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水质监测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2022-11-25赵雅铮
赵雅铮,张 宁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乌兰察布分站,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一直以来,水质监测工作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是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的重要抓手,发挥的作用毋庸置疑。不过,因为水质监测工作的复杂和专业,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效果不佳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水质监测与生态环境这2项工作的成效。为此,非常有必要深入地探究生态环境水质监测质量控制的要点和措施,以便后续在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基于这一思考,较系统地探究了生态环境水质监测质量控制要点和可行措施,现作如下的总结和综述。
1 生态环境水质监测的流程和质量控制内容
在生态环境水质监测工作中,有较为健全和成熟的流程,可以确保水质监测工作的规范性。具体来说,水质监测的流程为:接受委托方的委托→收集资料与现场勘察→合同评审→合同签订→制订监测实施方案→样品采集→样品运输→样品交接与分析→数据审核→得到检测报告[1]。各个流程中均涉及专业知识和内容,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全程做好水质监测质量的控制。
在生态环境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时,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工作内容:一是采样控制,二是环境控制,三是试剂分析控制。在采样控制中,必须按照要求进行采样,采集水质必须有代表性,且要针对地表水、地下水、降水、废水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采样质量控制,避免样品受到污染,以及出现与相关物质发生反应的情况。在环境控制中,水质监测过程中会受到实验室环境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最终影响到监测结果的真实性。以实验室环境的控制为例,要确保实验室内部的温度、湿度均适宜,检测和校准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确保精度可以满足要求[2]。在水质监测过程中,要放置好挥发性药品,通常是放置在实验室的通风橱中。在试剂分析控制中,要做好试剂特征的描述,分类放置,确保保存过程中的安全,避免样品受到污染。在水样品监测过程中,要彻底清洗所使用的试管、烧杯洗,仪器内部不能留有杂质,以免影响水质监测结果的真实性[3]。
2 生态环境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中的不足之处
目前来看,生态环境水质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技术的支撑下,可以较好地确保水质监测质量。但水质监测质量控制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甚至一些问题比较严重。总的来说,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中的不足之处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配套监测设备的建设还存在问题,二是监测技术应用时的规范性有待提高,三是监测质量控制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从配套监测设备的建设还存在问题而言,配套监测设备发挥着重要性的作用,如果建设不到位,势必影响水质监测的成效和质量控制水平。通常情况下,水质监测和质量控制过程中,较为依赖供电设施、通信设施、实验室设备,均要求建设到位。不过由于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建设配套监测设备时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或者建设成功后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均会影响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水平。当前,在配套监测设备的建设方面,无论是规范性还是全面性均有待提升,尚无法十分有效地满足水质监测质量控制要求。从监测技术应用时的规范性有待提高这一方面而言,因为水质监测工作的特殊性和专业性,所以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时,极为依赖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
从技术优势的角度来说,必须要规范应用相关的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技术,主要有采样质量控制技术、样品的保存和运输技术、实验室样品分析技术、空白样品监测技术、平行样品监测技术[4]。目前来看,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技术应用存在不当的情况,无论是规范性还是科学性均有待提高。不过也有值得肯定之处,如在水质采样过程的质量控制时,地表水采样、地表水采样、降雨采样和废水采样的质量控制技术均已较为成熟和完善,可以有效控制水质采样质量。
从监测质量控制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而言,一些水质监测质量控制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不足,工作过程中往往不能按照要求进行水质监测,从而威胁到水质监测质量控制的成效。总而言之,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有较大的危害性,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从多个方面解决问题和不足。
3 生态环境水质监测质量控制要点及可行措施
3.1 做好水质监测配套设施建设
水质监测配套设施的建设是重要基础,应始终放在重要位置上,按照要求做好水质监测配套设施建设。针对当前所存在的水质监测配套设施建设不规范、不全面的问题,应重点把握好3个方面的要点:一是严格遵照《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文化建设方案》的相关要求,并对所开展的水质监测工作进行分析,确定水质监测配套设施建设的内容,确保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时的设备设施均可以达到标准要求。二是重视建设与完善排水设施、通信设施、供电设施,水质监测站的规划阶段要按照要求考虑重要配套设施的建设任务。以采水管设施的建设为例,要求采水管的管路在进入站房时,位置要控制得当,通常是处于仪器安装墙面下方,并设置PVC管或DN150的钢保护套管,通常要求钢保护套管可以高出地面50 mm。三是格外重视实验室的水质监测配套设备设施的建设,实验室内部的各方面条件均应处于最佳状态,确保可以发挥出最佳的效果。例如,要重点建设实验室的通风设施、空调设施、防火设施,同时要做好消毒设施的建设,便于仪器设备的及时清洗和消毒,避免对水质监测结果造成影响。水质监测配套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性、专业性的工作内容,尤其是后续的管理工作强调持续性,所以今后在水质监测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方面要多做工作,新型的水质监测配套设施要及时引进和应用,始终确保水质监测配套设施发挥着理想的作用。
3.2 用好水质监测质量控制的相关技术
先进的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技术可以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往往可以直接影响和决定水质监测质量的控制水平。目前来看,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中应用着较多的技术手段和系统,可以促使水质监测更加规范、有效,如GPS系统、GSM系统、水质移动监测系统。总的来说,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时,要重点用好以下的技术手段。
3.2.1 采样质量控制技术在湖泊、河流的环境中进行水质采样时,要科学布设采样点,采样点的位置和断面确定时均要考虑现场的所有要素。如果是进行工业废水的采样,则要对工业废水的工艺流程、排水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后续选择采样点位置提供依据,力求保障水样采集的质量。水质采样时,要根据样品类型和特性选用适宜的方法,这一过程中要重点做好现场平行样的采集、空白样的采集[5]。对于现场进行的监测项目而言,全程要按照要求做好监测,进行规范性操作,并且做好数据记录和影像资料的采集。对于实验室所进行的监测项目而言,要按照要求对所接收到的水样进行预处理,预处理质量达标后方可进行具体的操作。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水样预处理时,要保证平行样和空白样的操作过程一致,所使用的预处理方法也要适当。
3.2.2 样品的运输和保存技术完成现场的采样任务后,要及时将样品运输至实验室。在运输样品的过程中,务必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样品在运输过程中损坏,至实验室后要第一时间做好检查,质量达标后方可记录和登记。样品的保存十分重要,同时也有较多的要求,如果保存状态不佳,则可能受到细菌和温度这些因素的影响,继而发生化学或物理反应,水样浓度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为此,实验室在保存采样的样品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规范标准,温度、湿度均要满足要求,存放地点与热源要保持安全距离,也不能出现阳光直接照射的情况[6]。如果是冬季,则要对样品做好保温措施,避免出现样品结冰的情况。
3.2.3 实验室样品分析技术实验室内进行样品的分析与监测前,要全面检查实验室环境,确保不会影响样品的质量。实验室内要按照要求配备通风橱,如果样品分析时会使用到挥发性药品,则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监测和分析。除此之外,为确保样品的分析监测质量,实验室工作人员要按照要求做好重点内容的技术控制,主要是平行样、空白样、回收率试验。
在平行样监测的技术控制中,要按要求测定平行样本,2组或更多组,得到水质监测过程中所存在的随机误差,便于在后续的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中有针对性的防范,避免因随机误差而出现干扰现象。在样品分析过程中,应用平行样本测定试验结果十分必要和重要,但整个操作环节必须规范,平行样品也要满足相应标准。在空白样品监测的技术控制中,通过设置空白样,可以避免试验中添加试剂而影响试验测定结果。在水质监测作业中,空白样可以用纯水代替,但整个监测过程要保持与样品一致,不能出现漏检、误检的情况。在回收率试验的技术控制中,这一试验能够保证待测物定量回收。进行回收率试验时,将原水、标准液加入至水样中,而后进行标准化测定。
3.2.4 精密度保障技术在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中,要按照仪器3倍检出限浓度配制标准溶液。在后续的监测结果中发现,当检出限是等于设备检出限,或者是优于设备检出限,则都表明水质监测是合格的。另外,标准曲线要分别对10%、20%、40%、60%、80%进行详细的检验,如果污染检测因素较为一般,则要使用标准样品精准审核仪器的准确度[7]。按照标准要求,审核处理时的相对误差要严格控制在±15%以内。
3.3 重视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人才队伍的培训
生态环境水质监测质量控制过程中,要始终发挥好人才优势,由专业人员全权负责水质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全程保障好水质监测质量。针对当前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中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的问题,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培训,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循序渐进地提高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在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人才队伍的培训中,应重点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考虑组建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人才培训班,定期进行培训,坚持以《水质监测质量和安全管理办法》为主,详细讲解水质监测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安全管理方法,帮助水质监测质量控制工作人员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具备水质监测质量控制的专业能力。二是注重培训方式的优化和创新,应多使用微课视频、短视频和现场演示的方式,增强教育培训的灵活性和趣味性,确保水质监测质量工作人员可以自主参与其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借助多种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三是不仅要注重现有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人才的培养,还应积极引进专业型人才,为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人才队伍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不断提高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水平。
4 生态环境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以水质采样过程为例
以水质监测的采样环节为例,应始终作为生态环境水质监测质量控制的重点,按照要求认真做好水质监测质量控制。结合当前水质采样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来看,地表水采样、地下水采样、降水采样和废水采样均有详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在地表水采样的质量控制中,应重点把握好6个方面的要点:一是采样断面必须有明显的标志物,不能随意改动采样位置,且在采样时要使用GPS定位,确保采样点位置的准确有效。二是在地表水采样的现场,应按照要求进行盐度、电导率、溶解率、pH值、透明度的监测。三是采样过程中不能搅动水底的沉积物,如果发现所采集的水样中含有沉降性固体,则要及时分离、除去。四是若测定硫化物的水样,则必须单独采样,需要先加入适量的乙酸锌—乙酸钠溶液,而后再采集,且瓶塞下不能留有空气。如果是测定石油类的水样,也需要单独采集,所使用的样品瓶必须干燥。在采样前,可以不必冲洗样品瓶,但采样前必须要破坏水体中可能存在的油膜,水面至300 mm处采集柱状水样。五是现场测定水体的pH值和溶解氧时,要详细记录水体的重要信息,主要是测定时间、深度、天气情况和水温,以便可以有效稀释出可能存在的pH值异常情况[8]。六是采样过程中要详细填写“水质采样记录表”,并检查,避免出现错误或遗漏。
在降水采样的质量控制中,要重点把握5个方面的要点:一是降水前要盖好采样器,降水后方可打开,全过程采集水样,要避开污沙源,且采样器的四周不能有杂物遮挡。二是通常情况下,采样器放置的相对高度要控制在1.2 m以上,保证达到要求。三是采集的样品要移至洁净干燥的聚乙烯塑料瓶中,做到密封保存,并要在样品瓶上贴上标签和编号。四是如果是连续几天降雨,则可以收集24 h降水样品,例如,可以从08:00开始收集水样,至次日08:00结束,作为一个样品进行测定。五是在每次降雨开始,工作人员要立即将采样器放置到采样点的支架上,而后打开盖子开始采样即可,采样的时间要精准记录。
5 结束语
对生态环境水质监测质量控制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按照要求全程做好水质监测质量控制,确保得到精准、真实、完整的水质监测数据,为后续的水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针对当前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中所存在的问题,要坚持从制度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这3个方面入手,尤其是要科学应用好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中的各种技术手段,借助技术优势保证和提高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水平。后续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探究水质监测质量控制的更多要点,明确水质监测质量控制的重点,以便今后在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