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海绵城市植物搭配与设计要点
2022-11-25陈达生
陈达生
(广州鼎佳房地产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30)
0 引言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生态城市概念,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植物搭配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科学合理的对植物进行搭配能够丰富地区生物群落,完善生态系统功能,促进海绵城市可持续发展。
1 华南地区气候环境特点
华南地区是我国七大地理分区之一,地处我国南部,涵盖广东省、海南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区。华南地区北部为南亚热带及中亚热带分界线,该分界线南部地区最冷月温度为10℃及以上,最低气温可达到-4℃,日平均气温为10℃以上的天数共三百余天,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1400~2000mm,区域内部高温多雨,四季常绿,植物种类繁多,生长茂盛。
2 海绵城市概念
加强海绵城市建设能够降低自然灾害对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提高城市环境适应性。当出现降雨天气时,海绵城市还能够对水源进行存储、净化,海绵城市也被称为水弹性城市。为了提高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水平,设计人员应做好内部规划设计工作,科学合理的对多种植物进行搭配,以此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海绵城市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3 海绵城市内植物作用分析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植物作用主要体现在造景功能及生态功能方面。
3.1 造景功能
在海绵城市建设时,可根据各类植物的外形及特点,科学合理的对其进行组合,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使植物与其他园林景观相互整合,进而营造一个更加优美的景观形象,建设一个山水景观、自然植物、人工建筑与人工街道一体的景观内容,形成具有一个生物学特点及美学特点的立体生物画面,使城市居民能够获得更加深刻的审美体验。随着海绵城市发展理念的不断推广,在植物造景过程中,也应突破传统思想误区,在原有艺术要求的基础上,秉持因地制宜原则、自然群落组合原则与植物功能原则,建设出一个更加与海绵城市要求相符合的城市景观。根据不同景观建设要求,结合植物生长习性,科学合理的对乔木、灌木及各类草本植物进行搭配,充分考虑到景观地形及功能,做好植物种类选择工作,在确保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对自然植物进行修理、装饰,使植物的形态、质感、色彩更为丰富,充分发挥出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造景作用及功能[1]。
3.2 生态功能
在海绵城市建设时,植物种植不但能够打造一个优美的自然景观,提高海绵城市的观赏价值,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放松需求,还能够吸附及过滤各类有毒有害物质与污染物。植物可将污染物转化为营养,通过这种方式对城市环境进行净化及改善。此外,部分植物还能够分泌出杀菌物质,而杀菌物质可对雨水进行净化。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蒸腾作用能够吸收城市内部热量,调节城市空气湿度及温度数值,使城市内部环境更加舒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光合作用能够吸收城市内部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城市内部的热岛效应及温室效应。例如,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利用设置植草沟的方式能够延长降雨停留时间,增加雨水下渗数量,及时对地下水分进行补充。当出现暴雨天气时,植物也能够依托自身的冠部及根部对雨水进行缓冲,降低雨水对地面造成的侵蚀,避免水土流失问题发生。
4 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植物选择原则
4.1 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特点选择对应植物种类
我国华南地区气候湿润,降雨丰富。在海绵城市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当地气候特点、降雨特点与土壤种类,科学选择植物进行种植,确保植物能够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降低海绵城市前期建设成本及后续维护成本支出。
4.2 结合区域设施特点选择对应植物种类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给排水设施对海绵城市建设环节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前期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到雨水设施的滞水深度与时间,综合考量多项要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耐淹植物进行种植。现阶段和木本科植物种类繁多且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适应性极强且极易,繁殖是现阶段雨水设施中应用极为广泛的植物种类。
4.3 优先选择本土植物进行种植
在华南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时,应优先选择当地本土植物,避免选择外来物种,导致本土植物生长受到影响。此外,本土植物对当地环境具有明显的适应性,后续维护成本低,能够使生态群落更加稳定。
4.4 科学配置植物种类
为了使华南地区海绵城市更加美观,应根据植物的观赏特性,科学合理的对不同植物组合进行使用,以此使植物群落更加稳定。优先选择观赏价值高,生态效益好的植物进行种植,利用植物颜色及芳香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观景需求,使人民群众获得更为深刻的审美享受。
5 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植物设计要点
5.1 植草沟设计
在海绵城市植物设计过程中,植草沟能够对地面水源径流进行转移,设计人员可通过设置植草沟的方式对植物进行搭配。一般情况下,植草沟切面主要为梯形结构及三角形结构。在水源流速较高的情况下,可通过在植草沟内堆砌石块的方式降低流动侵蚀影响。此外,植草沟内部含有大量的植物群落,能够对降水进行存储与过滤。在植物选择过程中,应优先选择根系发达,抗冲击能力优越,且具有固定土壤及防止水土流失作用的植物进行种植,例如黑麦草,以此提升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质量[2]。
5.2 下沉式绿地设计
下沉式绿地也是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植物搭配方式,一般情况下会设置在道路两侧,也可设置在广场区域内。下沉式绿地能够对水源进行调节及净化,以此提升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水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选择抗淹能力强的植物进行种植,也可选择根系发达的植物进行种植,例如垂柳。此外,还应科学合理的对植物进行搭配,以此提高整体美观性。在下沉式绿地设计时,设计人员还应做好溢流管、排水管及过滤层的设置工作,将其与城市雨水管道相互连接,可将雨水及时排放至指定位置,还可依托植物的蒸腾作用,对土质进行改良。
5.3 街头小型绿地设计
在海绵城市植物搭配过程中,接头小型绿地是一种常见形式,也是下沉式绿地的重要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建设规模较小,可设置在海绵城市街区内。街头小型绿地具有显著的灵活性,能够满足当地生态发展需求,且具有内涝处理及降雨调节的功能。
5.4 雨水花园设计
雨水花园是一种雨水设施,能够对降水进行净化,且具有显著的生物滞留效果。一般情况下,雨水花园需设置在高度较低的地区,以此对雨水进行收集、存储。在海绵城市建设时,雨水花园滞水层厚度为20~30cm。设计人员还应在雨水花园底部设置沙土,充分发挥出植物的净化作用。净化后的雨水可由管道收集回收利用,为用于道路清洗及园林灌溉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雨水花园的水源储备情况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如当季降水少,则可种植观赏性更强的植物,例如细叶芒。如当季降水量多,则可选择净化能力强的植物进行种植,例如垂柳。此外,还应提高植物种植的抗逆性,以此充分发挥出植物的净化作用[3]。
5.5 人工湿地设计
人工湿地是生态系统中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具有显著的净化作用,由植物及各类微生物共同组成。人工湿地内部的植物及微生物能够对水体内部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净化,降低污染物含量。为了充分发挥出人工湿地的重要作用,设计人员应做好深水区、浅水区、水源区及沼泽区等区域的布局优化调整,使各区域相互配合,以此提高水资源净化工作质量.对于区域内部的植物而言,生长过程会消耗水体内部有机物,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避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出现.在人工湿地建设时,应优先选择根系发达植物进行种植,例如芦苇[4]。
5.6 屋顶绿化设计
城市内部含有大面积的建筑工程,而建筑工程屋顶结构可被改造成绿化区域,以此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屋顶绿化不仅包括屋顶结构,还涵盖阳台结构及外墙结构。在屋顶绿化设计过程中,应做好植被层、过滤层及蓄水层的设置工作,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城市绿化程度,全面贯彻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避免热岛效应出现。此外,屋顶绿化还能够对雨水溢流情况进行改善,以此提高建筑结构排水效果,减轻基础结构压力。在屋顶绿化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应做好排水工作及防水工作。一般情况下,屋顶区域土层厚度较薄,这就会使植物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可选择抗性强,且根部短的植物进行种植,例如牡丹、紫玉兰等,再通过修剪的方式打造一个更加优美的景观,以此实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5.7 生态栖息地修复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不但应做好生态环境的优化工作,还应对各类水污染问题进行控制,以此为植物生长提供一个优质的环境。常见水污染处理方法极易引发二次污染问题出现,所以在植物设计过程中,还要做好种植地修复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对气候进行调节,对水源进行净化,实现环境保护目标,通过建设湿地的方式对水体内部有毒害物质进行净化,以此对水资源进行保护。
6 提高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植物设计工作水平的几点建议
6.1 做好综合治理工作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最主要的目的是营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现阶段,在海绵城市植物设计规划过程中,设计人员很容易忽略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使得植物生长受到影响。应通过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做好源头及区域的整体管理工作,避免海绵城市内部某个区域出现孤立现象,通过这种方式充分发挥出海绵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作用及防洪作用,进而使海绵城市实现健康发展。
6.2 及时出台相关标准及文件
在海绵城市植物设计规划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展开具体分析,科学合理的对区域内部资源进行利用,对区域潜力进行开发。各地政府应根据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拟定植物设计规划要求及标准。此外,还可展开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及时获取相关数据及信息,以此对海绵城市植物设计规划数据库进行填充。
6.3 强化各机构合作
在海绵城市植物设计规划过程中,应以政府为主导,加强各机构之间的沟通及交流,明确植物搭配原则及要点,及时解决各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冲突及矛盾。对于不合理的管理条例及规章而言,应及时修正。政府应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对植物设计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阻碍问题进行协调,充分发挥出自身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6.4 发布地方法律框架
各地政府应拟定内容完善的规定及标准,确保植物搭配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做好以下6 点工作,具体如下:①应拟定内容完善的土地开发标准,确保流域整体性,维系水资源系统健康。②在植物设计规划时,应充分掌握所属地区水文特点,确保河道及生物栖息地的整体性。③在植物设计规划时,应明确区域开发标准。④应建设功能完善的雨水控制设施,进而对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进行补充。⑤应拟定内容完善的植物种植后期管理标准。⑥应对植物生长过程进行检测及检查,及时解决植物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问题[5]。
6.5 确保资金充足
现阶段,海绵城市建设环节展开的基础前提是资金保证。为了提高植物设计规划方案内容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打造一个更加优美的植物景观,使各类植物能够保持健康的生长状态,应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及经济条件,实施不同的筹资策略,探索新型融资渠道,通过建立专项资金的方式,确保植物采购环节、种植环节及后续维护环节资金充足。
6.6 其他措施
首先,为了提高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水平,还应做好相应的技术研究工作,可积极应用计算机模型及软件工具等方式,对植物生长过程进行模拟与评估;其次,设计人员还应做好植物种植对流域发展产生的各项影响分析、评估工作:再次,应拟定内容完善的植物设计规划激励制度,及时给予设计人员奖励及扶持:最后,应明确植物种植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做好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工作,以此为植物种植的工作展开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7 结语
总而言之,海绵城市内部植物不仅具有景观作用还具有生态调节作用。在植物设计规划过程中,设计人员应结合华南地区气候环境特点,秉持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植物选择原则,做好植草沟设计、下沉式绿地设计、街头小型绿地设计、雨水花园设计、人工湿地设计、屋顶绿化设计、生态栖息地修复,利用科学有效的措施,提高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植物设计工作水平,打造一个更加优美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