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双向情感认同框架下英语相关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析

2022-11-24宋文玲

大连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情感

宋文玲,高 见

(大连大学 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一、引言

2014年上海市教委率先探索并实施“课程思政”,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7年教育部在正式文件中纳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短短几年时间内,“课程思政”便从最初的地方性实践探索转化为国家育人战略部署,成为高校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的重要理念和创新实践。这一教育理念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和深入贯彻实施,究其根本,是因为“育才”必先“育人”,“树人”必先“立德”,德行天下乃是颠扑不灭的真理。

所谓“课程思政”,也即将育人功能赋予所有学科的所有课程,将育人职责赋予所有学科的所有教师,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浸染并融入价值培育、品格塑造等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立德成人,立志成才[2]。高校各专业课程体系是一个包含诸多成分的整体,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思政课程是这一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各有侧重,同时又是相互印证、相互支撑的知识与信仰体系。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道德教化、价值观引领并非互相对立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水乳交融相互促进的关系。正确且适切的价值观引领会极大地促进专业学习,同样地,专业学习的日积月累,也会更好地促进思想道德水准的提升。无论是思政课还是专业课,都蕴含着丰富的具有育人意义的价值观元素,挖掘每门课程中的育人元素是各门专业课程的应有之义。教师的教学过程如果能够做到充分彰显价值引领和信仰信念塑造,不仅不会阻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相反会更好地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让学生从单纯的“技术人”向理性的“社会人”转向,完成“全人”培养[3]。“课程思政”的典型属性是在原有各门课程教学基础上的整合、重组与创新,从而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也即充分挖掘每门课程的育人本源,构建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思政课程三位一体的协同思政教育体系,实现从单一“思政课程”灌输到门门“课程思政”浸润的质性转化。

在高校课程中,外语课程尤其是英语相关课程是课程思政的天然主战场[4]。虽然每一门课程都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但是不同类型课程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元素是不同的,因而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和延展面也各不相同。外语课程之所以是“天然的课程思政主战场”,是因为这些课程涉及各国的语言、文化、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领域,而上层建筑领域恰恰是融入思政元素的核心地带和天然高地。语言与思维、语言与行为以及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通过外语教学传递思政内容和实施思政浸润不需“明言”[5]。根据功能话语分析理论,任何话语都承载着价值取向,显性表达或隐性暗示着一定的价值标准与价值判断,因此都可以从思政的角度来考察[6]。在所有的语种当中,没有几个语种能像英语这样有着如此广泛的影响与作用。英语作为一门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族际通用语(lingua franca),若干国家以英语为母语,而且世界各地大多数人以其为第一外语。

关于外语学科的课程思政研究,一些是从宏观视角切入探讨课程思政背景下外语专业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7],一些是从微观视角切入探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具体的外语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8],乃至结合具体课程进行相关案例分析的研究[9],还有一些是从加强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素养的视角切入,思考课程思政教学主体素养提升的问题[10]。关于课程思政与外语课程的融合,现有研究比较丰富,这些研究成果为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操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是,目前这些研究更多侧重的是从教师视角切入课程思政问题内核,欠缺学生视角抑或师生交互视角的研究。本文希望从师生双向情感积极认同的视角切入英语相关专业课程思政的路径架构研究,以更好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二、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的意义

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将起到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作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让世界倾听中国发声。这些英语相关专业毕业生的政治立场、价值观念和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和“中国梦”的实现,乃至于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因此,英语相关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的统计数据,在中国的数百个大学专业之中,英语专业人数排第二位[7]。学生占比巨大这一事实,彰显了英语相关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地位。出于专业学习的需要,英语相关专业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收听外国新闻,观看外国电影视频等影像,或接触其他相关文字与音视频资料。无论是在校就读期间还是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他们都比其他专业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国外的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因而思想更为活跃,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行为举止等都极易受到外国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易受到西方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影响。如果这些年轻的学生缺乏坚定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立场,他们的思想则极易受到西方不良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因此,英语相关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为迫切。

课程思政理念自提出以来,经过若干年的实践,几乎所有英语相关专业教师都已经意识到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现状是,这些课程思政方向的努力更多地趋于个性化和零散性,缺乏润物细无声的有机融合,或是思政教育蜻蜓点水,未能触碰学生的灵魂深处,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教学体系,由此当前英语相关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效果不够显著。

英语相关专业课程思政宏观框架研究,可以从理论层面支撑专业教师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养,为培养思想素质强、道德底线高、政治立场坚的国际化专业人才贡献力量;可以提高英语相关专业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和思辨能力,使他们有能力看清中国和世界的形势,主动抵御西方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与侵蚀,最终成长为思想意识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师生双向情感认同理论架构

所谓认同(identification),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生发出认可、同意、接受的态度与情感,这种心理机制围绕外界事物或现象满足个人归属感而构建[11],是个体在潜意识层面对某一外部对象的基于认可的效仿过程。换言之,认同是个体将外在的理念和标准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的社会心理过程。被认同的对象满足了主体的某种需要是认同发生的前提,在此基础上主体对被认同对象形成一种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12]。情感认同是关系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术语,它是指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和人的心理相容性在情感上的体现。“它是一种心理应激反应的固化,是以情感或情绪为反应主体,在情感和情绪上对感知对象的接受,并成为进行其他心理交流的基本前提。”[13]换言之,情感认同是个体基于个性化的心理结构和特质对外界事物在情感上的评价,是旧的心理定势与新的环境刺激发生碰撞并彼此融合后形成新的心理定势的过程和结果。

在由师生构成的教育教学语境中,存在若干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因素,而“师生间的情感认同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却被长期忽视的因素,作为一种心理背景,情感认同对于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教育接受都是重要的前提和关键,它也是影响教育效果的一个深层次原因”[13]。情感认同可以分类为“积极的、肯定的情感认同”和“消极的、否定的情感认同”,本文所指即师生间积极的、肯定的双向情感认同。所谓双向性,是指不仅学生要在情感上认同教师,教师也要在情感上认同学生,二者共同支撑起教育教学语境下立体多维的情感流动引领认知流动的复杂体系。

情感认同之所以能够成为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教育接受程度的重要因素,是因为情感认同具有选择作用、驱动作用和调节作用[14]。人们在面对外界事物进行选择和舍弃的时候,个体内化的参考标准是作出选择的依据。而情感认同在这一参考标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影响个体的选择行为。一般来说,当外部事物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求,人们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积极肯定的情感,并生发出乐于接受的欲望。一旦某事物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消极否定的情感,并萌生出想要逃离、躲避的欲望。这体现的是情感认同的选择作用。“需求”为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和日常实际行动提供动力,而积极的情感认同则能够起到推动“需求”这一动力发生作用,催化思想转化为行动。情感认同扮演着“触媒”的角色,且功能强大,构成了人们将思想付诸行动的驱动力,这体现的是情感认同的驱动作用。情感心理学理论认为,情感是可调控的,因此情感认同也是可调控的[15]。同时,情感认同还具有调节作用,它能够促使情感主体以一种健康而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活动中,促成认知活动的实现。上述情感认同的选择、驱动、调节作用,在教育教学语境中颇有用武之地。师生间积极的、肯定的双向情感认同机制,可以有效推动学习者的认知过程,促进教学效果向良性方向发展。通常说来,积极的情感认同总是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和人格发展。当认同深入教育者的诸如人生观、世界观等心理特质所体现出来的外在形象行为时,也就说明学生可以接受这些外在形象行为所蕴含的内在实质。而“健全的教育不仅包括知识的学习,更包括具有价值观意义的家国情怀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中社会主体力量所倡导的主流价值的教育”[16]。在教育教学语境中,一旦架构起师生间积极的、肯定的双向情感认同框架,课程思政教育便可以真正水到渠成、润物无声。

四、师生双向情感认同框架下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既然师生间积极、肯定的双向情感认同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发生的情感前提,那么师生双向情感认同框架下英语相关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的第一步,必然是教师积极促成师生间积极、肯定的双向情感认同的发生。这一双向情感认同框架搭建起来之后,教师将不再扮演课程思政教育语境中的主角,而是将其让与学生,因为教师单向的枯燥说教,无论如何都不及学生通过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和自我反思所成就的情感成长来得深刻。但这并非意味着教师对课程思政完全放任自流。恰恰相反,教师需要在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持续发挥主导作用,让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和有机融合,从而显著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一)师生间积极肯定的双向情感认同框架架构

既然情感认同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认可、同意、接受,是一种外界事物或现象满足个人归属感的心理机制,那么认同发生的前提必定是被认同的对象满足了主体的某种需要,从而在此基础上对其生发出一种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高校学生的情感反应要比他们在高中以前更加敏锐,因为大学生虽然生理年龄上更成熟,但心理和情感上还无法做到像成熟的成年人那样波澜不惊。另一个原因是,他们上大学后没有了父母的看管和约束,人身层面和精神层面都更具独立性。他们一边充分享受着身心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极度渴望情感归属和依赖,由此身边的师长就承担起了满足他们精神世界的情感归属需求的作用。卢家楣在《情感教学心理学》一书中,将学生的需要划分为求知需要、成功需要、建树需要、审美需要、娱乐需要、尊重需要、理解需要、求德需要、依恋需要等九大需要[17]。其中前五种需要与教学语境中的认知信息流动密切相关,同时它们也与情感信息流动缠绕在一起。后四种需要则主要与师生间的情感信息流动密切相关,但同样也与认知信息流动缠绕在一起。作为教师,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这些需要,自然是促成“生对师积极情感认同”的唯一路径。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大学教育必须首先做到让他们主动敞开心扉拥抱新知识和新思想,否则任何教育都是缘木求鱼的努力。教育的核心和本质是育人,它是教育的终极价值诉求。也就是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一贯致力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情感、塑造学生品德,注重学生作为“全人”(whole person)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若要促成“师对生的积极、肯定的情感认同”,需要教师在学生身上发现能够满足教师主体某种需要的品质,即首先是生对师的某种职业相关需要的满足,然后才是师对生的积极情感认同的产生。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对教师的积极的、肯定的情感认同固然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积极的、肯定的情感认同,因为它是教师真正做到换位思考的前提条件,而换位思考又恰恰是教师满足学生尊重需要、理解需要和依恋需要的前提。因此,在教育教学语境中,生对师的情感认同与师对生的情感认同二者缺一不可。

教师生发出对学生积极、肯定的情感认同,首先基于教师对学生的博大师爱。师爱是教师在决定从事教师职业的那一刻起主动承担起的一种职业义务,是由“师”指向“生”的单向情感流动。师生间为了达到高度的双向情感认同,必须以爱做基础。人际交往中,如果爱处于缺位状态,人与人之间认同感的建立,只能局限于对对方正确的或是符合自己情感倾向的内容的认同,而这种认同远远不足以支撑起教学中的高效能认知与情感多层面双向复杂流动体系。构建师生双向情感认同,只有以爱为基石才有其可能性。同时,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寻求满足其职业需要,这对于师对生的积极情感认同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职业需要是指作为主体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对于职业各方面条件的依赖性, 它是衡量和评价职业各种条件的价值尺度和标准。职业需要将人的需要观与社会职业结合起来,更直接地影响人的职业行为。换言之,教师的职业需要是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内在动因[18]。曹娟的实证研究表明,按照重要程度,居于优秀教师列出的前五位的价值尺度分别为育人需要、成就需要、独立性需要、利他需要和智力激发需要,它们体现了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而在这五种需要中,只有教师的育人需要和成就需要与学生是否成才密切相关。学生通过接受教育被培养成才,教师的这两项需要就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满足。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否成才,并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努力这个单一因素,因此教师的这两项需要得到满足的不确定性太强。当我们无法改变外在条件的时候,只有通过改变自己,才能克服困难和障碍,达成最终目的。决定学生是否可以通过接受教育被培养成才的因素很多,比如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师生间的情感关系等。从教师视角看,只有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单方面掌控之中,可以受教师主观调控。虽然其他因素不是可以被教师轻松掌控,但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外围方法和途径努力参与到其他非教师单一掌控因素的调控中,使之向着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方向发展。这便是生成“师对生积极情感认同”的适切路径,由此带来水到渠成的课程思政教育效果。

具体说来,主张架构起师生间积极、肯定的情感认同这一情感教学实施路径中涉及六大要素:尊重、沟通、理解、宽容、平等、关怀[11]。这六大要素之间彼此相倚且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其中尊重是一切的基石,平等建立在尊重基础之上;有效的沟通也需要基于尊重;有效的沟通可以带来双方之间深入了解对方;理解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之上,并由理解生发出宽容的态度和关怀的问候。任何教育与教学活动,如果尊重、沟通、理解、宽容、平等、关怀这六大要素缺位,预期的教育与教学效果只不过是空中楼阁,思政教育自不例外。

(二)教师积极提高自身思政素养以发挥其课程思政的主导作用

课程思政背景下,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素养与能力是思政育人的关键。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素养和能力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的效果。而教师个人的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则构成了教师课程思政素养与能力的基石。在教育教学语境下,求知仅仅构成学生求学的一个方面,另一重要方面是求德。所谓求德,是指学生渴望在教师身上看到自己所仰望的人格品质,把它作为榜样,以此加强或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与道德准则。教育的根本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与沟通,相较于学生生活中接触的其他人,教师对学生的精神传递与道德影响力要大得多。教师的个人道德风貌若能够满足学生的求德需要,这会极大改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有力促进学生对教师的积极情感认同。师德的概念可以定义为“教师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共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19]。师德是教师在工作语境中体现出来的灵魂和精髓,其内涵可以简言为“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它是教师的一种自觉道德意识,从来不要低估教师的言行所能给学生带来的强大引导和示范作用,它对学生毕生的道德修养都将产生积极且深远的影响。在教育教学语境下,教师是以整个人格来与学生接触的,是以自己的思想、学识、言行和人格魅力,通过示范与引导的方式影响着受教育者。在影响学生学业的所有因素中,人格的作用与智力的作用同样重要。甚至可以说,育人的过程就是教师用自己的人格来影响、塑造学生的人格。教师自身良好的师德素养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陶冶学生的心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其次,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素养和能力,就要让教师成为终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者,因为让教育者先受教育是“课程思政”的前提。习近平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1]高校教师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到对基本原理的把握要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对基本原理的运用要有自觉性和针对性,在用基本理论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教师的马克思主义思政立场坚定了,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才有了坚强的根基和定力。

(三)学生全心投入思政探索以体现其课程思政的主体地位

20世纪60—70年代,苏联教育家赞科夫通过教学实验探索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他看来,教育与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使学生在智力、心理、性格、思想品质和身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种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相互转化和交互作用的结果[20]。如果没有内因的驱使,外因的作用再强大,教育与教学效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并确立他们的主体地位非常重要。强调并发挥学生主体性即是要让学生成为知识建构过程的主体,能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信息,完成学习目标和任务。当学生的学习进入一种自觉能动并富有创造的状态,当学生成为有独立意识、独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个体,一个能自觉地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人,他们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为了使学生全心投入课程思政探索,从而体现其课程思政的主体地位,有必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重塑课程思政教学观念

提及“课程思政”一词,一些教师和学生头脑中的刻板印象往往就是枯燥单调的道德说教和喊口号般的思政教育。这一刻板印象,毫无疑问不适用于当下的课程思政。枯燥单调的道德说教,唤不醒沉睡的灵魂;喊口号般的思政教育,无法激起心灵的共鸣。新时代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应当脚踏实地、有血有肉、贴近生活。例如,如果专业课程的某个单元涉及爱国主义情怀的弘扬,教师可以“培养爱国情感”为目标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立足生活,深入统计调查,列数国家科技、医疗、经济等方面的进步,用英语讲述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让学生在使用目标语言讲述中感受,在感受中共鸣,在共鸣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总结归纳国家道路、方针、政策等方面的正确性和优越性,坚定“四个自信”。用学生能理解、有共鸣、可接受的方式宣扬爱国主义思想,在学生思考、探讨、观察、统计等实践活动中将爱国的种子深植于学生灵魂深处,实现以人为本、提高学生课程思政参与度的教育目标。

2.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创新是提高课程思政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重要举措,例如,可运用微课教学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微课短视频,渲染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讲述观看感受,顺延学生情感体验导入新课。教学过程中可以推行“微课+小组合作”育人模式,根据学生思政素养进行科学分组,确保组内异质、组间同质,鼓励小组成员互相提携、共同进步,在组内创设良好思政知识学习生态环境,借助微课提供的资料掌握思政知识,发挥微课重点明确、形式多元、内容丰富、合作学习的优势。或可运用社会实践教学法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于结束后撰写社会实践报告,使学生身体力行感受个人奉献及个人勇担社会责任对于社会建设的积极意义,树立责任意识,在实践中感受自身价值,培养综合素养。只有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方能提高学生参与度及思政育人的有效性。

3.深入挖掘课程思政教学元素

“课程思政”并非是把所有课程都上成思政课,而是需要任课教师充分挖掘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除通识知识和专业知识之外的育人元素,调动任课教师除“授业”“解惑”之外的“传道”意识和育人自觉,使各高校通识课和专业课的任课教师也像思政课教师那样“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执政党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3]。因此,搞好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在于深入挖掘各门通识课和专业课的思政教学元素。“课程思政的实质与‘传道授业解惑’‘立德树人’一脉相承,只是更突出了‘课程’在落实教书育人上的‘牛鼻子’作用,牵住这个‘牛鼻子’,思政工作就有了落脚点和抓手。”[21]对于英语相关专业各门课程而言,思政教学元素比比皆是、堂堂都有。但若欲做到精深挖掘思政教学元素,则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行。例如,跨文化交际相关课程中有比较西方的低语境文化和中国的高语境文化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仅仅停留在这两种文化的比较层面,就说明深挖得不够。如果能够由此切入点深挖中国高语境文化的产生根源的多维性以及高语境文化之于国际交流的政治意义,则是比较理想的思政教育方向。

五、结语

“课程思政”理念提出的时间不足十年,但已经渗透到高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说明这一理念的时代适切性极强。高校英语相关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一方面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另一方面密切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问题,因此搞好英语相关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意义重大。课程思政是高校立德树人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而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教育教学语境中的认知流动,更取决于该语境中的情感流动。没有情感教育做铺垫的教育,犹如缘木求鱼。构建起师生间积极肯定的双向情感认同框架,在此框架下,教师积极提高自身思政素养以发挥其课程思政的主导作用,学生全心投入思政探索以体现其课程思政的主体地位,才是英语相关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适切路径。为了使学生全心投入课程思政探索,从而体现其课程思政的主体地位,有必要重塑课程思政教学观念、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手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教学元素。当学生在课程思政的舞台上唱了主角,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人目标的实现便近在咫尺。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情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