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一流专业视角下的应用化学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2022-11-25鄢景森代文双刘海彬潘宁宁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育人专业

鄢景森,代文双,刘海彬,潘宁宁

(辽宁科技学院 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4)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2019年4月,教育部全面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从而在全国高校掀起了一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质量革命”[1]。通知中明确了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分“赛道”建设,向地方高校倾斜;鼓励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如沈阳化工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综合施策,在应用化学专业建设方面凝练了各自的办学特色,均已获批省一流示范专业点,其方法经验具有借鉴意义[2-4]。在辽宁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评审指标体系中,一共有生源情况、师资队伍、专业现状、专业改革、质量文化建设五个一级指标。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推荐工作指导标准中则包括立德树人、新工科专业建设、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质量保障机制、专业建设水平、专业定位及特色、专业综合改革举措、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保障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下一步建设和改革思路等十一个一级指标。近年来,通过对标国家和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评审指标体系和要求,辽宁科技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在专业定位和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教学改革实践,并于2020年成功入选辽宁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下面以应用化学专业综合改革的主要思路和实践方法做一探讨和总结。

1 辽宁科技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的发展沿革及定位

辽宁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重点支持的产教融合项目建设高校,是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示范校。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药化学院)是辽宁科技学院为服务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而组建的第一个二级学院,其中应用化学专业是药化学院2007年首批举办的本科专业,2011年成为校级专业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开展应用型改革,对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015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成为校重点建设学科,开展了以应用型、模块化、特色化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的应用型转型改革与实践。2019年以来,基于产出导向理念(OBE),主动对接就业市场需求变化,重新构建了“学科专业大类平台+专业能力模块”的课程体系[5-6]。专业定位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综合素质良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及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化学化工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精细有机合成、分析检测技术能力和初步的化工设计能力,能够在化工、制药、冶金、环保等领域从事新产品应用开发、产品质量控制、生产工艺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技术应用型复合人才。专业培养目标不仅突出了理工结合的专业特点,也突出了“厚基础、宽口径、强应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2 专业综合改革的具体内容、举措和成效

2.1 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反向设计课程体系

依据《化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业和审核评估(2021-2025年)指标体系,融入OBE教育理念和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理念,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通过工作过程分析和化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反向设计课程体系。建立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四种课程平台,加强“通专”融合,“理实”结合,优化调整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结构和衔接关系。另一方面,科学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落实专创融合和“1+X”证书制,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化工设计大赛等课外科技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国家职业(执业)资格考试,获取多种职业(执业)资格证书,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和社会适应度。

2.2 对接专业和产业,共建以需求为导向的订单或定制培养班

注重构建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共管、协同育人的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新模式。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间,辽宁科技学院先后与营口盛海投资有限公司、希杰(沈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协定共同开设“订单式”或“定制式”人才培养班。“订单式”人才培养班的运行机制是,校企双方共同建设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学生在大一至大三阶段在学校学习和实践,大四阶段学生直接去企业进行带薪顶岗实习,毕业后可选择直接在企业工作,实现从毕业到就业的无缝衔接。对于定制式人才培养班,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共同开发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训教材。“订单定制式”人才培养班的开办,充分利用了校企双方各自的优势和资源,是一种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2.3 融合云教学平台和虚拟仿真技术,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建设一流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环境,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实验教学平台。坚持“虚实结合、能实不虚”的原则,持续推进现代虚拟仿真实验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坚持“线上线下、相互补充”的原则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把握混合式内涵,灵活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7]。自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专业教师利用超星网络教学平台来进行课程教学包的开发和教学过程管理,目前已经实现所有专业课程的全覆盖。教学包里面含有授课视频、课程资料、作业库、试题库等,并对接了超星海量图书、期刊、学术资源等资源。通过超星网络教学平台,教师还可以灵活地控制学生的学习流程,强化了包括作业、练习、考试、讨论、出勤、教学任务点完成情况统计在内的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互动,方便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适应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泛在化学习环境。

2.4 立德树人,推行导师制与辅导员制相结合的新型育人机制,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8],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出台《辽宁科技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实施办法》,实施学期“爱国主义教育节点日”,发掘红色文化,弘扬抗联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必修的“公益劳动课”、“安全教育课”、艺术类以及公民道德素质通识类课程。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授课环节中,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发挥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的不同优势,推行导师制与辅导员制相结合的新型培养机制。实施过程中,大一阶段主要由教研室主任进行入学教育并讲授专业导论,向学生介绍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大学生活和学习特点以及生涯规划设计。大二、大三阶段,通过导师制建立专业导师和学生的紧密联系,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爱好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学科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大四阶段,安排专业教师开设考研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讲座,并参与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去,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5 坚持“外引和内培”并重,打造高水平“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近年来,积极从211、985院校引进青年博士教师,专业教师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日趋合理。通过组织青年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加线上、线下教学培训和学术会议等方式,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以一流课程、一流思政、教学竞赛等工作为抓手,激励教师研究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采用柔性引智优惠政策,分别从浙江大学和东北大学引进高层次学科领军人才2人,为创办一流专业和学科硕士点提供了智力支持。从多家企业外聘行业专家6人,共建“专兼职”教师队伍。通过“双师互聘”和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化校企合作,着力开展以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为重点的“四技”服务,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

2.6 建立多元化、动态化的教学质量监督和持续改进机制,保障教学质量

基于OBE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校内、校外内外结合、闭合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持续改进机制。设立学校、学院和教研室三级教学督导和定期检查制度,在教学资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控制。教学资源的质量监控针对教学设施、人力资源、教学建设等要素;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是对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教学、实习教学和毕业论文(设计)的控制;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主要通过教学运行检查、教学专项检查和教学督导等方式进行控制;教学效果的质量监控主要从考试、毕业资格、学位授予、毕业就业等方面进行控制。定期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从课程体系到教学内容、再到教学评价完成校内循环;引入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社会评价体系评价信息,由人才需求到培养目标、再到毕业要求和教学质量评价完成校外循环,通过校内、校外内外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所得到的反馈信息,形成整改意见,持续改进,推动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结语及展望

应用化学专业经过十余年的专业综合改革与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有了长足进步,近三年来,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6%以上,考研成功率在20%以上,毕业生大多集中在化工、制药、冶金等领域实现就业,满足了社会需求。专业办学质量也得到了毕业生和用人企业的充分肯定。今后,本专业将围绕“双一流”建设需求,不断强化专业特色,持续加大校内实验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力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推进产教研融合,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育人专业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部分专业介绍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