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塘健康水产养殖技术措施探讨

2022-11-24焦亮陶国华陶丽华

江西农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鳙鱼草鱼苗种

焦亮,陶国华,陶丽华

(1.进贤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江西 南昌 331700;2.进贤县前坊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江西 南昌 331712)

池塘健康水产养殖技术是池塘水产养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是精准投喂降成本、抗逆抗病增健康、代谢调控维稳态、高效利用减排放的绿色水产新技术。健康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应用,可以实现水产养殖业增产增收增效,为水产养殖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保障。

1 池塘水产养殖现状

池塘水产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工业、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农业面源污染逐渐出现恶化现象,池塘养殖也出现一些新问题,使池塘养殖效益受到制约,影响了池塘水产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体现在:①水产养殖池塘老化,生产状况超负荷问题没有得到合理的改善,鱼类频繁发生病害;②养殖方式粗放,不重视水质、鱼种、饵料等综合防病措施的运用;③养殖技术发展滞后,缺乏新技术、新理念的更新,管理不科学,造成鱼类的成活率低,产量不理想;⑷缺乏对市场需求的了解,盲目养殖问题严重,造成水产品价格不佳,影响经济效益。为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必须科学应用新技术、新观念,进行市场调查及分析,保证科学的养殖管理。

2 水产养殖池塘选择及建设

2.1 水产养殖池塘选择

水产养殖池塘应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且水质清新、阳光充足且向阳避风、水草丰富且环境安静的位置。面积按照养殖规模以及鱼的种类而定,一般为2~10亩,水深为1~1.5 m,水源排灌方便。池塘底硬,污泥不宜过厚,过厚应清除。

2.1 水产养殖池塘建设

养殖水产的池塘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满足人们对优质水产、优美水域生态环境需求为目标,坚持推动传统水产养殖的生态化、景观化、休闲化的改造升级,提升渔业的垂钓设施和环保、卫生、安全、文化设施建设。促进养殖户及养殖企业增产增收和水产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我国水产业高质高效可持续性健康发展。水产养殖的池塘溢洪道和排水管要设置拦鱼栅或拦鱼网,池塘埂宽度应在1.5 m以上,还要有一定的坡度。水面设置浅水区和深水区,浅水区、深水区面积占比6∶4,有利于种植水草和扩大鱼的捕食与活动场所。养虾的话还应建立2~3个露出水面的土堆作为栖息场所,约占水面的2%~5%,四周用薄膜或石棉瓦等材料做一个高约60 cm的防逃墙。要认真检查池塘埂、溢洪道及水闸,除险加固。每年春季要把溢洪道及水闸修整好,清除溢洪道内及水闸处大型植物和其它障碍物,有利于汛期遇洪灾可以及时排水,使池塘能经受往洪水的考验。

3 池塘苗种合理投放

3.1 水产养殖池塘消毒

池塘放养前要严格进行消毒处理,方法:可在放养前15天,将生石灰撒施到池塘,以杀灭鱼类的病菌和改良池塘底质。

3.2 水产苗种的选择

在池塘水产养殖时,根据池塘的各项条件及水产品市场需求,选择市场需求大、市场价格好、经济效益佳的水产品种类进行养殖。在苗种投放时,要求投放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规格大而整齐的优质健壮苗种,一般鱼类苗种规格在14 cm以上,此类苗种生长速度快,回捕率高,经济效益佳。如果投放的鱼种体弱、规格小,不仅成活率低,摄食能力差,而且生长速度慢,回捕率不高,而且会被池塘中凶猛鱼类所捕食。虾类以投放成熟健壮的为宜。有条件的可利用一个池塘进行一定规模的苗种培育,春季购进苗种,在本场池塘中进行精养培育,到9~10月份,鲢鱼、鳙鱼每尾有 50~100 g,鲤鱼、草鱼有100~150 g,以实现大规格鱼种放养。

3.3 苗种的合理搭配

单一种类苗种投放不利于鱼类的正常生长,还会造成一定的水质污染,并且池塘水温一般偏低,浮游生物培育缓慢,产量不高,需要更多的饲料及人力的投入,为此应进行苗种合理搭配投放,达到食物转化,净化水质的目的。应根据不同的养殖鱼类的食性和生活习性,合理搭配鱼种,如草鱼、鳊鱼、鲤鱼等为吃食性鱼类,其粪便可以肥水,用来养花白鲢。搭配原则为:水质肥的池塘以投放鲢鳙鱼为主,鲢鱼占55%,鳙鱼占15%,草鱼占10%,鲤鱼、鲫鱼等占20%;水质瘦而饲料足的池塘,饲料为青饲料,以投放草鱼为主,草鱼占50%,鲢鱼占20%,鳙鱼占10%,草鱼占10%,鲫鱼、鲤鱼等占10%;全价饲料充足的情况下,以投放鲤鱼、鲫鱼等吃食性类鱼种为主,鲫鱼或鲤鱼占80%,鲢鱼或鳙鱼占20%;也可鱼虾混养,小龙虾与鲢鱼鳙鱼混养,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养殖效益。

3.4 苗种的投放密度

投放密度要合理化,根据池塘条件、养殖技术、管理水平灵活掌握,一般投入大规格鱼种2250~3000尾/hm2,小规格鱼种 5250~7500尾/hm2,一般以鲢、鳙鱼为主体鱼。如池塘青草资源丰富,可搭配一定量的草鱼,池塘底栖生物丰富也可搭配些青鱼,或者适当搭配一些大规格的鲤鱼。一般搭配比例为:投放鲢鱼1200~1500尾/hm2,鳙鱼600~900尾/hm2;鲤鱼300~450尾/hm2;青鱼、草鱼各150尾/hm2。鱼虾混养的苗种比例为:投放2~3 cm小龙虾的种虾75000尾/hm2,鲢、鳙鱼50 g/尾的种鱼2250~3000尾/hm2。采取密养轮捕、捕大留小、逐步稀疏的养殖方式。

3.5 苗种的适时投放

投放时间一般在春节前后,此时苗种在运输过程中死亡率低,而且苗种可早入池塘早生长,增加生长时间。投放苗种时,应选择晴好天气,选择池塘上游向阳避风的浅水处进行投放。由于池塘水面大,如鱼病发生治疗难度大,所以在苗种投放时,做好苗种体外消毒工作,以防病害发生,也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苗种体外消毒方法:可用1%小苏打、3%食盐合剂浸洗5~10分钟或硫酸铜溶液浸洗20~30分钟。

4 池塘养殖科学投饵

池塘水产养殖以滤食性鲢、鳙鱼及吃食性草鱼为主,应根据其主食性的特点,依当时气候、温度、水体营养等不同状况确定投料方法和投料用量,确保平衡、合理、科学投饵,使池塘水色呈油绿色或淡绿色。大面积池塘水体保持透明度在80~100 cm深,中面积池塘在60~80 cm深,小面积池塘在40~60 cm深。投料根据水产主体类别而定,如青鱼、草鱼以青饲料为主,青饲料主要为种植的牧草等;鲢鱼、鳙鱼以精饲料为主。为了确保水产的健康养殖,在饲料选用环节必须符合以下几点要求:一要根据养殖品种及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确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二要严把饲料生产的原料关,污染、变质和不符合要求的原料拒用。三要严禁使用禁用的添加剂。四要严把成品饲料的储藏规范及在有效使用期内使用。在投料过程中,应根据水质、天气、水温、鱼种类情况科学投饵,采取定时、定量、定质、定位的原则,“抓两头重中间”的方法,早春、晚秋以喂精饲料为主,每天投饵一次,少投料,6~9月份是鱼类生长旺季,每天投料2次,上午、下午各1次,先喂草料,后喂高质量的配合颗粒饲料或饼粕类料。

5 池塘养殖科学管理

5.1 加强病害防治

池塘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一旦发生病害,可能祸及整体,造成经济损失极大。所以应把好放养前的消毒、水质调节关,发现鱼病及时对症治疗。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病毒性和细菌性两大类,以暴发性流行病、烂鳃病、肠炎病、打印病、水霉病、赤皮病居多。发生鱼病后应立即正确诊断,对症治疗,严禁使用禁止使用的药品,做到对症用药,规范防治。需要按标准化要求安装增氧机、投料机,有条件的还可以安装水质在线监测、智能控制系统及远程会诊系统。

5.2 加强日常管理

池塘日常管理是水产养殖环节中最重要一关,也是影响水产养殖效益的一大关键。要建立健全常态化巡查制,加强值班值守,排除各种隐患;加强进、出水口的管理,严防农药及污染物进入池塘;对池塘防逃设施要勤于检查,汛期要专人守护;池塘边空地可种植苏丹草、黑麦草等,既可作为喂鱼的青饲料,又可防止雨水把泥土冲入池塘内,造成水质的混浊;加强巡查,及时掌握水产品的生长及水质的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条件的养殖企业,可安装智慧渔业管理平台系统、视频监测系统。

6 适时捕捞上市

随着池塘内鱼虾的个体不断长大,釆取适时捕捞上市、捕大留小继续养殖的方式来调节养殖密度,提高整体产量,增加收入。一般春季放养,秋季起捕;秋季放养,来年夏秋季可起捕;放养了二年及以上的,一年四季都可适时起捕上市。

7 结语

池塘水产养殖技术应遵循“建场规模化、技术集约化、管理科学化” 的原则。加快绿色健康的池塘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可以保障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促进我国水产业的高质高效有序可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鳙鱼草鱼苗种
见证!草鱼再次崛起
拼品质!拼服务!150万吨草鱼料的湖北,谁能笑到最后?
草鱼出血病的研究进展及免疫防治
江苏:全面推行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电子出证”
简析稻田养殖小龙虾的苗种选购与放养技术
三种规格鳙鱼池塘嵌套循环养殖技术研究
屋檐下的小草鱼
鳙鱼鱼肉不同酶解产物的加工特性及抗氧化性
岗、黄两库鲢、鳙鱼放流效果分析及建议
河北省农业厅督导检查沿海三市水产苗种生产管理工作