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对策探讨
2022-11-25张付生耿利枝
张付生,耿利枝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梁才街道办事处,山东 滨州 256600)
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要想提高种植水平和玉米产量,要从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生态条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入手。根据种植经验可以发现,田间管理和病虫害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寻找提高玉米种植技术水平和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为玉米种植提供保障。
1 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1.1 玉米种子的选择
玉米种子的选择直接决定了玉米产量和质量,为确保种子能够在特定土壤和环境下生长,在选择种子之前要先了解土壤的酸碱度和其中的微量元素,确保种子能够在特定环境中健康成长。引入的新品种要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在种植以后可以根据特定地区需求适当增加新品种的比例。选择的种子要具有更强的抗病虫害和抗逆性,使种子在遇到病虫害时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对于山东省等北方地区选择的种子,要具有更强的抗倒伏特性,因为在特定气候中由于天气变化玉米会出现倒伏问题,玉米抗倒伏性强弱将直接决定产量。还要选择正规厂家的种子,并对种子的饱满程度以及质量进行分辨,从而选择优质的种子。
1.2 确定播种时间
应根据当地土壤、降水等情况确定播种时间。①土壤。主要根据温湿度决定种植时间。一般来说,要想保证正常发芽率,盆栽时应保证土壤温度为10℃,土壤湿度在60%以上。②气候。通常玉米种子在温度6℃左右时即可发芽,但要注意播种时间。如果在早春播种,发芽时间可能会提前,容易出现幼苗冻害的问题。如果播种太晚,可能会出现过多的降水,种子可能会在水中腐烂。
1.3 查苗补苗、中耕除草
根据玉米的出苗率进行查苗补苗。当玉米种子种植一段时间以后,需要对田地的状况进行检查。由于受玉米种子品种和种植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定区间的玉米种苗会出现缺苗问题,这时可以从出苗较旺盛区域进行移栽,移栽时要确保玉米生长出3~4片叶子,这个阶段进行移栽可以提高玉米种苗的存活率,移栽时选择去小留大、去弱留强、去杂留纯的原则,在定苗的过程中及时清除特定发育不良的种苗,同时有规律地保留双株,便于后续移苗出现问题时进行种苗的补充。查苗补苗的最终目的是确保每个区间都有相对健壮的幼苗可供生长。玉米根系对土壤空气浓度反应相对敏感,所以在移栽过程中,要确保被移栽区域土壤疏松,同时为根系生长提供相应的营养元素,让玉米苗能够快速扎根存活。移栽后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培土处理,创造适合玉米生长的环境。
1.4 合理密植
合理的种植密度能直接影响产量。在肥沃的土地上如果种植密度较小,就还可以在其空隙地方种植其他农作物,在丰收之年,就能得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农作物,并且能同时提高两种农作物的产量。所以我们应该重视种植密度,充分合理使用土壤的营养条件,这样玉米的产量才能够得到保障,最后得出高产高质量的玉米种子。一些早熟的玉米品种,由于发育期相对短,植物体相对较小,所以适当地可以密植,每亩4000棵左右比较合适。同时,地方的降雨条件和生长环境都能够影响产量,具有优良的生长条件的土地比较适合密植,但是那些干旱地区就不适合密植。
1.5 玉米种植土壤耕作技术分析
在实际的玉米种植中土壤耕作技术主要由平翻、垄作和深松等三个主要技术组成。首先,平翻的土壤耕作技术主要是指将土地进行整体地翻埋,并将土壤中的土块就地进行打散处理,将土壤进行完全的翻层。此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将土壤中的土块打散,有效降低土壤的实际紧密程度,让土壤能够在作物的种植中拥有更多的氧气,同时也可以将土壤中的肥料和相关养分进行平均分布,促进玉米种子能够更好地生长。其次,垄作主要是指在春播玉米天气比较冷的玉米种植地区利用垄堆,以有效保护玉米不受冻害的土壤耕作方式。此种方式有利于保持土壤的温度,以防止玉米作物受到冻害的侵袭,进而有效减少农户的经济损失,有效保证实际的产量稳定。最后,深松的土壤耕作技术主要是在农业机械的生产方式上发展起来的,具体是利用相关的农业机械和器具对土壤进行深层次的翻埋和填埋,不仅可以提升土壤中的实际氧气含量,也是一种非常有利于玉米生长的种植技术。
2 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对策
2.1 病毒病
常见病毒病,有矮花叶病、粗缩病。矮花叶病发病时,苗期心叶基部有褪绿色条状花叶,后逐渐扩散至全叶,叶脉失绿泛黄,形成黄绿相间的条纹。
粗缩病发病时,叶片浓绿,手摸叶背部有粗糙感,节间缩短,植株矮化。被感染该病的玉米植株的上部叶片丛生,根系少而短,很容易从土中拔出。轻症病的玉米果穗小,雄穗短。重症病的玉米果穗、雄穗抽不出,提前枯死。防治时注意遴选耐抗品种,注意清灭虫害媒介,对控制此病效果不错。常用药物:40%氧化乐果,每次使用3000倍液进行喷施。或使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次20 g兑水50 kg进行喷施。注意轮换给药,以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2.2 玉米螟
针对玉米螟可以运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双管齐下进行防治。玉米螟的天敌种类很多,如赤眼蜂、黑卵蜂、瓢虫等。利用生物防治,不仅可以在不伤害玉米植株的同时达到杀虫的目的,还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生态系统,减轻对土壤的破坏,从而使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增强。另外,可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进行灌心防治(3%的呋喃丹颗粒剂或1.5%的辛硫磷颗粒剂,22.5 kg/hm2配比)。防治中必须考虑到药剂的用量和配比,切忌药剂过量而伤害植株或使病虫产生抗药性,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药量和用药次数。
2.3 玉米纹枯病
按照以往的玉米种植经验,当玉米感染纹枯病时,要先考虑气候是否对纹枯病的感染有影响,之后再选择适合的农药进行防治。喷洒农药之前要先了解感染纹枯病的严重程度,之后调配相应浓度的农药,并以喷雾的方式进行防治。如果已经发现纹枯病感染情况较重,在喷洒农药的同时也要及时对已经感染的区域进行清理,并在喷洒农药一段时间后进行二次喷撒防治,以免出现病害复发问题。通过对纹枯病感染状况的观察,选择适合的药物浓度,既可以降低玉米吸收药物的程度,又可以保证玉米品质,消除对玉米生长造成的负面影响,达到防治效果的同时,保证产量和质量。
2.4 化学预防
种植人员可以使用化学农药来消除玉米中的植物病虫害,实现快速杀虫,防止植物病虫害的侵袭。但是由于种植人员难以科学掌握化学农药的施用量,容易导致烧苗或烧穗的现象。例如种植人员可使用敌敌畏灭虫,将敌敌畏按相应比例稀释为50%的浓度再喷洒玉米穗,可以有效杀虫。或者使用喷药机将消毒剂均匀喷洒在玉米和害虫表面。
2.5 玉米大斑病
如玉米已经感染大斑病,则在生长期间其叶片、叶鞘和苞叶都会受到影响。大斑病是叶片表面出现灰色斑点,长时间感染疾病后无法进行正常光合作用,从而影响玉米后期的营养以及相应的生长元素补充,而且叶片变黄、枯萎使玉米产量下降,进而无法保证玉米质量。大斑病防治方法为:首先按照要求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玉米种子,之后在玉米生长期间对特定时间和区域的玉米生长状况进行检查,分析是否存在感染大斑病的风险,并对特定的风险等级进行判定,在雨季时要及时喷洒12%的绿乳铜或25%的提敌力脱稀释液进行病虫害防治。
3 结语
随着玉米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进一步保证了玉米种植产量,作为技术人员应掌握高效的玉米种植技术,科学地开展玉米种植技术实践研究,创新种植方法,科学地加强玉米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控能力,从而不断提高玉米种植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