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OVID-19疫情下核医学临床教学的困境与调整

2022-11-25戴玉慧陈永辉景红丽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6期
关键词:北京协和医院医学科防疫

戴玉慧,陈永辉,景红丽,霍 力

(1.河北医科大学 医学影像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2.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北京 100730)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开始蔓延;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此次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1]。截至2022年3月28日,国外每日新增约92万例,国内中高风险区增至564个。不幸的是,最近接连出现了一些关于学校疫情的报道。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消息:3月2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 275例, 现有确诊病例27 745例。疫情历时两年,还远没有结束。

当前国际疫情严峻,国内地区疫情散发,不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与挑战。为保证本科实习生、临床研究生和进修生的安全以及教学和规范化培训质量,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认真分析了疫情防控常态化对于临床教学工作实施产生的影响,针对性提出并落实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1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临床实习所面临的挑战

1.1 与病患接触过程中感染的风险

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3种方法传播给人类:短距离飞沫传播,污染物远距离和气溶胶传播[2]。《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中》也曾指出“在无防护下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会在感染者和被感染者之间发生”。在此背景下,核医学科医生在临床注射、检查、问诊和科研活动过程中直接接触患者,就势必会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然而,临床实习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这个阶段是网络教学无法替代的,因此,这一矛盾无疑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1.2 实习生和研究生所面临的毕业压力和就业困境

疫情大环境下,可供研究生选择的科研病人减少,科研进程缓慢,毕业压力增大;许多面临毕业的实习生和研究生无法参加线下招聘会和面试,就业选择受限。疫情的暴发和持续存在造成就业机会减少,竞争人员增加,因此而产生的“供需不对称”现象也给面临毕业的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3]。

1.3 长期压抑的环境中所产生的心理问题

众多的研究表明在疫情的影响下,人们出现了恐惧、抑郁、焦虑、失眠等各种生理或心理应激反应[4]。有国内调查显示,疫情暴发后大学生中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检出率分别为26.60%与21.16%,高于一般情况下针对大学生的调查[5-6],尤其在医学生中有较高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检出率[7]。2022年北京冬奥会、残奥会和人大及政协两会期间,为防止疫情发生,医院实行“非必要不离京”政策,在院实习生、研究生和进修生必须减少外出,禁止参加10人以上聚会活动。对出行的限制,加之疫情常态化下对科研活动、理论学习、论文撰写、就业以及难以达到进修效果的预期的焦虑[8],使得“三生”产生了难以忽略的心理健康问题。

2 相关改革措施

2.1 严格落实患者入院就诊规范流程和医务人员管理

在COVID-19救治及日常医疗过程中曾发生医护人员感染,使得医护人员在救治病患的同时生命安全也受到严重的威胁[9]。因此,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医院的疫情防控工作绝对不可掉以轻心。自2019年底疫情暴发以来各医院为预防新冠感染,健全防控体系,成立了院感领导组、纪律督察组、核酸检测组、分诊管理组、职工保健组、后勤保障组、安保门卫组等。北京协和医院也积极响应号召,为保证医患安全,严格把控患者入院流程——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证明和就诊凭据,并在入院和入科检查时实行多层管控。核医学科严格执行防疫措施,落实患者筛查、定期消杀、测温、隔离和防护等工作,确保了安全的医疗环境。在读研究生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教学,避免了人员的聚集。除此之外,核医学科对在职人员及“三生”实行统一化管理,设立专人负责监督个人防疫措施的执行情况——每日上报体温,按规定完成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工作,严格遵守“五要”和“五不要”原则。从细节入手,切断新冠病毒传播途径。

2.2 宣传最新防疫政策,进行防疫方法教学

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同发展阶段,都需要不断地更新相关政策。北京协和医院通过“两微一端”与短视频平台不断更新防疫新要求,可以及时满足医患对疫情信息的需求,对于防疫卫生理念和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学,提高了整个社会科学防疫工作的有效性。选择正确的个人防护用品是保障医护人员避免感染的重要举措[10],核医学科在“三生”到院初期会利用授课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对抗疫知识、佩戴口罩、手部清洁及如何正确选择符合国家规范的防护用品等进行了系统培训,并定期进行复训和应急演练等。

2.3 加强人员的心理动态监测、干预与疏导

预防和缓解远比治疗重要得多[11]。针对“三生”可能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核医学科室成立了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小组,了解医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各种需求,并且提供了心理调查量表用以评估个人状态,实现对心理状态的动态监测。同时,心理小组积极的构建双向沟通的桥梁,鼓励学生通过拨打热线或微信咨询的方式寻求帮助,并及时对其进行干预和疏导,帮助消除恐慌、焦虑心理。疫情期间,科室建议大家在保持心情放松的同时注意休息,不要带病坚持工作,身心健康才是正常生活和高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北京协和医院作为历史悠久,社会公信力和权威性最强的“老牌医院”,及时发布权威的信息可以帮助“三生”在面对疫情时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持。

3 结语

目前COVID-19持续蔓延并且新冠病毒不时出现变异,疫情防控工作逐渐趋于常态化,人们的生活进入后疫情时代。在这种特殊形势下,“三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并且容易造成其认知、情绪以及行为的 “失衡状态”[12]。作为疫情防控的前线关口和“三生”实现临床学习、完成科研任务的重要场所,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临床的教学体系也在摸索中不断改进与完善。

猜你喜欢

北京协和医院医学科防疫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科研能力自评与他评的结果分析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科研能力培养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