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监督
2022-11-25李丽萍
李丽萍
(云南省曲靖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云南 曲靖 655000)
近年来,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和严格执行,让乡村地区的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央部门为农村地区的建设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通过对这些资金进行审计监督,能够有效保障资金的使用成效,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用在合适的地方,达到乡村振兴的战略发展目标。但是在实际开展审计监督工作时,可能会存在一些审计风险,导致农村财务审计监督的成效不是十分理想。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中的问题以及具体的应对策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1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的重要作用
首先,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能够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在乡村地区负责审计工作的人员需要处理涉及到乡村建设的有关工作内容,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审计工作,更加需要得到重视,让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另外,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要加强审计机关对于各大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和管理,让资金的配置效果更加良好,使农村审计工作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除此之外,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也能够让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公平公正,让基层干部能够及时地向社会各界普及扶持政策,让人民群众能够对财务事项的执行情况有全面的了解[1]。
其次,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好地落实财务公开制度体系。在农村地区的发展过程中,仍然会存在一些不良的现象,而通过政府部门投入的人力资源以及资金资源,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农村实现乡村振兴。有一些农村地区的基层工作存在比较严重的形式主义,而农村财务审计组织和部门的存在,就能够更方便地对农村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以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去完成财务数据的审计工作和要求,并且能够向村民公布具体的审计过程并获得审计结论,让农村的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得到提升。此外,通过在农村地区落实公开制度,能够更有效地对干部的行为加以监督,使各部分政策的落实效果更加理想,这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价值[2]。
另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能够让资金的使用效果得到保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资金的使用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资金的使用情况会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效果,因此在具体开展乡村振兴规划工作时,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了解各部分政策以及项目的开展目标,使财政拨款的用途更加明确,也需要关注财政审计效果。财务审计能够帮助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各部分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用途有充分的了解,让每一笔资金都能够得到合理性的配置,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中反映出的问题
2.1 农村财务审计监督方面的法律体系有待完善
在当前农村地区的发展过程中,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的开展,缺乏完整的政策体系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规范,财务审计部门工作的开展相对来说缺乏独立性,更加没有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财务审计监督体系,导致监督的效果有待提升,让一些基础性的财务审计监督工作无法顺利执行,也没有明确财务审计监督的标准和规范财务审计监督的流程,导致具体的监督效果有待于提高[3]。
2.2 农村财务审计队伍专业性有待提升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开展财务审计监督工作时,存在着审计队伍专业性不强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比较贫困落后的地区安排的审计工作人员资质水平较低,因而影响到了财务审计工作开展的成效。此外,在具体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审计技术的落后性也会导致审计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服务效果受到影响。当前审计工作中使用的审计技术会融合大数据技术、信息化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等不同的内容,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成果和表现。对这些新型技术进行应用时,显著地提高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开展的成效和准确性,但是仍然会有一部分财务审计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不重视提升自己,也没有深入理解这些新型技术的具体应用途径和方式,导致农村财务审计监督的效果不理想[4]。
2.3 农村财务审计的流程有待于规范
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由于科学合理的财务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尚未建设完成,很多工作人员在开展审计监督工作时,遵循的都是个人的一套标准,使整个审核监督的过程太过于随意,审核的结果无法得到保障。现如今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整体的流程规范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有一些工作人员甚至为了减少工作量,缓解自己的工作压力而简化财务审计的流程,这对农村地区财务发展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监督的有效策略
3.1 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审计法律制度体系
就农村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来说,构建科学合理的审计法律制度体系,是保障农村审计工作的有效环节。要提高农村审计工作的质量水平,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完整、清晰、合理的规章制度体系,对审计的责任进行明确,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和实际情况更加匹配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的标准,让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审计监督管理工作在开展时能够有所参考的依据,使审计工作人员的行为更加明确,规范审计工作的流程。针对在农村审计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行为,要采取合理的处罚措施,让审计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得到顺利的弥补和解决,使审计工作的效率更高,质量更好[5]。
3.2 要提高农村审计技术水平
在农村地区开展审计监督管理工作时,要使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让审计的信息资源能够得到顺利整合,形成一体化的数据模式,达到实时监控的审计要求。通过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方法,对审计工作中的证据进行全面的搜集和系统性的评估,让审计监督的效果得到提升,通过建立数字化的审计模型,也能够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让审计工作的开展更加方便。同时还要求审计工作人员能够不断地学习,强化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此外,还要求审计机关重视对人才的培养,让相关战略实施效果更加理想,农村地区还要积极创新审计的方法,对审计的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和指挥,构建一种良好的、规范的、有秩序的农村审计工作环境,让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效果更好[6]。
3.3 实现农村财务和审计公开信息化发展
社会稳定发展离不开法治化建设,审计部门在具体开展审计工作时,就需要重视其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让审计公开化的效果更加理想。针对农村村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监督,传统的村务公开方式在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极大的落后性,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去建立更加完整、系统的民主监督制度体系,规范农村地区发展过程中的行为,还需要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积极配合到具体的工作中,让财务公开的效果更加理想。此外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针对系统中存在的财务信息情况进行分类,并且将这些信息进行统计,将农村审计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落实。等到完成财务审计工作之后,要向上级部门提交报告。还可以使用先进的现代技术方法构建专用的信息共享平台,让工作人员能够自觉应用平台去开展相关的工作,让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沟通更加及时、协调更加方便,让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保障农村审计监督管理工作的整体成效,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7]。
4 结论
总而言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促进乡村进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有效方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农村审计监督工作的效果仍然不是十分理想,其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强化农村审计监督的有效方式和思路,希望可以更好地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