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一探

2022-11-24

新课程 2022年13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经验美的

赵 璐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树屏镇咸水河小学,甘肃 兰州)

美术属于美育课程,小学阶段正是对学生进行美术启蒙的阶段,该阶段要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设计教学策略时,既要与教学内容相符,又要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相符,与其生活经验相符。教师要不断撷取生活中的各种资源作为教学资源,让美术教学充满生活味,更易贴近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审美意识,让学生有一双发现生活美的眼睛,让美术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引发学生不断发现和探究,从而进行美术作品的再创造,提高审美能力、锻炼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地探索美、创造美。

一、丰富生活经验,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将生活因素引入美术活动中,以“似曾相识”的感觉让学生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学生对所要描绘的事物不仅熟悉,还会主动模仿与再创造,有利于学生深化认知,加深对生活中美的了解以及认识,学会建构自我审美框架。生活化美术教学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展现出其最大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自身的生活经验成为创造的源泉。而教学活动正是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提炼,学生通过美术教学体验生活中的美。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教师可以将学生要绘画的实物搬上课堂,立体形象的内容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将原有的生活经验与新的体验结合起来,借用美术这一表现手段,对现有的生活经验所形成的题材进行大胆的再创造。创造的美术作品集合了学生经验,使学生的整体经历重组以及不断拓展。这一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快乐中投入美术活动,感受美术学习的趣味,积极地调动思维,学会整合信息,为自己的作品增添更多的元素和内涵,体现其创造力。

二、打造生活味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通过美术教学这一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充分感受生活情趣,这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适宜的环境,通过趣味的美术教学与这一环境进行相互作用,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展现自我个性,丰富生活经验,也不断找到自我价值,提高能力以及素养。生活味浓的教学环境更易使学生体会到生活的趣味、美术的趣味,二者相得益彰。教师应围绕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主题,在材料充足以及美好环境的创设下,引领学生进行绘画、手工等艺术表现活动。教师给予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实践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尽情抒发个人的想法,自由自在地释放天性,让学生敢想、敢说、敢画。在良好的氛围中,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等更具有自主性。通过对环境的美化,培育学生美的素养,让学生耳濡目染,获得熏陶和滋养。如在不同的楼层抑或是区域活动的墙面上悬挂具有不同风格而且充满童趣的图画,其中包括学生创造的美术作品,与整个环境融合,并且渗透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切实让学生随处可见的都是美,在美的熏陶和作用之下,不断满足学生追求美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拓宽美育渠道,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美术教学活动不仅要在教室开展,还要延伸到学生生活中,延伸到家庭中,延伸到广阔的大自然中,不断引导和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基于丰富的经验,美术的创造力、想象力得到提高,作品则更富有了价值与意义。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促使学生个性化地进行美术作品的创造呢?将家庭、社会资源引入美术教学活动中,使学生面对生动而丰富的社会环境,获得更多美术创作的素材。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比如,秋天到了,带学生走进丰收的果园,观察果树上一颗颗红透的苹果,亲手采摘苹果,让学生对颜色的认知更细腻,为其创造苹果实物画作提供了生活素材。与此同时,赋予作品一定的真情实感。学生通过体验大自然、接触大自然,感知各种事物,在亲身经历中不断地丰富和扩展生活经验,其创造的美术作品更富有生命和灵性。在家庭中,美术教学可即时开展,如家长为孩子收拾出一间独立的小书屋,对于小书屋该用什么样的颜色装饰,要摆上什么样的玩具,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喜好和审美能力布置,在实际生活中品尝到美术的情趣。

总之,把生活元素引入美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树立美无处不在的理念,更好地用自己孩童般的眼光发现这个世界的美,也创造最纯真的美术作品,真正体现自我价值,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经验美的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