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2022-11-25莫海岸

今日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力图凝血因子血小板

莫海岸

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 广西 河池 547000

血栓弹力图是1848年德国科学家Harter发明出来,距其发明至今已有70多年历史,该检查仪器能从血小板聚集、凝血、纤溶等整个动态过程来监测凝血过程的分析仪,用于监测和分析血样的凝结状态[1]。其工作原理是基于凝血过程的最终结果为形成血凝块,而血凝块的物理特性决定其是否具有正常凝血功能[2]。该检查应用范围广泛,能为多个科室的治疗提供指导,包括输血相关科室、外科系统、内科系统、重症医学科等,其涉及的疾病主要有肾病综合征、尿毒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3]。对比传统的凝血功能检查,首先该检查能不仅可反应孤立的部分,还可对整体的凝血和纤溶能力作出评估[3],其次该检查能更加全面的反映凝血因子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更综合、全面地评估患者机体内的凝血状况[4];再次该检查效率更高,检查结果生成时间较传统凝血功能检测有明显缩短,故其能够实时的反映患者的凝血功能,对于提升临床治疗效率具有重要意义[5];最后该检查能实现床边操作,检查结果可同时展现于主治医师及检验人员面前,对于提升整体治疗效率同样具有巨大价值[6]。随着近年来该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临床检查的常用手段并逐渐替代传统凝血功能检查[7]。因此,本文就目前我国临床对于血栓弹力图的应用情况作以下综述,现报道如下:

1.指导临床手术输血的实施

目前临床对于术中输血的主要检测即为血常规及凝血三项,血常规检查的主要项目包括血小板及血红蛋白;凝血三项主要检测在无红细胞干预下机体内凝血因子的活性[8]。对比以上两种检查手段,血栓弹力图能对血小板、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作出综合的评估[9]。相关研究发现血栓弹力图能有效提升临床术中的输血质量,在合理应用血液制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临床200例输血治疗患者的病历并对其进行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血常规及凝血三项对术中输血进行指导,观察组采取血栓弹力图对术中输血及血液制剂的使用进行指导,结果发现观察组血液制剂使用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10]。综合上述研究可得出,血栓弹力图在指导临床术中输血治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有效提升输血的准确性,降低治疗风险。

2.在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

肝移植手术主要指应用手术移植的方式将一个健康的肝脏移植到患者体内,是终末期肝病患者最重要的外科治疗手术之一,该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操作过程中由于再灌注损伤及肝疾病导致机体内凝血因子水平下降,故多数患者在术中已成为凝血功能障碍[11]。针对其不同的出血的原因,其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血栓弹力图检查能清晰的监测到心肝再灌注会导致的损伤,同时经过该检查能对凝血功能障碍发生原因进行判断,为后续的输血治疗提供准确指导。过往有学者通过鱼精蛋白滴定法检测手术中的肝素效应,但未取得理想效果。另外有研究将血栓弹力图与肝素酶联合运用,研究发现在该检查的指导下,鱼精蛋白的使用更加精准[12]。综上所述,血栓弹力图能在肝移植手术中能发挥重要价值。

3.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心脏手术是心内科常见的治疗手术,手术中常需要对病人输注血液制剂,凝血功能障碍是该类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手术过程中血液稀释、手术过程中血液与人口材料接触、术中大量出血、术前抗凝药物的使用等[13]。有研究[14]使用血栓弹力图对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血小板的检测,术后发现血小板水平较正常状态下有明显降低,提示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需对患者进行补充血小板治疗,研究表明血栓弹力图对于检测血小板水平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血栓弹力图能全面地反映血栓及凝血因子的状态,但该检查无法对血管因素进行检测,故该检测方法能帮助找到出血的原因,提升手术的安全性。

4.在严重创伤手术中的应用

严重创伤入院患者其凝血功能指标稳定性较差,传统的凝血功能检查具有较强的延迟性,故其无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最具时效性的动态凝血功能检测结果[15]。血栓弹力图可在30分钟对患者凝血功能生成结果,故该治疗能为医师的治疗提供更准确的指导,更适合严重创伤入院患者应用。对比传统凝血功能障碍检测,血栓弹力图能反应全血凝血状态,面对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补液的治疗,该检查能为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的配比作出更准确的指导。综上所述,对比传统凝血功能检测,血栓弹力图在面对严重创伤患者时更具优势。

5.在妇产科中的应用

有数据数据显示妊娠期多数孕妇均会出现血小板下降,该症状为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故妊娠期采取合适的凝血功能检查具有重要意义[16]。另外有研究发现妊娠至分娩各时间段孕妇体体内的血小板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波动加大,呈现高凝、低凝交替转化的状态[17]。血栓弹力图能更真实的反映血小板状态与凝血功能间的关系,对比传统三项凝血功能检测,血栓弹力图所反映的凝血功能状态波动情况更具综合性。

6.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血栓弹力图在其他领域同样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包括对于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肝素检测、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凝血功能检测、术后血栓预测分层、恶性肿瘤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血友病的治疗、各种溶栓治疗、高凝状态诊断,评估血栓发生几率、急性创伤、烧伤、休克患者的凝血功能评估等方面[18]。

7.血栓弹力图的缺陷

首先血栓弹力图作为一项体外检查,其检测环境与机体内实际检测环境仍存在一定差距,如检查虽能客观的反映凝血因子与血小板间的相互作用,却无法模拟血管内皮细胞等血管壁相关因素对凝血过程的影响,与患者的实际情况仍存在一定差别[19];其次血栓弹力图能对机体进行全面的凝血功能进行检测,但面对特殊情况时该检查或无法侧重或区分某一特殊过程中的凝血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如中血栓弹力图MA异常代表血小板或纤维蛋白原异常,但该检查无法判断其是质或量的问题;最后,血栓弹力图目前尚缺乏标准化的操作和评估指南,其的质控水平并不理想,临床操作指导治疗决策的选择也呈现较大的差异,有待进一步完善[20]。

8.小结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进步,血栓弹力图的检查技术越发成熟,可对临床多领域、多科室、多项疾病发挥指导意义,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故后续研究可通过多项检查联合的形式对相关疾病作出探讨,将各项凝血功能检查进行优势互补,为患者提供更科学的诊断。

猜你喜欢

力图凝血因子血小板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乔·拜登力图在外交政策讲话中向世界表明美国回来了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血栓弹力图在恶性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进展
时空观指导下的模块整合教学——以《20世纪四五十年代力图称霸的美国》为例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小板与恶性肿瘤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