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12-11李国转丰志培彭青和

科技视界 2022年23期
关键词:育人大学生教育

李国转 冯 鑫 丰志培 彭青和

(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

0 引言

当前,中国进入历史发展的新阶段,但是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创新的不足仍然是目前以至于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实践是全面发展、提高本领的根本途径,高校要坚持采用“实践+理论”的教育方法做好育人工作,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实践中,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这方面的意识,而且有利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1]。

1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意义

1.1 创新创业教育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

“十二五”中明确指出创新将推动经济的发展转型。十八大重点描述了科技创新的战略位置,做出促进创新驱动的安排步骤,并于2016年5月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随后“十三五”“十四五”的发展规划都同时认可创新的重要性,并且持续做出战略安排,促进创新的高速发展。创新驱动重视的是受教育者的创造力、创新精神与能力,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战线,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国家提供优秀人才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成。

1.2 创新创业教育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赋予高校的时代使命

自《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发布以来,中国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很多优秀企业。为了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考核的重要指标。随着2018年9月发布的《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创新创业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一环有了文件的支持。所以高校要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培养创新创业的主力军。

1.3 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时代保障

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很多都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竞争中人才占主导地位,所以大学生代表了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他们是创新创业的后备力量,更是民族创新驱动战略的后备力量。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而这涉及大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生理、心理、思想、人格、智力的综合形成起到相辅相成的综合促进作用。所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保障。

2 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现状

2.1 重视不够,教育理念滞后

目前高校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还存在偏差。从学校角度来看,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学校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过于注重专业课;部分高校仅仅为落实相关文件要求而开展工作,导致覆盖面很窄且难以形成持久效应;部分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更多是“纸上谈兵”的学生。从学生角度来看,大部分由于在理论学习中了解到创业的艰难、风险,故会普遍选择就业,这也会间接使学生在实践面前选择退却,无激情。由于对这一概念的认识不足和对这一概念的重视不够,使得创新创业的教育逐渐被忽视和边缘化。

2.2 流于形式,机制不够完善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开启时间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高校在课程开设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创业不能很好地与专业相匹配,使学生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部分高校实践活动流于形式,采用的是较为普遍的讲座或比赛等,着重培养比赛中的佼佼者,这不仅会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欠缺,而且还会使培养的学生在创新创业能力方面易出现两极分化。

2.3 条件不足,平台功能局限

搭建实践平台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2]。虽多数高校设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加大了平台建设,但在良好环境营造方面还存在不足,甚至部分平台会因投入不够、管理体制不健全,沦为纯粹的实验室,使得学生参加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处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状态;部分高校由于人力、物力、场地等的局限性,未能搭建相关的平台,仍以第二课堂为载体,实践并未真正的开展起来;虽然有些高校根据文件组织了活动,但内容浅显、单一、深度不够,很难激发创新创业思维。

2.4 师资匮乏,教学能力欠缺

就当前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效果来看,高校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和加强[3]。首先多数高校未设置相应的教研室,专职教师少之甚少;其次创新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而高校教师专注于理论教学和科研,对于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更多地倾向于从理论进行分析,难以达到指导实践的效果;最后高校教师大多都是从高校毕业直接进入高校工作,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半路出家”,缺少专业背景和实践经历,在实践指导中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难以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

2.5 资源分散,协同意识薄弱

近年来,高校的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高校各相关部门由于受到部门分割的制约未能及时沟通协调,导致资源分散、力量不集中。同时理论课程、相关赛事、论坛、实践活动等都在“搭自己的台,唱自己的戏”。当前校企之间加强了联系与合作,但是并未能形成协同效应,缺乏统筹和统一发展规划,致使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各自的缺点和劣势得不到有力的补充和支持。

3 提高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质量的策略

3.1 转变思想观点,强化顶层设计

高校师生要不断转变思想观点,从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角度来认识其重要性;从中央的种种文件到地方高校的配套文件,充分体现创新创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复合化、技能化看出创新创业的社会必须性。高校成立党委领导下的小组负责制,完成对整个学校的创新创业规划,把创新创业纳入培养方案中。根据培养过程出台相应的契合文件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大学生成长成才相衔接;加大资源的投入、确保各项育人活动的展开;提供必要场所,完善创新创业设计。

3.2 深化管理服务,完善体制机制

高校要将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纳入其中。(2)编写重点授课教材:组织以学科带头人、企业精英、青年骨干为主体参与讨论,编写具有中国特色和适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教材。(3)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或者选修课的融合上课,充分融合课程一体化。加强思政元素建设,培养创新创业萌芽;利用网络加强与优秀老师共建课,促进课程品质建设。(4)丰富课堂教学方式: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评价来丰富传统的教学方法;介绍前沿国际文献和最新研究资料,拓展学生知识窗,激发创业激情。(5)建立跟踪反馈系统:健全评价体系,从教师、学生、社会三方进行评价,综合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在校生和离校生创新创业信息库,并设置反馈信息库。以创业新颖度和创业数量来体现育人成果。(6)推广宣传优秀成果:定期邀请优秀创业校友、专家等开展经验交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建立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形成可转化、可推广的一体化育人制度和模式。(7)实行奖励优惠政策: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评选办法,选择优秀的项目进行资金支持;对于成果特别优秀的给予创新创业奖学金。

3.3 提升资源配置,拓展实践平台

高校要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提升资源配置,拓展以下实践平台。(1)成立专门学校机构: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为出发点,以市场为主导,努力打造具有创新创业特色的专门机构,提供有力保障。(2)搭建课程实践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搭建专创云平台,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结合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以理论和实践为中心,建立实训中心。(3)充分利用科研平台:吸收本科生参与科研中心的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平台实行对全体在校生开放制度,为本科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优秀项目提供帮扶,以达到初步孵化效果。(4)打造文化育人平台: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阵地。宣传国家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政策扶持制度、优秀校友创业事迹、创新创业相关赛事等,营造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创新创业实践氛围;组织开展创业经验分享及培训活动、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辩论赛、文艺晚会等。将创新创业融入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创新创业的思维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融入学生思想中。(5)开发创业孵化基地:高校要将创新创业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并设置专门管理人员为基地的日常运行提供服务,聘请校内外资质深、经验丰富的专家作为常驻指导老师,为学生提供相关服务。(6)打响社会实践品牌:高校要好好把握机会,建立大一到大四均开展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形成学生、高校、社会、政府均参与的宽覆盖面,广泛开展暑三下乡、专业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7)构建学科竞赛体系:以赛事为载体,按院、校、省、国家级开展模式,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学科竞赛体系,构建动员、培养、选拔、练习、竞赛、孵化的模式。(8)丰富第二课堂平台:利用好第二课堂平台,充分发挥其场地载体、团队载体、竞赛载体的特点,丰富第二课堂和拓展空间开展,开发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4 强化能力提升,提高师资水平

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指导教师的师资水平的高低与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效果呈正相关。因此,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水平。(1)把好教师入口关:根据学校创新创业的目标建立健全专门的师资管理机构,把优秀的校内教师、毕业生、企业创业精英吸纳到教师队伍中来。(2)注意加强培养关:通过定期开展创业理论、政策培训会、创业精英经验分享会等来提高教师理论水平;通过选择优秀的老师去访学,提高教学能力;通过高校之间联合办学的项目,加强高校间的交流。(3)选树立新榜样关:设立创新创业优秀指导老师奖励,培养一批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让优秀老师带领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深挖课程精髓,发挥优秀导师的带领作用。(4)严格评价考核关:建立定期开展教师考核制度,教师要结合考核结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不断地总结、提升。坚决破“五唯”,把考核结果纳入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方面。(5)鼓励成果转化关:不断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断提高教师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进科教协同育人。

3.5 汇聚各方资源,形成育人合力

高校要积极汇聚各方资源,形成育人合力。对于校内资源,高校要进行整合,调动各部门的力量,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等方面要同向同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体系,让创新创业成为具有本校特色、本校风格的一种品牌工作。对于校外资源,高校要加强产学研的高度结合,根据各方的职责和优势,充分发挥出1+1+1>3的协同效应。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努力培养创新创业综合型人才;政府要根据人才培养要求,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为其指明正确方向,提供政策保障,给予帮扶;企业应加强与高校基地联合建设,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设备和技术培训,为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

猜你喜欢

育人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