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思政”格局下推进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
2022-11-25周梦家吴雪龙
史 洁,周梦家,吴雪龙
(蚌埠医学院a.马克思主义学院;b.临床医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时刻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要义,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具体来看,“大思政”格局是指高校在培育人才的每一个教学过程之中,以及在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从而能够从方方面面落实思政教育工作。[2]在“大思政”格局背景之下,高校的老师积极推进落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能够强化学生们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念,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取得进一步发展。
一、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战略意义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是一项固本铸魂的工程,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后继有人具有重要深远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高校在办好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关注学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一)高校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普遍群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年轻一代的支持,而青年在未来的发展中会创造无限的可能。大学生更是具有典型性,他们文化素养好,综合素质高,学习能力强,是党和国家的希望,肩负着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重任。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政治站位直接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发展状况。由于高校大学生相对来说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意志力薄弱,政治辨别力不足,容易受到外来糟粕的侵蚀、蛊惑。因此高校大学生群体成为国外敌对势力渗透的主要目标。
基于“大思政”格局下,高校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大学生的头脑,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坚决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使之从思想上真正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最具创造性的力量。
(二)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对社会具有辐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将青年大学生比喻为“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高度关注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深厚思想文化的群体,其思想发展的空间广阔,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社会民众的思想行为起到重要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影响着民众的精神世界。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铸魂育人,同时肩负着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使命[4],所传播的主要政治思想、校园文化对周边社区甚至整个社会都具有辐射作用。
因此,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高校文化育人功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可以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前进的步伐,激励人们在思想意识、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朝着相关理论指引的方向努力。当今,中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腐朽思想不同程度上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影响,特别是在敌对势力的蛊惑下,极易使得个别青年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动摇,弱化理想信念。这就要求高校加紧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帮助大学生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信仰。高校理论工作者在这个过程中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教育引导,坚持用理论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牢牢把握高校思政理论教育的话语权、主导权,引领高校大学生、社会民众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向发展。
二、高校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地方政府根据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积极开展了行动,从提升高校师资水平、把控思想文化阵地、推进“三进”工作开展等多个方面增强了高校思政工作的教育成效。尽管思政教育成果显著,极大程度的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在高校的发展,但整体上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以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仍然是一项需要不断推进的重大战略任务。
(一)部分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教师队伍力量有待强化
基于“大思政”格局下,教育部先后印发多个文件,强调高校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直气壮地上好思政课,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各个高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重点聚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为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高校对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总体上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质量、数量均有提升。但为了扩充思政工作队伍,部分高校招聘了很多年轻教师和辅导员,存在工作经验不足,政治性不强、理论水平不够、教学能力较弱等问题。可能造成相关理论知识分析不够透彻,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作用发挥。因此,思政工作队伍应该尽快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学习,提升知识转化率及应用能力。
此外,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核心骨干,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崇高意义。然而,在部分高校中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仍然存在缺乏情怀,固本守旧的现象,难以在思政课堂上做到与时俱进,这无疑降低了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和认可度,影响了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实效性。
(二)部分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内容有待充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立德树人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主要传播渠道,更是当代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和提升的重要途径。而上好一节思政课的重要之处在于课程内容的设计,关键在于如何突破“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壁垒。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体系与课程设置虽然日趋成熟,但教育内容缺少实践创新,影响学习效果。大众化教育内容在很多学生看来是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部分内容仅仅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单一的重复理论知识,缺乏联系实际的案例分析和时事热点的联系讲解,高深莫测的语言和艰涩的内容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思政”格局的“大”不仅仅是在于课堂之大,或是理论知识之大。规模再大的教室,再丰富的理论内容知识,相对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所传播的立场、观点和思维的学习需求来说都是具有局限性的。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时空的局限、主讲者的专业理论素养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导致大众化教育内容流于形式,学生会出现学而未通、通而难用的状况,无法将理论知识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与行,也就难以打通“大思政”格局建设的顶层设计,难以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目标。
(三)部分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模式有待创新
基于“大思政”背景,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如何实现改革创新,增强实效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的重要议题。思政课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传播的重要渠道,但当前部分高校很多思政理论课程难言合格。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照本宣科,甚至沦为学生眼中所谓的“刷分课”,传统思政课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独角戏”灌输式教育缺乏创新,效果不佳,忽视时代特色的授课内容只会“招黑”。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精神的思政课程无疑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阻碍因素之一。
事实上,高校思政课是一门集思想教育、政治性、理论性为一体的课程,它的特殊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是需要多方协同,形成教育合力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仅仅依靠课堂授课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单一依靠课堂授课学习将会造成学生容易受外力因素影响,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产生质疑,动摇对其理论的坚定信仰,对学生知识内化造成一定的阻碍。单一的授课模式缺少实践内容,很多高校思政课上仅仅针对理论知识进行简单讲解,内容晦涩难懂、缺少针对性。缺少实践环节,即使有,也是流于形式。如仅在课上进行案例分析,或者仅采取课内实践教学方法。学生缺少通过亲身实践达到知识内化的途径和机会,所学到的仅仅是传统的空洞的理论知识,难以使得马克思主义真理自然融入青年学子的内心世界。
三、高校大学生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路径探析
(一)完善“三支师资队伍”建设,强化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师资队伍力量
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完善“三支师资队伍”建设,即形成以专职教师、兼职教授、辅导员队伍为一体的思政教育合力。从理论知识传授、实践案例分析、校园和社会环境影响等多方面推进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
“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进程中,终归要靠一支政治素养过硬,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因此,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直接关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实效。[5]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思政教师的政策支持,提出一系列能力提升计划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对教师的培养计划提出了明确要求。《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提出,高校要加强教师培训,着力培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后备力量,大力推动新时代思政工作者专业水平的提升,提升高校中青年思政教师的内涵式发展。同时,以学术交流,学历深造,高校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增强思政教师整体水平,打造一支理论体系服务于实践教学的专业师资队伍。
基于“大思政”背景,单一的以思政课教师为主导的授课形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感,失去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成效。国家在出台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文件中提出,设立思政课教师岗位,吸引相关专业高水平专家学者、党政领导作为客座教授在高校进行讲座或兼职授课。此类方法,可以创新授课形式,充实授课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新鲜感。高水平的兼职主讲人更能够将理论知识与日常的党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务相结合,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案例,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实用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推进不仅依赖思政教师的课堂授课,学校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样重要。为推动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入行,高校应大力建设辅导员队伍。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学生与家庭、同学之间沟通的桥梁,辅导员更能形成家校合力、促进朋辈亲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上的影响。因此,高校应扩充辅导员队伍,提升专业师资水平,聘请思政专家人才,扎实推进专家师资队伍构建。
(二)构建长效机制,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短板”补强
补齐教育短板,加强课程内容创新,健全长效机制,落实全面保障工作。思政课的主要成效建立在内容为主的基础上,内容晦涩难懂会降低学习成效,失去课程吸引力。因此,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大众化,需要着力充实课程内容,以讲史明事,体悟力行的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充实,着力打造理论全面、脉络清晰、紧跟时事的思政课程。
课程体系的健全发展过程纷繁复杂,需要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制度政策,才能保证课程体系的不断健全、持续更新。这就要求学校党委主动承担主体责任,强化政治领导。做好规划指导工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为思政教育体系的内容完善、形式创新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证。此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主渠道,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发挥主体作用,坚持党的方针政策,严格遵行各项文件精神要求。健全长效机制,在大的方针政策基础上,细化主体责任、做到责任到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总目标,制定课改实施细则,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精细规划,做到分步骤、分阶段地明确课改内容。
(三)构筑思政课教学“三结合”,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创新
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思政课“三结合”是改进教学模式单一、学习效率低下的有利对策。“三结合”即课堂、网络、实践三种渠道混合教学。这种方式旨在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积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教育新阵地、构建实践育人体系,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模式创新。
作为理论知识传播主渠道,高校思政教师应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育人作用,针对教学模式僵化、抬头率低等教学问题,首先改进教学模式,对授课内容进行梳理,因地制宜地改变授课方式,做到一院一案,即一个专业制定一个教案,根据专业特性穿插更具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同时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着力推进社团、学生组织改革。在各个学生组织进行期初招新、期末考核时将思政理论知识纳入考核标准,将相关理论知识作为综合测评的加分项,以此加强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着力打造第一、第二课堂相结合的良好文化育人环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创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大思政”格局,高校应利用新媒体技术,重视校园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搭建,为学生提供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自主学习场所。网络思政教育的开展,推动了学生的角色转换,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成效。此外,高校思政管理队伍应该加强对线上学习平台的监管,健全网络舆情处理机制,及时过滤网络不良、反动信息,最大程度为校园提供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进而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