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绘本培养幼儿的自主交往能力
2022-11-25朱佳慧
■文/朱佳慧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幼儿阶段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幼儿的自主交往能力,是幼儿教师的重点工作任务。绘本是幼儿教育中的首选读物,其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笔者将结合多年教育经验,简述自主交往能力以及绘本对幼儿成长与教育的意义,从不同视角出发深度挖掘绘本教育资源,并探索幼儿园该如何借助家庭教育的力量将绘本教育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通过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自主交往能力,为幼儿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自主交往能力对幼儿的成长意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自身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幼儿阶段是幼儿社会性能力与意识发展的关键期,良好的自主交往能力,能让幼儿快速地适应周围环境和社会氛围,促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与发展,对幼儿未来的小学生活乃至一生的发展都起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绘本故事的教育意义
绘本是幼儿教育中首选的儿童读物,在国际上也是被公认的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教师利用绘本故事培养幼儿的自主交往能力,能让幼儿通过对故事情节、画面的分析与理解,直观地掌握正确的交往技能与交往方式,让幼儿在阅读中认识自己在交往中的问题及错误,在学习的过程中重新审视自己,在感悟与理解中不断改善自身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绘本故事的语言风格及绘画特点都非常符合幼儿的语言习惯,并且其所具有的良好的故事内容对幼儿行为习惯、道德素养的养成都起着积极作用。
三、利用绘本培养幼儿自主交往能力的方法
(一)挖掘绘本资源,故事中渗透道理
1.依托绘本,发展幼儿的合作意识
良好的合作意识是发展幼儿自主交往能力的第一步。合作是一项良好的道德品质,幼儿园属于集体生活环境,合作能为幼儿提供更多、更丰富的交往契机。在利用绘本资源展开教学时,教师可从“合作”视角出发,依托绘本故事强化幼儿的合作意识,帮助幼儿尽快融入集体生活,以此培养幼儿的自主交往能力。
以小班幼儿为例,教师选择了绘本《蚂蚁和西瓜》。该绘本讲述了蚂蚁们遇见西瓜后的故事,为了把好吃的西瓜带回家,蚂蚁们集体出动。在阅读时教师可围绕“合作”询问幼儿一些问题:“蚂蚁们在发现西瓜后做了什么?它们是怎样做的?都想了哪些办法?”教师先围绕绘本画面询问幼儿问题,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的画面:“它们发现了一块好大好大的西瓜”“它们回到家把所有蚂蚁都喊出来了”“最后家里都被西瓜填满了”“蚂蚁们还在西瓜皮上滑滑梯”……接着,教师可继续提问:“如果是小朋友要搬很重的东西,搬不动该怎么办呢?你会怎么做呢?”随着幼儿的不断探讨,教师提出了关键问题,部分幼儿沉思后讲道:“我可以找好朋友来帮忙”“像蚂蚁一样叫同伴一起搬”……在幼儿七嘴八舌的讨论下教师进行总结:“我们的幼儿园就像蚂蚁大家族一样,在遇到困难、问题时可以请求同伴的帮助,与好朋友一起完成任务,合作完成任务会更加快乐。”讲完这个故事后,幼儿重新理解了“合作”的意义,明白了“生活中离不开合作”的道理。一段时间后,教师发现幼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区域游戏中幼儿会主动和身边的小朋友沟通交流;在户外活动中会主动和同伴交换玩具;在阅读时会和其他同伴一起讨论故事……慢慢地,原本“孤军奋战”的幼儿都自主地展开合作交往,集体氛围变得更加浓郁了。
2.依托绘本,培养幼儿的关爱品质
关爱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关爱品质,能让幼儿主动地对周围的人或物产生一种关心、爱护的心理活动,也是发展幼儿社会性能力、自主交往能力的前提。基于此,在利用绘本培养幼儿自主交往能力时,教师可以挖掘绘本资源,加强对幼儿“关爱品质”的培养,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人物或事物,促使幼儿的社会性能力得到发展。
以大班幼儿为例,教师选择了绘本故事《冬天里的弗洛格》。故事中讲述了在冬天一只青蛙和伙伴们的故事。在讲解故事时,教师可以先让幼儿自主阅读,在阅读完后询问幼儿:“如果没有朋友们,青蛙弗洛格会变成什么样子?朋友们都做了什么?”教师引导幼儿自主总结故事内容,幼儿发现了动物之间的“互相关爱”。随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如果弗洛格是你的好朋友,你会怎么样呢?你会做什么呢?”教师引导幼儿结合绘本深入探索与思考,激发了大班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让幼儿在阅读中获取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促使幼儿的社会性能力得到了发展。
3.依托绘本,培养幼儿尊重他人的意识
尊重他人的作品、劳动成果是培养幼儿自主交往能力的前提。幼儿阶段是幼儿能力、观念、意识建立的关键期,也是幼儿人格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通过观察发现,部分幼儿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在游戏、学习、活动中与他人的交往存在一些问题。
教育实录:
班级中有一名幼儿十分调皮捣蛋,常常捉弄其他小朋友,如偷偷出现在小朋友背后吓人,在其他幼儿搭建完积木后推倒,在游戏中独占玩具,在户外活动中捉虫子吓唬胆小的幼儿……各种各样的事情频频发生,导致班级中的小朋友都不喜欢和他一起玩,教师对此感到十分头疼。而在一天的绘本交换活动中,一名幼儿带来了一本绘本《别再捉弄人啦!》,在故事中“小猴子末末”常常捉弄人,最后失去了自己的好朋友,后来奶奶帮助小猴子改掉了坏习惯,告诉小猴子要学会尊重朋友,与朋友友好相处才会收获友情。在这次阅读结束后,该名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发生了变化,如在游戏前会礼貌地询问同伴的想法,不再吓唬其他小朋友,虽然依然调皮但学会了尊重他人的游戏成果,等等。慢慢地,这名幼儿身上的问题一点一点地消失了,他和班级中许多幼儿成了好朋友。
上述案例中的幼儿,之所以调皮捣蛋,是因为其缺乏尊重他们的意识。因此,教师应让幼儿感受到爱、感受到尊重,而绘本故事《别再捉弄人啦!》帮助幼儿在阅读故事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改掉自身的坏习惯,并学会尊重他人,促使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发展,收获新的友谊。
(二)绘本角色扮演,游戏中自主交往
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发展幼儿自主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绘本故事角色鲜明、情节有趣,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故事引导幼儿开展角色扮演游戏,鼓励幼儿围绕故事内容与同伴自主沟通,在协商交流中发展幼儿的自主交往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合作与互助。
以大班幼儿为例,在角色扮演游戏初期,教师询问幼儿:“今天将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大家想要扮演什么角色?想要演绎哪个故事呢?”教师可以将游戏选择权与决定权交给幼儿,鼓励幼儿自主讨论游戏内容。经过讨论,幼儿一致决定选择故事《搬过来搬过去》。在确定绘本故事后,教师再次询问幼儿:“大家都准备扮演什么角色呢?在活动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呢?”利用问题再次激发幼儿的讨论热情。幼儿在讨论中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想扮演长颈鹿,我需要一件绿色的上衣!”“我要扮演鳄鱼,我需要一件红色的外套!”“我可以帮助大家设计一些服饰!”“我可以制作一些头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活动的主导权与决策权交到了幼儿手中,促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三)营造良好氛围,表达中发展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幼儿自主交往能力的形成是在运用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而良好的阅读氛围能让幼儿萌生想说、能说、大胆说的意识。基于此,教师要注重语言环境的构建,在环境中融入故事情节,让幼儿在表达中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如在环境的构建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绘本墙”。绘本墙也被称为“会说话的墙”,教师可在班级的绘本墙投放幼儿感兴趣的绘本图书,让幼儿自主地与环境、氛围展开互动,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开放性结尾”的故事,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谁咬了我的大饼》《我长大以后》等,引导幼儿对故事结尾展开畅想,在分析墙面故事时与同伴大胆展开交流,从而不断增强幼儿的自主交往能力。
(四)家园携手共育,合作中强化技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当前的教育趋势下,“家园共育”是热门话题,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合理开发家庭教育资源,携手家长共同强化幼儿的自主交往能力,将绘本故事的教育价值发挥到最大,在携手共育中使幼儿得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在绘本故事的应用中,教师可以为家长提供丰富的教育素材。教师可以利用班级群向家长分享电子绘本,如《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做我朋友好吗?》《幼儿园里交朋友》《公鸡的新邻居》《讨厌的青蛙》等,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与幼儿展开共读,在共育背景下利用绘本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社交方式。
总而言之,在幼儿自主交往能力的培养中,绘本资源起着重要作用。幼儿教师应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入手,分析绘本故事的类型,从不同场景出发分析并记录幼儿在交往过程中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绘本故事加以引导,促使幼儿以更加积极、自主的心态进行交往活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获取家长的信任,合理开发家庭教育资源,为家长提供丰富的绘本教育内容,促使幼儿在家庭和园所中得到相同的教育和成长,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自主交往观念,为幼儿将来的成长与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