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2-11-25毛海本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23期
关键词:植被水土保持边坡

毛海本

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15000

水利工程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直接的保障作用,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联。水利工程在建设当中对于周围环境产生的损害可想而知,所以要合理的结合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这项内容做好水利工程设计工作。由于水利工程规模比较大,所运用的施工技术也比较复杂,在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之余,要把生态水利工程摆放在重要的方面,是生态水利建设的关键点,能够以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这一思想为出发点,避免水土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让水利工程设计当中获得良好的措施支持。把生态平衡作为重要的设计标准和参照,结合水土恢复等相应功能,让生态获得平衡的保证。

1 水利工程设计中水土流失特征分析

第一,遭受到破坏的植被往往不能高效的获得恢复。水利工程时间长、任务重的特征凸显,占据的土地面积比较大,而且土地长时间由建筑物固定和占用,遭受到很大的压力影响,那么会对于植被造成影响,植被不能恢复。水土保持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当前很多建筑工程开展中往往涉及的是混凝土结构,这样状态会影响土地的肥力,植被在恢复的时候就面临着极大的困境,甚至说恢复的可能性较小。

第二,以多样化水利工程设计为主,则出现了多种形态的水土流失。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从环境、农田等方面入手水土流失也展现出多样性,在施工当中受到水力和重力的影响,对土壤造成侵蚀。有的还会出现滑坡或者塌方的问题,严重的状态则会发生泥石流或者洪水。

第三,点状或者线状的形式出现水土流失。水利工程占据的土地面积比较大,一般来说,水利工程建设在河流、山川等领域,这是十分不便利的。施工当中工程建设周围的植物往往遭受到破坏,在受到压力和暴露等不良侵害发生水土流失。同时,在进行水库或者大坝修建的时候,地表的状态往往出现不良影响,大面积的暴露出来也会面临着水土流失的损害。

2 水利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意义

生态遭受破坏的问题发生,对于人们的生活、生产等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水土流失产生的范围比较大,而且发生次数比较多,这对于人们的生活也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所以,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也摆放在了人们关注的重要视角上,将水土保持工作有效开展,能够结合当地的水土流失问题重点解决。近年来,在水利建设过程中有效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展现出良好的效果和质量。一般来说,水利工程涉及的范围比较大,对于环境的改动也是比较明显的,设计的时候能够把水土保持理念作为重要的支持和参照,这对于防治水土流失形成了极大的作用。所以,能够在水利工程设计当中彰显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关键价值,所凸显出的意义不可忽略。

第一,能够注重水土保持工作,这就关注了滑坡和泥石流问题,水利工程在建设的时候就会获得安全,不会面临着危险和侵害。第二,在不断的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力度的时候,水库的泥沙不会出现较多的淤积现象,库容量提升的影响,工程建设的效益变得越来越明显。第三,在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同时,可以把河流当中所融入的泥沙量适当的控制,然后河道不会出现堵塞等问题,在通畅基础上也可以更好的进行泄洪,避免洪涝灾害对于人们形成极大的威胁。第四,在不断完善水土保持工作的过程中,能够让各项功能展现出来,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让土壤涵养水源的价值体现。例如,在面临枯水时期的时候,能够把地表径流提供充足的支持,水资源运用更加合理,分配也十分完善,到了汛期的时候也会积极存储较多的雨水,这对于防洪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带来了良好的便捷条件,不会面临较大的压力。第五,在落实水土保持工作的时候,让水环境拥有高质量发展和运转的状态。总之,把水土保持理念合理渗透到水利工程建设当中,这能够让生态环境在获得保障,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水土流失,这让经济朝着良好持续性方向发展,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3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探讨

生态环境遭受到多个因素的破坏和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生活发展的重要影响。所以,在最近几年中人们提升了环境保护意识,所凸显出的生态理念也合理的渗透到多个领域之中,这对于社会的进步有着极大的推动。但是,在具体的实践和探讨当中也涌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工作人员做好记录工作,其中涉及了很多的水资源,但是通过考量和分析来看,资源不够科学、缺乏系统性和真实性的支持。有些施工单位为了单纯的追求利益,并没有认真探索当地的自然资源,缺乏对自然环境的综合性考量。同时,单位主体不能全方位的把握当地状况,信息内容不够全面和真实。

第二,水利设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升。在最近几年中,国家积极推动水利工程,而且对其引起高度的重视,这随之对水利设计师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需要较多数量的水利设计师做出贡献。但是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也有一些水利专业知识不完善的设计师走进行业,这导致设计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比如,有些设计师在设计工作上并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也缺少环境保护认知。在思想不够先进的影响,导致设计工作不够全面,缺乏系统性和生态性。然而,有的设计师也未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并不能更好的贯彻落实生态理念,这导致水利工程设计当中缺乏生态观念的作用发挥。

第三,把关注点放在水利工程经济效益提升上。水利工程建设从根本上来讲性质是以满足民生需求为主,比如提供生活用水,并把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最终让人和自然之间和谐共处。但是,实践当中很多区域把经济效益摆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设计人员在利益的影响和带动趋势下,并没有认真完成生态建设,这导致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缺乏环境保护的有效推进和良好改善[1]。

针对以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急需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作出反思和改进,要重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作用,将其合理地归结为水利工程设计当中重要方面。工作人员详细的探讨以及认真分析,能够让水利工程设计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真正的落实生态修复等各项功能。

4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4.1 进一步树立较强水土保持意识

在生态环境受到巨大的破坏这一背景下,国家以及人民均认识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价值,而且随之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与水利工程设计关联在一起,这可以不断地做好生态环境的修复,也在一定程度上将改善工作顺利执行,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合理运用,让工程设计的实际效果清晰完美的展现出来。然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相应理念和准则,在这一目标顺利有序达成,必须要以较强的认知为主,通过正确的水土保持认识,为人们的行为带来良好的冲击和指导。在生态环境意识的冲击和推进下,人们关注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各项损害,然后把握水土保持的修复功能价值,以此为植物的健康安全生长提供保证。

除此之外,能够让土壤的修复功能更加强化,避免土壤遭受到不良的侵害,设计和施工当中要把保护生态环境视为重要的行列和内容,然后在建筑领域当中避免对土地造成不良损害,以实施一系列合理的措施为主,让土壤获得保护。另外,在建筑领域当中要防止制造碎石或者碎片,因为这都会对土壤的质量造成极大的损害,以水土保持意识确立和提升为主,由此让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获得相应的支持以及明确方向。比如,带着较强的水土保持意识,将防护区域合理划分为等级,然后按照等级制定出水土流失的有效防治举措和方案[2]。

4.2 优化水利工程边坡防护设计

首先,要对工程结构设计不断的推出优化模式,明确工程设计的相应原则和要求,还需着手于水土保持这一重要因素,要防止出现地表扰动等现象。要配备合理的举措,把填挖的土石方量全方位管控。比如,进行水库大坝建设的时候,环境地址相吻合就可以选取合适的模式,比如以混凝土为主,因为这一设计模式设计并不会对地表造成极大的损害,所形成的工程规模体系也比较小。另外,倘若进行输水工程设计,那么就可以通过隧道和渡槽的方案设定为主,因为这两个工程设计并不会涵盖较多的回填量,也避免产生水土流失。如果进行围堰设计,那么就要以优质的钢结构为主,堤防工程设计当中要适当的把坡度降低,这也是从根本上杜绝水土流失发生的重要因素。

其次,要针对土石方进行平衡设计。工程设计当中土石方平衡性对于工程的整体有着直接关联,做好优化工作积极贯彻落实水土保持理念,比如开挖和填充的数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运用清基用土石方,这就会让开挖的量合理的管控。

最后,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边坡保护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项目。因为这对于工程的最终整体效果有着相应的牵连。边坡保护设计工作开展的时候,通过混凝土喷砂或者砂石等形式进行保护工作,这样的方法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往往归结为硬边坡保护的体系,这就对植物的保护造成了很大的损害。所以,为了对土壤造成的侵蚀度逐渐降低,那么就可以通过喷雾混合植物边坡保护的形式开展工作,运用这样的方法保障,会让水土持的生态恢复功能逐渐加强。植物生长拥有良好的状态以及环境,提高生长速度也能够杜绝水土流失问题。除此之外,在边坡保护方法顺利实施下让绿化领域逐渐变大,有着观赏性的同时,也让生态景观更加宜人。不管是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还是将水利工程有效设计,都发挥出一定的推广作用。除此之外,网格草皮护坡也是重要的护坡形式,这能够让工程建设的成本有效降低,也可以更好的管控水土流失现象出现。最终,边坡防护的质量会大大提高,比如我国很多水电站则以喷雾混合植物边坡保护为主,这所呈现出的效果也比较明显,很多工程设计师借助这一方法让生态防治工作以及各项举措开展拥有了一定的力量和技术支持。

4.3 提升植被覆盖率,改善环境

将植被的覆盖率重点提升,关注植被覆盖这项工作,这也是为解决水土流失带来良好方法的载体。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对于自然环境造成的损害是不可忽略的。但是为了将水利工程作用发挥出来,必须把环境的恢复归结为重要的工作任务。从水土流失分析来说,产生这一现象和水土保持能力不强存在关联,让植被的覆盖率大大提升,会为水土保持能力的提高做好保障。而且植被种植这项工作的开展也能够让土壤得到修复,有效缓解了水土流失问题。在此情况下,要按照具体的情况选择植物,保证植被的覆盖领域逐渐拓展,让周围的环境质量大大提升,这在保护土壤和水源方面展现出良好状态,更好地执行生态平衡这一原则。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对于自然环境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为了将环境恢复工作持续合理的推进,就要注重土壤的水土保持效果提升能力。所以,在植树造林等一系列举措开创下,让植被覆盖率逐渐拓展,然后结合遭受破坏的土地实施重点恢复,并关注具体产生水土流失的位置,随之提出整改举措。在以落实因地制宜理念为主,选择适合的植物,搭建成良好的植被覆盖体系,让水土获得保证。最终,通过维护生态平衡保证环境等相应模式,真正的让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3]。

4.4 制定机制,提升投入的力度

水利工程设计工作开展的时候,往往未能把水土保持归纳为重要的方面,从根本原因分析入手,主要是因为设计人员未形成较强的水土保持意识。与此同时,还与机制不够合理、不健全存在关联,因为缺乏完善的机制,那么对于工程设计不能提出合理的约束。所以,完善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和管理模式搭建当中,要把建设质量做好重点的管控。从跟随新时代发展下的生态理念入手,让可持续发展积极稳定的贯彻执行。项目实施的时候应该以国家提出的标准和要求入手,将各项工作确立机制和准则,然后让水土保持工作开展获得一定的参照。由此,机制的确定之后可以提升投入力度。

除此之外,在工程设计之前还要做好工程土地的重点勘察和检测,这也是让生态环境作出评价,为施工带来良好准备的重要载体。设计工作当中要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以生态环境保护稳定执行为主,然后针对所涌现出的一系列问题要提出预防模式,还要做好生态环境的重点评估,形成清晰的评价报告。之后,工程人员能够按照工程所产生的破坏等内容准确的定位开展预测,按照结果把施工方案有效调整和协调,并配备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举措,为落实水土保持工作带来验证和执行。这样,在机制和较大的投入力度支撑下,可实现水利工程设计工作的更加全面和优质推进[4]。

5 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我国所面临水土流失的问题特别严重,有效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避免生态环境的灾害发生,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注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设计当中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要加强生态环境改善,就需要通过充足的投入以及完善的机制,保证人们带着较强的水土保持意识,为维护生态环境以及降低水土流失产生作出努力。同时,把握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开创具有绿色生态的水利工程作出贡献和努力。总之,通过本文的重点探讨和论述,结合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运用价值,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明确的运转方向。

猜你喜欢

植被水土保持边坡
伊敏露天矿植被恢复区养管模式
水利工程施工中高边坡开挖与支护技术的应用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路域植被生物量计算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建筑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探析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分析
追踪盗猎者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