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交叉学科视阈下的视觉艺术研究

2022-11-24贡雨婕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22年4期
关键词:交叉学科北京大学学院

文/祝 帅,贡雨婕(北京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2年6月19日,“新文科、交叉学科视阈下的视觉艺术研究——2022全国美术与书法、设计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学术论坛”成功在线上举办。本次论坛举办于新版学科目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版学科目录”)即将印发的背景下,旨在结合学科目录的修订与调整开展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反思美术与书法、设计专业学位和设计学一级学科的历史和现状,展望新文科和交叉学科视阈下视觉艺术研究的未来。

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北京大学现代广告研究所承办,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书法学学科发展史》课题组、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中国书法海外传播研究》课题组、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资助项目《美育百年》课题组协办。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余名专家学者、业界同仁齐聚云端,数千人在线上观看了本次论坛直播。

一、论坛缘起

北京大学是我国高等美术、书法类教育的起点,并且率先将相关学科进行了整合建设。1917年,北京大学书法研究会成立,沈尹默等担任导师,这是我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开端。1918年,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成立,同年,北大校长蔡元培在北京美术学校开学式演说中提出“惟绘画之发达以后,图案仍与为平行之发展”,这是中国教育家对于设计教育最早的理性论述。1920年,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创办的《绘学杂志》是我国大学中最早创办的美术期刊。1923年,北京大学率先将原画法研究会、书法研究会、摄影研究会整合为造型美术研究会。1924年北京大学出版的《造形美术》杂志,内容也涵盖美术、书法、设计(图案)。这一思路与新版学科目录中将美术与书法联系在一起,并将各门类艺术的理论研究合并为“艺术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在论坛开幕式上,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大学与学科》编辑部副主任黄海军,北京大学学位办公室主任、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黄俊平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彭锋3位领导为论坛开幕式致辞。开幕式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主持。

黄海军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本次会议的意义与价值,并对未来的交叉学科发展前景寄予了很高的期待。他指出,在国家自上而下的指导推动和高校自下而上的探索相结合背景下,我国交叉学科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其中,艺术学乘着交叉学科的东风,将大有可为。他还对《大学与学科》杂志关于交叉学科讨论的相关内容向与会专家进行了介绍。

黄俊平在致辞中总结了新学科目录的3个特征:坚持分类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和坚持面向未来,并由此提出了针对目录调整需要引起学界注意的几个问题。她指出,需关注学科建设中的目标定位与分类培养标准,并积极面对师资力量不足、相关学科利益冲突等挑战。针对这些问题,她以北京大学的实践探索为例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提出要理顺体制机制,进行制度创新、标准创新。

彭锋在致辞中表示,交叉学科是学科发展的方向,但同时也要警惕把交叉学科做成学科后反而导致学科的封闭。他还对艺术学学科目录调整进行了解读。他认为,虽然从逻辑上说任何方案都不会十全十美,但学科需要在时代背景下持续地发展,此次学科调整与设置也体现了我国的制度自信和制度优势,因此对此次艺术学学科调整应当给予大力支持。最后,他还结合新版目录介绍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路。

在上午场围绕美术与书法学的思想碰撞后[1],下午场分论坛重点落在了设计和设计学相关的议题探讨上。此次学科目录调整,不但在艺术门类下增设了“设计”专业学位,还在新设立的交叉学科门类下增设了“设计学”一级学科。如果加上艺术门类下包含设计艺术理论研究的“艺术学”一级学科,那么可以说在上一版学科目录中的一级学科“设计学”此次被“一分为三”。在教学、科研实践中如何应对这种学科目录调整,如何体现新版学科目录设计学学科设置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各位与会专家各抒己见,新见迭出。

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兼现代广告研究所所长祝帅、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洁分别对上、下午场的分论坛进行学术总结。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杨简茹、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博士后石晨旭分别担任两场分论坛的主持人。

二、社会变迁对于设计教育的挑战

应该说,设计教育改革并不是一个随着学科目录调整出现的新话题。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等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对传统从工艺美术学转变而来的设计学形成很大的冲击,对各个院校设计教育的模式也有很大的影响和挑战。许多院校设计系科负责人对此分享了所在学校的经验。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何晓静结合自身的实践与思考,介绍了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的办学理念、模式探索、平台搭建、教学成果,及其体系辐射和后续影响。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大胆突破学科壁垒,增加实践体验课程,形成理论与设计实践类课程7:3的课时比,创建了国内最早的复合结构教学模式,保护并活化设计、管理和策划三位一体的知识模块和课程结构。

无独有偶,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胡飞也分享了在设计学交叉学科建设中产生的经验与思考。同济大学作为QS排名中的亚洲设计教育领军高校,近年来积极探索设计学牵头的学科群建设。该学科群涉及了6个学院和11个一级学科,占到同济大学一级学科的1/4;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理工科学科都成为该学科群的支撑学科。胡飞指出,交叉并不是学科群建设的目的,该学科群的使命是以设计为核心,去应对时代提出的、复杂多元的问题与挑战。

浙江大学艺术设计系副主任李承华同样分享了浙江大学艺术与科技专业建设的融合、协同与创新实践。浙江大学将计算机科学技术、设计学、艺术学理论等相关学科结合成一个整体,将多元学科引入设计学科发展。另外,艺术与科技专业围绕信息交互模块、媒介艺术模块和空间展示模块3个模块,建立工作室制度,并形成7∶3的主副修体系,培养具备多种技能的交叉人才。另外,通过更新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的深化,依托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研究、专注服务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重大国防装备,做深做实浙江大学艺术与科技专业的学术成果。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熊嫕则结合南艺设计学的学科观与科学观,讨论了设计学学科的变与未变。她指出,在南艺的百年历史中,一直都以交叉学科思路推进学科建设,培养通才和专才,已积累了一支对学校建设有共识的团队;在这个过程中,南艺设计学人形成了不息变动的设计实践机制,和闳约深美的设计研究体系。她认为,本次学科目录的调整,是阶段变化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变化从无到有的开始,而南艺设计学也将继续坚守蔡元培先生定下的教育基调,坚守设计学科的内涵建设。

三、设计学学科建设理念的探索

设计教育对于新技术革命的态度并不是一种被动的回应,而是通过理念引领积极发挥设计学的主体性和与其他学科交叉中的自身核心优势。在设计学学科建设的理念探索方面,也有多位专家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执行院长李迪华分享了设计学发展与建设中的经验与心得。他指出,设计学发展要强化对专业性的认识,设计学院要培养支持城镇化建设、呵护每一寸国土和呵护“人”的专业人才。他提出了4个整合:必须解决通识问题和专业问题的整合,做好实践与研究问题的整合、大学和社会的整合、教育和人生的整合;以及中国设计的7个发展方向:观念设计、治理设计、环境设计、艺术设计、生活设计、产品设计、服务和经济设计。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陆丹丹的分享则更侧重对设计学科建设和设计学人才培养本身的反思。她指出,设计教育24年培养了大量人才,但也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例如设计史论研究和设计实践研究之间的关系始终没有彻底厘清、设计科学研究受工具理性影响过大,等等。基于这样的背景,她提出了设计学独立化可能会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并认为,只有回归设计学的元问题,反思设计的本源、设计的属性和设计的价值,才能更好地看清设计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类似的,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汪燕翎也分享了她对新版学科方案的感受和思考。她从学科调整的实践执行者角度,指出了新学科调整方案可能造成的一些问题。首先,她认为,方案调整的倾向性很明显,强调实践而压缩了理论研究,这样的调整没有考虑到艺术学门类的差异性,会对设计学理论研究造成许多干扰。其次,新方案没有很好地体现出中国设计学在几十年学科发展中形成的经验和规律,没有能够延续兼容并包的学科传统。另外,新方案不利于纠正目前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她也从一线角度,提出了具有一定实操意义的解决方案,例如尽量保持与上一轮学科分类的延续性、教学目标顶层基层分层等。

南开大学文学院视觉传达教研室主任吴立行则强调了学科目录调整、提升设计学专业地位的几方面优点。首先,设计学具备了从专业硕士到专业博士培养的地位。其次,目录调整有助于设计问题意识的获得及明确化,推动扩大设计视野,促进设计实践研究。另外,这一调整有利于促进学科的交叉性,在具体的领域中与其他学科配合,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这一调整还有利于理论应用,帮助理论解释和理论创新,从实用性的验证中产生理论的积累与养分。

四、回归本体和初心的设计学学理思考

设计学是一门高度介入制造业实务和商业实践的应用学科,但是尽管如此,也离不开基础理论研究。尤其是在交叉学科背景下,设计学出现了许多新的形态、新的面貌,与其他学科发展相比呈现出一种学科边界不固定的特质,对此也需要学界的认真总结和积极反思。论坛上,多位学者对设计学的基本问题展开了理性思考。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李溪基于教学与古代文人艺术研究经历,分享了她对于跨学科研究的见解。首先,她提出,跨学科研究的目的是引入新的方法,提出并解决新的问题;而这个过程需先在学科内部进行充分研究,再展开跨学科的讨论。另外,她基于文人艺术的研究心得,指出哲学存在于艺术创作的意识与进程之中,要充分研读古典文献,去了解中国的文学、哲学和艺术环境,去理解古代文人创作的认识背景和思维背景,理解他们心中有意义的世界,而这本身就是一个跨学科的过程,呼唤着跨学科的视角。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黎重点围绕当代设计理论、设计批评中对于传统设计话语的挑战,讨论了当代设计发展的前沿问题与未来方向。她引用了Nigel Cross等学者的研究,讨论了设计思维、科学思维和人文思维的差异,并梳理了设计的要求从天赋、艺术、创意、态度到实践的思路转变。她指出,未来的设计将不局限于单一领域,而是穿梭于各种符号和形式实践之间的漫游,从而追求一种本体论层面的革新。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史论部主任周博则着重于学科建设的思路探讨。他回顾了国内设计学学科建设“拿来主义”的历史,指出应将国际前沿经验与本土经验结合起来,保持平衡,统筹兼顾。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学科生态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保持学科内在的创新能力和生发性。他认为,要从产业实际出发,探索交叉学科背景下的可持续设计;从传统中国文化生发,追寻稳定持久的价值;最后是平衡专精与博雅,培养设计工作者应对长期变化的综合素质。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编辑部主任周志从工艺美术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出发,详细分析了设计学及相关学科在学科目录中的变动过程,认为新版学科目录是“一个最好的结果和一个最坏的结果并存”。一方面,设计学科感受到了地位的上升;另一方面,设计史论与实践区分开来。这实际上体现了近年设计观念的变革与扩展,体现了设计思维方式的多元碰撞,和设计边界的日益开放。同时,他也从《装饰》杂志当前运作实务出发,指出学科独立性和特色建立的重要性,呼吁形成统筹设计专业的一致共识和共同体建设。

五、结 语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洁教授在对下午论坛进行学术总结时提出,新文科建设与学科目录的调整,将一些原有的、潜在的设计学的学科建设和教学问题呈现出来,也为学界提供了更多学科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借鉴、相互渗透和共同提高的机会。在梳理12位专家学者的发言后,她提出,要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发出中国设计的声音,打造外国设计经验输入与中国设计智慧输出的双向平台,形成我国设计教育、设计研究的新体系;要强调打破学科界限,重视学科特色,重视问题解决和学科实践,并注重人才培养的时代性。论坛最后,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艺术学院教授向勇对全天的论坛进行了学术总结[2]。

本次新文科、交叉学科视阈下的视觉艺术研究——2022全国美术与书法、设计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学术论坛,以学科目录调整为契机和线索,展开了新文科的学科讨论,着重在对话、整合与本土化3个立足点,聚焦于艺术学、美术学、书法学以及设计学学科发展与建设面临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汇集学界最前沿的观点和看法,促进了全国高等院校在艺术与设计学科领域的对话交流。论坛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形成学科共识,积极响应了新时代背景下学科调整的指导意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示范意义。

猜你喜欢

交叉学科北京大学学院
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四新”建设的知识逻辑与实践路径
交叉学科博士生培养:问题表征、制约因素及优化策略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2)举行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1)举行
你不是“生”而为父母,而是“学”而为父母。
给交叉学科 多一些支撑
哈佛大学《Harvard gazette》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