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2022-11-25胡婧楠
胡婧楠
(东华(安徽)生态规划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景观生态学可以被看作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展开研究的重要学科,能够对景观类型的具体空间格局以及景观单元类型等展开深入分析。同时对其自身动态变化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其中主要是以景观空间格局与结构、景观异质性等相关因素条件组合而成。其基本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规划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在整个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具体展开之前,需要对规划的具体目标以及范围进行确定,整个规划范围的确定,基本上都是直接由政府部门来进行。风景园林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景观生态评价给出对应的建议和意见作为支持。在整个规划范围内,风景园林人员可以针对景观格局的具体演变以及景观建设等情况,对整个场地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展开深入分析,结合场地自身现有的一系列自然资源或者存在的诸多问题,对规划设计对象给出对应的建议和意见作为支持[1]。比如在农业示范区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对景观生态学当中的基地调查权重图叠图分析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实现对整个园区范围内景观格局现状的深入探究。同时要对其自身演变过程展开深入了解,通过对整个区域范围内自然生态系统的仔细梳理,结合示范区域内现有交通流线以及具体建筑情况对其展开分析,这样能够对园区的最终选址结果进行确定。
2 前期资料收集以及调研
对规划对象以及具体范围进行确定之后,对于风景园林设计人员而言,需要根据现场的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等相关因素条件展开全方位有效的调研和分析。在对各地区的自然地理资料展开广泛搜集时,可以结合景观生态学当中提出的一系列因素条件,对其划分的自然以及非自然景观要素类型展开深入分析。其中主要是以地貌、土壤以及景观构型等各类因素组合而成,以此来实现大范围搜集,其中包括各场地现有关键性要素对应的基本性质以及特点,实现对各种不同类型资料的广泛收集和考察。将立意以及分析作为基本依据,这样才能够保证后续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
3 景观空间格局与结构
在现有各种不同类型基础要素资料搜集和利用基础上,对于设计人员而言,可以针对整个产品范围内现有整体空间格局以及其与景观结构相互之间存在的关系展开深入分析,实现更加细致化的整理。以组合或者新景观要素的引入为基础,对目前现有的景观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建设,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整个景观自身具有非常良好稳定性的特点。结合目前建设现状来看,通过对先进技术手段的合理利用,在计算机软件当中,可以直接将各地区绿地景观布局图进行构建和落实,同时对主城区范围内涉及到的板块类型指数以及景观类型指数进行统计[2]。根据各个不同地区景观指数对比分析结果,能够对景观结构是否具有合理性进行客观合理的判断。针对整个城区绿地景观特点展开深入分析时,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和意见。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实施过程中,对于设计师而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相似的方法进行合理利用,实现对整个景观空间格局以及结构的对比分析。在该技术上能够实现对景观客观合理地评价,从而得出符合要求的优化建议和意见。
4 景观生态评价
景观生态评价通常情况下是指结合现有景观生态学提出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将景观生态学特定的程序以及基本原理放在首要位置上。针对现状展开深入分析,对可能会选择利用的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实现对整个生态功能的客观评价。对于景观功能而言,可以提出综合理解,其可以被看作是景观生态学理论在实践应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整个区域环境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是保证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能够得到有效推进的必要依据[3]。现阶段景观生态评价当中,主要是以景观适宜性评价和生态安全评价等组合而成,结合目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现状,通常都会选择利用景观适宜性评价作为评价主体。所以结合目前实际情况可以实现有针对性的分析,保证景观生态学原理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推进。
4.1 景观格局与过程分析
景观格局与过程分析,通常情况下是指针对能量流及物质流各方面进行科学合理规划。整个规划区域发展与环境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以此来实现综合分析,这也是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的核心要素。针对整个格局以及过程展开深入分析,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对生态安全格局科学合理的构建和落实,同时对整个规划目标以及范围进行确定。对安全格局进行构建时,可以实现对生态系统安全的有效维护,在实践中可以将生态安全格局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刚性框架,对生态环境效应进行模拟,以此来提出符合各地区发展的生态用地基线[4]。特别是在城市内部雨洪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也可以在现有景观生态学理论以及现有方法基础上,将景观过程和格局之间存在的关系作为其中的基础要素。对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和模拟处理,对一系列健康以及安全因素展开客观分析,这样能够对符合城市发展要求的雨洪管理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保证整个格局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2 景观分类与制图
结合现有规划的基本目标以及原则,对于设计人员而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其中涉及到的主导因子条件进行客观分析,同时还要将其作为具体的分类指标依据,以此来实现对各种不同类型景观的有效划分。对于分类之后的景观而言,可以实现对应的生态制图,对整个规划区域范围内景观的具体生态类型以及对应的空间分布模式、空间分布模式与比例之间的关系等进行概括、总结和反馈,将现有诸多因素条件融为一体,才能够逐渐形成景观生态图。比如在某山地休闲农场景观生态规划建设过程中,对于设计人员而言,普遍都会将山地型休闲农场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设计目标以及依据,结合调查研究以及分析之后的结果,可以对地形、土地具体利用类型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因子进行分析,将这些因子条件作为主导因子,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实现对因子的赋值分析,这样可以从中得出不同类型功能区域范围权重指标。在该基础上,通过对GIS技术的合理利用,能够针对场地范围内各个不同因子展开制图处理,为适宜性评价打下良好基础作为支持。
4.3 生态适宜性评价
结合目前各场地景观具体类型以及各项目目标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异性,同时还要将环境特征、发展需求以及资源整体利用需求等作为出发点,同时结合景观自身独特性、功效性等特征,将现有这些因素条件都直接纳入到整个评价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利用中。以此为基础,能够对景观类型进行客观分析和确定,同时还可以对项目目标的适宜性、限制性等进行详细分析,将其作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依据。比如在某休闲农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工作实施过程中,在现有各因子权重基础上,可以从中得出各个不同功能区域范围内适宜性的相关图像。在整个生成评价图的构建和具体应用中,可以通过对ArcGIS加权分析工具在其中的合理利用,从中得出最后的加权得分,进行最适宜、比较适宜、适宜、并不是很适宜、不适宜五种等级的合理划分。在经过一系列的调整以及各种不同类型指标属性研究后,可以从中总结出对应的适宜性评价,以此来实现对评价图的合理设计。
5 结语
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在现代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但是在实践中仍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该理论的应用设计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这样不仅有利于将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的应用价值体现出来,而且还可以提高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