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反季节种植技术应用探究

2022-11-25曾全银王晓龙

花卉 2022年18期
关键词:反季节成活率苗木

曾全银,王晓龙

(山东华泰庄园园林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1)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现象极其严重,国家对于园林绿化施工的环境优化也投入了更多的重视,需充分考虑季节的影响,推广反季节种植技术进一步优化环境。

1 园林绿化的重要性

园林绿化的优势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营造和谐的城市居住环境和居住氛围。园林景观大部分由绿色植株构成,提高城市的绿植覆盖率能够改善空气质量,优化生态环境。因此,加强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的研究有利于城市的稳定和绿色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园林绿化景观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噪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随着大城市的竞争与日俱增,人们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园林绿化的建设中使用的大面积绿色植被能够缓解城市中的各种噪声,给人们带来一个更加轻松的生活环境,有效地缓解精神压力,更能打造出一个安静、舒适的宜居城市。

2 反季节种植技术概述

反季节种植技术是指反季开展林木种植工作,最大程度地提升苗木成活率,增加绿化面积。由于园林工程建设具有任务繁重、工期紧张的特点,因此需要科学应用反季节种植技术,围绕“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本地气候开展种植工作,促进城市绿化发展。在应用反季节种植技术时,需要结合苗木生长要求和特点进行。其中,影响反季节种植的主要因素包含两种,其一是栽种的成活率,如根系生长能力、植物存储物质、栽植期等。植物根系在正常温度及湿度条件下可以吸收水分,借助呼吸、蒸腾形式完成树势平衡,提高成活率;其二是植物的长势,一般春季植物叶片未完全生长,根系不会发生生长失调问题。冬季植物根系一般处于休眠状态,极易出现树势失衡,成活率大大降低。反季节植物相较于季节植物差异性较小,由于春秋季节是植物根系生长茂盛时期,进行反季节种植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速度,为根部生长保留足够时间[1]。

3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应用反季节栽植施工技术的意义

3.1 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植物栽植都在春季和夏季完成。但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的过程中,人们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反季节栽植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进度,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还可以明显改善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3.2 提高城市园林的绿化水平

反季节栽植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对园林绿化施工工艺进行了拓展和创新,还对相应的施工管理方法进行了优化。针对种植材料的选择、种植前的修剪以及相关准备工作都需要进行更多经验与教训的总结与分析,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效果。因此,反季节栽植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整个城市的园林绿化水平。

3.3 改善城市的外在形象

近几年来,我国的反季节栽植施工技术已经越来越规范。例如,树木的绿化施工受到生长期或休眠期等因素的影响已经越来越低,明显增加绿化工期及绿化施工的工程量,进而从根本上优化我国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的外在形象。

4 苗木栽种前的技术要求

4.1 考虑环境特点

并非所有的树木都能够顺利进行非适宜季节的栽种,在进行非适宜季节栽种时,适地、适树的原则是不可忽略的。根据绿化种植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苗木种类。充分了解移栽地点的自然环境条件,如,气候,土壤,温湿度,历史上的极端气温,还有种植地点的小气候条件等。根据这些自然条件,筛选适宜的苗木种类,这是保证苗木存活的前提条件。适地适树原则能够保证移植苗木迅速适应种植地环境,并尽快呈现设计的景观效果。

4.2 考虑苗木生长发育规律和生态生理习性

种植前,除了选择合适的树木以外,还要充分了解所选择的树木在栽植时期可能会出现的生理表现,要充分了解所选择的苗木品种对环境的响应敏感程度。充分掌握所选苗木生长发育规律和生态生理特性。应事先考虑到非适宜季节种植过程中的自然因素影响,如,光照、温湿度、风力、土壤等,避免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到苗木种植的成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科学系统的安排可将非适宜季节种植的不利因素影响降到最小。除非对移栽苗木株型有特殊需求,移栽苗木宜选经多次移栽的、健壮的幼、青年苗为佳,这样的苗木根系发达紧凑,移栽更容易成活。不宜选择从未移植过的实生苗和野生苗,此类苗根系通常主根发达,但须根不够紧凑,贸然移植,很难保证成活。选择恰当的苗木,可以提高非适宜季节种植苗木的成活率,使苗木存活的数量和生长的质量达到预期。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移栽过程中依据科学技术规范操作,从而解决非适宜季节种植中遇到的植物成活率低、呈现效果差、美观度不足等各种问题[2]。

5 园林绿化工程中反季节种植技术的应用策略

5.1 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

要想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应确保有良好的生长环境,不同的植物生长习性也不相同,在进行植物种植时应严格落实因地制宜原则,尽量应用当地植物。一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且环境相对恶劣,在进行植物种植时应多以本地植物为主,并发挥出本地植物的优势,同时还可以根据情况引进新的植物品种,使植物更加丰富,提升反季节园林绿化投资效益与生态效益。在进行绿化植物配置时还应对当地土壤及气候条件进行综合考虑,确保所选择植物的合理性。比如,在济南地区要选择如国槐、白蜡、银杏、五角枫、百日红、海棠、丁香、木槿、金银木等乡土树种,切记选择对土壤、气温、日照要求苛刻的植物品种。

5.2 反季节种植过程中的土壤处理

土壤是影响植物生长水平的直接因素,不同的苗木植被对于土壤的品质与厚度有着不同的需求。工程技术人员可采用合理的控制手段,在园林绿化工程实施环节对土壤进行调节,确保土壤条件满足植物生存需求,优化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质量。通常情况下,普通花草的土壤厚度应保持在30cm 左右;如果是灌木类植被,土壤厚度应超过40cm;高大乔木种植的土壤厚度需控制在1m 以上;即便是小型乔木树种,其土壤厚度也不能小于90cm。除此之外,工程人员要精准把控土壤的酸碱度,科学研究表明,多数植被对土壤酸碱度十分敏感,因此,采取反季节种植技术时,应关注酸性土壤、碱性土壤与沙土等不同土质的调控。工程技术人员可针对苗木种类,严格参照具体苗木的生物习性以及生长过程对土壤的具体需求,对土壤进行特定的加工处理,提高改良效果,进而保证植物在反季节种植条件下拥有较高的存活率。

5.3 苗木类别的选择

植被在移植工作完成后通常会长出新的树根,这是苗木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这些新树根的存活能力非常强,自然条件下可保障苗木栽种后拥有较高的存活率与生长速度。反季节技术应用过程中,苗木种类选择要遵循就近选树原则,尽量缩短苗木暴露时间,加快完成种植,同时应尽量使用树龄较小的苗木,根系发达的苗木,甚至选择已进行二次移栽假植苗、容器苗,这些苗木生存力顽强,对自然环境的抵抗能力强,很容易存活。园林绿化工程规划者要具体分析区域环境以及植被的生态习性,调研相关植被在不同季节的具体特性,进而实现苗木种类选择的科学性,推动反季节种植技术的发展,尽量让苗木种植在贴近自然环境的区域生长。此外,反季节种植应控制根部土球直径,尽量减少对植被根部的损伤,并采取封闭措施,通常情况下,土球直径应大于正常栽种直径。

5.4 苗木种植方法

反季节种植对于时间的要求十分苛刻,工作人员应结合具体的种植季节,注意苗木的种植时间与方法,根据苗木的不同种类,科学安排种植计划以及具体苗木的种植方法。例如,夏季种植过程中,应尽量在早上种植,并同步做好降温与遮阳等保障工作,避免高温条件下苗木被阳光炙烤,导致过度缺水而死亡。夏季种植应避免苗木暴露在外,种植完成后要做好保湿工作,避免植物缺水,可安排专人定时向植物的叶片与根部喷水。冬季种植过程中,应在植被外侧搭设暖棚,做好保暖与保湿工作,避免植物受到冻害。此外,冬季种植也要控制浇水量,将水体完全浸入土壤中,并在土壤表面覆盖相应的保暖材料,防止因土壤结冰而冻伤植物。

5.5 反季节技术在种植过程中的应用

反季节技术的应用体现在以下6 个方面:①确保苗木栽种地点土壤的肥沃性,也可以将有机肥进行发酵后提升土壤肥沃度。②在了解苗木特点后合理开挖种植坑穴,保证其尺寸满足栽植要求,从而保证苗木下土球可以完全填入到树坑中。一般情况下,苗木坑穴直径应比土球大20cm。③对苗木栽植填高高度进行控制,高度不得小于30cm,在填埋后采用踩踏方式将土坑边进行踏实。④完成苗木栽种后,使用支架对苗木进行保护。较低矮的苗木可以使用扁担桩进行保护,高大苗木使用支架进行保护。⑤完成种植后第一次浇水应完全浇透,然后隔几天再浇一次水,避免浇水过于频繁苗木根部出现腐烂问题,无法保证苗木成活率,也给整体园林绿化工程带来影响。⑥使用提高苗木成活率的技术,比如夏季搭遮阴网,树木吊针液使用,树干缠无纺布保湿,有条件的做微喷系统等[3]。

5.6 苗木运输工作

园林绿色施工中反季节植物种植时应做好植物运送工作,白天应避免光照、温度给苗木带来伤害,因此苗木运输多会在晚上进行,而且晚上车辆相对较少,也可以保证苗木运输速度。在进行运输时应注意以下4个方面。

(1)要想避免植物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磕碰、刮伤等问题可以使用垫层,充分做好苗木根部保护工作,防止根部出现伤害。通常可以将苗木根部进行包裹,包裹后可以给苗木根部进行有效保护。

(2)在运输前应先准备好运输工具,在与苗木特点、喜好等结合后再进行运输,同时还应对苗木原生地土质与移栽后土质间的差异进行综合考虑,在进行移植时应可以将原生地土包裹到植物根部,从而提升苗木成活率,保证苗木可以健康成长。

(3)要想避免因运输时间过长,或是运输车辆温度问题所导致的苗木枯萎或发黄等问题,应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同时还应做好运输车辆湿度、温度控制,保证运输车辆中空气可以流通,在运输时应及时为苗木补水。在苗木运输时还应控制苗木间的距离并保证摆放位置符合要求。

(4)在进行苗木运输装卸时应充分做好苗木根部保护工作,带土球的苗木可以采用网兜、麻绳等进行保护,防止土球出现松散问题。

5.7 苗木种植后的养护操作

首先,应优化植株修剪技术。结合本地自然条件完成反季节种植工程,如夏季气温较高、阳光充足,植物蒸腾作用较快,增加了苗木内部水分流失速率,因此需科学应用修剪技术减少叶片的蒸腾效果。其次,在苗木移植前、移植后完成多次修剪,结合其生成状态去除弱枝、断枝。园林施工阶段反季节种植技术相较于正常种植过程苗木存活率较低,需要结合具体季节完成合理应用。例如,夏季开展苗木种植工作时,建议将蒸腾作用考虑在内,为植物搭设遮阳设施,防止太阳直射,提供遮蔽空间,降低植物蒸腾作用。建议结合植物生长情况定期、定量补充水分。此外,在冬季开展反季节种植工作时,应加强保温。如使用保温材料缠绕植物树干,借助保温薄膜开展工作,维持苗木生长最佳温度,提升其成活率。在种植结束后注意使用三角撑、十字架完成固定,定期浇水除草。最后,在苗木种植后需加强灌水围堰,确保栽植第1d 苗木用水灌透,在种植3d 内完成两次浇水,结合土壤墒情与降雨量完成第3 次浇水,并及时做好封穴,结合土壤保水效果控制后续浇水量,促进苗木根系的生长。注意在种植后期早晚各对植物喷水1 次,保持其叶片潮湿即可。喷雾阶段选在上午10:00前和下午16:30 后,若恰逢雨季,建议及时对苗木完成排水操作,防止其积水超过1d。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施工阶段应用反季节种植技术时,需科学控制栽植量,避免出现现场屯苗问题。加强苗木在运输、种植和养护阶段的工作,提升反季节种植技术水平。结合植物生长特点和生长需要合理应用技术,促进城市绿化发展,满足城市建设规划的要求,加强生态建设,提升种植成活率。

猜你喜欢

反季节成活率苗木
高料价下草鱼“伤不起”!30年养鱼人竟做到鱼种成活率100%,1亩赚5200元
不同嫁接技术对樟子松嫩枝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苗木供求信息
反季节果蔬到底能不能吃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反季节果蔬到底能不能吃
TCP植物蒸腾抑制剂
不同扦插处理对爬地柏成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