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执业药师考试的药学专业课程改革探索
2022-11-24杨春燕冯学花王章婕黄茸茸
杨春燕 冯学花 王章婕 黄茸茸 华 芳
(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0 引言
我国执业药师制度于1994年正式建立。为了顺应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更好地推动中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以适应医疗类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切实加强我国执业药师资格命题和考核管理工作,以提高执业药师正常有序进行药学业务的技能水平。目前,经过几轮修改,2020年版《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大纲》已投入使用,并以“以人为本”“以用为先”“以用定考”“以业为重”四大特色为突出重点,并采用科学考试的方式带动国家执业药师队伍健康和稳定发展[1]。
1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现状
2020年版考试大纲是在参考和总结2015年版考试大纲以及近年考核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立足国家执业医师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教学工作大纲“以用定考、科学合理、保障能力”的基本定位与特点,以职业胜任能力为导向,结合我国药学专业技术人才和药学教育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力争更好实现“以用定考、以考促学、学以致用”的考试大纲“指挥棒”作用[2]。新版考试大纲在保证“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下,逐渐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领悟能力、运用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评价能力等各项要求[3],新版执业药师大纲主要侧重于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院药房等与执业药师执业时的相关知识与技能,重点提高执业药师的药品质量管理能力与药学服务能力。
2016年6月1日,我国实施了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即新版GSP)。在新的管理规范中,已提出明确要求:所有零售药典法人、主要管理者必须得具备国家执业药师资格,否则取消其从事相关工作的职业资格。国家强制性措施进一步巩固了执业药师考试的重要地位,进而使得报考人数、合格人数等逐年地增多。研究发现,截至2021年11月底,国执业药师注册的人数已达637 553人,相对环比增加了1 309人,即相当于每一万人口执业药师数量达到4.5。注册企业及比例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国家执业药师数量已经达到万分之四的标准,即每万人口需要配以4人执业药师的要求。当务之急是,如何根据新版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改革为重要导向,培养更多药学类高素质人才,是我国广大医药类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重难点问题。
2 新版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大纲主要变化
2021年4月,国家执业药师相关管理部门重点对2021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部分内容进行调整,并提出新版执业药师考试大纲的改革,在保证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三基”要求的前提下,逐步提高药学专业人才对专业知识的领会能力、运用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评价能力等综合能力。具体而言,在结构上,大纲的变化包括整体结构框架的构建、各科目间的重新编排和整合、各章节间的布局分配、各科目知识点的更新与增删等。在内容上,大纲变动的内容包括药品生产、批发、零售、使用等四大领域药品保障等相关要求,侧重于要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药药房等与执业药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重点要求培养具备药品质量管理能力和药学服务综合能力的合格执业药师。如在药学专业知识(西药一)中,第二章中的“哌西那朵”的结构名称更改为“哌西那多”,新增了代谢产物普萘洛尔,改动了曲格列酮代谢毒性产物的结构图谱等。在药学专业知识(中药一)中,第一章第二节增加了需要进行黄曲霉素的限量检查的中药材及饮片;第四章更新了大黄、柴胡、厚朴、大血藤等4种药材的彩色图谱,新增了银柴胡、川木香、鱼腥草、南五味子等16种药材的彩图;第五章第一节中删除了颗粒剂中的控释颗粒,胶囊用明胶检查项的表述及其重金属限量进行了数字方面的修改等。这种内容的改革更着重临床实践与应用能力的考核,这就对应试者的临床实践经验提出了更高要求。
3 药学类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3.1 教学内容与知识体系有待整合更新
以安徽新华学院为例,药学类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核心课等三大模块,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仪器分析、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剂学、药事管理与法规、天然药物化学、常用中药识别、波谱分析等。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仍有多数老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未能及时更新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其所用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等较为陈旧。同时,在专业课程的实践课程中,多数教师一直沿用多年不变的实验项目、方法和手段等。此外,我校药学专业虽开设“实践技能考核”及“一人一专应用技能培训”等实践环节,但自开设来未能更新新的考核内容和应用技能。
3.2 课堂教学与实践相脱节
药学专业类课程是理论联系实践的专业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专业知识,更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由于多数老师没有医院、企业等实践经验,其课堂教学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只能通过教师课堂展示的PPT、慕课、视频等形式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从而始终处于“纸上谈兵”的课堂教学状态。然而,实践课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一环。学生只有在实践中运用,才能将知识点转化和整合,从而达到应用的目的。
3.3 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果未达到预期
目前药学类课程教学多数采用“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坐”的模式。教师通过板书、多媒体等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通过听讲和记笔记的方式记录学习内容。然而,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听课、是否能够掌握和消化知识点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同时,虽然目前多数院校对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课程过程考核(即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即期末考试)的综合考核。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课程过程考核存在质疑,大部分老师对学生的过程考核标准要低于期末考核标准,从而使过程考核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起到考核学生学习情况的目的。另外,部分同学对考试成绩过于看重,从而重点复习书本内容,忽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这种过分追求分数的想法,与培养药学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4 药学类课程改革相关建议
4.1 修订教学大纲,加强与执业药师考试大纲的内在联系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考试科目共有药学专业知识(一)等4门课程,重点考核应试者的临床应用和实践能力。随着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的新的变化及改革,势必要求教师修订相适应的教学大纲,以适应考试需求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大纲修订中,医药类院校可以进行适当调研,在一定条件下力求增加临床应用性课程的比例。同时,把与执业药师考试相关的核心专业科目作为重点考试课程,如药物化学、药剂学等专业课程。医药类院校也可以依托校企共建实训室、产学研合作等项目,积极与企业开发共建临床应用性课程,让学生实现校内校外的双向课程学习,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大纲的修订中,可以考虑增加适量的药学专业选修课程,以进一步提高药学专业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提高药学类专业人才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等。
4.2 改革考核方式,力求与执业药师考试模式保持一致
尽管每年执业药师考试的报名人数逐年增加,但是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却偏低,主要原因是与学校的考核方式和执业药师考试方式差别较大,出现这种报名率和通过率不对等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医药类院校通常自主设计考试题型和题量,内容涉及面很窄,与临床药学应用结合不紧密;二是考试题型一板一眼、考试内容不断循环。学生容易在学习上产生惰性,平时不专心听课,考试前依赖学期末教师的“划重点”辅导,然后突击背记考试要点,考完即忘,严重缺乏对各大知识点的临床应用。一旦毕业后,相同的考试内容,仅仅因为出题思路灵活,学生的成绩往往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为了避免这些情况,授课教师要全面掌握执业药师的考试大纲,能够自觉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要的是,各门课程的考核要把改革传统考试方式作为重点突破口。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加强学生的不同题型的反复练习和操作,从而让学生熟练掌握历年的执业药师考试题型,积累丰富的做题经验等。同时,教师可适度地建立标准化的试题库,努力做到教与考完全分离,有效促进学生的考风与学风的有效转变,一方面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提高毕业生参加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
4.3 积极开展PBL教学方式,以问题为导向带动学生主动学习
PBL为一种通过问题为导向引发思考和讨论的教学方法。在PBL教学具体实施中,教师首先通过有目的的教学内容设计,积极引导学生把问题带入具体情境中。接着,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组讨论、集体参与等各种方式来有效解决设置的问题。通过PBL,学生们可以找到问题背后的科学答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目的[4,5]。如在药学专业课程药物分析中,上课教师可以设置一到三个真实和经典的药物分析案例,并设置一系列问题。通过案例讲述,以学生为主题,以教师的问题为引导进行问题启发式教育。学生们通过对问题的不断探索、研究、分析,从而完成药物分析相关知识的学习。
4.4 增加企业讲座,让学生走在科研前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仅仅靠书本知识不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药学类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断接受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及时了解国内外最前沿的科学知识进展。为满足这一需求,在药学专业课程授课过程中,应定期邀请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讲座,如医院的临床医生及专家,医药类企业的技术人员,其他高等院校的知名教师等。通过专家的讲座,学生们不仅可以近距离接触学科专家,拓宽视野,而且可以培养学习兴趣。
5 结语
国家执业药师肩负着为人类提供社会服务的重任,提高执业药师的通过率更是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保障。医药类高等院校应以执业药师大纲改革为契机,就目前的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并进一步完善,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教材教辅资料、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实习实训等内容,积极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药学类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