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同”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的路径探析
2022-11-25黄海红
黄海红,叶 进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将党的群众路线运用到学校工作中去,了解学生活跃场域,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做到“学生在哪里,思政教育工作就到哪里”。基于融媒体的发展,上海高校扬弃了辅导员“同吃、同住、同学习”的传统“三同”育人模式,探索出以“同场域、同频率、同成长”为践行理念的“新三同”模式。这一全新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模式为解决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促进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化策略和改进方向。各类新型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了教育信息化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成为常态化,这深刻改变了以往“教”“学”“管”的形态。
一、“新三同”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的机遇
“同场域”践行“围绕学生”的理念,要求思想连线,行动在场,做到“眼中有人”;“同频率”践行“关照学生”的理念,要求同理共情,排忧解难,做到“心中有爱”;“同成长”践行“服务学生”的理念,要求同行共进,教学相长,做到“脚下有路”[2]。“新三同”理念在融入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育人方位从“物理空间”到“虚拟空间”拓展;育人内容从“显性教育”到“隐性教育”延伸;育人队伍从“教师主体”到“多员一体”壮大。
1.育人方位从“物理空间”到“虚拟空间”拓展
践行“同场域”理念,需要教育工作者把握学生学习活动的场域,根据场域属性开展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智媒体时代,线上线下教学将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模式。“同场域”强调教育在“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融合共存的理念与思政课开展线上线下教学共同推进有异曲同工之处。首先,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学习环境从现实生活延伸到了网络空间。例如,5G技术引进校园,大学生学习环境呈现网络化、多元化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网络思潮冲击,以往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大部分大学生追求移动学习、碎片学习和随处可学,因而他们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常驻在诸如“抖音”“微博”“B站”等网络平台上,这种多终端多场域的学习满足了学生随时想学便能学的诉求,同时也为终身化教学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基础。其次,线上教学的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全天候、全时空甚至全身心的教育服务。高校网络化格局也在不断创新优化,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平台逐渐多样且广泛。除此之外,在疫情常态化的今天,为确保学校“停课不停学”,国内外众多学校开展了线上教育实践,互联网的各种知识传授方式与教学组织方式突破了班级授课形式、刷新了师生对教与学的体验感,同时也促进了交叉学科之间的交流。由此可见,当前的教学场域伴随着新型技术的应用不再局限于课堂或某一个教学软件,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时也不能局限于某一个时间和空间。
2.育人内容从“显性教育”到“隐性教育”延伸
实现“同频率”理念在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中的运用,需要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互动中倾听学生的想法、理解学生的感受、感知学生的需求,在了解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状况的情况下调整规划教学内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一方面,线上教学模式是集各类新兴技术手段为一体融入到教学中去,力求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益于线上教学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部分信息技术素质高的思政课教师只需通过信息收集、数据筛选、足迹跟踪、学情分析等就能了解到学生在网络世界里的思维动态、关注焦点、舆论倾向、学习情况、活动轨迹等相关信息,从而为学生量身打造一套教学体系,在教学课堂中更多地投入到对学生的品德提升、精神塑造与行为引导等“隐性教育”上来,精准满足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事实上,学生也更愿意与集技术和智慧于一身的思政课教师互动交流。另一方面,线上教学打破了课程内容“按部就班”的“唯课本论”屏障。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动脉,其内容必然是以课本为根源,但要随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和融入时代元素。例如,部分思政课教师通过技术终端就能集成全国各大高校或地区的优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案等与学生们共享共研,这种学习资源由区域分割向高位均衡转变的过程有效实现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学生在教学内容上的“关照”。
3.育人队伍从“教师主体”到“多员一体”壮大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3]。首先,从近几年高校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经验来看,高校思政课教师唱“独角戏”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群体,例如,社区、家庭、社会、政府等高校以外的人员积极投身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为思政课教学增添了新活力。“同成长”理念注重师生主客一致、同向共进,秉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力求实现师生在教学互动中共同成长。育人队伍的壮大使得“同成长”理念在融入高校思政课双线教学过程中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学相长”的范围随之扩大,也促进了高校思政课课程建设与人文关怀共同发展。其次,人的思想普遍存在着隐蔽性,而这一特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随着各类线上教学App的普及以及它表现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师生之间的距离逐渐被拉近了。“大学生MOOC、腾讯课堂”上面有部分知名高校教授的思政课,学生可以进入课堂直播与名师对话,有效增进了学生与思政课教师的平等互动。名师在解疑答惑的过程中能够“想学生所想”,即感受到当前学生思政课学习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为下一步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案等设计投入思考,在这一交流过程中师生实现了共同成长。
二、“新三同”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的现实困境
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迈入教育视野,教学模式呈现多渠道、网络化的特点,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大学生思想多元化的需求。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扬弃,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育人“场域错位”,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师生“频率不在线”,线上情感互动缺乏;教育主客体存在话语语境冲突,育人队伍“成长缺席”的现实困境。
1.教学资源场域分配不均
“同场域”重视育人方位的融合和育人资源在场域上的有效分配,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就其本质是两个时空分离的场域,无疑在资源投放上存在着“偏场域”的问题。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深受社会潮流影响且思想活跃的青年群体,是网络舆论的积极参与者。互联网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发表言论最便捷的场域,也是影响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主阵地。首先,高校思政课长期依赖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的思维惯性,并且这种“思维”和“意识”已经具备模式化和固化的特征,进入到集体无意识状态[4]。部分思政课教师刻板地认为,只有面对面的讲道理、说服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同场域”理念为思路进行思政课,需要教师“行动在场”。但实际上的线上教学多是“身体在场”,这种情况容易造成师生间感官反馈思想的缺失,难以保证思政课的实际效果。由此协同育人的场域呈现“重线下轻线上”局面。其次,部分思政课教师容易将线上线下教学理解为简单的混合和加法,不去深入探索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价值、问题和路径,在教学实践中缺少信息素养。当前部分高校存在资深但又高龄的教师面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实操能力有限,深厚的育人资源只能依靠有限的课时进行单纯的理论说服,无法满足大学生课后渴望知识的问题。除此之外,大学生群体本身是年轻的“网生一代”,花费更多的时间停留在网络平台,在获取资料时因辨别力较弱容易受到网络“漫灌式”意识形态的影响,进而模糊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线,造成独立分辨认知能力缺失,陷入不良文化的泥潭。而有些大学生独立学习和探索能力强,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掌握有效信息的速度优于思政课教师,且所获内容时效性强、有深度有广度,这给高校思政课教师造成了压迫感。整体来讲,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不是包含、平行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物理性结合,而是相互渗透、整体互融、同向共进的趋势,如果不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教学资源就不能在场域上得到有效分配。
2.师生线上同频互动缺乏
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高校思政课教师都应把课堂互动视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实效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目前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出现易重复难递进的状况。部分思政课教师缺乏主动融入和长期参与线上教学的意愿,对线上课程内容的设计粗制滥造,进行简单地“复制粘贴”线下教学材料中的内容,致使线上教学丧失独特的存在价值。学生在这种高重复的教育内容中感受不到教师的学术热情,从而不以为然地出现懒散应付课堂的心理,师生进行课堂互动的实际效果也就难以评判了。其次,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线上教学过程中的课件上传至教学app,在线面授、在线解惑、在线互动等操作成为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考核。在众多课程资源中甄别遴选,课程制作中构思重组,教学过程中讲解互动,智能媒介的灵活运用等都是对思政课教师技术本领和教学素养的考察。整个教学过程中充斥着各类技术的味道,致使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一定程度上被分散了。再次,部分高校思政理论课仍然侧重于课堂教学,理论知识的分配呈现“课堂过剩”和“线上不足”的趋势。这种育人资源的局限供应在满足教学任务的同时忽视了对学生的思维勘探,线下教学内容多以课本为主且课时有限,教学方式呈现“大水漫灌”和学生听讲呈现“囫囵吞枣”的形式。部分高校对于线上教学的课程设计也是只停留在意识层面,一些思政课教师前期没有对线上教学课程进行科学地规划布局,出现线上所有课程章节同时解锁或全部开放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部分学生为尽快完成全部课程,出现“集中刷课”的举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也因此脱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渐出现“线上看过线下不听,线下没听线上再补”的学习态度,从而干扰了师生教学相长与和谐互动。最后,我们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具有局限性。广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指向线上和线下的所有场域,狭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仅限于线上[5]。思政课教师的线上教学是狭义上的线上,对网络全域中学生思维的引导缺失。大学生在网络上以虚拟昵称常驻,容易困惑于某些舆论,甚至发表不良言论。这种情况下思政课教师很难像线下一样在“系统性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后进行舆论引导,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思维的契合度。
3.育人队伍共同成长缺席
“同成长”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过程中,需要育人队伍与大学生始终保持教学相长、共同成长。但实际上网络信息化的发展速率远超现实实践的行进速度,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和大学生在资源分析、教学评价和心理沟通上并未达到“双向奔赴、共同成长”。其一,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追求符号化、图像化的网络表达方式,并将其迁移至线上线下的课堂中,学生在提问或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出现部分网络新词,教师在不理解新词的情况下易出现话语冲突,也不能很好地解疑答惑。其二,线上线下双环境扩大了师生学术平等交流的范围,主客体之间的教与学看似逐渐平等,但事实上大学生获得的未过滤的网络文化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认知,教学交流过程中老师感受到的可能是表面上的“学富五斗”,没有具体了解学生是否存在网络观点搬迁、基础浅薄、理论匮乏的一面。除此之外,教学评价理应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和大学生学术成果及艺术成果的全方位考核,但实际评测过程中师生队伍线上理论研究成果远超线下艺术成果,这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和大学生协同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种消极因素。其三,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和大学生共同成长需要师生敞开心扉,为学生解疑答惑时达到“想学生所想,时时在场”的高度。但部分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教育背景、生活环境、年龄等偏差,容易在思想上产生隔阂。这种不团结因素致使师生心理沟通成为“纸上谈兵”,更谈不上共同成长。
三、“新三同”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化策略
广大思政课教师在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过程中,均衡分配教学资源到线上和线下场域、俯下身去了解学生思维动态及学习状况、团结其他育人队伍共同推进双线教育,既是对“同场域、同频率、同成长”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的生动表达,亦是解决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过程中所遇困境的优良对策。
1.加强双线场域建设,促进资源优质配送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课逐步要求运用各种先进智能教育平台,力争创造出更具实践操作吸引力、能够丰富大学生差异性学习体验的课程[1]。“同场域”理念注重教育场域的互联互通,这对于开展线上线下思政课教学,协同提升思政课质量有一定启示。高校要加强对双线场域的建设,对于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不做简单的“加法”,尽力缓解线上线下融合不深的现实问题,努力打好高校思政课双线场域教书育人的“组合拳”。
首先,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要力求实时更新,双线场域要同时注入时政热点、重要会议讲话等。高校思政课教师团队要主动承担起线上教学中时政专题部分的建设任务。将“七一”讲话精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两会精神等内容以微党课的形式投放到线上教学内容中,将时政学习这一板块安排为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从而带动学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其次,为引导学生正确参与舆论,高校思政课教师团队需要定期到学校网络信息平台管理部门了解大学生的网络流量,进而将时政热点推送到学生常浏览的平台,并在线下教学过程中随时回应平台投入的话题,进而形成“学生线下讨论热点线上呼应、线上疑惑问题线下解答”的场景,做到“围绕学生”讲好思政课。除此之外,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线上教学平台,可以尝试建设一批主题突出、内容鲜明的思政专题网站,并组织学生就专题内容开展“主题演讲比赛、知识竞答”等实践活动。最后,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场域的建设,也要突破思政课教师,延伸到发挥好其他育人队伍的力量上去,力求形成线下家庭辅导、社区关注、学校重视,线上官方监测、教师引导、学生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最终实现课堂内外有思政课、线上线下融思政课、“围绕学生”讲思政课。
2.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增强师生同频互动
高校教学场域拓展到线上之后,调整和精简教学内容将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互联网信息处于动态高速发展之中,依靠网络媒介进行线上教育对思政课教师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内容辨别筛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要保证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原汁原味”,即不能脱离教材,不能绕开理论,传统教育模式中“内容为王”的原则依旧要坚持。在线上线下教学场域中思政课教师要格外关注学生的思维趋向、重视学生的心理测试、分析学生现实和网络中的思想动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1]。因此,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不应该只依赖于心理学教师或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也要承担起启发学生和关照学生的重任,在和谐互动中促进师生教与学同频共振。其次,传统课堂教学重视理论“课堂漫灌”,轻视思想启发,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局面必然要转变为师生主客一致和谐互动的形式。同线下教学相比,线上教学往往与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等为代表的技术手段相衔接,在这一过程中对思政课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一种考察,例如,接受线上教学时对技术的认识程度、线上教学中课程的讲解、师生互动的情况、线上作业修改状况、线上纪律情况等,这些基本的教学程序充满着“智育”的特点。思政课教师要主动学习网络语言,将其融入到线上线下教学的各个程序,用最具亲和力、时代感的语气进行课程讲学,增强思政理论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通过“思想的闪电”在双线教学的原野中,击中“朴素的人民园地”从而实现师生“无语言代沟”和谐互动[6]。最后,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是虚拟世界中的一股清流,才能成为双线场域中的一缕阳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因此,思政课教师要认清网络时代的特点、观察学生思想动态和关注焦点、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习习惯等,教会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辨别信息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的全过程。只有这种集深厚的专业素养与良好的信息素养于一身的思政课教师,才会将思政课营造成有温度的课;才会成为学生真心拥护的教师;才更容易形成教学全过程师生同理共情、同频共振的画面。
3.汇聚育人合力,实现全方位教学相长
实现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的持续健康发展。首先,要建立健全线上线下教学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对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评价不局限于线下课堂,要将线上绩效纳入思政课整体评价体系中,作为学科专业素质评估和教师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想学生所想”,根据学生的亲身感受和实际收获研判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的质量。高校还可以通过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线上教学的督导、深度访谈、在线听课和多元评价等方式监测和评价线上教学的质量[7]。其次,教育主体多元化,在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这片营地上,“固定的队伍”是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和学业导师,“流水的兵”是其他相关育人队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的“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8]。高校思政课的线上线下教学要突破思政课教师主体和学校教育场域单一化的局限,充分调动学校各工作人员发挥思想教育隐性功能,扩展思政教育社会场域,构建大思政格局。充分调动高校内部的教职工人员、学校党政管理人员,校外的社科理论专家、名师大家、网络监察人员、校友宣传人员等多元主体参与思政教育过程。任何科学理论的学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实际效益,思政课的教学也应实现“在课堂上讲”与“在社会中讲”紧密结合。调动各界育人队伍联合投入到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中去,实现多元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一线汇合,形成全员育人的良性教育生态圈。可以在线上教学平台创建供校内外育人团队互动“红色资源研讨室”,以此回顾历史伟绩,丰富知识获得感。线下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担任一次红色教育基地讲解员,在实践活动中激活理论教学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自省意识和自觉笃行能力。对于线上平台和社会实践的内容由学校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监督管理。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同社会、政府、企业、社区等的联系和合作,利用多元师资力量统筹推进思政课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打造思政课理论育人团队和实践育人团队,构建社会力量与教师力量相互支持、相互联动、相互融合的育人格局,实现科学知识与实践改造的双向互动、学生成才与教师成长的同行共进。
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因时而进,在无“网”不胜的今天,思政课教师将“新三同”理念有效地融入到高校思政课双线教学过程中去,为学生创建了灵活边界、行动在场的学习场域;搭建了良师益友、同频共振的互动平台;构建了教学相长、同行共进的育人团队。师生在这种线上线下有机统一的环境中相互学习、相互帮扶、共同成长,以群体性聚合效应推动高校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