沛的精神力量。
正是因为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源头,坚持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当下实际情况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发展建设现代化的、驻足世界的、憧憬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因此,得以为新时代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汇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洪流。
三、“引”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潮流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概括了十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具有深远意义,其中“坚持开拓创新”位列其中,突显了党坚持守正创新的价值取向与立场原则。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样需要在不断创新中实现凝心聚力、推动社会发展、引领时代潮流。
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革,代表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主要以儒、道、法、兵、墨、名、阴阳、纵横、农、杂等家为主,他们之间展开了关于天道观、认识论、礼法制度、社会伦理、名实关系以及政治主张问题的大论战,史称“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发展,对当时学术氛围的形成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各家之间互相辩驳的同时,又互相影响、取长补短,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因此,百家争鸣其实就是文化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不论是回顾历史亦或是观照现实,中华民族用一个又一个事实证明,每每遇见历史长河中的重大机遇,文化总能感知到国家命运的更替,先于时代的脚步,应时代之呼唤,立时代之潮头,成为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的先导,彰显出我们民族强大的文化感知力和创造力。《易经》有云“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这表明承载着人类思想和追求的观念符号对现实世界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无独有偶,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过程中,也特别强调“精神生产”之于“物质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的重要意蕴。
《决议》中指出,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党领导人民披荆斩棘、上下求索、奋力开拓、锐意进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敢为天下先,走出了前人没有走出的路,任何艰难险阻都没能阻挡住党和人民前进的步伐[1]。因此以新时代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影响广大群众,必须牢牢把好文化存在的根本,握住文化源源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文化创新,只有不断推动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才能时时引领新时代文化发展潮流。
首先,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不忘本来方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6]对待本国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历史主义原则,采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科学态度。“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6]因此,要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勇于推进文化创新,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做好内容创新、内核凝练、特质升华,创造性地推动文化向好性转化,创新性地推动文化前进性发展。
其次,处理好创新与借鉴的关系。文化创新既要向内深入,切忌浅尝辄止、流于表面;又要向外延展,在交流借鉴中汇集百家之长。“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坚持文化道路、坚定文化自信、积淀精神力量要勇于敢于并善于学习借鉴外来的优秀文化,要学习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坚持胸怀天下,把彰显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的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递出去,打造出属于中国创新精神的大国成果与中国品牌。
再次,处理好创新文化内容本身与创新外在形式的关系。内容与形式互为表里,没有内容支撑的形式创新只是空中楼阁,难以持续;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内容同样需要与时代接轨,需要创新文化表现形式,使文化产品更具时代特色。只有实现文化内容与外在表现形式的深度融合,才能长久保持文化创新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觉醒年代》《长津湖》等之所以能够成为爆款的影视作品,秘诀就在于其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创新。为此,新时代要学习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坚持开拓创新、理论创新、守正创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反映时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7]。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当中这样强调文化的重要意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习近平总书记意在告诉我们,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积淀主动的精神力量。我们要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认识规律,把握主动,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真正做到让文化如流,新时代用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实现以文化人。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只要加强物质建设,更要注重精神建设。精神上的力量,时间更持久、意义更深沉、影响更深远。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扬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务必认真研究理论,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刻理解“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之基本内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科学的价值取向和深厚的文化基础,走好新时代新征程的赶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