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花笺浅释

2022-11-24徐晓涵易晓辉

中国造纸 2022年9期
关键词:花纹纸张印花

徐晓涵 易晓辉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2488;2.国家图书馆古籍保护科技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4)

纸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纸张的广泛使用为文化的发展和文明的传承提供了重要载体。为获得更好的书写性能和美感,古人发明了花样繁多的纸张加工技术,如上浆、施胶、捶打、砑光、填粉、涂布、染色、加蜡等。经过繁复加工的精美笺纸不仅在古时备受文人雅士追捧,时至今日仍是学者们研究纸史、艺术史和文化史的重要对象。

古代笺纸的工艺水平和艺术风格与当时社会发展状态、文化风尚有直接关系。在纷繁复杂的古笺纸中,宋代花笺以形式典雅、风格内敛、制作精良而独具一格。明人陈继儒《妮古录》卷二云:“宋颜方叔尝制诸色笺,有杏红露、桃红、天水碧,俱砑花竹、麟羽、山林、人物,精妙如画。亦有金缕五色描成者,士大夫甚珍之。”[1]其时笺纸制作之丰富多样可见一斑。除染色考究外,复杂精细的花纹更是不胜枚举。这些精美的花笺继承前朝高超的加工纸技术,融入宋人简约内敛的审美风格,各类精美的花笺与宋人书画相映生辉,成为中国古代加工纸史中的审美高峰。

国内学界对于宋代笺纸研究不多,2018年台北故宫举办“宋代花笺特展”,通过技术手段呈现书画上潜藏的精美纹饰,引发了人们对宋代花笺的关注。何炎泉[2]将该展览涉及的花笺样式做了系统整理,尝试论述笺纸在书画效果表达中的作用。刘仁庆[3]对宋代“砑花笺”的制作工艺做了简要叙述,并将其分为“明花”与“暗花”两种形态。总体来看,过往的研究在花笺样式、制作方法和文献梳理上着墨较多,但在其种类划分、特征差异研究以及对宋代花笺的独特审美与当时的文化环境方面缺少深入研究。

本文通过分析和整理文献史料,简要梳理古代笺纸发展演进历程,结合展览中笺纸实物的外观形貌,依照加工方式的不同对宋代花笺品种进行系统归类,厘清各式花笺的名色与特征,着重针对过往研究中常将砑花笺与印花笺认为是同种笺纸不同风格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尝试在宋代文化背景中探析花笺纸的艺术特征与宋代人审美偏好的关系。

1 笺纸的含义及流传

1.1 笺纸的含义及类别

“笺”最初指狭条形小竹片,在造纸术出现之前,古人削竹为笺,用于书写。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笺,表识书也”[4],这里的“笺”是古书注释的一种方法。“笺”还可以指用于题诗、作画、写信的精美纸张,即诗笺和信笺。古代笺纸品种繁多,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大致分为3类。

素笺:经过捶打、砑光等加工处理,无染色、花纹、图案的笺纸;

色笺:经过染色加工,但无花纹、图案的笺纸;花笺:经过不均匀染色、砑花、印花、描绘、喷溅、湿拓等方法形成具有特定花纹的笺纸。

1.2 笺纸的发展

早在南北朝时期,徐陵《玉台新咏》就提到笺纸:“三台妙札,龙伸虫屈之书;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5]此时染色笺纸的制作技术已较为成熟,且出现了不同颜色的花笺。唐代随着造纸和纸张加工技术不断发展,粉蜡、洒金银等新技术广泛应用,诗笺、小幅彩笺逐渐流行[6]。五代时,笺纸的花纹开始由自然随机花纹转向人工描绘、砑印的复杂图案花纹[7]。宋元时期又将雕版印刷、绘画等技术引入笺纸纹饰的制作,创制出许多著名的笺纸品种[8]。

至明清时,宫廷御制大量精美笺纸,宣德贡笺、梅花玉版笺、暗花罗纹笺等都是这一时期著名的笺纸品种。民间则流行各类信笺和笺谱,采用饾版、拱花等技艺刻印的《萝轩变古笺谱》与《十竹斋笺谱》至今仍是水印笺谱的经典之作。民国时许多文化艺术名家如张大千、齐白石、溥心畲、徐悲鸿、鲁迅、郑振铎等,都曾亲自参与笺纸的设计,甚至创作,留下大量清雅的水印笺纸作品。

2 宋代花笺的发展背景与种类

2.1 宋代背景下花笺纸的发展

宋代城市经济繁荣,统治者极力倡导“崇文抑武”的政策,科举制度的完善让更多的人获得教育与争取仕途的机会,为士大夫阶层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这些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宋代的社会形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宋代造纸技术全面成熟,纸质精细且种类多样。造纸原料不断拓展,竹纸登上文化用纸舞台。技术的革新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新的加工方式层出不穷,涌现出许多深受文人墨客追捧与喜爱的名纸。纸张产量的提高及雕版印刷的兴盛,更推进了宋代的文化昌盛。

笺纸作为题诗作画、传信寄情的重要载体,承接前朝传统的同时,在宋代被赋予更加艺术的表现方式。在当时社会文化风尚的影响下,特别是理学之风倡导的极简审美,让宋代笺纸褪去了前朝的雍容华贵,素雅的砑花、印花成为当时笺纸样式的主流。从2018年台北故宫举办“宋代花笺特展”的展品来看,宋代花笺造型朴素、内敛典雅,并不追求过多的颜色和金银装饰,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理性简约的审美倾向。

2.2 宋代花笺种类及制作方法研究

在宋代笺纸中,各种花笺独具特色。从文献资料和留存实物来看,宋代花笺样式众多,精致典雅。史料中记载的主要有:砑花笺、印花笺、团花笺、春树笺、金银花笺、金凤笺等。在传世书画作品当中印花笺与砑花笺略多见,纹饰精致,内敛不显露,为作品增添了高雅的艺术情趣。根据花笺的纹样状态和制作工艺,可以大致将其分为4类:砑花类笺纸、印花类笺纸、金银类笺纸和抄染类笺纸。

2.2.1 砑花类笺纸

又称砑花笺,采用涂蜡砑光的方式将砑花版上的花纹图案正相呈现在纸面上,纹样清雅秀丽,若隐若现,是宋代文房常见的笺纸样式之一。关于砑花笺的记载最早见于五代陶穀的《清异录》,其中提到姚顗子侄善造一种“砑光小本”,其砑纸板以沉香木雕刻山水林木、折枝花果等[7]。宋代范成大《(绍定)吴郡志卷》中也记载:“吴中所造,名闻四方,以诸色粉和胶刷纸,隐以罗纹,然后砑花。”[9]虽然没有细说砑花的制作方法,但是“砑花”这一加工方式被证实在宋代使用。此外,一些罗纹笺、鱼子笺、葵笺、流沙笺的后期加工中也常提到有“砑花”的工序。

关于砑花笺的制作方法,学者们众说纷纭。有学者将“砑花”与“拱花”混为一谈,认为“砑花”是用雕版挤压纸张,使其出现凹凸花纹痕迹[3]。早在唐代《韩偓集繫年校注》中就曾指出:“砑光,用光石碾磨纸张、皮革、布帛等物,使紧密光亮。”[10]可以看出“砑”纸是用砑石碾磨纸张。

还有学者认为,砑花笺是在阳刻反向凸起图案的硬木板上,覆以柔韧性较强的空白笺纸,用光滑的石头进行碾压制成[11]。这种观点忽略了制作砑花笺的重要工序——打蜡。据对清代及民国时期留存的一些砑花笺实物的观察以及对安徽合肥十竹斋制作砑花笺纸工艺流程的考察,制作砑花笺的砑花版图案为正相阳刻,砑花时将版片图案朝上固定在台案上,覆盖上纸张,然后用川蜡在纸面轻轻打磨一遍,再以坚硬光滑的砑石在纸上磨砑,凸起纹样的地方经过打磨,纸面会呈现出亮泽的蜡光,最终使版上的花纹在纸上呈现(见图1)。

图1 砑花笺制作示意图Fig.1 Manufacturing schematic diagram of calendered paper

在《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造纸与印刷》中对砑花笺纸的制作过程也有较为详细的描述:“首先将砑花版置于需要被砑花的纸张之下,在纸张上轻轻打蜡(只在砑花版的上方打磨),然后用砑石对纸张进行磨砑,直到砑花版上的图案清晰地出现纸面上。”[12]

明代项元汴在《蕉窗九录》中载:“有白笺坚厚如板两,而砑花如玉洁白。”[13]这里的“如玉洁白”描述的就是砑花部位因砑磨使纸张光滑致密,有近似玉一样的质感。台北故宫“宋代花笺特展”中的《久留帖》(见图2),据清代吴升《大观录》记载为砑花笺本[14]。从实物来看,其花纹处因打蜡砑光颜色略深,迎光则有透明感,这些都是打蜡砑磨所形成的特征。

图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久留帖》局部照片Fig.2 Partial photo of Su Shi’s Jiu Liu Tie collected by Taipei Palace Museum

结合文献资料及古今砑花笺实物,总结砑花笺主要特征有:①花纹表面有用蜡痕迹,侧向迎光观察花纹有反光效果,光滑亮泽;②透光看时,花纹处则因砑实形成些许透明感;③正向顺光观察时,花纹一般不太明显,部分表面有涂层的砑花笺因蜡质对涂层的浸润效果,花纹颜色会略深于周边(见图2);④砑花时雕版位于纸张下方,故从纸张背面看花纹凹陷;⑤由于蜡的抗水性,花纹处的墨色会较四周略淡。

2.2.2 印花类花笺

印花笺,指花纹为印刷而成的笺纸。从流传的实物来看,宋代印花笺都为单色印刷。因纹饰效果与砑花笺略有相似,常有学者把它统归为砑花笺,事实上,印花笺的制作工艺与砑花笺明显不同,纸面纹饰特征也有显著差异。

较早的印花笺记载有明代《大唐秦王词话》中“花笺云锦,印成舞凤飞龙”与“松煤成寸玉,龙凤印花笺”[15],结合雕版印刷技术出现的时间,一般认为印花笺可能在唐代就已出现。

印花笺的制作方法在高濂的《遵生八笺》中有详细记载,所录《造金银印花笺法》:“用云母粉,同苍术、生姜、灯草煮一日,用布包揉洗,又用绢包揉洗,愈揉愈细,以绝细为佳。收时以绵纸数层,置灰缸上,倾粉汁在上洇干。用五色笺,将各色花板平放,次用白芨调粉,刷上花板,覆纸印花纸上,不可重拓,欲其花起故耳,印成花如销银。若用姜黄煎汁,同白芨水调粉,刷板印之,花如销金。二法亦多雅趣。”[16]

从“刷上花板,覆纸印花纸上”可知印花笺的制作方法有别于砑花笺,而与雕版印刷类似,通过反相的印花版将粉浆转移到纸面上,形成花纹。一些印花笺的花纹亦有反光效果,实为粉浆中添加云母之故,呈颗粒状闪光。

台北故宫“宋代花笺特展”中的花笺从花纹效果可分为两类:一类花纹深于纸张;一类花纹浅于纸张。其中花纹颜色浅于纸张的多为印花笺,而花纹颜色深于纸张则可能为砑花笺,但也无法排除少数为印花笺的可能性。从外观上看,二者的区别在于花纹的质地及反光效果:印花笺的粉浆层堆积在纸张表面,一般有凸起感,粉浆中的云母粉为颗粒状闪光;而砑花笺的花纹为磨砑而成,有光滑的反光效果。上海博物馆解玉琳等人对该馆藏沈辽《动止帖》(见图3)作了仔细观察,认为纸面上的水波纹是用一种涂料,以印刷的方式涂印上去,水纹近白色,水纹处可见凸起的粉浆堆积,部分区域有脱落状,符合印花笺的外观特征[17]。

图3 上海博物馆藏沈辽《动止帖》局部照片Fig.3 Partial photo of Shen Liao’s Dong Zhi Tie collected by Shanghai Museum

从墨色效果来看,二者较相似,墨迹经过花纹的地方都会变浅,说明印花的粉浆与砑花的蜡质一样,都有一定的抗水性,粉浆的抗水性可能由其中的胶质所引起。

台北故宫展出的陆秀夫《致义山尺牍》据清代安歧在《墨缘汇观录》中描述为“牙色印花纸本”[18],可见明清人对印花笺也有一定的认识,并没有将其归为砑花笺。根据其花纹特征,展览中的宋徽宗《池塘秋晚图》、苏轼《致至孝廷平郭君尺牍》、蔡襄《致通理当世屯田尺牍》等都应为印花笺。印花笺在后世一直不断发展进步,从开始的单色印刷到随后的套色印刷,再到印刷与拱花结合,方式多种多样,逐渐演化为后来的木版水印信笺。

结合文献资料及古今印花笺实物,总结印花笺主要特征有:①花纹通过雕版印刷在纸张上;②花纹处有粉浆堆积,一般略高于纸面,年代较久的花纹上还会出现折痕或者脱落的痕迹;③反光为颗粒状闪光,多为云母等有反光效果的矿物粉末所致;④花纹颜色可以深于纸张也可以浅于纸张;⑤因为粉浆吸水性与纸张不同,花纹处的墨色会跟纸张有一定差异。

2.2.3 金银类笺纸

金银类笺纸是笺纸加工过程中使用金银进行美化点缀,采用洒金、泥金、描金等方式提高纸张的观赏性。如宋徽宗的《草书千字文》纸张上绘有手绘描金的祥云和龙纹。唐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金花笺”的记载,此类笺纸一般供皇家贵族使用或者用于赏赐。宋敏求《春明退朝录》中记载的官诰之制:“后妃用销金云龙罗纸,公主用销金大凤罗纸;亲王、宰相、使相,用白背五色金花绫纸;枢密使、三师三公、前宰相至仆射、东宫三师、嗣王、郡王、节度使,用白背五色金花绫纸;参知政事、枢密副使、知院同知……用白背五色绫纸……”[19]可知金银类笺纸非常珍贵。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于金银材料的运用越来越得心应手,洒金、切金、泥金等方法被用于笺纸的加工。洒金工艺较为简单,即在纸面刷上稀胶液,将筒筛里放入几颗黄豆与碎金箔,晃动筒筛,被挤碎的金箔便落于纸面;洒完后,将干纸或油纸覆盖其上,用棕刷反复刷紧,使金箔碎与纸张粘接牢固。与洒金类似的还有切金工艺,使用专用的切金刀将金箔切成小块,再根据需要粘在纸张上。泥金和描金则稍复杂,先将金箔混合胶水研磨为细泥状,再涂于纸面或用笔蘸泥金描绘花纹。宋时泥金工艺水平已经非常成熟,张元干在《喜迁莺慢》词中写道:“姓标红纸,帖报泥金,喜信归来俱捷。”[20]可见当时泥金笺纸已较为常见。

2.2.4 抄染类笺纸

抄染类笺纸是指在纸张抄造或染色过程中形成特定纹理的一类笺纸。纸张发明之前,中国在纺织品染色技术上就有很高水平。魏晋时期,经过染色的黄纸、青纸已经成为重要的文书纸张[21]。唐宋时,纸张的染色技术非常成熟,涌现出很多著名的彩笺及不同种类的笺纸。

抄造、染色中呈现出花纹的方法有很多,如湿拓、喷溅等都能使纸张形成自然又富有韵律的花纹。从文献资料及后人研究来看,此种类型的纸至少在唐代就已经出现。明代田艺衡《留青日札》记载:“杜子美诗有蔚蓝天,段成式云蓝纸,盖言天色云色,皆如其蓝也。”[22]提到段成式造“天色云色”的云蓝纸赠予温庭筠。由于暂未发现云蓝纸的实物传世,无法得知其真实形貌。云蓝纸特征与“天”与“云”脱不开关系,潘吉星在《中国造纸史》中猜测云蓝纸的制作方法:抄纸时往本纸浆中加入事先染好的蓝色纸浆,再将纸浆倒入帘中,轻轻荡帘,形成波浪云状的云蓝纸。也有学者认为云蓝纸可能类似日本的打云纸[22],先抄一张白纸,再在染色的另一纸槽中荡上一点蓝色纸浆即成。

与此类似的还有流沙笺。苏易简《文房四谱》记载了流沙笺的制造方法:将水槽中装入清水,在水面滴上墨汁或颜料水,轻轻吹拂,使墨汁或颜料散开,也可以将其与皂荚、巴豆油结合,再将纸张摊开在水面上,垂直提起即成[23]。

抄造、染色时形成花纹的加工方式可能在唐代就已经成熟,宋代依旧延续生产,著名的有浙江海盐金粟寺的金粟山藏经纸,染色样式有古黄色、斑驳纹等。湖北省图书馆藏北宋金粟山藏经笺《大方广佛华严经》,纸张表面有斑点状纹理,类似如今的虎皮宣,可以推测此纸可能在染色时进行了特殊的处理使其形成斑纹。

抄染类笺纸最大的特点就是花纹与纸张融合,纸张平整光滑,并无出现凸凹或者颗粒感,与前面几种类型的笺纸有明显的不同。

3 宋代审美偏好与宋代花笺特征的关系

3.1 宋代的审美偏好

宋代作为中国美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期,具有浓郁的理性精神。文人将个人情感寄托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形成了新的审美风尚。司马光、陈公辅、陈舜俞等朝廷官员都大力提倡崇俭抑奢,宋代美学逐渐形成简约、清雅的艺术风格[24]。这种风格影响宋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许多手工制品和艺术品的审美偏好,典型的如宋代的瓷器、家具及书画。宋代的文房用品显然也受到这种艺术情趣和审美偏好的影响。从传世宋代花笺的样式来看,其纹饰内敛不张扬、若隐若现、清新素雅,花纹多为瓜果花草或平铺状的简单花纹,一般为单色,线条流畅,精致细腻。在艺术特征上与当时盛行的花鸟团扇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3.2 宋代的审美偏好在其他文物中的体现

宋代花笺的审美风格在其他文物中表现十分明显。以瓷器为例,宋代瓷器褪去唐代陶瓷的雍容华贵,呈现出清新雅致、简约含蓄的特征。一般以单色瓷为主,器型简约,质地如玉,雅致大方,体现了宋明理学所提倡的简洁素雅之美。宋瓷所追求的釉色恬静、胎质细腻、花纹含蓄与宋代花笺追求极致细腻的纸质、简约优美的纹饰非常相似。

宋代瓷器的花纹常用刻花,在已干或者半干的胚体上刻画深浅适宜的花纹,施釉烧成之后,刻深处颜色深、浅处颜色浅,花纹晶莹剔透,有很强的立体感和灵动感。景德镇的影青,定窑的刻花、划花和印花,乃至龙泉窑、耀州窑都普遍采用这类装饰风格(见图4)。瓷器中的刻花风格与砑花笺、印花笺若隐若现的暗纹异曲同工,通常都不太显眼,若隐若现,呈现出含蓄内敛、清新典雅的艺术风格。尽管今天已难以考证二者是否存在渊源,但相似的审美偏好还是提示笺纸风格与时代风尚的紧密关系,文人墨客在艺术创作中寄情于自然的美学思潮,使宋代的花笺、陶瓷受到了世风世俗、时代审美的渲染,形成独特而鲜明的艺术特征,流传至今。

图4 故宫博物院藏宋代景德镇青白釉刻花梅瓶和定瓷白釉刻花牡丹纹盘照片Fig.4 Photos of green and white glaze carved flower plum vase in Jingdezhen and the white glaze engraved peony pattern plate in Ding kiln(Song Dynasty)collected by Palace Museum

4 结语

宋代花笺种类繁多,加工方法精巧,是纸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不仅表达了制作者及使用者的巧思,也承载着宋代人简约清雅的审美情趣。

根据制作方法的不同,可以将宋代花笺大致分为砑花笺、印花笺、金银类笺纸和抄染类笺纸。这些精美典雅的笺纸大多简约内敛、精美典雅,是宋代造纸技艺和书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花笺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的审美风尚有直接关系,与陶瓷等其他工艺品的艺术风格或有明显的渊源,是研究宋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载体。

猜你喜欢

花纹纸张印花
一种适用于牵引车导向轮位的轮胎
印花派对
欢愉印花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0年3月)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0年1月)
轮胎花纹学问多
纸张黑白变
按属性分类
撕纸张
印花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