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命题方向,落实核心素养

2022-11-24彭惠玲

新课程 2022年13期
关键词:命制命题试题

彭惠玲

(厦门市翔安区金海小学,福建 厦门)

新课标明确提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在培养人的思维力、创造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标提倡评价不能只是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能力和素养。因此,试卷的命制要以核心素养为方向,以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符合社会发展为价值取向,提高试卷命制的指向性和实效性[1]。

一、试卷命制现状

通常参加试题命制的教师都是从模仿和改编试题开始的,经过一番精雕细琢、反复推敲、一改再改,最后才变成一份试卷,不可否认这是方便快捷的好方法。但是想要一份质量较高的试卷就要保证信度、效度都要高,还要考虑试卷难度具有层次性并满足一定的知识覆盖率。这就需要命题人熟知试卷命制的目的、原则和依据,准确把握试卷命制的各项指标,这样一份试卷的命制才有实效性。

二、明确考试目标,制订命题规划

根据考试大纲和教学目标,依据考试范围和命题原则,制订命题方案、设定具体计划和双向细目表(知识点、题型、题量、难度、要求),确定考查的重难点及其分配比例。

要考查哪些知识点必须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和标准。命制试卷时要考虑知识点的均衡分配,不能出现同个知识点重复考查。因此,双向细目表的编制显得至关重要,列出要考查哪个知识点到什么样的层次,设计什么题型,这样能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复习,也方便测试后的试卷讲解,从而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试卷命制时体现“三新”,即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新,不宜出现学生所熟悉的题材,防止出现“题海”战术的不好风气。

命制题目时应根据命题条件,抓住命题内容,切合命题实际,严选命题来源。题设素材不限来源,但要符合实际的学情和教情。出完一道试题,最好自己做一遍或在试卷命制完成后请他人模拟做题以检查错误及时纠正,同时进行难易度测验、估测分数等。在考试结束后及时进行质量分析,明确每一道命题的考查目的,分析考查结果的得与失,指出出现问题的原因,才能改进教学。

三、试题编制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贴近生活实际,感受情境再现

1.寻找熟悉场景

结合乘坐动车的真实情境,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提取有用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不仅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读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2],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例1.明明和妈妈周末乘坐动车回老家办事,16 点39 分发车,因天气原因晚点30 分钟出发,动车什么时间出发?

2.创设真实情境

“五项管理”的落地减轻了家长和学生的学习负担及压力,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件,让学生感受到国家的关心与关注,同时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2.基于“五项管理”的出台,全国中小学普遍推迟了上课时间,其中明确规定小学生上课时间应不早于8时20 分,相比于之前的8 时,推迟了多长时间上课?

(二)关注综合能力,重视素养考查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深度学习、核心素养”这些热词对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多学科融合慢慢成为教学新常态。数学教学也力求打破学科边界,和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交叉融合,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体性,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渗透人文关怀,凸显立德树人

在试卷命制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爱人民等教育,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例3.浙江杭州将在2022 年举办第19 届亚运会,其核心区域占地1543700 平方米,约合__________公顷,建筑总面积约是272 万平方米,改写成用平方米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__平方米。

(四)创设开放性试题,关注数学核心素养

解答就是学生根据试题的背景、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形成自己的理解再做出答案。但常规的数学题让人感觉就是列算式,如果解答方式不局限于列算式,而是提倡通过不同方法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过程,这样开放式的解答方式将收获不一样的个性化解答。学生更愿意积极思考,进而发散学生思维。

“双减”背景下如何设计命题,落实核心素养始终是学生、家长关注的焦点之一。只要命题者在命制过程中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是否透彻,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思考,发展关键能力和提升核心素养,相信这样的命题评价是全面、准确的,并具有导向性,能将数学学习引向深度,让数学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猜你喜欢

命制命题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命制趋势探究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素养立意”的化学试题命制探索与实践——以高三质检有机化学选考试题的命制为例
整本书阅读在高考语文中的试题命制探究——以2016-2018年为例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关注差异,提升试题命制质量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