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2022-11-25贾兆霞
贾兆霞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农业农村局,河北 滦南 063500)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伟大目标”,这也是首次将“三农”问题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也意味着国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定决心,同时深化农村地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这一重点内容的提出,也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1]。本文联系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对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聚焦高效生产要素、创新经济发展思路、健全经济管理体系等方面入手,提出一些能有效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策略,以供参考。
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更多活力,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可以增强农村广大党组织的领导力,在巩固党的农村基层执政地位的同时,还能促进村民自治朝着更加深入方向迈进,进而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在这过程中农民群众参与农村集体经济事务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得到充分调动,并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更多活力;另一方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顺利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可以逐步将个体经营模式有效统一起来,在增强个体农户抗风险能力的同时,还能因地制宜地建立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尤其是在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相互结合发展方面,可以促进特色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尽快形成,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强有力保障[2]。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还显露出以下问题:①资源较为缺乏,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需要投入资源比较多,如:人才、技术、资金等,特别是针对一些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各项资源非常欠缺,尽管当地政府部门为其提供了财政资金扶持,但是依然无法解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资源稀缺的燃眉之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和有效实现;②产权不够明晰,受土地利用结构、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导致产权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并因为集体资产归属问题引发较多矛盾,尤其是在土地资源征占流转、村里资产无法经营利用等方面,客观上需要明晰产权关系;③规划不够科学,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时,没有贯彻因地制宜原则,对所在地区存在的优势资源没有进行了解与分析,并没有以此为基础大力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实际操作中甚至还出现一二三产业发展不相协调情况,不利于农村集体经济实现规模化经营,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也无法有效达成;④经济管理不足,一套健全的经济管理体系,可以为农村集体经济科学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提供有力保障,然而实际却是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完善,特别是在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机制、现代企业管理方法融入等方面,还要结合实际进行优化改进[3]。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3.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为妥善解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资源缺乏问题,可以通过加大经济政策扶持力度实现,具体措施有:①加大政策支持,可以从财政、土地等方面入手,在加大惠农资金整合力度的同时,也可以采用财政补贴方式对经营风险较小和发展前途较大的集体经济项目进行鼓励扶持,甚至还能够为其提供土地支持,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解决后顾之忧;②创新扶持方法,除了传统资金支持以外,还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不同地区、集体项目等给予大力支持,甚至可以采用结对帮扶方法,对重点项目给予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支持。
3.2 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还要对产权关系加以明确。具体措施有:①在城乡结合地区,考虑到农村集体经济的整体实力较为雄厚,这时候开展产权制度改革,就要将重点放在积累性资产量化上,促进资产科学合理分配,这样农民群众利益也能得到有效维护;②在城乡结合的平原地区,农村集体经济整体实力较为一般,并且收益资源更多是依靠农户承包的土地资源,这时开展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就要将重心放在土地承包权的量化上面,执行时可以采用按股份分配代替按人头分配;③在山区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差,甚至没有可靠的收入来源,开展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就可以从林地、林木资源入手,按照相关标准对生态林进行补偿,并将资产变股权、社员当股东方案渗透其中,可以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源泉[4]。
3.3 聚焦高效生产要素
为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蓬勃发展,还要将目光聚焦在高效的生产要素上,并以此为依托发展特色产业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相关措施有:①因地制宜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效结合所在地区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产业基础等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和制定明确的集体经济发展计划,具体操作中需要对地区现有资源进行有效盘点,并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然后选择合适项目进行操作,执行时也要给予适当政策支持、技术人才培训服务等,为农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提供更多支持;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经营性收入提高,就要密切联系所在地区的特有资源,如:具有丰富文化资源的村镇,可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旅游业;具有丰富水土林资源的村镇,就可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并将生产性服务业融入其中,既能够实现规模化经营,又能够创造更多经济效益[5]。
3.4 创新经济发展思路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进行创新,就要将重点放在市场需求导向上面,并通过将实际生产与市场导向相互结合起来,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具体措施有:①鼓励建立各种新型专业合作组织,并通过这些组织发挥作用,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特别是从生产到销售、技术到信息等方面,除了可以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市场信息、资源、技术等以外,还能促进龙头企业与种植户、养殖户、新型合作组织等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在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领域的同时,农村集体经济也能获得更深层次的发展;②完善农村发展环境,实际操作中除了要对农村地区所存在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以外,还要对各项基础设施加以完善,并密切联系市场实际需求,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具体包含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有机产品等。
3.5 健全经济管理体系
在健全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引导下,可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地进行,也能防止相应的贪污腐败、职责履行不清等问题发生。实际操作中,可以从建立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机制和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两方面入手,前者主要是依照章程成立股东大会,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集体经济发展新机制,执行时也要注意风险评估和防范内容,确保组织成员都知晓所有重大事项决定,并有效维护所有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后者则是全面落实经营管理人员责任制,并将考核、监督、奖惩等制度渗透其中,在压实工作职责切实履行的同时,也能防止相应的不作为、贪污等问题发生,进而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6]。
4 结语
本文是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路径的探讨,为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群众共同富裕,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并将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内容,具体执行时需要对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存在各项资源进行细致的了解与分析,并通过做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聚焦高效生产要素、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计划、健全经济管理体系等工作,实现农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更快更好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