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京剧艺术源流考

2022-11-25贺星榕

戏剧之家 2022年31期
关键词:徽班声腔昆曲

贺星榕

(海南大学 海南 海口 570100)

中国戏曲艺术产生于民间,也流传于民间,内容包罗万象,并以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播和传承。虽然戏曲一直不为文人士大夫所重视,被认为不能登大雅之堂,但在民间却广受大众喜爱,并因此而流传至今。

一、戏曲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戏曲是我国艺术中历史较为悠久的艺术形式之一,是诗、乐、舞三者结合的艺术形式,表演手段以唱、念、做、打为主。根据史料记载,我国在西汉时期已经出现“角抵戏”,“角抵戏”是“百戏”的别称。在我国古代,“百戏”是兼有音乐歌舞成分的杂技表演的总称,包含多种艺术表演形式,表演中多伴有音乐的唱奏,增加了故事情节的“角抵戏”与单纯的歌舞表演相比更有吸引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据《三国志》记载,三国时期出现了新的剧目《辽东妖妇》,书中载“嬉亵过度,道路行人掩目”,可见其表演虽然不雅,内容却相当生动。由此可见,在三国时期,我国戏曲已经发展到因人物、剧情等的需要可男扮女装的程度。宋元时期,我国戏曲艺术达到了发展高峰,出现了“宋杂剧”“元杂剧”和“南戏”等。“宋杂剧”全称“北宋杂剧”,由参军戏和歌舞杂戏发展而来,“宋杂剧”初步形成了角色体制,有乐器伴奏。“元杂剧”则是在宋金杂剧、院本的基础上吸收北方民歌形成的,称为“北曲”,结构为一本四折,可分成多本连续表演。“南戏”的形成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被认为是我国戏曲艺术正式形成的标志。至明代,我国戏曲发展出许多声腔,可以说,元代是我国历史上戏曲发展的“黄金时代”,元代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昆山腔,其中,昆山腔在之后的发展中汲取其他声腔的精华,为之后我国戏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道光年间,以板腔体为主的戏曲结构和徽调与汉调合流形成的皮黄腔的流行,推动我国戏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四大徽班进京,形成京剧

京剧形成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 年—1850年)的北京,迄今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1790 年,四大徽班先后进京,带去了二黄腔,1796 到1850 年间,汉调艺人进京又带去了西皮腔,后来,汉调与徽调艺人长期同台演出,促进了西皮腔与二黄腔的交流与融合,同时,昆山腔、梆子腔以及当地的民间曲调也不断交流融合,戏曲艺人吸收了许多戏曲剧种的剧目,也吸收了很多古老腔调。1840 年左右,京剧正式形成。

(一)京剧形成的社会背景

清代乾隆年间(1736 年—1796 年),我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生产力充分发展,工商业空前繁荣,民族文化交流加强,人民生活相对富足,民间艺术得到了相应发展。当时的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经济上豪商云集,文化上小说名作盛行,如《红楼梦》《镜花缘》等。市井商民大多喜欢看戏,随着商贸繁荣,出现了许多行业公会和会馆。稳定的社会环境,繁荣的城市生活,为戏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京剧形成前的花雅之争

“花部”有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等,“雅部”为昆山腔。花雅之争出现的原因是,地方戏是在昆曲之后盛行的,不如昆曲文雅,许多喜欢昆曲的戏迷不喜欢花部剧本的直白、通俗,因此,他们对花部的评价带有贬义。在花雅诸部不断争锋与交融的历史背景下,使京剧在诞生之初便能转益多师,最终走向梨园霸主地位。正如《梦中缘》传奇(清乾隆年间成书,作者张漱石)所记“长安梨园称盛……所好惟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三)地方戏曲进京

清朝庚戌年(1790 年)清高宗八旬“万寿”,各地有名的戏班都被召进北京为乾隆贺寿。最初,安庆徽戏班的名旦高郎亭应命率“三庆班”入京祝寿,随后,“四喜”“春台”“和春”也接踵而至,这是徽戏第一次登上北京的戏曲舞台。当时,他们被统称为“四大徽班”。京剧是从徽戏中诞生的,微戏是京剧形成的基础。

昆曲于17 世纪初,也就是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 年)来到北京,由于明末清初战争频发,许多王府贵族家的戏班艺人流落民间,使昆曲走向民间,也因此,北方的昆曲融入了北方的民族色彩及地方风格。徽班演出中也有大量昆曲剧目,微班中的“四喜班”以善用昆腔独步一时。

京腔是弋阳腔流传到北京后的名称,于明朝嘉靖年间传入,早于昆腔,唱腔高亢,又被称为“高腔”。京腔一直与昆腔并列,二者相互竞争,相互吸收融合。

秦腔,也称“梆子腔”,早在康熙时期(1681年——1722 年)就已传到北京。但是,梆子腔在北京的盛行却是在乾隆中叶以后,即18 世纪末,特别是在魏长生二次到北京之后。

汉调亦称“楚调”,是汉调艺人在湖北清调的基础上吸收安徽的二黄腔和甘肃一带的秦腔发展而来的。汉调于道光八年至十二年间(1828年—1832 年)传入北京(以《燕台鸿爪集》为根据)。徽、汉二调的演员早在徽、汉二调进入北京之前就有过合作的历史。因此,汉调艺人进入北京后,直接投身于徽班之中,并没有成为一个专门的戏班。

地方戏曲进京使各种不同声腔得以交流融合、相互学习,使戏曲声腔更加丰富、科学、完善。这些地方戏曲进入北京也为京剧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使京剧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四)京剧艺术的形式

地方戏曲进京为京剧的诞生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徽戏进入北京时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并在北京的戏台上站稳了脚跟,再加上微戏不断吸收其他地方戏曲剧种的优点,发展得更加完善,为京剧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微戏演变成京剧的过程持续了约50 年,这50 年又可分为4 个阶段:第一阶段大约为1790年到1797 年,为徽班进京初期。徽戏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以丰富的剧本、优秀的声腔及独特的表演技巧收获了一群戏迷,且微戏不断发展进步,广泛吸收其他戏曲的特长,当时,昆曲、秦腔等剧种都在衰败,艺人无处安身,许多其他地方戏的演员都加入了徽班。微班的兼容并蓄使之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戏班,在这样的情况下,微班演出吸引了更多观众的兴趣。第二阶段,微戏在花雅之争中走向完善,1798 年左右,花腔被禁止演出了10 年时间。1790 年徽班进入京城时花腔十分流行,甚至流传到了江淮一带。但当时花部被文人士大夫所鄙视,所以,封建统治阶级又以惯用的手法强行禁止花部演出。而徽班中本身就有昆曲的艺人,他们有较厚的底子,于是,当时许多徽班开始以唱昆曲为主,这促进了花部的改革发展。第三阶段,徽戏与汉戏融合。1830 年左右,汉戏演员进京,形成了皮簧合奏。徽戏最初进入北京时是以唱二簧为主,但也有皮簧合奏,因为在道光(1821 年—1850 年)初期就有过皮簧合奏的先例。汉戏进京后没有自己开班而是直接加入了徽班之中,汉戏的加入使徽班演出加入了西皮调,于是就形成了皮簧合奏的局面,最后形成了京剧。

皮簧合奏在声腔上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但京剧唱白的声调和字韵都有所改进,京剧的特色在于唱白语言的北京化上。京剧于1840年前后正式形成,声腔以皮簧为主,曲调板式上出现了“反二簧”“反西皮”,唱白上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并形成了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京剧以“皮簧戏”为主,确立了板腔体的结构形式,“分场”的形式使之不受套曲限制,这与昆曲不一样。这时出现了专职的京剧演员,最初有老生“三鼎甲”: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他们不断地改进提升京剧,使之更加完善。后又有“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程砚秋提出了“以腔就字”的改革,大胆创新,程砚秋改革创新后的声腔婉转曲折且刚劲有力,被称为“程派”。梅兰芳则以自己的精湛演技将京剧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且突破了原来京剧旦角中青衣与花旦的严格区分和一些陈规,甚至把京剧传播到了国外,梅兰芳是第一位将京剧推向世界的大师,这对于京剧发展有重要意义。这些前辈的努力使京剧不断完善成熟且发展至今。

我国戏曲有许多不同剧种,我们在欣赏传统戏曲时,总是很佩服古人的创造力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从发饰到装饰再到服饰,都能看到古人对艺术的热爱。我们要懂得传统戏曲的优秀之处,从而增强文化自信,提高音乐素养和音乐审美水平,将我国的戏曲艺术保存并发展下去。

三、总结

不难看出,京剧是在徽剧的基础上,融合我国各个地方戏曲形成的。关于京剧的形成时间,有学者认为要从“三庆徽”入京时算起,也就是1790 年。也有学者认为,要从1830 年左右汉调入京与徽调融合发展算起。但更多的学者认为,京剧在1840 年左右才形成,笔者个人也偏向于认为京剧是在1840 年左右形成的,1790 年到1830 年为京剧的孕育期,京剧的完善成熟是在1840 年,可以说,京剧形成于传统戏曲的百家合流。优秀的戏曲剧种不会在一夜之中诞生,京剧从1840 年左右形成至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随着世界的发展,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更加重要,因此,我们更要将京剧传承和发展下去,我们不但要了解京剧艺术的发展史,更要对它进行创新和发展,使京剧真正走向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徽班声腔昆曲
徽班这座宝库
“九门轮转”小考——兼论徽班演出“轮转制”的运作机理
《黄梅戏声腔研究》出版发行
戏曲声腔研究70年回顾与反思
京剧与徽班那些事儿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豫剧俚谚中的声腔表演艺术初探
京剧青衣时代的奠定——陈德霖与晚清京师徽班旦行的变革
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
补园和昆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