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育人”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效性研究
2022-11-25尹衍林
韩 睿,尹衍林,刘 琪,李 茜
(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鸡西 158100)
“三全育人”理念于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文件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近年来,各高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积极响应“三全育人”的要求,把“三全育人”作为根本任务,将其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同时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从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
“三全育人”强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全力打造“三全育人”协同格局,要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深入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同向同行、共同发力、形成合力的“大思政”格局。高校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新理念能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文化觉悟和认知水平。“三全育人”教学理论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理念的有机融合,能在英语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完成对学生思政教育的任务,能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从而实现“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一、“三全育人”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效性的内涵及必要性
实效就是真实有效,简单而言,即在最短的单位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实效性,即做到课堂是扎实的、平实的、充实的、丰实的和真实的课堂。如何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效性?面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新挑战,要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效性,首先要立足于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时效性。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大学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授课范围相当广泛,是每位大学生都要学习的课程,这就凸显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的必要性,即全员育人。高校教育教学的生命线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程思政教学的必然要求是能够真正地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即全程育人。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到知识学习的乐趣,并能够真正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1.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方针和政策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影响范围广,称得上是高校基础必修课中的“重头戏”。大学英语课程在教学中通过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大学英语教师应树立全员育人的教学理念,着力于在课程过程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对教材内容、教学过程、教师培训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教学融合的路径和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以期解决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文化自信、学生职业素养和人才培养目标等融合问题。
2.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需要
大学英语课程中必然会涉及西方各种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内容,西方国家文化的多样性和各种思潮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在现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大环境中,要做好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防止不良思想渗入。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对于大学英语教师和大学生来说,均要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想。以往的大学英语课堂过多地关注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大学英语教师长期受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发挥大学英语教师的育人职能,首先要确保大学英语教师自身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引导学生从批判性选择的理念出发,立足具有辨别是非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和判断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选择性地分析和学习大学英语课程中所蕴含的外来文化因素,不盲目崇尚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提升并锻炼学生的国际性思维,坚决守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阵地,培养出既具有家国情怀又兼具国际化视野的并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的综合性外语人才,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服务。
二、“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效性现状
1.“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效性取得的成效
针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各个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团队陆续建立了专门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着手课程思政建设。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授课面最广、教学周期最长的课程之一,大学生在本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西方的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内容,因而课程思政建设尤为重要[1]。经过各个高校历时两年左右时间的探索和研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已颇有成效,能有机结合语言知识传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思政教育理念逐渐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为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并逐渐发展成国际化综合人才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目前,经过各高校大力推行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教学已经成为教学中一项基础性工作,在教学改革中要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要不断推广大学英语课程思想的成功经验,继续推进教学改革,结合“三全育人”要求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合力,各守其责,全面提升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局面,为高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效性存在的问题
(1)大学英语教师的思政意识淡薄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是围绕知识体系和语言技能开展的,即灌输课本知识为主[2],并没有涉及思政教学元素,基于“三全育人”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对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都是一个挑战。所以,当前部分大学英语教师还停留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当中,仅仅围绕词汇、语法、句式等展开教学,突出语言点和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教学没有达到重视的程度,同时很多大学英语教材中缺乏课程思政的主题材料,再加上授课教师自身缺乏课程思政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无法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课本知识切实融合在一起,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品格行为等更是没有得到重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理念需要大学英语教师把思政元素带入教材、带入课堂,这样才能形成新颖的、科学的教学方案,才能有力地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文化素养,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同时,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没有重视,虽然能切实掌控和整合课堂教学内容,针对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很容易忽视育人功能,不能把相关的思政元素“融教材”“入课堂”“进头脑”。只有大学英语教师本身不断提高对课程思政教学的认识以及文化素养,对课程思政进行不间断地、持续地细致研究,构建高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才能开展切实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活动。
(2)大学英语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不足
“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要求大学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不断提升。“三全育人”要求整合当下的育人资源、育人载体和育人项目,重建长远的育人目标、育人系统和育人方式。但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思政教育质量低下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一部分大学英语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不足:部分教师有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意识和主动性,但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的结合没有做好做细,没有挖掘和诠释好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只是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思政教育,既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能引发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3],教学效果并不好,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心理。
(3)负面消极的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信息化的浪潮冲击着现代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同时,网络信息的获取渠道多样,因此搜集到的信息也是具备多元化的[4],其中不乏一些不良信息。大学生们由于年龄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阅历不丰富,其判断是非的能力仍然不成熟,政治立场还不够坚定,所以不能理性地看待和处理网络信息,很可能会被负面的、低俗的信息所影响,做出一些错误的学习和判断,影响其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所以在进行思政教育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1.创新教育观念,不断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我国高校各类课程面临的新课题,它不是一门特定课程,而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5],大学英语思政教学中,教师作为主导力量,要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逐步提高每一位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要承担起育人的责任,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计划中融入思政元素,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在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大学英语教师本身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素养,把教书育人作为根本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能力,学习并研讨相关的思政理论知识,跟紧国家政策的步伐,不断创新教学理念,认真学习党的先进思想和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敏感度,在复杂的网络大环境下,能高效地选取正确的思政教学内容,把思政教学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真正地做到“三全育人”。
大学英语教师应从课程目标入手,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后评价等方面渗入思政元素,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明确指引和渗透学习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通过大学英语课堂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从而实现“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2.不断创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多种媒介的有效信息,以此来创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的高效性和高质量,不断研究和探索,创新出新的思政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跟上时代的节奏。例如,定期组织思政学习主题教学活动,让学生以组为单位,从当前社会热点话题中选取一个热点新闻话题,如:冬奥会开幕式隐含的信息、冬奥会的吉祥物、冬奥会比赛项目、冬奥会运动员夺冠以及女足逆袭夺冠等大家热议的话题,展开讨论和学习,还可通过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不断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培养学生从被动接受思政教育转变为主动吸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内容。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尝试让学生探讨和交流热点舆论新闻要素,并学习一些新出现的网络热词,提升学生对思政的关注度和敏感性,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使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提升学生爱国主义思想觉悟有效性的同时,还能有效地实践和释放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搭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及学习平台
目前,新媒体文化传播平台不断发展壮大,大学英语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同其他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搭建大学英语思政建设交流平台,通过交流平台各高校之间可互相进行借鉴和学习,可有效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为了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大学英语教师可通过网络和手机等多种媒介平台的帮助,把思政教学内容同大学英语课堂相融合。新时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化能力,认识与应用新媒体所用周期短,对各类与新媒体有关的事物接受程度较高[6]。大学英语教师可利用微信公众号的传播量和下载量来加速大学英语思政教学内容的推进和学习。可以构建以培养学生英语思政能力为目标的微信公众号,通过公众号推送与教材相关的课程思政内容信息,这样学生在课余时间就能自主学习相关的课程思政内容,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发挥积极作用,真正做到了“三全育人”。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需要新鲜的血液,大学英语教师要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元素不断分析,提取有效的思政元素,深入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性,不断整合教育理念,探索适合当前高校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切实保障当代大学生思想的正确性,提升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文化的敏感度和兴趣,不断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从而实现“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