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2022-11-24刘国琴王刚强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公共事业专业课程教学方式

王 静,刘国琴*,王刚强

(1.遵义医科大学管理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2.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卫生技术人才和卫生管理人才都是卫生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这两类人才的神圣使命。1998年以来,伴随着教育部专业目录的调整,培养卫生管理人才的重任主要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承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高校管理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在医学院校内部,其职责是培养掌握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趋势和医学科学基本规律,掌握现代管理科学及卫生事业管理理论、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卫生管理专门人才。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发展逐渐步入深水区,各学科、各专业都开始落实课程思政的教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培养掌握医学知识和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应该主动挑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任,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理解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树立远大抱负和理想信念。

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的内容和构成

作为交叉性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设置与院校性质密切相关。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熟悉卫生事业发展方向和医学科学基本规律,能运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党政机关及卫生行政部门、事业单位及各级各类卫生组织、社会团体等公共部门,从事公共管理、社区管理、卫生管理、医疗服务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医疗保障管理及卫生监督管理等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讲授课程涉及公共管理知识和医学知识,核心课程包括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卫生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学、卫生统计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

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旨在实现全社会广泛参与、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医学管理人才作为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参与主体,需要在大学阶段充分做好准备,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回答了当代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并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思路、关键环节和科学方法,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职能和特点,彰显着政府组织、事业单位和市场参与主体在公共事业发展中各自承担的责任以及在管理中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书本知识的消化和转化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当代大学生知识获取渠道多元化,容易受到舆论影响和冲击。例如,有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对新媒体高度依赖,价值观极易受到影响,缺乏对政治事件的客观判断,从而出现情绪化、盲目跟风的问题。如果学生不了解国家发展历史、党的发展历史和社会主义制度,将会干扰其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需要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全方位了解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卫生事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进展,了解本专业在整个医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人群疾病预防管理中的作用,注重落实立德树人在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各环节的引领作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及责任感。

3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3.1 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现状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响应为辅。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各种媒体介质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单向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支配者和控制者,而学生缺少参与和互动,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通常难以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导致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不浓,吸收效果不好。学生通常在考前突击背诵知识点,看似考试成绩高,实质未能实现知识的有效转化,最终丧失了对整个专业的兴趣和认同。

3.2 重理论轻实务的教学方法

同管理类课程一样,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的特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方向是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知识的转化运用。就其性质而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来探究公共事务的组织活动和运行规律,融合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课程组织教学方法,培养综合性人才。但是长期以来,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务的倾向。第一,任课教师注重探究专业内课程的基本理论,通过课件和口头讲授的方式,把抽象的、平面的理论知识讲授给学生,难以体现学生具象的、立体的思维。第二,由于受到专业特征限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困难。不同于工商管理类专业可以较容易地搭建起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场地,公共事业管理类专业由于其公共性的特点,开展“校政合作”存在现实困难,将学生输送到公共部门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较少。第三,尽管部分医学院校依托自身医学平台,在课程教学中设置了实验教学课时,但是由于受到实验室条件限制,无法兼顾每一位学生,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因此,公共事业管理类专业学生通常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但是缺乏实践锻炼,难以有效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有效对接。

3.3 教书与育人分离的教学局面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对课程思政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在课程教学环节中有所涉及,但是融入的程度不够深。例如,有些院校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成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的任务,专业课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讲好专业课,不用从事价值引领的工作,甚至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应占用过多课时,应该给专业课留出更多空间。产生这些错误思想的原因是忽视了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没有树立专业课程建设的整体思想,导致专业培养过程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之间相互掣肘,未能形成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合力,不利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标的实现。

4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课程思政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教学环节、各方面,以实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的思政目标。落实课程思政要注重在3个环节上下功夫:挖掘思政元素、改革教学方式和更新教学课件。思政元素的挖掘是课程思政的起点,需要结合时代特征、传统文化等进行落实。教学方式的改革需要围绕课程思政的需要,设计既切合专业课程内容实际,又符合政治和专业素养培养的教学方式。教学课件是落实课程思政的载体,要体现思政的元素和内容,注重创新变革。

4.1 转变教学理念

要转变教书与育人相分离的教学理念,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注重专业特色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领。思想是行为之基、行动之源,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客观认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才能使学生抵挡不良诱惑,把握正确方向。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进行课程思政,而是要统领课程框架,划分不同思政层次和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层次进行思政设计,深刻思考和领会教学内容背后的思政内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述。例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该充分利用政府组织、事业组织和市场组织三者之间的关系展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在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财务管理、公共事业卫生管理课程的讲授中融入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科学管理方法和改革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4.2 融入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元素繁多,概括来看主要涉及三类元素: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品德修养和人格养成、学术志向和专业伦理。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方面需要结合国家理论政策,体现大政方针,融合时事政治。例如,在卫生事业管理课程的讲授过程中,结合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凸显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性。品德修养和人格养成旨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坚毅的品格。例如,在讲解社会保障学课程的“老残风险保障”时,注意引导学生培养对老残人员正确的认识,引用《礼记》中“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深入阐述为什么养老、如何养老的问题,注重弘扬孝道文化。学术志向和专业伦理旨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认同感。例如,在本专业多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都可以融入抗击疫情、深入基层的视频,讲述公共事业管理人员在重大事件和各种工作岗位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弘扬敢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提升职业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发学习动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中可能涉及的部分思政元素及落实策略见表1。

表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及落实策略

4.3 设计教改方案

融入思政元素后,需要对原有的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对原来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对原来的教学方式进行模块化调整,更多地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专业内的课程都可以借鉴既有先进做法,结合课程具体内容,对教学方式进行TBL、CBL、翻转课堂、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的改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部分课程的教改形式及内容见表2。

表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改形式及内容

4.4 更新教案课件

伴随着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教改方案的拟定,教案课件也需进行补充和调整。具体来说,课件的调整涉及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重、难点的落实及思考与练习上。在教学目标上,需要克服设置单一知识目标的弊端,增加对学生能力和素质要求的目标。在教学要求和重、难点的落实上,需要结合大量多媒体材料和手段,辅助理解、激发兴趣;在思考与练习上,需紧紧围绕章节重点内容设计问题。现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组织行为学为例,对以上3个思政内容的落实进行详细阐述(见表3)。

表3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代表性课程课件设计举例

4.5 完善线上平台建设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线上教学方式逐渐被引入课程教学过程,精品课程、慕课等在线课堂教育形式趋于成熟,线上精品课程资源丰富。线上教学方式与线下教学方式相比具有诸多优势: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重复多次学习、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丰富教学内容等。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思政也可借助线上平台进行优化和完善,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网络资源汇集、课程内容呈现和实现教学互动。首先,线上平台可以成为翻转课堂的有力支撑。翻转课堂又称颠倒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把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的授课方式。教师可以提前把学习资料上传到线上平台,学生结合学习资料进行课前自学,把问题和感受放到课堂上讨论,线下课堂则转化为思想碰撞、知识交流和信息沟通的场所。例如,在讲授社会保障课程的“社会保障法治”章节时,指导教师提前制作教学视频、筛选教学案例,并上传到学习通平台,要求学生课前观看和自学后绘制知识图谱,并在课堂上讨论指导教师现场给定的问题。其次,线上平台可以成为教师思政素材的强大载体。课程思政过程中,教师需要广泛搜集合适的思政素材。传统的移动设备容量有限,课堂播放效果受制于多媒体设备,容易出现效果不佳的情况。利用线上平台提供的存储空间,可以把日常搜集的课程思政内容分门别类存储并向学生开放共享,综合运用图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挥线上资源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公共事业专业课程教学方式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现状及问题探究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