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中医外治法”融入体育教学,助力“双减”落实落细

2022-11-24化翠莲

新课程 2022年13期
关键词:外治法体质青少年

化翠莲

(甘肃省景泰县第二小学,甘肃 景泰)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精神,我校领导班子群策群力,首先吃透文件精神,深入解读“双减”提出的背景、总体原则和工作目标,然后引领全体教师结合“双减”要求,郑重签下了《“双减”工作承诺书》,并以实际行动深化“五项管理”举措,从“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课后服务水平”三方面入手,重点加强体育教学工作、社团开展工作,聘请校外有专长的教师充实校内延时服务项目,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等,形成了家、校、社合力的良好局面,有效地推进了“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的落地、落实、落细,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个人素养。

我校体育教研组的教师反复解读相关文件,进一步讨论了体育课上如何配合其他科目教学落实落细“五项管理”和“双减”精神。大家从教育部官网上下载并研读了关于中小学生健康方面的意见、通知、解读等,更加感到解决学生视力问题、睡眠问题、肥胖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重任在肩,刻不容缓。大家一致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1)责任在肩,把好防线,上全、上好自己所带的课程,让“阳光少年”更阳光。(2)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认知特点与体质状况认真备课,尽力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课后做好札记。(3)每人拿出自己的特长优势,在教学中融入能切实提高学生体质的“小绝招”,如街舞、健身操、“中医外治法”、舞蹈、体育游戏等。以备学生延时服务结束后回家跟家人一起锻炼身体,增进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告别手机游戏、告别浅睡、告别因体弱无精力读书、告别因积食睡不踏实,告别因感冒不能到校、告别视力下降率波动等问题,进而使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

我的绝招是:把“中医外治法”(按揉法、搓法、拽法、拍打法、推拿法、刮痧法、艾灸法、罐疗法、气血疏通法等等)中适合在体育课堂上运用的理疗方法融入体育教学中,助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一、实施理由

1.教育部官网上关于《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的发布会上,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的一段话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他说:“2018 年我们做了学生视力不良率的基数统计。经过2019 年的努力,全国青少年学生总体近视率比2018年下降了3.4 个百分点。八部门关于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文件要求各地努力每年让青少年近视率下降0.5 个百分点,2019 年应该说是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当然,还要告诉大家一个信息,2020 年,由于特殊时期的线上课程,青少年的近视率又上升了2.5 个百分点。但上升之后,跟2018 年相比,还是下降了0.9 个百分点。所以,如果从这三年的情况来看,扣除特殊时期的影响,我们平均每年还是下降了0.5 个百分点。这说明了各地在落实近视防控工作的各项措施方面确实是下足了功夫,想尽了各种办法,各项措施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段讲话显示了三方面的信息:(1)青少年的近视率在波动。(2)全国各地的防控措施有成效。(3)出现波动后,防控工作有了紧迫性。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说:“三个专项健康促进行动,一个专项是国务院15 部门今年印发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里面有8 项具体举措,每个举措都是问题导向,控制近视率的发生和进一步增长。第二个专项是2020 年国务院6 部门印发的《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该方案有具体实质性操作、针对性措施,落实好这项方案,是把肥胖问题在新阶段解决好的一个总体政策设计。第三个专项是教育部4 月份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一个意见、两个纲要、三个专项行动,希望使青少年比较突出的视力、肥胖、耐力、速度等基本健康指标下降的问题得到有针对性的解决。”这段讲话同样凸显了三个信息:(1)国家对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万分重视;(2)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刻不容缓;(3)全国广大体育教师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铺路,搭桥,助力,任重道远!

2.通读教育部领导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讲话我觉得体质检测已落实,怎么助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方法还不是很明确。这就相当于一个人得病后去医院做了诸如B 超等各项检查,但“怎么治”,还不是太明了。我认为,把适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认知体质特点的“中医外治法”融入教学中,助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需要提上日程。

3.我自幼多病,2014 年到2015 年,因“未分化脊柱骨关节病”一度不能走路、不能端碗。在多方求医无效的情况下,我接触到了“中医外治法”中的罐疗、艾灸疗法,后来,渐渐能走路、能端碗,甚至能扫地了。兴奋之余,我便疯狂地购买医学类书籍,如饥似渴地自学,利用寒暑假参加各种“中医外治法”类的线上线下培训,痴迷地跟着给我用罐疗、艾灸调理好病痛的弟弟学习,正所谓“久病成医”。我开始浑身有劲,无半点疼痛了,于是在日常教学之余,帮助学校很多师生解决了诸如肚子疼、头疼、崴脚、头晕、落枕等校内常见病痛。今年秋天,因工作需要,我成了一名体育教师,因此,又把一些适合学生的“中医外治法”运用到体育教学中,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4.孩子们初长成,体内积聚的垃圾、毒素相对较少,因而他们的气血运行就快,只要方法得当,稍加调理,便可解除疼痛。过去医生常说的“宁治十男人,不治十女人;宁治十女人,不治十小孩”这句话,将不再是医生的至理名言。

5.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努力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做公益的心态”用到体育教学中,从而为教育部提出的“健康第一”的目标而努力,是我的初心和使命。

二、实施方法及效果

(一)将“中医外治法”融入体育教学过程中

课前,我会教学生手指操、手腕脚腕操,并告诉他们,这样做有利于促进末端气血循环,达到健身的目的。长期坚持,身体免疫力提高了,会感到浑身有劲,学习不累,心情愉悦;课中,每上完一部分内容,我都会带着学生先搓热双手手掌,再空掌蒙住眼睛,做完后询问学生:是否感到眼睛亮了?是否感到眼睛热了?还有什么感受?快下课时,我还会根据时间多少,教学生拍拍肺经、胃经、脾经、大肠经等,并告诉他们:“跟着老师认真拍,病菌就不敢来了;跟着老师认真拍,眼睛的近视度数就增加得慢了,甚至还会慢慢好起来;跟着老师认真拍,我们的心情就能变好,睡觉也就踏实了;跟着老师认真拍,身体胖的就慢慢瘦下来了,太瘦的也就慢慢强壮了;跟着老师认真拍,焦虑的心绪就飞走了;回到家里后,还要当好小老师,把老师教的教给家人,让全家人都健康起来。”每次做完,都能看到学生的笑脸,都能听到学生的笑语。下课后,围在我身边问这问那的学生越来越多。我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当所有人都认识了“中医外治法”的好处后,人人学医,人人会医,人人自医将不是梦想。

(二)课上课下为学生解除痛苦

体育课上,稍不注意就会有学生崴了脚,伤了腿。这时,我会用等高点气血疏通法给他们按揉受伤部位对应的身体另一侧的部位,按之前很多学生会不解地说:“老师,我这边不疼。”我会笑着说:“老师按的就是不疼的地方。”有时候遇到肚子疼的学生,我就先用触摸法找到学生肚子痛的痛点,然后在相关穴位上按一按,当然方法不一,有时我还会给他(她)按按耳朵或按按脚趾;有时,有的学生会头疼,我会用生物钟疗法给他们揉一揉,转一转,掰一掰,拽一拽。这些方法往往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到了课间活动时,被帮助过的学生会围着我说:“老师,我长大了也要有一双您这样的神手!”我会笑着告诉他们:“不是老师的手神,是咱祖国的传统中医外治法强!是咱们的祖先富有大智慧!你们要好好锻炼身体,好好学习,长大后一定也会有大智慧!”有的孩子还会说:“老师,您再教我几招吧!”“我妈妈腿疼,咋按揉呢?”“我爷爷咳嗽,按揉哪呢?”每每此时,我都会教给他们方法,并提醒他们要注意安全。

(三)为其他师生解除病痛

其他班的学生不舒服了,也会被他们的老师领过来,我也会给他们按一按,捏一捏,揉一揉。很多老师落枕了、肩颈疼了,也会找我做理疗。其他科目的老师,喜欢中医的也来学习,并用在了自己班级学生的健康成长上。

“中医外治法”简便、快捷、安全,既助力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又在学生心中种下了传承与发扬祖国传统中医学的种子,还让我有了使命感和成就感。为了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我,责无旁贷!我,将不懈努力!

三、结语

“中医外治法”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这些方法正在被中医大家传播着,正在被民间中医高手实施着,正在被中医爱好者学习着。我相信,这些人都认识到了“健康第一”的理念,不仅是教育的理念,也是整个“健康中国行动”的一个重要理念,更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全社会高度关切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猜你喜欢

外治法体质青少年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中医外治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