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环境影响下江苏省数字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2022-11-25毛利
毛 利
(1.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2.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农商管理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在当代环境背景下,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各地区实现经济迅猛发展的战略选择。由《2020年江苏省信息通讯业发展蓝皮书》得知,仅在2020年,江苏省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45.27%,经济规模超过4.5万亿元,且全省5G基站开通约为7.2万座,数字经济发展位居全国第二。今后,江苏应在经济发展浪潮中,紧抓发展机遇,加大数字经济发展力度,科学合理进行数字产业化布局,推动省内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带动中国整体数字经济稳步攀升。
一、数字经济概述
1996年,美国学者Tapscott最先提出的数字经济概念,认为数字经济是通过生产手机、电脑等信息通信技术所带来的市场交易。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已经不再局限于Tapscott提出的数字经济概念[1]。狭义数字经济是指借助通信技术手段,向市场提供数字化产品,如云计算、网络通信等。而广义的数字经济除了包含狭义数字经济内涵以外,还包括数字化治理、产业数字化等相关方面。同时,我国在G20杭州峰会上提出,数字经济是指数字化知识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载体,借助信息通讯技术有效使用,优化经济产业结构,进而提高经济产业效率的系列活动。随后,在《中国数字经济白皮书(2020)》中对数字经济提出更加丰富、完善的广义内涵,该书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密切结合,打破传统工业产业发展瓶颈,以数字化知识信息为生产要素,利用现代信息网络进行载体传播,借助数字技术驱动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网络化、智能化水平,重新构建城市经济发展新形态,继而提高企业全球竞争优势。
二、数字经济对现今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1年6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发达国家数字经济占全球GDP比重为54.3%,其中全球排行首位的美国,在数字经济发展中获取的价值已超过10万亿美元。随着融合型数字经济主体地位的巩固,少数发达国家融合数字经济基本普及,《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就业白皮书》显示,我国仅在2017年数字经济对GDP贡献总量达到26万亿元。可见,数字经济已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也是继工业经济发展之后形成的新型经济形态[2]。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所创造的仿人机器人等智能生产模式使传统机器逐渐具备思考、触觉、行为等方面的能力,并在专属领域代替人的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智能化演变。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应明确人工智能技术经济发展体系方向,数字信息技术创新方向,加快传统工业产业转变成人工智能产业的步伐。在此过程中,由于各行业发展不均衡,地方政府在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时,应以循序渐进的形式持续促进数字经济增长,如美国认为以硅谷为代表的科技型发展城市将在2025年为全球提供约10万亿美元的经济增长数值。面对如此庞大的产业规模,中国应将人工智能作为今后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部署。
现阶段,人工智能主要包括5G网络、大数据、“互联网+”等,这些技术的运用加速城市产业化、信息化进程。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在人工智能出现后,传统工业进程逐渐融合为工业数字化、智能产业制造等。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传统工业化进阶,并在数字经济的带动下逐渐向工业互联网等人工智能方向前行。2014年,德国在现有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提出“工业4.0”概念,其核心内容是通过智能制造引领全球第四次工业产业革命,该项革命是在网络空间虚拟系统基础上融合信息通信技术,将传统制造业在融合信息技术的带动下,实现智能化制造业的转变,以此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提高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质量。
三、江苏省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1.企业转型基础薄弱
由于江苏省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苏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显著落后于苏南地区,其中南京占52%、苏州占24%。其他城市与南京、苏州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且高新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较为滞后,对于引领时代发展的重大项目缺少招商引资的能力。江苏作为我国制造业的主要省份,其制造业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3%左右,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却与国际水平相距甚远[3]。究其原因,江苏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因缺少新型数字生产力,导致新技术产业发展较为缓慢。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我国产品营销渠道以及产品消费形态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众多商贸服务企业打破传统营销模式,利用“直播带货”的新型营销模式,加快商贸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因江苏省科技服务中介规模较小,没有实力充当企业数字化转型载体,高新技术产业链不能有效对接数字化创新形式,使得江苏省在引领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缺少产业领先优势。众多中小企业受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对企业当前发展现状较为满足,因数字化转型资金投入较大,转型周期时间较长,无法立刻呈现良好的经济效益,致使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较为困难。
2.缺乏优秀数字人才
波士顿咨询中心经过大量的数据测算得出,中国在2035年前的经济发展进程中,数字经济规模将稳步攀升,其攀升规模约在16.2万亿美元,渗透率约在45%~48%之间,整体数字经济就业容量超过4.2亿。由上述数据可以得知,人才技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江苏省企业整体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因缺乏数字化人才致使数字人才出现结构性短缺。以“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培育目标是向企业输出懂技术、懂数据、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2018年,江苏省只有南京财经大学一家拥有“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随后在2020年,江苏省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徐州工程学院虽然也增加了该专业,但这五所高校所录取的学生人数与庞大的人才需求数量相比,仍是杯水车薪。江苏企业在数字转化转型期间,需要大量人机交互工程师等具有信息技术专业的技能人才,同时还需要类似于“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所以面临庞大的数字人才缺口,传统产业要想借助融合核心技术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仍需要经历漫长的转型历程。
3.核心技术有待整合
虽然江苏省在信息技术研发方面成果优异,但与北京、广东相比,产业创新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未能深入涉足关键核心技术领域。2019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统计得知,江苏企业未能列入前十名,而北京有四家企业占据前十,广东有三家企业占据前十。浙江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后起之秀,在2020年被列入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第一梯队。就目前全国各大城市信息化发展而言,北京在信息化发展方面,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开展核心建设,部署未来智能化系统平台,探索国际大数据交易等新型模式,代表企业有北大方正、小米、联想等。广东在信息化发展方面,聚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创新领域,建立国际研发中心,打造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协作平台,代表企业有比亚迪、华为、TCL等。浙江在信息化发展方面,建设数字产业重大平台,统筹数字乡村建设,提高基层数字化治理能力,代表企业有阿里巴巴等。上述龙头企业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致力于关键核心技术,供应链资源整合能力极强,具有强大的引领带动力,有助于江苏省电子信息化产业的发展,继而推动5G产业图谱在线系统,构建区块链创新交流平台,加快完成全省数字经济产业创新链进阶高端。
四、当代环境影响下江苏省数字经济发展对策
1.加快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信息基础建设,能够带动新模式、新产业的经济增长,为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夯实基础。江苏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建立宽带江苏、高清江苏等重点“光网城市”工程项目。加速推进5G基站工程的全面建设,使江苏省所有城市区域以及省级产业园区域均得到5G基站的全面覆盖。江苏省电信运营企业为了配合5G基站项目,对现有IDC机房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完成IPv6的发展战略部署[4]。除此之外,江苏省还要统筹规划如“超高等级绿色云数据中心”等相关科研部门,通过超大规模的实施建设,推动云数据中心向绿色智能化集约发展,并在人工智能、北斗导航、区块链等多个信息基础设施领域,争取做到全球领先。例如:南京在信息服务以及软件工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江苏省政府应要求南京互联网龙头企业带动当地其他互联网企业,重点研发类似于“云计算与工业控制软件”等具有高端服务功能的软件项目。苏州则可以在现在互联网基础上,建立脑空间信息研究机构,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中的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优势,成为省内此行业领域的龙头。无锡在数字经济领域,对感知类设备进行重点研发,同时建立物联网产业服务中心,发挥当地物联网产业优势,在国家物联网研究中心的扶持下,构建良性数字经济生态圈。
2.数字经济区域科学布局发展
江苏省要想推动各区域平衡开展数字经济,需立足全省进行科学布局,确保江苏省数字经济布局规划合理完善,将南京、苏州、无锡等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城市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深化区域协同力的同时,支持各地域开展产业链跨区域协同结构。为此,江苏省在实施数字经济区域科学布局发展期间,应全方位推动省内数字经济发展,针对大中小企业不同发展趋势进行融通创新,实现数字经济新生态,并在城乡建设的各个方面应用数字经济发展成果,通过省域内科学数字经济发展布局,打破苏南、苏中、苏北地理与行政方面的壁垒,寻找跨江融合、南北联合发展的创新路径。首先,江苏省需要对南京、苏州等地实现信息基础设施互通共享,构建有利于数字经济发展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促进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做好环境协同治理工作。其次,对江苏省数字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可以门槛较低的数字化领域为着手点,加快该区域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搭乘网络直播经济列车,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色,将网络直播带货与当地农产品相结合,通过差异性经济发展优势,加大重点产业扶植力度,在对当地进行数字产业合理布局的同时,对于现有数字产业规模进行扩展,增加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逐渐缩小与南京、苏州等地域之间的数字鸿沟,推动江苏全省数字经济协同发展。
3.注重数字经济人才结构培育
创新驱动是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驱动力,数字人才是落实数字技术创新的根本源泉。当前,数字经济人才结构欠缺,已经成为阻碍江苏省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江苏省需在数字人才引进方面,加大政策落实优惠制度,要求省内各区政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出台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引进奖励政策,以此吸引数字经济领域高端人才安居落户。省内各大高校需积极申报与数字经济和新技术有关的专业,加快推进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领域相关复合型人才培养战略。借助校企联合办学的形式,根据省内各大企业的数字经济人才需求,建立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相结合的实践型人才培育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以此促进江苏省高新技能产业人才供给。为了加快推进数字技术行业发展,各地区政府部门应与当地企业共同出资,对企业内部具有创新潜力的高技能人才去国外学习培训,掌握国际最新数字领域先进技术。例如,无锡为了引进高端人才,与当地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部门联合实施“太湖人才计划”,为当地智能制造、科技创新提供数字化人才保障[5]。充分发挥积高电子图像传感器研发中心等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研究领域优势,吸引专业相匹配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前来就业。同时,无锡市政府还与中科院无锡研究所、江南大学等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力争在科技创新方面攻克现有技术难关。为了提高职业院校应用型人才水平,无锡市政府借助大学生落户政策,鼓励职业院校积极同当地企业进行校企合作,通过产教融合的新型教学形式,加大数字化人才培育力度。为了保证人才引进计划的有效落实,无锡市建立健全数字产业化配套服务,强化数字化智力水平,并在商务会展、法律咨询等产业性服务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利用文创扶持、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行业发展吸引90后青年才俊落户无锡。同时,加大电子商务发展支持力度,为其提供与之相匹配的数字经济发展配套服务措施,构建高效率、优服务的政府服务体系,继而促进无锡市整体数字化治理水平。
4.着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由于江苏省核心技术较为薄弱,创新能力不强等多重因素,使得全省数字经济发展举步维艰。针对此种情况,江苏省需对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深度研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核心技术创新体系,以此具备自主掌控关键核心技术的能力。这就要求江苏省在数字化产业领域,立足攻克基础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的难关,突破核心技术制约阻碍。与此同时,构建公平竞争的企业市场竞争制度,通过多种渠道减少企业科研投资风险,在加快推进数字创新技术的同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法律法规,确保企业在数字经济转型过程中得到大力支持与稳定保障。各区域政府部门应加大数字技术孵化体系建设,着重培育具有创新能力高新技术的“独角兽”企业,为孵化创造科技型企业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江苏省应调动省内技术创新力量,在发展重点产业链的同时,及时加快省内数字经济短板领域发展,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实施重大数字经济项目跟踪式服务,对省内龙头企业加大培育力度,加快自主软件品牌体系的建设。除此之外,江苏省应聚焦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省内制造业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大力推广智能化车间,建立数字经济示范区,使其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化引领产业。以无锡为例,无锡市大数据研发机构约占全省的10%,5家省软件企业技术中心,融资企业占全省分布的21%,在江苏省数字区域科学布局中排名第三。同时,无锡市对“海太半导体封测”等重点项目加大关键核心技术引进力度,对无锡市整体内部营商环境进行合理优化,根据现行商业保障机制存在的漏洞,制定适合当前数字化经济发展的营商保障机制,依照无锡市数字经济发展特色,在现有工业产业发展基础上,孵化出独具地方特色的“独角兽”企业,立志打造江苏省内数字化龙头领军企业,充分利用数字经济时代要素特点,加大研发互联网虚拟技术力度,同时向本市企业积极推广PLM、CAD等工业软件,全方位提升企业设备数字化普及率,从而进一步加快智能制造的改革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