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11-24司书奇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房壮山东淄博第十八中学
司书奇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房壮 山东淄博第十八中学
一、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分析
在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所有项目中,立定跳远是对技术要求与体能要求都比较高的一个项目。规范的技术动作能够帮助学生跳出更远的远度,获得更好的成绩。
立定跳远技术动作共分为四个阶段,四个阶段中的每一阶段都必须要遵循生理学、生物力学和心理学原理。
预备阶段动作要领: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膝盖弯曲下蹲,双手从前方摆动举过头顶。在此阶段双臂的上下摆动是为了提高身体重心的垂直高度。
蹬伸起跳阶段(重点):双手从前方摆举到最高处之后向下方和后方摆动,迅速半蹲脚跟离地,重心前移,上体前倾,双眼看向前方。双臂快速向前上方摆出同时快速蹬直髋关节、膝关节与踝关节。
腾空阶段(难点):尽可能地舒展髋关节、膝关节与踝关节,双眼看向前方,手臂高过头顶在前上方保持,尽可能地保持多的腾空时间。
落地阶段:过最高点后收回视线,快速屈膝团身,伸小腿,脚跟落地,顺势屈膝顶膝,快速调整到前脚掌后,蹬伸,维持身体平衡,获得有效成绩。
二、对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
实际练习中,科学的运用生物力学理论知识能够帮助练习者或学生明确各个技术阶段中的关节角度,提高技术动作质量,掌握规范的技术动作,从而提高立定跳远的远度。
(一)预备阶段的生物力学分析
预备阶段技术动作即膝盖弯曲下蹲,双手从身体前方摆动举过头顶,简称预摆动下蹲阶段。该技术阶段是从屈膝下蹲动作开始,下蹲时当踝关节角度在116.98±6.63°、膝关节的角度在140.56±5.64°、髋关节角度在155.95±4.07°时(见表1)下肢各肌群的肌肉才能被动拉长到最理想的初长度,才使得下肢肌群的肌肉在下一阶段的起跳时能够充分的蹬地发力做功。并且,当上述三个关节角度达到理想角度时,可以提高肌肉张力的转换效率,为下一阶段的起跳奠定基础。
表1 预备阶段下肢关节角度
(二)蹬伸起跳阶段的生物力学分析
蹬伸起跳阶段当踝关节角度为115.60±9.20°、膝关节角度为138.60±44.7°、髋关节角度为115.1±18.90°时关节的角速度达到最大值,此时踝关111.30+13.00(°/s)、膝关节角速度190.30±12.40(°/s)、髋关节角速度 168.80±12.70(°/s)。其中各个关节的角速度与立定跳远成绩呈显著性相关(见表2与表3),或者是说关节角速度的大小对立定跳远成绩起到重要作用。因为关节角度会影响到身体总体转动惯量,当关节角度变小,练习者身体的总体转动惯量变小,增大了小腿和大腿向前摆动的转动角速度,在转动半径固定的情况下,增大了人体屈髋前摆的角速度,增大了前摆幅度。
表2 蹬伸起跳阶段下肢关节角度与角速度
表3 蹬伸起跳阶段下肢关节角速度与远度相关性
(三)腾空阶段的生物力学分析
在这一阶段中,踝关节角度在157.40±15.30°、膝关节角度在140.80±26.10°、髋关节角度在183.80±6.70°时为最佳角度(见表4),当髋关节和踝关节角度符合生物力学特征时,身体下肢以及核心部位各肌群才能充分发挥力量做收腹举腿动作,从而使身体在空中停留时间延长。并且还能够避免下肢与地面过于早的接触。
表4 腾空阶段下肢关节角度
(四)落地缓冲阶段的生物力学分析
在这一阶段中,踝关节角度在79.30±20.10°、膝关节角度在148.90±12.70°、髋关节角度在89.20±21.50°时最为理想(见表5)。下肢各关节在此角度下能够使下肢肌群充分拉长做退让性工作,达到充分缓冲关节和肌肉的目的,从而减少了肌肉和关节的损伤。同时,落地缓冲阶段理想的关节角度能够帮助维持身体平衡,防止前扑、侧倒或后倒现象的发生。经前人研究,落地角度的大小也是影响立定跳远成绩的一重要因素,当落地角度在64-71°时较为合理。
表5 落地缓冲阶段下肢关节角度
三、对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立定跳远技术对下肢爆发力与弹跳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它要求下肢肌群与核心肌群快速协调用力,并且与上肢摆动相结合。想要提高立定跳远成绩,力量是基础。
(一)预备阶段的解剖学分析
该阶段是为了下一步蹬伸起跳阶段做最大缓冲而准备的阶段,根据前文预备阶段的生物力学分析中的描述,当踝、膝、髋三个主要关节的角度达到理想状态时,此阶段的主要做功肌群为:胫骨后肌、比目鱼肌、腓肠肌、缝匠肌、股四头肌、臀大肌。他们是以拉长收缩的形式来进行工作,通过拉长收缩的形式将弹性势能储存起来,为下一阶段的蹬伸起跳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蹬伸起跳阶段的解剖学分析
根据前文蹬伸起跳阶段生物力学分析中的描述,当踝、膝、髋三个主要关节的角度达到理想状态时,此阶段的主要做功肌群为:臀大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股直肌、缝匠肌、腓肠肌、比目鱼肌、拇长屈肌。
在这些肌群中,臀大肌、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腓肠肌、比目鱼肌、拇长屈肌主要做缩短收缩来克服阻力来获得起跳速度。缝匠肌主要进行拉长收缩,其主要功能是为特空阶段收腹举腿储存势能。
(三)腾空阶段的解剖学分析
根据前文腾空阶段生物力学分析中的描述,当踝、膝、髋三个主要关节的角度达到理想状态时,此阶段的主要做功肌群为: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缝匠肌、骼腰肌、耻骨肌、股四头肌、腓肠肌、比目鱼肌、阔筋膜张肌。
此时这些肌群的做功方式为缩短收缩,从而完成展体动作,拉长肌腹、髂腰肌等肌群,不仅能稳定身体重心,还能够做出收腹举腿动作来延长腾空时间,做好落地前的准备。
腾空阶段的空中动作的质量对立定跳远的成绩有重要影响作用,特别是收腹举腿动作的完成质量直接影响到跳远的远度。
(四)落地缓冲阶段的解剖学分析
根据前文落地缓冲阶段生物力学分析中的描述,当踝、膝、髋三个主要关节的角度达到理想状态时,此阶段的主要做功肌群为:拇长伸肌、趾长伸肌、胫骨后肌、比目鱼肌、腓肠肌、股四头肌、大收肌、股二头肌、半膜肌、半腱肌、臀大肌。其中胫骨后肌、比目鱼肌、腓肠肌、股四头肌、大收肌、股二头肌、半膜肌、半腱肌、臀大肌主要用作缓冲,其机理是通过拉长收缩做退让性动作来缓冲落地的冲击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运动损伤。而拇长伸肌、趾长伸肌二者的工作机理是通过缩短收缩,来维持落地后的重心平衡,避免前倾、侧倒、后倒情况的发生,而且还能帮助小腿在落地前积极前伸,从而提高立定跳远的远度。
四、立定跳远训练计划与训练方法分析
根据立定跳远项目特点对学生的具体客观情况做出分析,制定出具有针对性与科学性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采取与之对应的训练方法、训练要求与训练控制手段,以提高学生的立定跳远能力和训练质量,并使其在体测或考试中展现出来。以下是针对大学一二年级男生制定的练习计划。
(一)立定跳远训练计划的制订
训练目标:使学生正确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技术。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增强学生上下肢力量、爆发力、核心力量与跳跃能力。磨练学生意志品质。
训练任务:掌握正确的立定跳远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并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立定跳远项目。
训练重点:起跳蹬地与摆腿。
训练难点:快速蹬摆与收腿落地的配合,上下肢协调用力的配合。
动作结构:预备姿势 - 起跳 - 腾空 - 落地四个环节。
(二)立定跳远训练计划与训练方法的使用
训练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
训练目标:使学生正确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技术,固定技术动作,纠正错误动作。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
负荷强度:低负荷、量多、负荷小(<65%)。恢复时间小于12H,当天的力量训练可以用于第二天的技术动作训练。
训练方法:讲解示范法、分解训练法、完整训练法、重复训练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循环训练法。
训练手段:越障碍(垫子)练习、分解动作练习、深蹲练习、核心力量练习。
考试阶段
训练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专项技术动作,将多种运动能力集中到专项能力中去。发展稳定的竞技状态,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负荷强度:低中负荷、量小、负荷增加(≈70%)。恢复时间小于12H,当天的力量训练可以用于第二天的技术动作训练。
训练方法:完整训练法、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循环训练法。
训练手段:模拟考试练习、核心力量练习。
休息阶段
训练目标:积极恢复,准备投入到新的学习和训练中。
负荷强度:低负荷、量小、负荷小(<65%)。恢复时间小于12H,当天的力量训练可以用于第二天的技术动作训练。
训练方法:间歇训练法。
训练手段:恢复训练、有氧耐力训练、柔韧训练、力量训练。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通过对立定跳远技术动作分析,得知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对立定跳远成绩有重要影响。
2.通过对立定跳远的生物力学分析,得知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的各个中,下肢各个关节的角度与角速度对立定跳远成绩有着显著影响。
3.通过对立定跳远的解剖学分析得知,做功肌群主要是下肢肌群与核心肌群,提高这一系列的肌群力量对立定跳远成绩的提高有显著影响。
(二)建议
1.在立定跳远练习中要规范技术动作,从预备阶段到落地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应严格按照规范的技术动作来进行练习和训练。
2.在立定跳远练习中要注重提高下肢与核心肌群力量的发展。
3.在立定跳远练习中要制定具有针对性与科学性的训练计划,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客观情况安排训练,不仅要保证训练质量还要注重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