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益的技术探讨

2022-11-25孙发力崔唯薇

江西农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效益马铃薯病虫害

孙发力,崔唯薇

(云南省宣威市宝山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宣威 655400)

马铃薯作为我国人民餐桌上最常见的食材之一,在我国整体的农业发展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在近些年中,马铃薯已经有向主粮方向转变的趋势。马铃薯不仅高产而且营养与药用价值十分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其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因此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益,保证马铃薯种植者的创收,是目前马铃薯种植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1 了解马铃薯的生长条件与成长周期

马铃薯与其他的农作物相比较,在对生长环境周围气温的适应能力上,要强于其他的农作物。一般情况下只要种植区可以到达零上15摄氏度,就可以满足马铃薯的生长温度,但是想要快速提高马铃薯薯块的生长速度,就必须要为马铃薯提供一个相对温润,且土质松软以及土质空气通透的种植环境。通常情况下,马铃薯薯块的生长土质温度要保持在15℃~20℃,若是土质温度低于15℃,会导致马铃薯薯块的茎叶生长不良,影响马铃薯的实际产量与质量,倘若温度高于20℃,则会导致马铃薯的茎叶出现萎靡,会延长马铃薯的生长周期。[1]。

马铃薯一般拥有5个生长周期,具体包括休眠、发芽、幼苗、发棵、结薯。马铃薯种植户在将马铃薯回收完毕之后,倘若马铃薯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现发芽的情况,这就说明了该马铃薯并不适合当地的生长环境,马铃薯仍然处在自然“睡眠”的状态中。马铃薯的休眠时间是影响马铃薯块茎存储性的关键因素,同时马铃薯的休眠时间还影响着马铃薯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能否出苗,而马铃薯能否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出苗,直接影响到马铃薯的种植产量以及马铃薯种植户的经济利益。马铃薯从块茎的生长状态成长到发芽的生长状态之后,只有彻底解除马铃薯的休眠状态,才可以确保马铃薯幼苗的全面生长。马铃薯在发芽期的变化就是马铃薯嫩芽在持续地生长,并且马铃薯的根部也在向土地中延伸。以当前市场上常见的桂农薯1号与4号为实例,当桂农薯1号与4号在出苗阶段的茎叶已经可以展开6~8片的时候,就代表着马铃薯已经完成了1个叶序的生长。在马铃薯到达幼苗的阶段,就会出现主茎叶的二段生长,当马铃薯发棵出12~16片可以展开的叶子时,就代表着马铃薯的第一花序将要开花。市面上一些晚熟的马铃薯品种一般是在马铃薯的第二花序的区间内开花,也就是种植户所谓的马铃薯发棵期,等到马铃薯的块茎完成发棵之后,马铃薯就会快速进入到马铃薯的核心生长区间——结薯期。

2 甄选土地与深耕整地

种植户在进行马铃薯种植工作之前,要甄选出最为合适的种植土地,首先要选择远离城市且远离交通干线的土地,马铃薯也不适合在丘陵与山地上种植,因此种植户要尽量寻找地形地貌相对平缓的土地来种植马铃薯。最好选择土质承载能力强、土壤中原始肥力相对较高的土地,并且确保该土地在日后的种植过程中不容易沙漠化。满足以上条件的土地就是最为适合马铃薯种植的土地。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倘若选择的马铃薯种植地之前种植过其他的农作物,就会导致该土地中的有机物质与肥力都被之前种植的农作物所吸收殆尽,这就对后续的马铃薯种植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同时在甄选马铃薯种植地的过程中还要密切关注在马铃薯种植地附近是否存在环境污染源头,例如化工厂、造纸厂、矿业开采企业等。同时种植户也要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马铃薯种植地周围的水源与水质进行检测,防止马铃薯种植地周围的水源被污染,影响到后续的马铃薯种植,进而导致马铃薯减产,为种植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2]。

在对马铃薯种植地进行整地的过程中,要对马铃薯种植地进行深耕,目的在于保证马铃薯生长的土壤相对松软,而且还能提高马铃薯种植地的土壤存水能力以及减少土壤中肥力的流失,进一步完成改变马铃薯种植地土壤形态的目标。同时松软的土壤也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环境。据相关农业学家表示:一般情况下马铃薯的根茎在土壤中越是发达,马铃薯的亩产量就越高。所以深耕整地是种植户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益的最基本条件,而且土地深耕的耕层越深,马铃薯的根茎就越发达,马铃薯的产量也就越高。一般情况下对马铃薯种植地的深耕耕层深度要在25 cm以上。在对马铃薯种植地进行深耕整地之后,要及时将土地恢复平整,对尚存在的大块土方要进行二次清理,以此来保证马铃薯幼苗的存活率。还有一点值得马铃薯种植户注意的就是,在秋天进行深耕翻土时一定要做到深挖,这样做的意义在于可以有效地将隐藏在土壤中的病虫害翻出土地,将他们裸露在地表,借助冬天的严寒冻死病害虫,以此来降低来年马铃薯种植时会遭到病虫侵害的风险。同时在秋天进行深耕之后要在马铃薯种植地中挖建灌水沟渠,保证种植地可以有效地贮藏适当的水分,为来年的马铃薯种植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提高马铃薯的种植效益,为马铃薯种植户创造更好的经济价值。

3 选种

马铃薯种植户在选种时可以优先选择脱毒良种,就是所谓的脱毒生产模式,将马铃薯自身携带的病毒害一并清除,进而降低马铃薯的病虫害暴发的风险。在现实的马铃薯种植过程中,也要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的病虫害抵抗能力,这样马铃薯的根茎也会生长得更加旺盛。马铃薯种植户经过多年的种植经验发现,脱毒马铃薯要比传统的马铃薯种植效益要高得多,4级脱毒马铃薯的实际产值要比传统的马铃薯产值最多高出70%左右。同时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传统的马铃薯种子需要依据1∶10的比例去种植,以此满足马铃薯的三级内更新换代。在选择马铃薯良种时也要兼顾种植区的实际情况,例如土壤与水源。除了脱毒良种还可以选择休眠期短、结薯期早的早中熟马铃薯良种。此外马铃薯种植者在选种时也要根据自身种植地上的种植形式选择良种,例如对马铃薯植株高低的选择等。最后也要考虑种植户的马铃薯在收获之后的主要作用,是用于直接出口还是用于国内的淀粉加工。综上所述,马铃薯种植户要多多考虑以上问题,才可以选择出更好更适合的良种,提高马铃薯的种植效益[3]。

4 播种种植与施肥

马铃薯的产量是用单位面积内的马铃薯植株数量乘以单棵马铃薯产量得出的,而单棵马铃薯的产量则是由单棵马铃薯结果的数量以及一颗马铃薯的单体重量所决定的。但是单棵的产量与全体产量却是呈反比的,在同一片种植地内,当总体的马铃薯产量增加,单棵的马铃薯产量就会减少。因此这就需要马铃薯种植户在种植过程中应用密植技术,以确保马铃薯的种植效益达到最大。首先马铃薯的播种时间一般都会选择在1月份的下旬,种植户利用起双垄架高埂的方式进行播种马铃薯,再依据之前调查过的土壤内的养分含量,来对马铃薯进行播种,一般来说,马铃薯的种植行间距一般为30~60cm,每一个种植窝的间距约为20 cm,种植深度为25 cm左右,一亩地可以播种6000~7000窝左右的马铃薯。播种过程中要确保马铃薯种植窝的“深、直、平均”。同时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对肥料的需求是很大的,特别是有机肥,一般情况下600 m2的种植地要用到3kg的有机肥,同时一些像尿素、硫酸钾等肥料也要备足,其中在种植中使用氮肥时一定要充分地考虑到种植地的土质情况,有针对性地合理使用,一般每亩会使用7 kg的氮肥。同时在施肥过程中,要保证将有机肥施在土壤之下10 cm的深度,以此保证马铃薯的种植效益可以稳步地提高。

5 防治病虫害

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病虫害,一般会出现的病害有早疫病、病毒病等,害虫最为常见的为瓢虫、地老虎等,种植户想要防治这些病虫害,就要在马铃薯的种植前期做好脱毒,并且对已经患病的马铃薯要用小刀将病处切除,一定要确保种植下去的马铃薯薯块是无病无害的。当马铃薯出苗之后,种植户要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并且要对种植区的马铃薯进行查苗,倘若出现少苗的情况,要及时进行补苗,如果发现种植地中存在患病的马铃薯植株,种植户要及时将患病植株与它周围的植株全部挖出,之后对该区域进行补苗。现如今我国马铃薯病虫害防治一般分为化学药物清理、物理疗法清理以及生物法清理这三个大方向,马铃薯种植户可以依据自身的种植情况合理选择,提早预防病虫害,确保马铃薯种植效益的有效提升[4]。

6 结论

综上所述,马铃薯作为我国人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食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其的需求量极大。同时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马铃薯生产与出口国,在国内外粮食环境的要求下,就需要马铃薯种植户不断创新种植技术,提高马铃薯的种植效益,通过在选地、整地、选种、播种、预防病虫害以及在贮藏等环节上的技术创新与新型农业技术的应用,来达到提升马铃薯种植效益的目的。在提高马铃薯质量与产量的基础上,促进我国整体经济与农业事业的全面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效益马铃薯病虫害
娄烦推动马铃薯良种行动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豌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错季土豆 种出好效益
2022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
马铃薯有功劳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火星马铃薯”计划
马铃薯主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