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单元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2022-11-24尉思锋

新课程 2022年13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习作作文

尉思锋

(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市实验小学,甘肃 平凉)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及教育部门逐渐加大了对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视力度,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学校逐渐强化对语文教学工作的认知,保障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对高年级语文习作单元教学进行探究,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及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优良的写作技巧。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写作主体不明确

在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中学生常会出现主体不明确的问题,学生根据提纲对作文内容进行编排,在写作时易出现主体偏差及重复的问题。教师运用传统的教学理念传授课堂知识,不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运用“一教一学”的授课理念,不仅降低了学生对语文习作单元的兴趣,还会使学生无法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造成学习目标不明确,无法实现完整教学。

(二)课堂素材不充足

素材的运用在语文习作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材及提纲中所包含的写作素材有限,小学语文课堂中写作素材的来源主要是教材,学生无法通过其内容的运用来完整编写作文,造成对作文认知产生偏差,认为作文编写难度较高,不愿对其进行学习。

(三)学生差异性较大

学生对语文课程掌握程度不同并存在差异性,教师没有及时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造成学生长期不理解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习作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常运用统一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制定相同的学习目标及任务,造成习作教学过程中弱势学生无法完整学习该部分课程内容,从而降低其学习兴趣。

(四)评价系统不完善

针对语文习作教学评价系统而言,在课堂中缺少对该部分的评价方式。教师仅为完成教学工作进行授课,在课程结束后为学生布置作业,以此方式来体现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过于看重教学结果。这样造成语文习作单元教学质量不达标,学生写作能力无法提升,教师对学生作文写作状况不了解。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单元教学的优化措施

(一)明确语文写作主体

为使学生能独立完成作文写作任务,需为学生打好语文习作单元学习的基础,通过不断的写作锻炼来实现写作任务。现如今,在语文习作单元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根据当下教材所叙述的知识给学生制定合理的写作目标。如《鸟的天堂》这篇文章,可根据此篇记叙文的讲解让学生自行确定该篇文章的主题所在,教师应做好指导工作,加强对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使学生能在不断的写作锻炼中提升语言掌握能力、学习兴趣、写作技巧。

(二)增加课外素材的收集

为提高学生课外素材的收集能力并将其广泛应用在作文写作中,教师可增加课外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来激发自身的写作兴趣。增加课外指导工作,引导学生阅读杂志、报刊、书籍,在课外阅读中学习语文知识并收集写作素材,促进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工作的发展。

(三)实施分层教学方式

学生的写作水平存在差异,为保障不同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提升,需根据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开展分层教学计划。注意教学技巧的运用,保障学生能通过教材内容丰富写作经验。如学习《父爱之舟》这篇课文后,可让学生描述自己父亲的形象,教师增加课堂中人物描写技巧的讲解,让学生根据自身写作能力来编写作文。根据学生的作品了解学生的写作状况,从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实现分层教学的目的。

(四)完善教学评价管理

若学生在课堂中需要进行课文阅读,可安排班级内的一位学生朗读。如《四季之美》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春、夏、秋、冬的美景所在,通过黎明、夜晚、黄昏、早晨等内容的阅读,编写读后感。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还能通过读后感的编写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增加精美诗句、语句、词语的运用,促进学生思维运转,提高其写作能力并为学生制定日记编写计划,使学生能明确写作主体所在,加强技巧的运用。健全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对语文课堂中段落、成语、句子、重点词语的讲解,定期考查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习作课程结束后为学生布置作业,使其作品可以反馈出课堂所学。

综上所述,为保障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单元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加强教职人员对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视,增加语文课堂中写作素材的运用。若未落实到位,不仅会降低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还会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增加教学工作的难度。所以,必须丰富写作教学手段,提升学生断句识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习作作文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探索
探讨如何通过课外阅读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习作展示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