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与MRI检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2022-11-25王蔡蜜

今日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积气变性椎间盘

王蔡蜜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放射诊断科) 广西 桂林 541000

腰椎间盘突出(LDH)是临床一类较为多见的退行性病变,于中老年群体中患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腰背痛和坐骨神经痛等,严重者能产生二便失禁和不完全性双下肢瘫痪[1]。当前,LDH诊断多依据影像学检查,包括CT以及MRI检查等,经长期实践,CT和MRI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和优势已获得临床高度认可。本文围绕近年来CT、MRI在LDH诊断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具体如下:

1 腰椎间盘的解剖结构

腰间盘的主要组成部分包含髓核、纤维环以及软骨板等,其中纤维环的外周是由坚硬致密胶质纤维所构成,纤维环有着延伸特性,可以耐受较强应力与张力,而髓核处在中央部位,透明的软骨板多将其视作椎间盘一个部分,前纵韧带和椎体前部之间连接紧密,后纵韧带和椎间盘后部之间连接紧密,透明的软骨板覆盖住椎间盘的上下缘,同时和椎体之间相连。纤维环发挥对运动的控制作用,具备两类纤维,即短纤维和长纤维。腰椎屈伸与旋转运动,会引发短纤维撕裂,从而导致椎间盘较小撕裂,引发LDH[2]。

2 LDH分型

有关LDH的分型,张洪义[3]认为可划分成四种类型,即后外型、中央型、椎间孔型与椎间孔外型,其中椎间孔型LDH能分成椎间孔上位和下位。上位LDH压迫到上位的脊神经根,下位LDH压迫到相同部位的脊神经根,患者症状主要取决于脊神经的支配范围,两者可能一同存在。

3 LDH发病部位和病因

LDH的发病部位主要包含L4-L5、L5-S1以及L3-L4[4]。腰椎间盘的水分含量下降属于LDH发生的根本因素,赵振宝[5]等认为,疾病出现还和以下因素有关:(1)脊柱因素:脊柱的发育状态异常,例如半椎体、阻滞椎、小关节存在增生硬化等。(2)年龄和性别因素:男性的发病率通常比女性高,劳动强度过高会使得椎间盘过早出现退变,青壮年主要是长期慢性受损,老年人主要是骨质疏松。(3)遗传因素:腰椎体和同层面腰大肌截面比例会对腰椎稳定性产生影响,将腰5椎体的中心层面作为例子,双侧腰大肌的截面积总和是相同水平截体面积的两倍者,有着更强稳定性,一倍到两倍者,容易产生LDH,小于一倍者容易引发腰椎滑脱,出现重度椎管狭窄。(4)职业因素:长时间坐或者站立,重度体力劳动者容易产生疾病。(5)外伤因素:发育期儿童的腰大肌发育尚未完善,急性腰部扭伤易引发骨骺受损,强烈运动会加快椎间盘的脱水速度,弹性下降,使得椎体边缘产生游离骨,进而对椎间盘纤维环产生刺激。(6)吸烟:吸烟会对椎体前后的静脉丛血管壁产生损伤,血液流动速度减慢,椎体的血供下降并过早塌陷,增加椎间盘的负荷量。(7)糖尿病:引发周围神经变性,促使腰肌萎缩和塌陷,保护因素下降。(8)妊娠:腹盆腔中脏器的重心前移,腰椎从生理性前突转变成后突,椎间盘和硬膜囊间隙变小,腰肌处在紧张状态,长此以往会引发腰肌劳损,导致神经根受压。

4 LDH患者CT和MRI检查征象比较

4.1 椎间盘变性 伴随年龄增加,机体腰椎间盘中不同组成部分的含水量相应出现变化,椎间盘变性是指纤维环的血管增生现象,同时伴随玻璃样病变退行性改变。于CT检查期间,只能发现患者椎间盘的矢状面和冠状面高度下降,影像学特征无特异性,但MRI检查能提供出多个方位成像和软组织对比图像,如髓核和纤维环内侧正常状态下,于T2WI中为高信号,但水分丢失时两者能呈现低信号,同时矢状面的椎间盘形态变扁,经信号变化反映出椎间盘的含水量,便于医师分析椎间盘的变性状况。倪磊[6]发现,开展CT和MRI检查的113例LDH患者当中,CT、MRI对椎间盘变性的确诊率依次是42.62%以及93.44%,提示LDH患者的椎间盘变性有关检查过程中,MRI和CT相比有一定优势,于实际检查期间医务人员能结合患者病情合理选取检查方法,有必要时可经联合检查以提高确诊率。

4.2 椎间盘钙化和积气 LDH患者的突出物水分下降期间,钙盐会逐渐沉积,再加上新生血管生长,导致钙化逐渐生成,提示突出物软组织性质和骨性硬度致密组织比较接近。于CT检查期间,患者的椎间盘钙化多为轮廓均匀、毛糙且呈现出高密度,椎间盘上升或者维持原来高度,椎板骨吸收或产生硬化。椎间盘积气即椎间盘的结构层面存在密度不一气体,同时积气多处在椎间盘组织中央或者边缘位置。结合临床研究显示[7],椎间盘组织附近的毛细血管网较为缺乏,使得积气不能被重吸收,因此,椎间盘中始终有积气现象存在。于腰椎间盘积气检查期间,多层螺旋CT(MSCT)属于首选方式,因该检查方法能全方位和多角度观察椎间盘的积气状况,便于收集图像和数据以评定患者病情。姚岗[8]发现,200例LDH患者中,开展MSCT检查的钙化和椎间盘积气显示率较MRI高,提示CT在椎间盘钙化、积气检查中较MRI更敏感,且CT有着较高的密度分辨率,便于医师明确患者病情以及突出情况和附近组织结构的关系。

4.3 硬膜囊受压和脊髓变性 硬囊膜受压指的是包含脊髓硬脊膜受脱出或者突出椎间盘压迫,使得相应脊髓阶段马尾神经产生神经根症状,加重患者痛苦。脊髓变性指的是脊髓于突出椎间盘的压迫下出现性质改变,MRI检查期间能观察到脊髓水肿和充血,同时病变局部呈现出高信号影。于LDH发展期间,脊髓变性属于一类严重阶段,患者能产生感觉障碍和共济失调等症状[9]。刘武[10]发现,MRI检查期间脊髓变性和硬囊膜受压检出率比CT高,原因是MRI对于软组织分辨率较CT高,于检查期间能经T1WI提供椎体、椎板和椎间盘等一系列附件情况,经T2WI提供出硬囊膜和脊髓成像,防止骨骼伪影影响到腰椎间盘中软组织成像,全面提供对侧隐窝狭窄状况,协助医师评估患者病情。因此,上述特点和优势使得MRI于硬膜囊受压、脊髓变性的检出方面较CT价值更高。

4.4 神经根受压 于LDH发生和发展期间,神经根受压属于一种突出症状,脱出或者突出椎间盘能挤压到神经根和硬囊膜,进而导致感觉功能下降和腰腿部疼痛。肖定青[11]等发现,CT和MR于神经根受压的诊断方面效果相当,因此,于检查期间需要医师注重观察患者的其他征象,综合评定后其他症状后再给出诊断。除此之外,和MRI检查相比,CT检查操作方便且分辨率较高,在诊断LDH伴神经受压时能将CT当作首选方式。但有研究表明[12],在对周围神经的定量分析上,MR的DTI成像参数FA值和ADC值可有效反应腰椎间盘突出受压神经根临床表现,在临床上可用于定量评估神经根受压损伤,对于辅助判断患者相关临床症状的病因具有重要作用。

5 CT和MRI在LDH诊断中的优势和缺陷

CT和MRI作为两类常见方式,具备各自优势。如CT检查有着较为广泛扫描范围,速度快同时空间分辨率较高等,于检查期间能清晰提供出腰椎间盘和腰椎狭窄状态;CT检查于病理性积气、椎间盘钙化和骨质增生的诊断方面较MRI敏感度更高[13]。MRI主要优点是不存在骨性伪影、成像参数多同时软组织分辨率较高,于检查期间便于医师全面获取椎间盘和椎体等情况,T1WI能展示出椎体和椎间盘等部位的结构,T2WI能显示出病变椎体和附近组织的病变状态,经全方位和多序列成像提高诊断效果[14]。MRI于脊髓和硬囊膜诊断方面效果较CT优,能使医师结合清晰成像区分不同病症,确保后续治疗工作开展[15]。于诊断缺陷上,CT易被重伪影干扰,同时具备放射性损伤,无法被所有患者接受;MRI检查的时间较长,对于受检者有一定要求,需医师严格掌握两类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确保两种检查在LDH患者诊断中获得合理应用[16]。

6 小结

LDH属于临床一类常见骨科疾病,CT和MRI在诊断该病中均有着较高价值,便于准确评估出患者病情。两种检查方式具备各自优势,其中MRI因软组织分辨率较高,能充分显示出椎管中结构,因此,LDH患者脊髓变性、硬囊膜受压和椎间盘变性诊断中,MRI较CT优势更高。于椎间盘钙化、积气和椎板等检查过程中,CT诊断价值较MRI更高。因此,临床在诊断LDH时需要医师结合患者病情合理选取或联合使用两类检查方式,充分发挥二者优势,确保患者病情获得准确诊断。

猜你喜欢

积气变性椎间盘
基于T2mapping成像的后纤维环与腰椎间盘突出相关性研究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管道积气对泵组振动的影响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异位及术后门静脉积气发生情况分析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征兵“惊艳”
超声诊断小儿门静脉积气1例
变性淀粉在酸奶中的应用
肝脏门静脉积气1例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