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现状与对策
2022-11-25张兆仁
□文/张兆仁
湿地资源本身具备较为丰富的经济开发价值,对湿地资源进行保护和管理,不仅能更好地彰显湿地的功能,促进资源价值的提升,还能为湿地资源合理化开发和利用创造条件,使湿地的开发和保护能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价值。因此新时期要正确看待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当前保护管理工作现状积极探索创新保护管理工作的措施,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相应的支持。
一、当前我国湿地资源保护和管理现状
在我国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背景下,我国湿地资源保护部门初步认识到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现阶段已经在这方面作出了多元化的探索和实践,保护和管理的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综合分析当前我国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整体发展状态,发现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管理效果不理想。主要问题如:湿地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不完善,无法为湿地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系统的法律规范支撑;湿地资源保护工作中分类、分级管理难度大,管理和保护工作的开展难以形成系统性;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统筹协调能力不足,现阶段尚未构建统一的管理体系,也难以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协调意识。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对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保护和管理工作的系统创新。
二、湿地资源保护管理优化创新对策
在对当前我国组织开展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基本情况形成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保护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新时期要注意与时俱进的对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促进完善管理体系的构建,使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状态[1]。下面就针对具体的保护和管理措施进行细化的分析:
1.健全法律法规,构建完善的保护管理机制
在积极推进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的支撑能为各项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有助于促进各项管理模式的系统构建,从而提高管理工作的综合发展成效。因此新时期结合时代背景下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现实要求,可以尝试对法律法规体系进行设计和完善,并在法律法规体系的支撑下重点针对保护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设进行分析,增强管理的规范性和有序性。一方面,要针对湿地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构建咨询服务机制和技术指导工作机制,确保能维护保护管理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另一方面要针对湿地资源保护管理需求构建资源价值评估机制,在有效评估和认定资源价值的基础上对管理保护方案进行确定。在此基础上,发挥完善法律法规的作用,严厉打击保护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违法犯罪问题,就能增强保护管理工作的有序性和稳定性,真正对现有问题进行合理化的处理,提升保护管理工作的总体效果。
2.完善资金保障,发挥各部门协同促进作用
在我国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实践中,各项工作的开展需要各部门的统筹管理和协调配合,因此按照保护管理的需求,我国政府部门一方面要针对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加大技术投入和资金投入,在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下促进各项保护管理措施的制定和模式的创新,形成良好的保护管理工作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多部门协同规划的工作体系,应有意识地引导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到湿地资源保护管理规划设计、政策落实实践中,在多部门的协同配合下形成良好的保护管理工作氛围和工作效果。以此为基础,还要注意对保护管理涉及到的监管制度进行完善,监管技术的落实和资金的稳定运行,确保各部门能按照规范要求开展保护和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湿地资源保护管理整体水平[2]。
3.开展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参与保护管理力度
公众的广泛参与能为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群众基础,也能提高管理效果。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可以结合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需求,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融合媒体宣传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使他们能深刻认识到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可以积极主动搭配和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有效的宣传教育还能激活公众在参与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中的责任意识,使他们能按照需求自觉践行保护和管理工作,对湿地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进行创新,支持保护工作的创新组织推进。这样就能发挥公众的力量,在社会范围内营造积极健康的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氛围,彰显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综合效能。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湿地资源保护开发形成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把握当前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化的保护管理工作方案,能更好地提高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效果,促进湿地资源社会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充分挖掘,为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湿地资源奠定基础。所以新时期在积极推进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对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系统的分析,促进完善管理措施的制定和管理模式的构建,显著改善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综合发展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